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毅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鎖定
潘毅,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 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合辦的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毅主要研究中國勞工、性別及文化政治、全球化等。潘毅於1979年由汕頭移居香港,1992年與1994年分別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與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畢業。1998年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完成人類學博士學位。
中文名
潘毅
外文名
PUN Ngai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香港中文大學
職    業
教師
代表作品
《中國製造:全球化工廠下的女工》

潘毅個人簡介

潘毅(PUN Ngai),女,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 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合辦的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毅主要研究中國勞工、性別及文化政治、全球化等。潘毅於1979年由汕頭移居香港,1992年與1994年分別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與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畢業。1998年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完成人類學博士學位。
潘毅的研究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她的《中國製造:全球化工廠下的女工》2005年獲得米爾斯(C. Wright Mills)獎,為首次獲此獎的亞洲學者。
除學術活動外,潘毅亦活躍於社會運動。早於在中文大學求學時期已為國是學會幹事。現為“女工關懷”(The Chinese Working Women Network)執行委員會主席,致力保障外來女工的勞動及性別權益,中心位於深圳市寶安區

潘毅個人論著

潘毅 盧暉臨 張慧鵬(2012),《大工地-建築業農民工的生存圖景》,北京大學出版社 [1] 
潘毅(作者),任焰(譯者)(2011)《中國女工-新興打工者主體的形成》,九州出版社 [1] 
潘毅 潘毅
潘毅 盧暉臨 郭於華 沈原(2011),《富士康輝煌背後的連環跳》,香港:商務印書館 [1] 
餘曉敏,潘毅(2008),“消費社會與‘新生代打工妹’主體性再造”,《社會學研究》,第3期。 [1] 
餘曉敏,潘毅(2008),“國際玩具供應鏈中的企業社會責任——關於沃爾瑪在中國南方玩具廠勞工標準的實證研究”,《開放時代》,第5期。
潘毅,陳敬慈(2008)「階級話語的消逝」,《開放時代》,197期,頁53-60。
潘毅(2008)《失語年代的光與影》,香港:進一步出版社。
任燄,潘毅(2007)「跨國勞動過程的空間政治:全球代時代的宿舍勞動體制」,《社會學研究》,4月,頁21-33。
潘毅(2006)《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香港:明報出版社
潘毅,黎婉薇編(2006)《失語者的呼聲:中國女工口述》,北京:三聯書店
任燄,潘毅(2006)「宿舍勞動體制:勞動控制與抗爭的另類空間」,《開放時代》,183期,2月,頁124-134。
任燄,潘毅(2006)「工人主體性的實踐:重述中國近代工人階級的形成」,《開放時代》,183期,2月,頁107-123。
潘毅、黃洪(2006)「跨境空間:在中國大陸工作的香港人的階級政治和身份認同」吳俊雄編,《香港文化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潘毅(2005)「階級的失語與發聲:中國打工妹研究的一種理論視角」,《開放時代》,176期,2月,頁95-107。
潘毅(2005)「全球化工廠體制與“道德理念重構”:跨國公司生產守則與中國勞動關係」,《開放時代》,176期,2月,頁108-125。
潘毅(2005)「階級的失語與發聲:中國打工妹研究的一種理論視角」,精選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總33期,6月,頁14-15。
潘毅(2004)「情曳南山—中國女工消費合作社的誕生」和「鸚鵡式貧窮論述與社區經濟」,鄒崇銘編《不是烏托邦—社區經濟理論與實踐》,香港樂施會出版:頁113-117;頁183-185。
潘毅、吳俊雄(2003)「婦女與就業」,洪雪蓮編《香港婦女檔案新編》,新婦女協進會出版,頁-185
潘毅(2002)「開創一種抗爭的次文體:工廠裏一位女工的尖叫、夢魘和叛離」,王金玲主編《女性社會學的本土研究與經驗》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頁66-86。
潘毅(2002)「女性研究的歷程和展望」,謝均才編《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香港社會新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105-124。
潘毅(2001)「全球化之下的女性生存空間」,陳錦華等編《差異與平等香港婦女運動的新挑戰》,新婦女協進會與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出版,頁291-300。
潘毅(1999)「開創一種抗爭的次文體:工廠裏一位女工的尖叫、夢魘和叛離」《社會學研究》Vol. 83,九月,頁11-2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