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佩松

鎖定
湯佩松(1903年11月12日-2001年9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浠水縣(今蘄水縣) [1] 植物生理學家、生物學專家 [2] 生物化學 [3]  、教育家,中國植物生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1]  [4]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 [5] 
1917年-1925年,湯佩松在清華學校學習;1925年-1927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學系學習並獲學士學位;1928年-1930年,在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學習並獲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選聘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5]  ;1978年-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 [4] 
湯佩松長期從事植物生理學的研究和教學 [4] 
中文名
湯佩松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省浠水縣
出生日期
1903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2001年9月6日
畢業院校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48年選聘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父    親
湯化龍

湯佩松人物生平

湯佩松圖冊
湯佩松圖冊(5張)
1903年11月12日,湯佩松出生於湖北省浠水縣的一個詩書世家。
1916年,湯佩松畢業於北京師大附中 [2] 
1917年,考入清華學校,從初中讀到相當於大學二年級。該校是當時的留美預備學校 [6] 
1917年-1925年,湯佩松在清華大學學習。
1925年-1927年,湯佩松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學系學習並獲學士學位。
1928年-1930年,湯佩松在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學習並獲哲學博士學位 [5] 
1930年夏,湯佩松獲得博士學位後轉到哈佛大學普通生理學研究室工作了3年(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後),任美國哈佛大學生理學研究室研究員(時間截至1993年) [1]  [4] 
1930年和1931年夏,湯佩松兩次到馬薩諸塞州海濱小鎮林穴(Woods Hole)的海洋生物學研究所(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作短期訪問。兩次短時間訪問結識了許多生物學界的大師,包括當時和後來的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如遺傳學家T.H.摩爾根(Morgan)、細胞生理學家O.瓦布爾格(Warburg)、生物化學家L.米歇利斯(Michaelis)以及有名的李利兄弟(Frank and Ralph Lillie)等等 [1] 
1933年夏,湯佩鬆放棄了在美國獲得優厚條件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會,毅然回國,任武漢大學教授(時間截至1938年) [1]  [4] 
1938年,湯佩松任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教授 [4] 
1938年—1946年,湯佩松在西南聯合大學農業研究所工作。
1948年,湯佩松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5] 
1946年—1950年,湯佩松任清華大學農學院教授、院長 [4]  。期間,1949年任北京農業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4] 
1950年—1952年,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副校長 [1] 
1952年—1954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復旦大學教授 [1] 
1955年,湯佩松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5] 
1954年起,湯佩松先後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兼北京大學教授 [1]  。期間,1978年-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 [4] 
2001年9月6日,湯佩松在北京逝世 [5] 

湯佩松主要成就

湯佩松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湯佩松早年發現海星卵受精後呼吸增強和細胞色素氧化酶在植物中的存在。1946年用綠色小球藻證明光合作用的氧化還原電位勢在光暗下的差異從而確證了VanNiel學説提出了完整的植物呼吸代謝的控制與被控制理論,在國際上首先證明了高等植物中存在細胞色素氧化酶、植物葉綠體中存在碳酸酐酶以及高等植物體內適應酶的形成首次證明在同一植物中呼吸代謝途徑的多樣性,證明糖酵解途徑,戍糖支路、三羧酸循環、二羧酸循環、乙醛酸循環並行,並以一定比例在活體中運行,總結呼吸代謝途徑的改變及其與其他生理功能相互調節的理論 [5] 
  • 學術論著
據2020年2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官網顯示,湯佩松先後在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學方面發表了3本著作和逾200篇論文 [4]  。代表論文如下:
1、湯佩松,戴雲玲,李佳格.銀坊水稻幼苗的呼吸作用[J].植物生理學通訊,1956(05):17-20.
2、吳相鈺,湯佩松.植物呼吸及代謝的研究 Ⅱ.水稻幼苗中硝酸還原酶的適應形成[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58(03):135-148.
3、湯佩松,王發珠,池訪傑.植物呼吸及代謝的研究 Ⅲ.不同氧分壓對水稻萌發時器官形成,物質和能量轉化效率的影響[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59(03):188-200.
4、朱澂,湯佩松.植物呼吸及代謝的研究 Ⅳ.不同氧氣條件對水稻萌發時器官生長及貯藏物質轉輸的影響[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59(03):201-214.
5、閻龍飛,王發珠,管康林,湯佩松.植物呼吸及代謝的研究 Ⅵ.乙酸在水稻幼苗中的利用[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63(04):370-378.
6、湯佩松.高等植物呼吸代謝途徑的調節控制和代謝與生理功能間的相互制約[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79(02):93-106.
7、湯佩松.一項未完成的課題——五十年來工作回顧的片斷[J].生理科學進展,1984(03):193-197.
8、湯佩松,肖敬平.呼吸代謝對植物細胞生命過程運轉的某些控制方式[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1(10):729-737.
9、湯佩松.一個拖延了半個多世紀的研究課題的總結匯報[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2(06):448-452.
  • 科研獎勵
1987年,湯佩松和匡廷雲、戴雲玲等一起,揭示了光合膜中色素蛋白質複合體種類和組成的多樣性以及其結構和功能的關係和內外因素對它們的調控規律,該項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 

湯佩松人才培養

  • 創辦期刊
1951年,湯佩松為了推動植物生理的教學,湯佩松在北京農業大學以油印方式創辦了不定期刊物《植物生理學通訊》 [1]  ;抗日戰爭期間,湯佩松在昆明創辦了油印刊物《生物化學通報》 [1] 
  • 學科發展
1933年,湯佩松回到中國之後推動中國植物生理學和整個生物科學的發展。在8年抗戰期間,他在昆明建立了植物生理研究室 [1]  ;他親自授課、編寫講義、培養研究生,開始了為中國培養人才的工作 [1] 
  • 開設課程
在武漢大學,湯佩鬆開設了生物化學、普通生理學等課程 [1] 
  • 編寫講義
湯佩松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普通生理學》講義 [1] 
  • 研究室人才培養
抗日戰爭期間,湯佩松創辦的植物生理研究室裏工作的科學工作者至少有40多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殷宏章羅士韋,北京農業大學婁成後,植物研究所王伏雄,復旦大學薛應龍,山東海洋大學鄭柏林、薛廷耀,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劉金旭 [1] 湖南農業大學胡篤敬教授 [7]  ,蘭州理工大學馬建忠教授 [8]  ,林春猷、吳懋儀、高尚蔭殷宏章、張信誠、沈其益 [1] 

湯佩松榮譽表彰

時間
所獲榮譽
1916年
第六屆陳嘉庚獎 [2] 
1948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5] 

湯佩松社會任職

時間
兼職職務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1978年10月-1983年8月
中國植物學會第八屆理事
1983年8月-1988年
中國植物學會第九屆理事 [9] 
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

中國植物學會名譽理事長 [4] 

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名譽理事長 [1] 

湯佩松個人生活

湯佩松父親湯化龍是有自由思想的清朝進士,曾和梁啓超等一起從事君主立憲派活動。1915年,湯佩松母親去世;1918年,湯佩松父親在加拿大被暗殺 [1] 

湯佩松人物評價

湯佩松是一位蜚聲國際的植物生理學家,他在植物呼吸代謝和光合作用方面做出了貢獻 [4]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評)
湯佩松在植物生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中國植物生理學奠基人之一,為中國植物生理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1] (《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