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滿月

(漢語詞語)

鎖定
滿月,通常有2種理解,第一種就是説的天文現象:月亮圓了,第二種是民間風俗:嬰兒出生滿30天(孕婦生完孩子坐月子30天)。
天文現象中月亮由小逐漸變滿,變圓就是滿月,一般在每個農曆月的15日或16日,但是12月12日的月值得觀看,因為是“近地點高潮”;而民間風俗,嬰兒出生一個月置辦滿月酒,新年結婚一個月等都是為了取一個好兆頭。
中文名
滿月
拼    音
mǎn yuè
含義一
[full moon]∶望月、圓月
含義二
[a month]∶嬰兒出生後滿一個月

滿月引證解釋

農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滿月拍攝 滿月拍攝
初學記》卷一引南朝宋何偃《月賦》:“遠日如鑑,滿月如璧” 。唐張諤《滿月》詩:“今夜明珠色,當隨滿月開”。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 永曆面如滿月,須長過臍,日角龍顏,顧盼偉如也”。 冰心寄小讀者》二三:“八月十五中秋節,滿月的銀光之下,説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嬰兒出世滿一個月
《北齊書·恩幸傳·韓鳳》:“男寶仁尚公主,在晉陽賜第一區。其公主生男昌滿月,駕幸鳳宅,宴會盡日。”魯迅《野草·立論》:“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大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指滿月那天辦酒宴賓
老舍二馬》第二段二:“結婚後三年多,馬威才降生了。 馬則仁在事前就給哥哥寫信要錢,以備大辦滿月。”
結婚後滿一個月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一月則大會相慶,謂之‘滿月’。自此以後禮數簡矣。” 清李漁《奈何天·逃禪》:“新人才滿月,菩薩又開光,禪房與客坐,兩處喚梅香。”《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吃過三遍茶,請進洞房裏和新娘交拜合巹……滿月之後, 小王 又要進京去選官。”
整月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行路難”>按語》附錄 陳仙泉 《“行路難”》:“我從汕頭來到香港僅有兩個滿月。” [1] 

滿月天文現象

滿月是指月和太陽的黃經差達到180度時的瞬間(也稱望),以及此時的月相(也稱望月)。相鄰的兩次滿月總是相距29.53天。
滿月的時候,月球和太陽分別在地球的兩側。若此時為正對面,即發生月食。滿月的日周運動,和春秋、冬夏相反的太陽的日周運動幾乎一樣。日沒時升起,在午夜時位於南中,在日出時沉沒。夏季的時候,中國大部分地區可以看見其從東南方向升起,低平的位置橫穿南方的夜空。冬季的時候偏北,南中時分的滿月在夜空的較高位置。春分、秋分時候從正東附近升起,在正西附近落下。
陰陽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後必定為滿月。因此在農曆中將十五日稱為“望月”。
滿月經常成為鑑賞的對象,自古就有賞月活動。特別是秋季的滿月非常美麗,農曆八月十五日成為“中秋節”,中國、日本、韓國等地都有特別的賞月活動。以此為題材的文學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滿月星象月相

月相變化圖 月相變化圖
在農曆的每月初一,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時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對着地球,並且與太陽同升同沒,人們無法看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
新月過後,月亮漸漸移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區域,我們開始看到月亮被陽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彎彎的娥眉,所以這時的月相叫“娥眉月”。這種“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農曆初八左右,從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陽以東90°角。這時我們可以看到月亮西邊明亮的半面,這時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時分便沒入西方。
上弦過後,月亮一天天變得豐滿起來,我們可以看見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這時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時,月亮在天球上運行到太陽的正對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從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個光亮面對着地球,這時的月相叫“望月”或“滿月”。黃昏時滿月由東邊升起,黎明時向西邊沉落。
滿月過後,隨着日、月位置逐漸靠近,月亮日漸“消瘦”起來。它依次經歷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幾個階段,最後,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國習慣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稱為“殘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殘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們出現的時間、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別出現於傍晚和前半夜的西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西的,即西半邊亮;殘月和下弦月分別出現於黎明和後半夜的東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東的,即東半邊亮。由於我國農曆日期是根據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有時靠它來判斷農曆日期及夜間的大致時間。月亮從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時間平均為29.53天,也就是説,月相的更替變化週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一個“朔望月”。

滿月民間風俗

滿月 滿月
滿月亦稱“彌月”、“蜜月”,即結婚滿一個月。此時,已達一個月不空房的俗時規定,女家父兄或弟弟往新郎家,將女兒接回孃家。一般人家接回女兒在孃家過十八天或一個月,再送回婆家。有些富裕之家,也同時將新婿接來,由女方表兄弟作陪,以盛筵款待。新娘回到孃家,要給公婆做鞋襪,給小叔子(夫弟)做鞋子,給丈夫和小姑子做衣服和鞋子,等回婆家後分贈公婆、小叔、小姑及丈夫,以表示對公婆的孝敬、對弟妹的愛護和對丈夫的深情。
當小孩生下足一個月的時候,往往要舉家慶賀。過滿月就是這種慶賀的方式。過滿月,是在慶祝“家有後人”、“ 添丁之喜”、“足月之喜”。
山西境內、從南到北過滿月的作法比較普遍。一般情況,是由親朋好友給孩子帶上禮品,到家裏作客,吃一頓“滿月宴”,然後離去。給孩子所帶禮品,有小兒衣物、食品,或是小銀鎖和留點零花錢,但飯是一定要吃。
在山西晉南農村,像聞喜縣等地,在過滿月時,頗有講究,要有許多家互相有親戚關係的人聯合起來,給過滿月的主家買好三百尺的布料,再把各家買好的小孩衣服:上衣、褲子用別針或是用線簡單地縫在上面,這三百尺的布料,可以容納多少件衣服是可想而知的。
到過滿月時,把這塊別好的布料連同上面的衣服帶到過滿月的人家,作為禮物,掛在院子上方,表示慶祝。然後,客人中的婦女,往往要到房中看望一下過滿月的孩子及其母親,還要把事先準備好的紅線掛在孩子的脖子上,紅線上拴着送給孩子的零花線,並問長問短,以示祝賀。
過滿月,在晉南是比較隆重的。要親朋會聚,吃頓席,始終洋溢着喜慶氣氛。
如今,隨着開放改革,農村過滿月也有新變化,有一些人改變了過去的做法,帶些裝飾品,或是給孩子帶上玩具,這些情況已經逐漸多起來。
過滿月,既是添丁之喜,同時也是希望孩子長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