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明區

(廣東省深圳市轄區)

鎖定
光明區,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位於深圳市西北部,東至觀瀾街道、西接松崗街道、南抵石巖街道、北與東莞市接壤,總面積156.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光明區轄光6個街道 [29]  ,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2]  。截至2023年末,光明區常住人口115.90萬人。 [25] 
光明區前身光明新區成立於2007年8月,是深圳市設立的第一個功能新區 [1]  。2018年5月,國務院同意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區是一個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新城,位於廣深港發展中軸,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之一,擁有亞洲最大的養鴿基地、國內最大的鮮奶出口基地、廣東最大的西式肉製品生產基地。 [27-28] 
2023年,光明區地區生產總值為1526.64億元,比上年增長9.0%。 [25] 
中文名
光明區
外文名
Guangming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440311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
地理位置
深圳市西北部
面    積
156.1 km²
下轄地區
6個街道
政府駐地
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電話區號
0755
郵政編碼
518107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人口數量
115.90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光明農場大觀園、紅花山公園、公明陳仙姑祠等
火車站
光明城站
車牌代碼
粵B
地區生產總值
1526.64 億元(2023年)

光明區歷史沿革

光明區 光明區
光明區地域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光明區地域在歷史上先後隸屬番禹、博羅、寶安、東莞、新安等縣,其行政名稱多次變更。
民國十八年(1929年),在合水口與上村交界處建公平圩。民國二十年(1931年),公平圩正式命名為公明圩,取“公道”“光明”之意。
1949年10月,寶安縣解放後,縣政府成立南頭、西鄉、公明等10多個鄉政府和1個鎮政府。
1950年4月,寶安縣撤鄉設4個區和1個鎮,公明歸屬四區。
1952年10月,寶安縣增設五區、六區、七區等3個區和1個鎮(深圳),公明劃歸七區;
1958年1月,廣東省國營光明農場成立。3月,寶安縣撤區,設立深圳等17個鄉(鎮),公明恢復鄉。10月,實行人民公社。松崗鄉、公明鄉和廣東省國營光明農場組成光明人民公社。
1959年4月,光明農場改屬國有企業,由廣東省農場管理局管理。公明併入松崗人民公社,1960年析出。
1979年,廣東省國營光明農場更名為廣東省光明華僑畜牧場。
1983年7月,公明人民公社改為公明區。
1986年10月,公明區改稱公明鎮。
1988年,光明農場下放深圳市管理。
1993年1月1日,寶安撤縣設寶安、龍崗兩區,公明鎮隸屬寶安區
深圳市光明區成立揭牌儀式 深圳市光明區成立揭牌儀式
1999年3月,光明農場政企分設,劃歸深圳市商貿控股公司管理,為市屬國有一類企業。10月,掛牌成立光明辦事處。
2002年6月,光明農場撤銷,成立深圳光明集團有限公司。
2007年5月,光明新區成立。 [23] 
2018年5月,設立深圳市光明區。 [4] 

光明區行政區劃

光明區標準地圖 光明區標準地圖
2004年7月,深圳市實現城市化,公明鎮改為公明街道 [3] 
2016年8月31日,光明新區原公明辦事處、光明辦事處二分為六,新設光明、公明、新湖、鳳凰、玉塘、馬田6個辦事處。 [1] 
截至2023年6月,光明區轄6個街道: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 [29]  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4] 

光明區地理環境

光明區位置境域

光明區,位於深圳市西北部,東至龍華區觀瀾街道、西接寶安區松崗街道、南抵寶安區石巖街道、北與東莞市接壤, [23]  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長約17公里, [5]  總面積156.1平方千米。 [23] 

光明區地質

光明區,外露地層主要為中生界侏羅系砂岩、泥岩層面,由新至老為:第四系沖積層、第四系殘坡積土層、中生界侏羅系細砂層、泥岩夾層。該地區大地構造單元屬華南褶皺系的紫金一惠陽凹褶斷束,受構造影響,周邊斷裂發育。 [23] 

光明區地形地貌

光明區,地勢低矮平緩,屬低山丘陵地貌類型。一般海拔高度為40-90米,山坡坡度多為15°~25°,物理地質作用不明顯。 [23] 

光明區氣候

光明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温和。年平均氣温24.2℃,年均降水量1548.7毫米。 [23] 

光明區水文

截至2021年,光明境內河流主要有茅洲河及其支流、觀瀾河一級支流白花河。茅洲河屬珠江水系,由東向西經松崗街道流入珠江入海口,是轄區排洪主要河道。境內長度14.8千米,流域面積112平方千米,支流13條,總長53.55千米。主要支流有鵝頸水、東坑水、木墩河、樓村水、新陂頭水、西田水、白沙坑水、公明排洪渠、馬田排洪渠、合水口排洪渠、上下村排洪渠、大凼水、玉田河等。觀瀾河一級支流1條,為白花河,流域面積35.80平方千米,河長5.49千米。2個流域以梅坳一吊神山一分水坳為界:東南部小片地區屬觀瀾河流域,地表徑流匯於白花河後進入觀瀾河,由西向東流入龍華區;西北部大片地區屬茅洲河流域,大小山溪均匯入洋湧河後進入茅洲河。 [23] 

光明區自然資源

光明區水資源

公明水庫 公明水庫
2021年,光明區水資源總量9013.65萬立方米,同比減少2316.99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8988.43萬立方米,同比減少2311.98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887.57萬立方米,同比減少485.51萬立方米:重複計算量1862.34萬立方米,同比減少480.50萬立方米。
年徑流深619.66毫米,平均產水系數0.52,平均產水模數每平方公里62.14萬立方米,同比每平方公里減少15.97萬立方米。 [5] 

光明區土地資源

光明區土地資源相對豐富,擁有深圳市最大的可連片開發區域,綠地覆蓋率佔土地總面積的53%。
光明區耕地面積20040畝,其中基本農田保護用地10560畝,佔深圳全市的35%;生態控制區面積83.45平方千米,佔全區面積的53.72%。

光明區生物資源

光明農場大觀園 光明農場大觀園
截至2015年8月,光明區共有古樹名木34株,平均樹齡140年,其中二級保護古樹2株、三級保護古樹32株,主要樹種有榕樹荔枝龍眼木棉芒果等,分散在14個社區。
光明轄區擁有萬畝荔枝林、花卉基地、奶牛場等,盛產多樣水果,包括荔枝、龍眼、芒果、黃皮。

光明區礦產資源

地下熱水發育位置與斷裂帶密切相關,深圳市僅發現光明區公明玉律温泉1處,水温66~68℃,屬低温地熱資源

光明區人口

2023年,光明區常住人口115.9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81萬人,增長0.7%。其中,常住户籍人口24.33萬人,增長20.3%,佔常住人口比重21.0%;常住非户籍人口91.57萬人,下降3.5%,佔常住人口比重79.0%。 [25] 
2021年,光明區有少數民族55個。少數民族人口15.57萬人,佔轄區總人口11.%,大部分為壯族、苗族、瑤族、土家族、侗族。 [23] 

光明區交通運輸

光明大道 光明大道
228國道 [2]  、深圳外環高速 [3]  、南光、龍大2條高速公路、外環高速光明段、地鐵6號線、地鐵6號線支線光明段、地鐵13號線北延段、廣深港客專與贛深客專、深莞增城際(規劃中)途經光明區。 [23] 
2023年,光明區旅客週轉量0.15億人公里,比上年同比下降27.0%。 [25] 
2021年,光明區有公交線路101條,其中境內通行線路43條、跨境通行線路58條;公交站點761座,500米公交覆蓋率100%;公交運力1571輛,微巴實現31個社區公交全覆蓋;共享單車1.8萬輛,解決市民末端出行問題;公交場站22處,共13.3萬平方米。 [23] 

光明區政治

光明區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長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區政協主席
僅列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不列副職,信息截至2024年5月 [22] 

光明區經濟

光明區綜述

地區生產總值
2022年,光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27.10億元,同比增長6.5%,兩年平均增長1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32億元,同比下降14.8%,兩年平均下降6.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016.97億元,同比增長6.2%,兩年平均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07.81億元,同比增長7.1%,兩年平均增長3.4%。三大產業比重為0.2∶71.2∶28.6,第一產業比重與去年持平,第二產業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升0.6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59萬元,增長4.2%。
2023年,光明區地區生產總值為1526.64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16億元,下降1.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089.75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34.73億元,增長7.9%。三大產業比重為0.1∶71.4∶28.5,第一產業比重與去年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升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22萬元,增長7.0%。 [25] 
新興產業
2023年,光明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合計882.41億元,比上年增長10.2%,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7.8%。其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360.45億元,增長5.4%;數字與時尚產業增加值30.59億元,下降10.0%;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增加值75.29億元,下降14.2%;綠色低碳產業增加值193.86億元,增長50.6%;新材料產業增加值77.07億元,下降1.1%;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增加值144.93億元,增長14.4%;海洋經濟產業增加值0.23億元,下降4.3%。 [25] 
財政
2023年,光明區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9.21億元,比上年增長35.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3.91億元,增長25.2%。 [25]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光明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5.7%。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4.5%;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6.5%。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5.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8%。工業投資增長25.9%,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4.3%,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下降0.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8%,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8.5%;民間投資下降7.3%,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1.5%。分區域看,光明街道同比下降9.0%;公明街道增長69.2%;新湖街道增長19.1%;鳳凰街道增長36.1%;玉塘街道增長33.3%;馬田街道下降28.2%。 [25] 
人民生活
2023年,光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598元,比上年增長7.1%。 [25] 

光明區第一產業

農作物播種面積46987畝,比上年增長4.0%。其中,蔬菜播種面積43475畝,增長4.0%;水果播種面積13520畝,下降3.0%。全年蔬菜產量39331噸,下降4.0%;水果產量3649噸,增長1473.0%。乳鴿上市量47.49萬隻,下降21.0%,牛奶產量3000噸,下降64.0%。

光明區第二產業

光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光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023年,光明區全部工業增加值1008.40億元,比上年增長8.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8%,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增長5.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56.6%和68.1%。
2023年,光明區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比上年增長3.3%;重工業增長11.6%。
2023年,光明區分行業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前十大行業情況依次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比上年增長6.7%;專用設備製造業下降9.1%;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9.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7.2%;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3.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4.1%;橡膠和塑料製品業下降10.0%;醫藥製造業增長146.3%;通用設備製造業下降5.5%;金屬製品業增長0.9%。
2023年,光明區分區域看,6個街道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光明街道增長68.1%;公明街道增長5.9%;新湖街道下降1.4%;鳳凰街道增長13.1%;玉塘街道下降1.7%;馬田街道增長5.8%。
2023年,光明區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上年下降6.3%。其中,出口交貨值下降10.8%,出口交貨值佔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33.3%。工業產品銷售率94.5%,下降3.3個百分點。
2023年,光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3954.29億元,比上年下降7.0%;實現利潤總額162.89億元,增長2.8%。
2023年,光明區建築業增加值82.25億元,比上年增長27.0%。全區具有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12.05億元,增長63.1%。 [25] 

光明區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3年,光明區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08.69億元,比上年增長4.8%;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00.00億元,增長19.2%;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81.46億元,增長3.0%;房地產業增加值61.68億元,增長1.0%;金融業增加值58.89億元,增長10.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4.43億元,增長7.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8.68億元,增長11.3%。現代服務業增加值245.81億元,佔第三產業比重56.5%。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3.32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6.9%,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下降8.7%,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降13.8%,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下降9.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9.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13.3%。
2023年,光明區旅客週轉量0.15億人公里,比上年同比下降27.0%。
2023年,光明區完成電信業務量4.92億元,比上年增長6.1%。年末電話用户69.62萬户,增長20.1%。互聯網寬帶用户14.09萬户,增長5.0%。 [25] 
國內貿易
2023年,光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9.24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光明街道29.71億元,增長7.5%;公明街道50.29億元,增長2.0%;新湖街道25.46億元,增長3.2%;鳳凰街道37.71億元,增長9.2%;玉塘街道39.15億元,增長10.1%;馬田街道76.93億元,增長16.0%。
2023年,光明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604.33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其中金屬材料類增長12.7%;糧油、食品類增長27.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7%;汽車類增長61.3%;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增長17.0%;石油及製品類下降2.2%。 [25] 
金融
截至2023年末,光明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為1504.98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為1208.85億元,增長16.4%;全區證券業交易額為1188.88億元,下降22.5%;全區保費收入為11.29億元,增長0.7%。 [25] 
旅遊
2023年,光明區接待遊客608.6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4.8%。旅遊總收入5.91億元,增長21.9%,其中,賓館酒店收入0.85億元,增長59.6%;景點收入2.63億元,增長19.8%。 [25] 

光明區社會事業

光明區教育事業

高等院校:中山大學 [6] 
2023年,光明區學校總數158所,比上年增加18所。其中,幼兒園101所,增加9所;小學19所,增加4所;初中5所,增加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7所;完全中學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學生總計147382人,增長12.8%。其中,幼兒園在校學生34632人,增長6.3%;小學在校學生76100人,增長14.7%;初中在校學生26008人,增長15.5%;高中在校學生10520人,增長15.7%。 [25] 

光明區科學技術

2021年,光明區科技創新局着力促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提質增量。制定實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工作方案》,篩選出一類、二類近1400家企業作為年度重點培育對象,定向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專題申報培訓。2021年,全區1030家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比增長21%,認定通過673家,總數突破1600家:貝特瑞、美盈森獲得2020年度“市長質量獎”,貝特瑞公司最新市值逾900億元,成為北交所市值最高企業; [23] 

光明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深圳市光明新區圖書館。 [7]  國家一級文化館:深圳市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 [8] 
2023年,光明區共有圖書館50座,總面積55743.80平方米;藏書量326.63萬冊,比上年增長3.2%。有文化廣場59個, 電影院13個。 [25] 

光明區體育事業

2023年,光明區舉辦單項比賽活動184次,比上年減少9.4%;共有6.44萬人參加,增長153.6%。 [25] 

光明區醫療衞生

2023年,光明區共有衞生機構282個,比上年增長19.0%。其中,醫院3個,門診部24個,婦幼保健院1個。衞生機構擁有牀位1621張。各類衞生技術人員3180人,比上年減少29人。其中,執業醫師1273人,執業助理醫師29人,註冊護士1341人。總診療445.12萬人次,增長24.2%。其中,門診診療425.46萬人次,增長24.4%。病牀使用率77.29%,增長16.2個百分點。 [25] 

光明區社會保障

2023年,光明區發放社會救助費867.32萬元,比上年增長10.6%;社會福利費1453.48萬元,增長3.3%。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2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39.54萬元,增長19.3%。 [25] 

光明區歷史文化

光明區文物

陳仙姑的故事 陳仙姑的故事
截至2021年,光明區有不可移動文物57處,其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麥氏大宗祠),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公明墟、東寶中學舊址、陳東瀾古墓、樓村古窯址、文起東文起南墓)。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處(東寶中學舊址和陳氏琬璧公家塾)。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9個,其中市級非遺項目1個(《陳仙姑的故事》)、區級非遺項目8個。 [23] 

光明區民俗文化

截至2021年,光明區居民主要為客家人廣府人。“客家舞麒麟,白話舞獅子”,説的就是客家人和廣府人兩種不同的風俗習慣。廣府人舞獅以“南獅”為主,與北方的“北獅”相對,主要是走七星步、踩梅花樁等。客家人年初二就開始舞麒麟,走街串巷直到元宵節,這種習俗一直沿襲。 [23] 

光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廣東省深圳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3]  2008年6月7日,燈舞(沙頭角魚燈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45。 [14] 
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
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廣東省深圳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5] 
2011年5月23日,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3。 [17] 

光明區風景名勝

陳氏琬璧公家塾
光明區風光
光明區風光(3張)
陳氏琬璧公家塾,位於光明區新湖街道樓村社區,始建於清代,由兩座青磚砌成的連體建築組成,是典型的廣府式建築。整個建築坐西北朝東南,磚木石結構,外有白石灰抹面,水泥鋪地,三間二進一天井,佔地面積119平方米。一進為門廳,正門兩側為耳房,二進為正廳,面闊三間,兩側有耳房,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深圳地區第一個黨小組——樓村黨小組就在這裏建立。 [26] 
東寶中學舊址
東寶中學舊址,位於光明區公明街道下村社區,主體是一座古老祠堂,約300年前由陳氏家族建立。1944年冬,東江縱隊政治部為培養抗日干部,決定由東寶行政督導處主辦,借用該祠堂建起東寶地區第一所抗日民主學校——東寶中學。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規模不大,但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為革命培養了一批黨政幹部和人才,被譽為紅色革命的搖籃。 [26] 
麥氏古墓羣
麥氏古墓羣,位於光明街道辦事處碧眼舊村燈盞窩嶺。墓羣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墓葬地面建有拜台、祭台、墓堂及護牆。地下築有墓穴,平均長11.9米,寬9.3米。據麥氏族譜記載,麥氏古墓羣始建於元代,清乾隆年間重修,但元、明代風格未變,拜台護牆、墓葬護牆均用青磚壘砌,拜台、祭台均用三合土建築,規整,台上保留了明代紅砂岩條石基礎。2005年,麥氏古墓羣被列為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 [9] 

光明區地方特產

名稱
簡介
圖片
公明燒鵝是光明區公明上村一項特色傳統手工藝技能產品。
公明燒鵝 公明燒鵝
光明三寶
光明紅燒乳鴿、牛初乳和甜玉米合稱“光明三寶”。
光明紅燒乳鴿 光明紅燒乳鴿
光明荔枝
果實心臟形或球形,果皮具多數鱗斑狀突起,呈鮮紅、紫紅、青綠或青白色,假果皮新鮮時呈半透明凝脂狀,多汁,味甘甜。荔枝含有豐富的糖分、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脂肪、檸檬酸、果膠以及磷、鐵等。 [21] 
光明荔枝 光明荔枝

光明區榮譽稱號

2020年3月,光明區入選省黃金內灣商業秘密保護創新工程先行區。 [11] 
2020年6月,光明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12] 
2020年12月,光明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24] 
2021年5月,光明區入選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 [16] 
2021年8月,光明區入選2020年度廣東省鄉村振興考核縣級成績榜。 [18] 
2022年12月,光明區入選2022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範。 [20] 
2023年1月,光明區入選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10] 
2024年1月,光明區入選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