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渠江

(長江支流資江的支流)

鎖定
渠江是資江一級支流,發源於新化縣雙林鄉分水界一茶亭,流經雙林、奉家、天門等鄉鎮,沿途納入玄溪、小橋江、橫南溪、白水溪、蛇坪河等溪河,與鎮溪江匯合後,向北流入漵浦縣、安化縣境內,在安化縣渠江口注入資水。流域面積851km2,幹流長度98.8km,流域平均坡降6.05‰。渠江支流橫南溪流域面積11.10km2,渠江支流白水溪流域面積4.61km2。渠江流域地處高山區,耕地分散,水田較少,森林茂森,雨量充沛,地下水豐富。
中文名
渠江
流經區域
湖南省
源    頭
雪峯山餘脈
注    入
資江
長    度
約 230 km
流域人口
約50萬
省級河長
於立軍、何禮 [6] 

渠江概況

渠江屬柘溪庫區,因50年代修建柘溪水庫,先後移民5000餘人。由於淹沒損失嚴重,長期存在林糧爭地,交通閉塞等特殊困難,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制約,茶葉、林業、藥材等產業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渠江有沅大溪、枳木溪、天師溪、大倉溪、夫溪、楠木溪、城司溪、田衝溪 、山門溪、婁溪、大安溪、黃茶溪等13條溪流,均屬渠江水系。

渠江自然資源

渠江是安化黑茶——“皇家薄片”“千年渠江”薄片發源地,以黑茶宗祖薄片”“黑茶宗祖”而著名。
1971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箱竹篾包裝的黑米狀的小顆粒。這一箱西漢的神秘茶葉出處就是安化渠江鎮
渠江皇家薄片黑茶享譽2300年曆史,自古多部文獻和書籍中均有記載,五代十國時期後蜀二年(935年)毛文錫所著《茶譜》,文中有載:“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鐵,芳香異常,烹之無滓也。”又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據宋代吳淑的《茶賦》所述:“夫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則渠江薄片,西山白露,雲垂綠腳,香浮碧乳……”。可見,渠江皇家薄片宋時已被列為全國茶苑中的名品。據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醫學鉅著《本草綱目》記載:“昔賢所稱,大約謂唐人尚茶,茶品益眾,有渠江之薄片,會稽之日鑄,皆產茶有名者”。茶學研究學者,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施海根主編的《中國名茶圖譜》、阮浩耕主編的《中國名茶品鑑》都對渠江皇家薄片作了詳盡的記載。
漢代,渠江黑茶薄片已經成為朝廷貢茶,而被取名為“渠江皇家薄片”簡稱“皇家薄片”。湖南省益陽市茶葉局局長、高級農藝師易梁生認為,他有三大依據,認為馬王堆出土茶葉來自安化黑茶薄片。後經各界考察團考證證實此觀點。渠江,就是安化縣的渠江茶鎮,勤勞智慧的安化人民早在西漢時就製作出來了渠江茶,漢代為朝廷貢茶而被譽為:漢代渠江皇家薄片黑茶
據有關專家推斷,安化黑茶在漢代已開始生產,至少有2300年的製作加工歷史。漢代渠江皇家薄片是真正的黑茶宗祖。渠江,就是安化縣的渠江鎮

渠江名勝古蹟

渠江有與黑茶起源有關的名勝古蹟十餘處:
1. 桃坪村神吉黑茶宗祖古廟——渠江黑茶薄片宗祖廟
2. 桃坪神吉茶馬古廊
3. 桃坪神吉山古茶園
4. 大倉村古杉茶馬亭
5. 王爺界王爺廟
7. 連裏古楓廟
8. 連塘茶馬古亭
9. 大安茶祖牌坊
10. 茶祖文化文昌塔 [1]  、渠江渡口、渠江茶園 [2]  ,是茶葉愛好者生態旅遊的首選。

渠江紅軍渡渠江故事

渠江渡江背景

1935年10月,蔣介石調集30萬大軍向湘鄂川黔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大規模“圍剿”,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賀龍率領紅二軍團12000餘人,任弼時蕭克王震率領紅六軍團6000餘人,實施戰略轉移,分道挺進湘中,1935年11月25日紅六軍率先進入安化。 [3] 

渠江渡江事件

11月26日,紅軍部隊進入渠江鎮,因為渠江鎮山高林密,道路狹窄,紅軍分三路進入渠江鎮到達渠江渡口。一路:走夏溪坪-茅房溪-神灣-夏灣-黃竹界-在長灘渡渠江;紅軍路過神灣時,貧苦農民胡林芝為部隊挑行李,隨後參加了紅軍。二路:走-陳家衝-湖田界-中古平-黃茶村-黃竹界-在連塘渡渠江;黃茶村民為紅軍捐送食品、茶葉等物質。三路:走通溪橋-滑板溪-神吉衝-桃坪村-連裏-在連溪渡渠江。紙槽村民贈送紅軍中藥材、茶葉等物質。
11月26日下午,部隊路過渠江時,渠江正漲洪水,部隊不能涉水過河,僅有一隻渡船,每次只能渡20來人。部隊人馬多,過渡慢,嚴重影響行軍。十七師就在兩岸開展宣傳,上門訪貧問苦。紅軍戰士見農民梁趙魁的妻子雙目失明,冬天僅穿一條爛單褲,便送去一條軍褲。梁趙魁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見紅軍渡江困難,便邀集了20個貧苦農民,手拿排篙,冒雨下河,在江面橫牽一條大竹纜,把靠在渠江上游的木排一塊一塊地撐到江中連結起來,又從各家各户找來門板,鋪在木排上面,搭起一座連結渠江兩岸的浮橋。他們還在浮橋兩頭擔砂鋪路,使紅軍快速順利地通過渠江,快速挺進湘中。 [4] 

渠江渠江茶園

渠江邊的渠江茶園”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化渠江是中國黑茶之鄉,為中國黑茶重要發源地,是萬里茶道南方起點之一。
唐代楊曄(公元856年)《膳夫經手錄》是最早記錄安化茶葉的文獻,所記載“其色如鐵,芳香異常”的“渠江薄片”即為早期的安化黑茶。 [2] 
此次入選的渠江茶園位於渠江鎮大安村,分佈在大安片區和黃茶片區,是“渠江薄片”的原產地,佔地面積500多畝,包括:傳統民居建築羣3處、古道2條、古石拱橋2座、古茶亭(兼碾房)1處、古茶園3處、古碑刻3通、古井3口、古樹名木數棵等茶文化遺蹟該村村民家中保存了大量傳統的採茶、製茶工具,現存的村落和茶園反映了安化黑茶的生長地理環境和種植、加工及貯存的全過程,構成了完整的“村落+茶園+古道”茶葉產區遺存體系。
2019年,渠江茶園列入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萬里茶道(中國段)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成為安化悠久產茶傳統傳承的生動見證和典型代表,見證了安化黑茶興盛於明清時期的歷史進程。 [2] 

渠江特產

渠江來源

渠江有渠江茶鎮之稱。在湖南,很少有人不知道馬王堆漢墓,但有很多人不知道“渠江茶鎮”。但二者之間由漢墓中的一簍茶緊密聯繫在一起了。下面介紹“渠江茶鎮”的來源。
1972至1974年,國家對墓葬進行發掘,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其中一件並不顯眼的用竹篾包裝的物品,如今卻成了與我市黑茶產業密切相關的重要歷史見證。市茶葉局局長、高級農藝師易梁生告訴記者,那就是安化黑茶。這種安化黑茶的來源就是安化“渠江茶鎮。”
按史書記載,安化黑茶歷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 “渠江薄片”。那麼,如果馬王堆漢墓裏的茶葉來自安化,安化黑茶的歷史則至少可以向前推及900年。易梁生向記者介紹,1979年第三期《茶葉通訊》雜誌發表文章,馬王堆漢墓中竹篾簍所裝黑色顆粒狀物品通過切片處理,被確認為茶葉。自此以後,這箱茶業從何而來,屬何種類就成了他苦苦考察、研究的目標。
易梁生認為,他有三大依據,可以支撐馬王堆出土茶葉來自安化的論點。首先,從地域位置來看,漢唐時期,安化立縣,隸屬長沙郡管轄。而安化茶葉歷來就有“山崖水傍,不種自生”的優良品質,自是封建社會上層人士的首選嘉茗。從時間上來看,綠茶等其他茶類根本不具備如此之長的存放期,而黑茶則不受此限制。其次,漢末三國時期,吳、蜀屯兵益陽,關羽曾用一包包以竹篾包裹的茶葉為將士解除病疾。竹篾是安化黑茶特有的包裝形式,也正與馬王堆出土黑茶包裝契合。此外,易梁生認為,早期安化黑茶是用松枝、松木乾燥製作而成,具有氣味芳香、殺菌防腐的功效,陪葬功能顯著。並且馬王堆出土茶葉外形都是規則不已的黑色小顆粒,與解放前後生產的安化散裝黑茶如出一轍。
易梁生的觀點得到省內茶葉界專家的高度認同。湖南農大教授施兆鵬認為,這一觀點對研究安化黑茶歷史以及整個湖南茶葉生產發展進程極具科學價值。日前,在湘全國人大代表考察安化黑茶產業,湖南師大教授蔡鎮楚表示,馬王堆漢墓出土茶葉可能是安化黑茶原形。他希望益陽的專家學者儘快寫出論證文章,這將推動安化茶葉歷史文化研究躍上一個新台階。
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央視12台記者和湖南日報的記者先後多次到安化渠江進行考證,發現許多相關遺蹟。經過多次考察論證馬王堆漢墓的散裝黑茶就是安化早期渠江黑茶薄片。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散化成散茶狀而不灰化,只有安化渠江黑茶薄片是緊壓茶不易氧化,才有這個奇蹟出現。

渠江考察

考察中發現:在安化渠江鎮神吉山張家衝有一個大型古屋基地,當地百姓稱之為“神仙屋場”。在“神仙屋場”周邊有水車房、古學堂、茶祖廟、製茶坊、茶祖塔、古茶亭等遺址,並發現古代石制製茶工具。
考察組將考證結果結合史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認為:
1、黑茶薄片為漢初名臣張良在渠江一帶隱居修道時為救治鄉民所造。張良中年在雪峯山脈一帶活動頻繁,晚年前往景色秀麗的張家界,死後葬於青巖山
2、同時,認為馬王堆漢墓中竹篾簍所裝黑色顆粒狀茶葉即為安化“渠江黑茶薄片”。 “渠江薄片”之名始於唐代,為唐皇所賜名。在唐皇賜名之前,早在900年前的漢代,“渠江黑茶薄片”就已經成為漢末朝廷貢茶——被譽為“渠江皇家薄片”簡稱“皇家薄片”而名揚天下。
3、西漢名臣張良在渠江隱居修道所製茶片是“黑茶宗祖薄片”,在民間俗稱該黑茶薄片為“張良薄片”。據此推測“渠江皇家薄片”簡稱“皇家薄片”已經有2300多年曆史。
2300年前,安化渠江鎮是以有渠江而得名“渠江一帶”。在新中國成立後,安化黑茶產業的蓬勃發展才有欣欣向榮的“渠江小鎮”。渠江小鎮因是黑茶薄片宗祖——“渠江皇家薄片”的發源地而被美譽為“渠江茶鎮”或“茶鎮渠江”。

渠江文學作品

有胡利民先生《思渠江》的文學作品思贊渠江美。
思渠江
又見春天茶芽長,
嫩黃片片漫渠江。
渠水悠悠浪推浪,
我家門前話家常。
門前那口婆婆井,
一天到晚打幫腔。
井口一條雪飛練,
撲入浪花把歌唱。
青石路邊人如流,
井水泡茶待客忙。
吊樓木屋排排連,
鐵鍋炒茶滿村香。
天邊號子聲聲起,
阿哥阿妹茶亭聚。
津津樂道製茶事,
茶歌陣陣醉山鄉
醉山鄉… [5] 
渠江美景,令人神往 渠江美景,令人神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