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覲繢

鎖定
潘覲繢,國畫家。字野賢,別署江淮畫魚人。一九一七年二月十七日生於泰縣俞垛(今泰州姜堰市俞垛鎮)。一九三七年夏考入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汪亞塵等名家。一九四一年上海新華藝專畢業後曾從事中等藝術教育。一九四七年始一度以賣畫為生。一九四九年任泰州人民教育館文藝組副組長。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民盟江蘇省書畫會副會長、泰州文聯副主席、泰州市美術協會主席、泰州市書畫院副院長等。二級美術師。一九九六年逝世。
中文名
潘覲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性    別
潘公生前性喜釣魚、養魚、觀魚,深諳魚類的生活習性。其繪畫生涯發軔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從師於汪亞塵姜丹書、唐雲等前輩,得過徐悲鴻潘天壽等名家指導。早年在上海新華藝專習畫時,深得畫魚名家汪亞塵先生法乳,與魚畫結下了不解之緣。畢業後回家鄉從教,兼畫花鳥。建國前夕旅居泰州,以賣畫兼職教書維生。後進文化館從事美術工作,直至退休。
為直觀地體察、採集金魚的外形風貌,潘公浸沉於缸盆之間,或清缸、淨盆;或換水、撈蟲,閒觀魚趣,樂此不疲。其創作達到“非魚而知魚之樂”的境界,終以畫魚名世。潘公筆下以魚類為主要題材的花鳥畫,五十年代初即為北京、上海、長安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後應邀在南京、揚州、廈門、武漢、青島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數百幅畫作被國內報刊選用,在美國、西德、加拿大、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區深得各界人士好評,並有《國畫魚類畫法》等專著存世。一九七五年,著名篆刻家、書法家錢君陶為潘公治印兩方,“江淮畫魚人”自此聞名。
潘覲繢畫作
潘覲繢畫作(7張)
畫魚之難,在於畫得魚猶在水。張大千説過:要能表現出魚在水中悠遊的樣子,才算是體會入微。潘公一改歷代魚類畫家以俯視法入畫的套路,從正面、側面、背面乃至反面摹寫金魚形態。畫游魚,不管是停定缸盆時的悠閒自在,還是擺勁韌之翼出沒於藻間的舒緩靈動,抑或是拖輕柔之紗穿梭於同類時的組合轉換,均構圖嚴謹,筆墨簡潔,穿插巧妙,且不把鱗、鰭等物畫得過於仔細、死鑿,而是若有若無、若隱若現,雖然不畫水,但有宛在水中的感覺。詩人賀敬之觀看潘公魚畫後讚歎:畫中魚很有動感,就像是在水中。 [1] 
魚畫之美,在於畫出魚尾的動勢。潘公畫魚從尾畫起,以尾定勢,形成獨特的魚畫風格。水中婀娜多姿的金魚,月影中悠然自得的鯉羣,追逐嬉戲的花斑鱖魚,魚尾處淡墨輕掃,給人以自然飄動之感。不同角度、不同幅度、不同遊向、不同動勢的游魚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更有那與魚水相依的蛙、蟹、鴨、白鷺、翠鳥和碧荷紅蓮、三兩綠藻等,疏密虛實、水感極強,令人心曠神怡。
一九八七年,由泰州書畫院編輯,香港聯華出版印刷公司出版的《江淮畫魚人潘覲繢畫集》,收錄潘公的百幅精品畫作。國防部長張愛萍、著名藝術大師劉海粟、上海畫院名譽院長唐雲為畫集題字。江蘇省文聯主席、作家李進在為畫集撰寫的序言中,借邑人鄭板橋自題詩,略作修改以贈潘公,詩云:四十年來畫魚姿,日間揮灑夜間思,非魚我卻知魚樂,畫到生時是熟時。
參考資料
  • 1.    曹振怡編,體育與青春,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03,第1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