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潔身自愛

(漢語成語)

鎖定
潔身自愛,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戰國·孟軻孟子·萬章上》。 [1] 
這則成語意思是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它在句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 [1] 
中文名
潔身自愛
拼    音
jié shēn zì ài
近義詞
潔身自好獨善其身
反義詞
同流合污
出    處
《孟子·萬章上》
語法功能
作謂語、賓語、定語

潔身自愛成語出處

“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聖人之行不同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戰國·孟軻《孟子·萬章上》) [1-2] 
後世據此典故提煉出“潔身自愛”這則成語。 [1] 

潔身自愛成語故事

萬章是孟子的高足,一生追隨孟子,為孟子所喜愛。萬章對整理、編著《孟子》一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孟子》七篇中,“萬章章句”共有十八章,萬章請教孟子的問題有38個之多。
有一次,萬章問孟子:“伊尹如何入朝做的官,有人説是伊尹設法烹製了一種羹湯,讓商湯王食用,湯感覺味道好極了,伊尹就乘機用調和五味的道理説明治國之道,得到湯的賞識,被破格提拔為相。請問老師,有這事嗎?”
孟子肯定地答道:“沒有,沒有這種事。伊尹這個人曾在有莘國的郊野耕種,非常欣賞堯舜之道。如果不合堯舜之道,不合義理的,即使以天下的財富作他的俸祿,他都不屑一顧;即使有四千匹馬拴在那裏,他都不看一眼。不合義理、不合堯舜之道的,一丁點也不給予別人,一丁點也不取於別人。湯曾派人禮聘他,他卻安靜地説:‘我幹嗎要接受湯的禮物呢?我何不住在田裏,在這裏樂於堯舜之道?’湯幾次三番派人去聘請他,他才完全改變了態度,説:‘我住在田畝之中,僅僅自己以堯舜之道為樂,何不讓現在的君主成為堯舜之君?何不使現在的百姓成為堯舜時代的百姓?又何不讓自己親身看到堯舜盛世呢?上天生養下民,就是讓先知先覺者使後知後覺者覺悟。我,是天下百姓中的先覺者,我要用堯舜之道喚醒這些下民。我不使他們覺悟,又有誰能去做呢?’在伊尹看來,天下百姓如有一個男人或一個婦人沒有沾濡到堯舜的恩澤,就像是自己親手把他們推進山溝裏一樣。他就這樣把天下的重任挑在自己肩上,所以到湯那裏,用討伐夏桀,拯救萬民的道理説服湯。我從沒有聽説過一個人可以讓自己走歪門邪道而去匡正別人的;何況是親做庖廚,先使自己遭受屈辱後去匡正天下的!聖人的行為,可能各有不同,有的疏遠當時的君主,有的親近當時的君主,有的離開朝堂,有的留在朝堂,歸根結底,都要潔身自愛,不沾染骯髒的東西。我只聽説過伊尹用堯舜之道要求湯,沒有聽説過他切肉煲羹的事。伊尹在他的著作《伊訓》中説:‘上天的討伐,最初是在夏桀的宮室裏由他自己造成的,我只不過是在殷都毫邑開始籌謀罷了。’” [2] 

潔身自愛成語寓意

伊尹是傳説中夏商時期的聖人,一生信奉堯舜之道。賢明的商湯王請他輔佐,他一開始拒絕,後來他認識到自己對百姓的價值,便出來輔佐商湯。一個人立身處世,做到潔身自愛是極其難得可貴的,戰國時期楚國三間大夫屈原,不與貪墨之人同流合污,被人陷害遭到流放;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不向權力低頭;清朝于成龍清廉為官,被稱為“天下第一廉吏”。放眼於歷史,人們會發現,歷朝歷代都有堅持“善政”理想的人,他們在官場上,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不向人性的黑暗面屈服,潔身自愛,真正地為民着想。
《大學》裏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孟子·盡心上》篇中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人只有做好自己才能進一步為社會做貢獻,做好自己也就是要做到潔身自愛,注重修養自身,在生活中,不與惡者同流合污,不向黑惡勢力低頭。 [2] 

潔身自愛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潔身自愛”指保持自身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這則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1] 
運用示例
巴金寒夜》二八:“縱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按時上班,也當潔身自愛,不與人同桌進食,同杯用茶,以免傳佈病菌,貽害他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