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寶安區

編輯 鎖定
寶安區,隸屬廣東省深圳市。位於深圳市西北部, [5]  北連東莞市,南連南山區,東接龍華區光明區,西臨珠江口,總面積396.6平方千米。 [5]  2021年,寶安區常住人口448.29萬人。 [6]  截至2021年10月,寶安區下轄10個街道, [1]  區政府駐創業1路1號。
寶安,因縣境北有寶山(今東莞市境內),寓“得寶而安”之意,故名。 [2]  有1680多年曆史,被譽為深港文化之源。 [5]  東晉,領寶安縣。唐,寶安縣更名東莞縣。宋,析東莞縣置香山縣(今中山市)。1979年,改寶安縣為深圳市。1980年,建立深圳經濟特區 [2]  1992年,拆分寶安縣,建立寶安、龍崗區 [2]  2016年,析寶安區設立龍華區 [4]  2018年,析寶安區設立光明區 [3] 
2021年,寶安區地區生產總值4421.83億元,比2020年增長1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9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30.4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190.44億元,增長8.8%。 [6] 
中文名
寶安區
外文名
Baoan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400306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
地理位置
深圳市西部
面    積
396.6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街道
政府駐地
創業一路1號
電話區號
0755
郵政編碼
51810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人口數量
448.29 萬(2021年)
著名景點
海上田園
鳳凰山
石巖湖
羊台山
桃花源 展開
著名景點
海上田園
鳳凰山
石巖湖
羊台山
桃花源
高爾夫鄉村俱樂部 收起
機    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車牌代碼
粵B
地區生產總值
4421.83 億元(2021年)

寶安區歷史沿革

編輯
寶安,因縣境北有寶山(今東莞市境內),寓“得寶而安”之意,故名。 [2]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嶺南、置郡縣,今寶安區境屬南海郡番禺縣地。
漢初,屬南越國地。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南越,今寶安區境屬南海郡博羅縣地。
三國,屬吳東莞郡。東晉咸和六年(331),析南海郡置東官郡,領寶安、興寧縣等六縣。郡、縣治城子岡(今深圳南頭)。
南朝齊,徙郡治於懷安(今惠州市)。梁天監六年(507),改東官郡為東莞郡。陳禎明二年(588),復改東莞郡為東官郡,仍領寶安縣。
隋開皇十年(590),廢郡,寶安縣屬廣州。大業三年(607),復郡,寶安縣屬南海郡
唐至德二年(757),寶安縣更名東莞縣,移治到湧(今東莞市),屬廣州都督府 [2]  縣境含今除橫崗、龍崗、坪地、坪山、坑梓以外的深圳市地域,以及東莞中山珠海香港澳門地區。 [2] 
五代,屬南漢興王府
宋開寶五年(972),東莞縣省入增城縣。開寶六年(973),復置,屬廣州 [2]  紹興二十二年(1152),析東莞縣之一部置香山縣(今中山市)。 [2] 
元,屬廣州路。
明萬曆元年(1573),析東莞縣置新安縣,治南頭,屬廣州府 [2]  轄境含除橫崗、龍崗、坪地、坪山、坑梓以外的今深圳市地域及香港地區。 [2] 
清康熙五年(1666),新安縣因遷界併入東莞縣。康熙八年(1669),復置,屬廣州府。
寶安區
寶安區(6張)
民國元年(1912),新安縣屬廣東省直轄。民國3年(1914)1月,新安縣與河南省新安縣重名,複名寶安縣,隸屬不變。民國3年(1914)6月至民國24年(1935),寶安縣先後隸屬粵海道廣東省、廣州行政區、中區。民國25年(1937)9月至1949年10月,先後隸第一、四、二區。
1949年10月~1950年2月,隸東江專區
1950年3月~1952年11月,隸珠江專區
1952年12月~1956年1月,隸粵中行政區
1956年2月~1958年12月,隸惠陽專區
1959年1月~1963年5月,隸佛山專區
1963年6月,重歸惠陽專區。
1970年,改為惠陽地區
1979年1月,改寶安縣為深圳市,由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直隸省領導。
1980年8月,深圳市建立深圳經濟特區 [2]  撤銷寶安縣建制。 [2]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建制,隸深圳市, [2]  轄深圳經濟特區之外的原寶安縣地區。 [2] 
1992年12月,拆分寶安縣,建立寶安、龍崗區,屬深圳市。 [2] 

寶安區行政區劃

編輯

寶安區區劃沿革

 寶安區標準地圖 寶安區標準地圖
1952年2月,東莞縣觀瀾小鄉劃歸寶安縣轄。5月,大鵬區劃歸惠陽縣轄(己於建國初由惠陽縣接管)。
1958年,東莞縣觀美小鄉劃歸寶安縣轄。11月,惠陽縣之大鵬(含葵涌、南澳)、坪山(含坑梓)、龍崗(含橫崗、坪地)三個公社劃歸寶安縣轄。 [2] 
1992年,以寶安縣平湖、布吉、橫崗、龍崗、坪地、坪山、坑梓、葵涌、大鵬、南澳10個鎮85個行政村13個居民委員會建立龍崗區 [2] 
2016年,設立龍華區,寶安區的龍華街道、大浪街道、民治街道、觀湖街道、福城街道、觀瀾街道劃歸龍華區管轄,為龍華區的行政區域。 [4] 
2018年,設立光明區,寶安區的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劃歸光明區管轄,為光明區的行政區域。 [3] 

寶安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寶安區下轄10個街道:新安街道西鄉街道航城街道福永街道福海街道沙井街道新橋街道松崗街道燕羅街道石巖街道。另轄:深圳市寶安國際機場。 [1]  124個社區; [5]  區政府駐創業1路1號。

寶安區地理環境

編輯

寶安區位置境域

寶安區,位於深圳市西北部,介於北緯22°32'一22°51',東經113°44'一114°07'之間, [5]  北連東莞市,南連南山區,東接龍華區光明區,西臨珠江口,總面積396.6平方千米。 [5] 

寶安區地質

寶安區,出露的地層由新到老主要為海相和衝、洪積相堆積。中生代(侏羅紀、白堊紀)火山凝灰岩、砂岩、泥岩等;前震旦寒武紀石英岩、石英片岩、混合巖和混合片麻岩等各地層中加有燕山期大面積花崗岩侵入體和小規模岩脈。寶安區斷裂構造以北西向斷裂為主,北東向次之,斷裂活動多在中生代、新生代早期,近期活動有所減弱。 [2] 

寶安區地形地貌

寶安區,地勢平坦,以北部的羊台山為最高點,經大茅山、阿婆髻山、鳳凰山系向西南傾斜,地勢漸次平緩與珠江出海口相連,海岸線長30.62公里,岸線平直,灘塗寬廣,水產資源豐富,西鄉鎮附近有近海島嶼大鏟島、小鏟島並列。地貌類型屬於珠江三角洲海積平原區和西部沿海丘陵低山區交錯過渡地帶:次級區劃地貌類型為沿海的濱海平原台地地區、西北部的台地丘陵區和中部的陵谷地區。 [2] 

寶安區氣候

寶安區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但因為中國冬季風強大,寒潮不時南下,使這裏呈現出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過渡特徵。全區平均氣温22.4℃,呈現長夏短冬,春秋相連的氣候特徵,年均降水量1948.4毫米,雨量充沛,日照時多。 [2] 

寶安區水文

寶安區共有大小河流99條,總長度410.71公里,流域總面積1392.01平方公里。其中:幹流31條,總長度164.97公里:獨立河流31條,一級支流43條,二、三級支流25條。區內各流域分屬於兩個不同的水系,茅洲河流域和珠江口小河流域屬於珠江口水系;觀瀾河向北注入東江,屬於東江水系。 [2] 

寶安區植被

寶安區自然植被有疏林、灌叢、稀樹草坡三個類型。由於人工林的發展,自然植被大大減少。 [2] 

寶安區自然資源

編輯

寶安區水資源

寶安區多年平均降水總量6.54億立方米。每天從市東部供水網絡調水約90萬立方米至鐵崗水庫,2003年境外調水近3.2億立方米。市東部境外供水成為寶安主要水源,原水供應量佔全區原水量的70%以上。 [3] 

寶安區土地資源

2003年,寶安區農業用地326.36平方公里(包括96.1平方公里保護用地),城市建設用地220平方公里,水域約80.85平方公里,其他用地約105.89平方公里。全區可建設用地(扣除農田保護區、一級水源保護區及生態用地)總量約304.6平方公里,佔土地總量的41.6%。可建設用地存量約84.6平方公里,佔可建設用地總量的27.8%。 [3] 

寶安區生物資源

寶安區,陸生野生動物共有281種,其中鳥類193種,受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4種:獸類2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有4種:爬行類4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有5種:兩棲類1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有1種。境內野生動物主要分佈在東北部和西部地區而以羊台山區域為主要棲息地。
寶安區野生水生動物豐富而尤其以海洋水生動物為主,主要分佈在伶仃洋漁場(珠江口)。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種:(一級)中華白海豚(獸綱、鯨日、海豚科)、(二級)克氏海馬魚(魚綱、海龍魚目、海龍魚科)。屬於省重點保護的有5種:中華鱟、南方鱟、圓尾鱟(肢口綱、劍尾目、鱟科),時魚(硬骨魚綱、鯡形日、鯡科)、刺海馬(硬骨魚綱、刺魚目、海龍科)。 [2] 

寶安區人口

編輯
2000年,寶安區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沙井鎮,有32409人,民族成分37個。其次為公明鎮,有25591人,民族成分30個。其他各(街道)少數民族人口依次為西鄉鎮13653人,民族成分31個;松崗鎮13153人,民族成分33個:福永鎮12351個,民族成分29個:觀瀾鎮10496人,民族成分26個;龍華鎮9443人,民族成分38個;新安街道7073人,民族成分34個;石巖鎮6690人,民族成分28個;光明街道1403人,民族成分20個。 [2] 
2021年,寶安區常住人口448.29萬人,比上年減少0.82萬人,下降0.2%。其中常住户籍人口98.48萬人,增長11.2%;常住非户籍人口349.81萬人,下降3.0%。户籍人口出生率17.4‰,死亡率1.1‰,人口自然增長率16.2‰。 [6] 

寶安區經濟

編輯

寶安區綜述

2021年,寶安區地區生產總值4421.83億元,比2020年增長1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92億元,增長24.4%;第二產業增加值2230.47億元,增長13.8%;第三產業增加值2190.44億元,增長8.8%。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0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9.5%。人均GDP98548元,比上年增長11.1%。
2021年,寶安區每平方公里土地產出GDP11.15億元,比上年增加1.13億元;每平方公里土地產出税收1.86億元,增加0.18億元;萬元GDP電耗增長1.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1794.47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6] 
人民生活
2021年,寶安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449.67元,比上年增長9.2%;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2344.22元,增長12.5%,恩格爾係數為30.4%。 [6]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寶安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8%。其中,非房地產項目投資增長14.5%,佔固定資產投資的63.8%;房地產項目投資下降6.7%。
從投資方向看,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34.3%,其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1.3%,佔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的9.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59.5%;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下降12.8%。
161個重大建設項目投資407.2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26.3%。其中,政府投資項目104個,投資93.42億元;社會投資項目57個,完成投資313.88億元。項目分類別看,其中戰略新興產業9個、先進製造業和優勢傳統產業15個、現代服務業9個、社會民生84個、道路機場港口18個、城市更新9個、城市安全環境資源17個。 [6] 
財政
2021年,寶安區税收收入738.31億元,比上年增長1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6.00億元,比上年增長7.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2.16億元,增長7.5%。其中,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支出42.13億元,增長8.3%;教育支出113.90億元,增長9.7%;衞生健康支出47.43億元,增長13.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0.47億元,增長40.6%。 [6] 

寶安區第一產業

2021年,寶安區農業總產值2.06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種植業產值下降22.4%;漁業產值增長141.9%。 [6] 

寶安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1年,寶安區全部工業增加值2076.81億元,比上年增長15.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7.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4%,其中,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4.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4.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19家,總產值9026.79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內資企業產值5695.48億元,增長19.2%;民營企業產值4428.94億元,增長26.9%;港澳台及外商企業產值3331.30億元,增長6.4%。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和重工業產值分別為1595.51億元和7431.28億元,分別增長10.5%和14.9%。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值4328.05億元,比上年增長14.1%,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7.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8771.53億元,增長18.3%。工業產品銷售率97.2%,比上年提高3.47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3389.91億元,增長16.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535.17億元,比2020年增長11.0%。資產負債率56.6%,比,2020年下降0.27個百分點;資產保值增值率116.4%,提高5.38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6.2%,下降0.39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212171元/人,增長17.4%;流動資產週轉率1.4次,增長0.03%。 [6] 
建築業
2021年,寶安區建築業增加值157.68億元,比上年下降4.1%,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具有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建築業總產值556.74億元,增長7.0%。 [6] 

寶安區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1年,寶安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05.83億元,比上年增長18.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08.51億元,增長5.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96.79億元,增長5.3%;金融業增加值251.35億元,增長7.0%;房地產業增加值415.22億元,增長1.9%;其他服務業增加值808.74億元,增長10.3%。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384.36億元,佔第三產業的比重為63.2%,比上年降低0.5個百分點。
2021年,寶安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2185.25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7%,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11.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21.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51.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7.2%。
2021年,寶安區電信業務收入(納税收入)38.16億元;固定電話用户54.48萬户,比上年下降4.3%;互聯網寬帶用户71.38萬户,增長6.2%。 [6] 
國內貿易
2021年,寶安區批發業商品銷售額4119.06億元,比上年增長37.6%;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352.46億元,增長13.3%;住宿業營業額21.72億元,增長21.3%;餐飲業營業額245.63億元,增長1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9.52億元,增長7.7%。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商品零售額227.58億元,比上年增長2.5%;石油及製品類37.32億元,增長24.8%;糧油、食品類14.41億元,下降11.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6.33億元,增長26.2%;日用品類12.06億元,增長41.7%。 [6] 
對外經濟
2021年,寶安區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398宗,比上年增長66.2%,協議(合同)外資金額29.50億美元,增長100.9%。外商實際投資額8.02億美元,增長40.7%。 [6] 
旅遊業
2021年,寶安區共有星級酒店8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4家,三星級2家。接待遊客959.52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233.82萬人次,一日遊遊客725.7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3.59億元。 [6] 

寶安區交通運輸

編輯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於寶安區福永街道機場道1011號,是中國境內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1991年10月正式通航,共有飛行區面積770萬平方米,航站樓面積45.1萬平方米,機場貨倉面積166萬平方米。兩條跑道,其中長3800米、寬60米的第二跑道於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該跑道飛行等級為4F,可以滿足世界上最大型客機起降。 [18] 

寶安區政治

編輯
區委書記:王守睿
區長:王立德
截至2022年11月 [19-20] 

寶安區社會事業

編輯

寶安區教育事業

2021年,寶安區共有學校總數584所,比上年增長1.4%。其中,職業技術學校4所(其中民辦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2所,完全中學3所(其中民辦1所),高中學校7所(其中民辦3所),初中學校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70所(其中民辦41所),小學61所(其中民辦10所),幼兒園417所(其中民辦230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育基地1所。各類教育招生人數12.79萬人,增長4.7%;在校生52.54萬人,增長3.8%;畢業生7.10萬人,增長1.4%。各類學校教職工總數4.72萬人,增長4.4%,其中專任教師3.24萬人,增長2.2%。 [6] 

寶安區科學技術

2021年,寶安區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759家。各級創新平台478個。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省市級創新平台313個,區級創新平台162個。
三種專利授權量72508件,增長24.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4492件,增長73.5%;實用新型46930件,增長26.4%;外觀專利21086件,增長13.3%。 [6] 

寶安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文化館: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25]  國家一級圖書館:寶安區圖書館。 [26] 
2021年,寶安區共有區圖書館1個,區圖書館直屬分館6個,區圖書館街道分館10個,社區閲讀中心及服務點87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482.14萬冊;區城市規劃展覽館1個;區級文化館1個,街道級文化站10個,博物館16個。共開展各類文化活動13613場次。其中,開展演出、展覽、培訓、講座等文化活動232場次、讀者活動4611場次、文化“百千萬”工程3390場次、公益電影5314場次、送文藝進社區進企業66場次。獲省級以上羣眾文化藝術作品獎項57項,其中國際級1項,國家級23項,省級33項。 [6] 

寶安區體育事業

2021年,寶安區共有各類體育設施8484個,其中,游泳館(池)219個、籃球場(館)1445個、足球場(館)212個、健身路徑939套。舉辦羣眾性體育活動近136項,參賽人數48407人次。國民體質測試有效人數11439人,達標率94.3%。青少年業餘體校獲得各類賽事獎牌404枚,其中金牌127枚,銀牌114枚,銅牌163枚;其中國際級2枚,國家級24枚,省級170枚,市級208枚。 [6] 

寶安區醫療衞生 

2021年,寶安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1382個,其中公立醫院10間,民營醫院16間,公共衞生單位6個,診所993間、民營門診部和中醫館143間、公立門診部8個、醫務室43間、醫療服務站1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162個。醫療衞生機構擁有病牀11054張,病牀使用率80.7%。各類衞生技術人員19368人,比上年增長3.0%,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959人,註冊護士8040人。總診療2313.27萬人次,其中門診診療2113.01萬人次,增長25.5%。 [6] 

寶安區社會保障

2021年,寶安區基本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總人次767.1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其中養老保險248.25萬人、工傷保險262.30萬人、失業保險256.60萬人。
三險實繳社會保險費202.30億元,比上年增長124.9%。其中,養老保險累計徵收194.19億元,工傷保險1.49億元,失業保險6.62億元。
截至2021年,寶安區共有社區黨羣服務中心124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長者家園58家,星光老年之家155個,社會福利中心1個,服務對象牀位400張(兒童250張,老人150張)。城鎮居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標準1300元/人月,比上年增長4.0%。領取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28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75.70萬元,增長25.9%。 [6] 

寶安區歷史文化

編輯

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獅舞(松崗七星獅舞)
獅舞(松崗七星獅舞),廣東省深圳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松崗七星獅舞是分佈於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及相鄰地區的一種傳統舞蹈。松崗地處珠江三角洲。七星獅舞在松崗等地流傳的歷史,自清末民初起,至少已有百餘年,與當地民眾懷念南宋著名愛國將領文天祥有關。松崗的原住民多為文氏後代,每年的七星獅舞表演必定要在文氏大宗祠前舉行,藴含了對文天祥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和尚武精神的推崇和傳承之意。 [7]  2011年5月23日,獅舞(松崗七星獅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獅舞(上川黃連勝醒獅舞)
獅舞(上川黃連勝醒獅舞),廣東省深圳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上川黃連勝醒獅,有兩個特點。一、武術引路,展示一番徒手或器械的武術套路,向觀眾表明武功是基礎。二、醒獅是“武獅”,狂野、兇狠,動作上大起大落,步伐迅猛敏捷,此特點有所變化。鑼鼓根據需要以三、五、七星鼓作伴奏。鼓點已有變更。 [9]  2021年5月24日,獅舞(上川黃連勝醒獅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 
麒麟舞(坂田永勝堂舞麒麟)
麒麟舞(坂田永勝堂舞麒麟),廣東省深圳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坂田永勝堂舞麒麟,是根據“麒麟永遠勝利”的意義而命名的,由熬頭四(花名)於1840年創編。主要在深圳龍崗區坂田街道、寶安區西鄉街道等地流傳。永勝堂舞麒麟主要包括麒麟舞和武術表演。麒麟舞主要是通過模擬貓、虎等動物搖頭、擺尾、嬉戲、玩耍的動作和情狀,並融合武術步法,表演麒麟出洞、嚼腳、弄麒麟尾、打瞌睡、擺青、踢青、採青、水仙花、十字清、鷯花園、麒麟翻王等套路;武術表演包括拳術、大刀、棍、鐵叉、內針、對打等表演。 [11] 
2011年5月23日,麒麟舞(坂田永勝堂舞麒麟)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
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廣東省深圳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大船坑舞麒麟主要流傳於寶安區大浪街道大船坑、水圍、浪口一帶,始於明朝嘉靖年間, [12]  是客家民俗的典型體現。 [13]  大船坑舞麒麟以“麒麟”為主要表演道具,其長約六米,披紅掛綠,鮮豔奪目。整個舞蹈由拜前堂、走大圍、雙麟會、採青、遊花園、打瞌睡、走大圍和三拜等套路組成,之後伴有武術表演。大船坑舞麒麟表演過程中有鼓、銅鑼、銅鈸、嗩吶等樂器伴奏,演奏以“三齊頭”曲牌為主。大船坑舞麒麟比較全面、完整地繼承了先輩舞麒麟的套路和表演技法,在深圳地方傳統舞蹈中具有代表性,並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有一定影響力。 [12] 
2011年5月23日,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寶安區方言

寶安原居民以廣府人和客家人居多,當地的主要語言是粵語和客家話。各街道和原村民仍然使用粵語和客家話。然而寶安毗鄰香港,接受香港文化因素較多,寶安當地年輕人雖然仍然能流利使用粵語、客家話,但部分語音和詞彙,已可見香港粵語影響。此外,當地還有少數人使用次方言土語“基圍話”和“蛇話”。
改革開放後,全國各地建設者大批進入寶安,帶來全國各地方言,其中主要有湖南話、四川話、江西話等。各地方言主要用於同鄉之間交流。由於外來人員與當地居民日常交流較少,各自形成不同生活圈,因此外地方言對寶安當地方言未見明顯影響。 [2] 

寶安區風景名勝

編輯
鳳凰古村
鳳凰古村,位於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山腳下,始建於元代大德年間,有700餘年歷史。鳳凰古村佔地面積5.2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360座。其中,具有文物價值的建築包括:明代建築4座,清代建築60座,民國時期建築96座,是廣東省內古建築最集中、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典型廣府居民建築羣之一,是研究嶺南廣府建築藝術的活教材。
鳳凰塔
鳳凰塔,位於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鳳凰村永鳳路口。建於清嘉慶年間,1991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高六層,平面呈六邊形,為六角六層磚石木結構風水塔,高約20米。第一層用花崗岩石條砌築,二層以上使用青磚砌築。每層之間用青磚疊砌出檐。塔內每層有木作樓板樓梯。是深圳塔閣建築的代表作,198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5] 
龍津石塔
龍津石塔,坐落於寶安區沙井街道沙四村一巷和橋東五巷交叉口的民房之間,由塔座和塔身兩部分組成。方形塔座邊長為0.56米、座高0.29米,塔身高0.6米、底邊長0.44米。
清嘉慶《新安縣誌》記載:“龍津石塔:宋嘉定年間,鹽大使建橋於沙井之東北。橋成之日,波濤洶湧,若有蛟龍奮躍之狀,故立塔於上以鎮之。”為鎮妖所修,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沙井曾稱龍津,故稱“龍津石塔”,是深圳現存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築物,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文物價值。 [27] 
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位於寶安區新橋街道新橋社區大宗祠路,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嘉慶三年(1798)擴建。五開間三進,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中堂有天井,左右為廊廡,後堂為祖堂。是深圳市建築面積最大、建築規格最高的祠堂,也是深圳市唯一一座五開間帶牌樓亭閣的宗祠建築。1984年公佈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寶安區地方特產

編輯
黃田荔枝
黃田荔枝,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黃田荔枝,品種較多,以桂味、糯米餈為主,為寶安荔枝之魁首,核定年產量500噸。黃田荔枝色如丹霞,肉厚核小,剝殼不流汁,白如凝脂。甜而不膩,味道鮮而清爽。 [5] 
2018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黃田荔枝”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9] 
沙井蠔油
沙井蠔油,是深圳最著名的特產。沙井一帶有着千年養殖和採食生蠔的風俗。沙井蠔油用鮮蠔煮出蠔汁,加粉漿、鹽、醬汁等,以古法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味道鮮美,蠔香濃郁,黏稠適度,營養價值高。 [5] 
雲片糕
雲片糕,起源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有100餘年歷史。主要原料是寶安當地優質糯米。用當地細膩的淡水河沙翻炒糯米,使其膨化,研磨製成糕粉,糕粉沉化120天后,輔以白糖、豬油、芝麻、欖仁等製成。猶如凝脂,輕薄透亮、口感細糯滑綿,入口即化,甜而不膩。2014年,寶安雲片糕等傳統小食製作技藝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5] 
石巖沙梨
石巖沙梨,是寶安區主要出產水果之一,種植歷史悠久。據《新安縣誌》記載:“產烏石巖者佳”。因而有“寶安石巖沙梨”之稱。去皮後,梨肉雪白,鬆脆,渣少,汁多,清甜,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有治療熱症等功效。 [5] 

寶安區著名人物

編輯
鄭毓秀
鄭毓秀,我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資產階級女革命家和女權運動倡導者;第一個女性博士,第一個女性律師,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和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與審檢兩廳廳長。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生於新安縣西鄉鄉屋下村(今西鄉街道樂羣社區)。光緒三十年(1904),東渡日本留學。期間,接受孫中山革命思想的薰陶,1906年,經廖仲愷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1914年,入讀法國松堡大學。後轉入巴黎大學深造。1925年回國,被聘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1927年,歷任上海審判廳廳長、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委員、江蘇省政府委員、江蘇地方檢察廳長,上海臨時法院院長兼上海法政大學校長。 [36] 

寶安區榮譽稱號

編輯
2011年,寶安區榮獲首批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38] 
2020年3月,寶安區入選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14] 
2020年6月,寶安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3] 
2020年10月,寶安區入選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37] 
2020年12月,寶安區榮獲廣東省雙擁模範城。 [28] 
2021年7月,寶安區入選2020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區域。 [40] 
2021年9月1日,寶安區入選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範縣。 [30] 
2021年9月29日,寶安區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社區治理)。 [32] 
2021年12月16日,寶安區榮獲2020年廣東省網絡安全教育示範區。 [34] 
2021年12月30日,寶安區入選中國氣候宜居城市。 [35] 
2022年8月,寶安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 [33] 
2022年10月,寶安區入選2022年廣東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3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