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湘,現代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3]  。此字最早字形見於戰國時期的《鄂君啓舟節》。六書屬形聲字。本義是指水名,也是湖南省的別稱。 [1]  [4] 
中文名
拼    音
xiāng
部    首
五    筆
ishg
倉    頡
edbu
鄭    碼
vfl
筆    順
441123425111 [1] 
字    級
一級字(編號:2752) [3] 
平水韻
平聲·七陽 [2] 
四角號碼
36100
總筆畫
12
部外筆畫
9
統一碼
基本區 U+6E58
字形結構
左中右結構
注音字母
ㄒㄧㄤ

字形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4]
“湘”,形聲字,從水,相聲。小篆的“湘”字,左邊是“水”,從“水”表示與水流的名稱有關係,在字中表義,用作形符;右邊是“相”,有“xiāng”的讀音,在字中表音,用作聲符,構成左形右聲的形聲字。隸書、楷書“水”寫作“三點水兒”,筆畫化。 [12] 
“湘”從水,可表示江河名稱。“相”為相互、交互、相關。“湘”就是指與某個事物相關聯的江河。《説文·水部》:“湘,湘水也。”“湘”的本義就是湘江。湘江,又叫湘水,是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源出廣西省興安縣海陽山之龍門界。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湘漓同源”是湘江命名的原由。但是據歷史記載,湘、漓原不相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便利漕運,曾遣史祿入桂林郡掘陡河以溝通二水;自此兩水相通,而水流背道而下。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所以“湘”又是湖南的簡稱。湖南歷來又有“三湘”之説,但具體內容卻眾説紛紜。《地輿志》載:湘水與瀟水會合為瀟湘;與蒸水會合為蒸湘;與沅水會合為沅湘,故稱為“三湘”。另一説,是指瀟湘、資湘、沅湘的合稱:因灕水南流入珠江,不屬湘江水系;蒸水則太短小,所以去掉漓、蒸二名;而湘水北流至湘陰北之臨資口匯入資水,叫資湘;北流至岳陽縣西中洲,匯入沅江主洪道稱沅湘;資水、沅水分別為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流經地域佔全省的三分之二,故用“三湘”泛指湖南全境。也有以湘鄉、湘潭、湘陰為三湘者。 [4]  [13]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水名,湘江
Xiangjiang River
沈玉躬兮湘汨。——《楚辭·九章·涉江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楚辭·漁父》
薊北雁初去,湘南春又歸。——唐·杜牧春日寄許渾先輩
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湘水;沅湘
湖南省的簡稱
Hunan province
民國十年,湘西統治者陳渠珍,受了點“五四”餘波的影響,並對於聯省自治抱了幻想,在保靖地方辦了個湘西十三縣聯合中學校。 ——沈從文《一個愛惜鼻子的朋友》
湘繡;湘劇;湘妃竹;湘贛
山名
Xiang mountain
(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史記·五帝本紀
湘山一名艑山,在嶽州巴陵縣南十八里也。——張守節·正義引《括地誌
湘山
古州名

永嘉初置湘州於此……皆治長沙國。查改國為郡,梁、陳仍舊。隋平陳,廢郡,改日潭州……明初改潭州府,洪武五年,又改長沙府。——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六·長沙府》
湘州
動詞
通“鬺”。烹煮
boil
於以湘之,維錡及釜。——《詩經·召南·採蘋
是時青裙女,採擷何怱怱;柔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宋·蘇軾元脩菜
[1]  [5]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息良切
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從水相聲。 [6] 

説文解字注

湘水,出零陵縣陽海山,北入江。
縣字今補。凡郡縣同名,則言縣以該之也。零陵郡零陵,二《志》同。《前志》零陵下曰:“陽海山、湘水所出。北至酃入江,過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過郡二者,零陵、長沙也。又有離水,東南至廣信入鬱(下衍林字非),行九百八十里。《水經》曰:“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東北流過下雋縣西。又北至巴丘山,入於江。”酈曰:“陽海山卽陽朔山。山在始安縣北,縣故零陵之南部也。湘灕同源,南為灕水。北則湘川。”今廣西桂林府與安縣南九十里,俗謂之海陽山,即陽海山也。湘水出焉,北流經全州入湖南畍。經東安縣、零陵縣、祁陽縣、常寧縣、衡陽縣、衡山縣、湘潭縣、善化縣,至喬口,資水來會。又經湘陰縣,至磊石山分為二派。又合入洞庭湖曰湘口。《漢志》雲至酃入江,未詳。按離水字本不從水旁,後人益之耳,許書所無。
從水。相聲。
息良切。十部。按詩召南於以湘之。假借為鬺字。 [7]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並音襄。水名。《説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又山名。《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
又地名。《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
又湖名。《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
又烹也。《詩·召南》:於以湘之,維錡及釜。
又《集韻》:思莊切,音霜,義同。 [8]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湘”字筆畫順序圖 “湘”字筆畫順序圖

書法賞析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開口呼
全清
息良切
sjɑŋ
集韻


開口呼
次清
思將切
siɑŋ


開口呼
次清
師莊切
ʃiɑŋ
韻略







思將切

增韻







息良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江陽



全清

siaŋ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西將切

洪武正韻



全清
息良切
siaŋ
分韻攝要

陰平






[10-11]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s
i̯aŋ
王力系統
s
i̯aŋ
董同龢系統
s
jaŋ
周法高系統
s
jaŋ
李方桂系統
s
jang
兩漢
西漢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陽、唐

jɑŋ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jɑŋ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jɑ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s
i̯aŋ
擬音/王力系統

s
ǐa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s
jɑ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s
iɑ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s
ja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s
ǐɑŋ [9-10] 
參考資料
  • 1.    湘的解釋|湘的意思|漢典“湘”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4-05]
  • 2.    平聲·七陽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4-05]
  • 3.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引用日期2022-04-05]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65-966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789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83
  • 7.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2117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84
  • 9.    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4-05]
  • 10.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4-05]
  • 11.    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4-05]
  • 12.    吳錫有編.常用漢字字理 形聲卷[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2.05:363
  • 13.    李土生著.土生説字 第18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08:26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