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河入海水道

鎖定
淮河入海水道,位於淮河下游,江蘇省北部,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居其北側。河道起於淮河下游洪澤湖二河閘,貫穿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淮安區鹽城市阜寧、濱海2縣,並分別在淮安區境內與京杭大運河、在濱海縣境內與通榆河立體交叉,在濱海縣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3.5公里,河道寬750米,深約4.5米。近期工程設計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2540立方米每秒;遠景設計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7920立方米每秒。 [1] 
淮河入海水道是現代人工河道,一期工程總投資41.17億元。1998年10月試挖段正式破土動工;1999年1月,全面開工建設;2003年6月主體工程提前建成併發揮效益;2006年10月工程全面竣工並通過驗收。二期工程列入“十一五”中央水利基本建設計劃,先期工程2019年展開。 [2] 
淮河入海水道是中國確保淮河防洪安全和改善區域引排水條件的重大戰略性防洪工程。竣工的是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使洪澤湖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結束了淮河800多年無獨立排水入海通道的歷史,淮河流域“蓄泄兼籌”防洪體系的初步形成。同時具有引水排澇、通航、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利用功能。 [2] 
中文名
淮河入海水道
所屬水系
中國淮河下游下海通道
地理位置
江蘇省北部
流經地區
江蘇省淮安市、鹽城市
發源地
洪澤湖二河閘
主要支流
衡河
南支河
清安河
河    長
163.5 km
平均流量
2270立方米每秒,校核2540立方米每秒
河    口
江蘇省濱海縣扁擔港

淮河入海水道幹流概況

淮河入海水道的位置及幹流走向 淮河入海水道的位置及幹流走向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澤湖二河閘,東至濱海縣扁擔港注入黃海,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居其北側。工程全長163.5公里,貫穿江蘇省淮安市鹽城市兩市的清浦、楚州、阜寧、濱海4縣(區)。分別在楚州區境內與京杭大運河(中運河)、在濱海縣境內與通榆河立體交叉。 [2-3] 
入海水道起點水利形勢圖 入海水道起點水利形勢圖
入海水道淮安段 入海水道淮安段
入海水道阜寧縣境內段 入海水道阜寧縣境內段
入海水道濱海縣段(左二河道為入海水道,右一為總渠) 入海水道濱海縣段(左二河道為入海水道,右一為總渠)
入海水道入黃海處扁擔港 入海水道入黃海處扁擔港

淮河入海水道水文特徵

淮河入海水道,平時僅負責渠北污水、瀝水的排泄,一般平均流量尚無數據。對於分洪流量,根據1994年淮委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報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修訂)》,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設計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2540立方米每秒;遠景設計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7920立方米每秒。洪澤湖泄洪的控制運用,按照“先入江,後入海,洪澤湖蔣壩水位14.5米啓用分淮入沂和周邊滯洪”的順序。入海水道在蔣壩水位13.5米以下服從渠北排澇,根據渠北排澇和上游來水情況,採取蔣壩水位13.5~14.0米啓用分洪。 [1] 
2003年7月,入海水道泄洪33天泄洪總量43.8億立方米。 [2]  2007年7月10日至8月2日,淮河入海水道行洪22天,下泄洪水36億立方米。 [4] 
2003年7月4日,剛剛建成通水僅一週的入海水道緊急啓用,連續泄洪33天,最大行洪流量1870立方米每秒,泄洪總量44億立方米,降低洪澤湖水位0.4米,減災效益達27億元。2007年7月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再次使用,行洪23天,最大流量達2080立方米每秒,下泄洪水36億立方米。 [6] 

淮河入海水道洪水安排

根據中央人民政府2007年5月17日批准的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制訂的《淮河防禦洪水方案》,淮河入海水道承擔的淮河洪水防禦任務是:
(一)設計標準及以下洪水。當洪澤湖水位達到13.5米時,充分利用入江水道、蘇北灌溉總渠及廢黃河泄洪;淮、沂洪水不遭遇時,利用淮沭河分洪。
洪澤湖水位達到13.5~14.0米,啓用入海水道泄洪。
預報洪澤湖水位將達到14.5米時,三河閘全開敞泄,入海水道充分泄洪,在淮、沂洪水不遭遇時淮沭河充分分洪。
洪澤湖水位達到14.5米且繼續上漲時,濱湖圩區破圩滯洪。
洪澤湖水位超過15.0米時,三河閘控泄12000立方米/秒。如高郵水位達9.5米,三河閘可適當減少下泄流量,確保洪澤湖大堤、裏運河大堤安全
當預報淮河上中游發生較大洪水時,經批准洪澤湖應提前預泄,儘可能降低湖水位。
(二)設計標準以上洪水。
1、在採取上述措施後,臨淮崗壩前水位仍超過28.51米,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按正陽關水位不超過27.5米控泄,加強正陽關以下堤防防守,適當利用堤防超高強迫行洪,臨淮崗庫區內的其他圩區適時進洪;當正陽關水位超過27.5米時,視水情和工程情況,棄守正南淮堤、黃蘇段和潁右圈堤,控制水勢,以保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的安全。
入江水道、入海水道、淮沭河、蘇北灌溉總渠等適當利用堤防超高強迫行洪,加強防守,控制洪澤湖蔣壩水位不超過17.0米。
2、在運用上述措施後,正陽關水位仍達到28.0米,視水情和工程情況,棄守淮北大堤潁左淝右圈堤,以保證西淝河左堤及其以下淮北大堤和淮南、蚌埠城市圈堤的安全。
當洪澤湖蔣壩水位達到17.0米,且仍有上漲趨勢時,利用入海水道北側、廢黃河南側的夾道地區泄洪入海,以確保洪澤湖大堤的安全。 [5] 

淮河入海水道支流湖泊

入海水道,是在原蘇北灌溉總渠北的渠北排水渠的基礎上建設的,所以原分泄入渠北排水渠的總渠和廢黃河之間的河道都屬於入海水道的支流。主要有:
衡河,位於漁濱河以北,大部分已改作茭陵一站引河,其尾段尚存。民國35年春,為解決淮安北鄉受澇問題,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北鄉高、低片間開挖一條排水河。排水河拓浚禮字壩至席橋間漁濱河作為上段,由席橋向北開挖新河至欽工,轉向東至大胡莊,再東於小李莊穿鹹汊河經湯衡、蘇嘴至阜寧縣古河鄉古二山。這條幹河系由當時的縣長趙秉衡主持興挑,遂命名為衡河。建國後,衡河在今蘇嘴鎮大單村被灌溉總渠切斷。渠北衡河先後於1953年、1955年、1957年、1975年對狹窄、淤淺地段加以浚治入入海水道(原渠北排水渠)。渠南衡河已淤湮、平毀。
漁濱河,舊稱魚變河。原河頭在淮安新城西北接故沙河,上通運河東岸水利閘,河頭向東北至席橋轉向東南經復興、鳳谷達青溝,下入馬家蕩,為灌、排兩用河流。建國後,灌溉總渠在復興集北將漁濱河分隔成南、北兩段,其後分別進行治理。北漁濱河自席橋至入海水道(原渠北排水渠),全長19.2公里,流域面積122平方公里,已基本達到十年一遇排澇標準。
南支河,在漁濱河以南,灌溉總渠以北。西起席橋鄉黃橋村接茭陵一站引河,向東北經城東、季橋鄉至順河鄉侉兒舍入入海水道(原渠北排水渠),全長20.6公里。該河系1953年新開,1963年全線疏浚。由於未按標準挖足,1964年重新疏浚,同時在河頭興建淮欽公路橋和烏沙乾渠渡槽。1972和1990年,又加以疏浚。南支河原設計排澇範圍包括漁濱河(現茭陵一站引河)以西部分面積在內。1977年在河頭打壩,與上游隔斷,排水面積縮減為83.34平方公里。到1991年,已基本達到十年一遇排澇標準。
清安河,在淮安市西北里運河與大運河之間,系1960年為解決兩河夾灘排水開挖的新河。該河北起清浦區新莊,向南流經淮安市板閘鎮、淮城鎮穿運村入老穿運洞,全長12.5公里,流經淮安市境內10公里。總流域面積24平方公里,其中淮安市境內為8.5平方公里。隨着淮陰市區工業的發展,大量污水由清安河下泄,其中含大量酚、氰、汞、砷、銅、鋁等有毒物質,兩岸污染嚴重。污水過穿運洞,經入海水道(原渠北排水渠)入灌溉總渠東去,使大片地區受害。特別是雨汛期間,往往由於排水渠污染嚴重,下游阻止樂沙港放水,嚴重影響了排澇。 [6] 
清安河,位於淮安市清江浦區、淮安區境內,全長21.26公里,主要承擔大運河與裏運河之間24.73平方公里的雨水、污水排泄任務,是淮河入海水道納污量最大的支流。 [7]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背景

淮河明代河道示意圖 淮河明代河道示意圖
淮河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居民總數上億。古代的淮河,與長江、黃河、濟水齊名,被稱為“四瀆”。古淮河干流在洪澤湖以西大致與現代淮河相似。當時沒有洪澤湖,淮河干流到達盱眙後折向東北,經淮陰向東在雲梯關(江蘇省響水縣黃圩鎮雲梯村境內)入海。
河洪水自古一直循淮河干流於淮陰縣碼頭附近會泗水東流至雲梯關入海,自成水系,排水通暢。1194年黃河奪淮後的300年間,由於黃河洪水多處分流,對淮河干流的淤積不十分嚴重,尚未直接影響淮河洪水下泄入海。1494年黃河北支及渦、穎河等排洪口門斷流,黃河洪水單獨經泗河與淮河下游幹流合流入海,大量泥沙沉積,河牀迅速淤高,淮河洪水被堵,洪水危害日益加劇。至1855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於利津入渤海,淮河下游幹流幾近淤廢,已無法承擔淮河排洪入海的任務。
明弘治八年(1495年)北股黃水由濟水入海通道斷流,遂形成黃河全面奪淮局面。明萬曆三年(1575年)河臣潘季馴採取築洪澤湖大堤蓄水攻沙辦法,歷時27年。但因淮不敵黃,致大量黃水入侵洪澤湖,湖面擴大,堤防增加,且屢屢決121成災。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總河楊一魁建武家墩、高良澗、周家橋三閘分泄淮水,又浚高郵茆塘港引水入邵伯湖,開金灣達芒稻河,始分泄部分淮水入江。清康熙年間,在周橋以南建泄水五壩泄淮水。嘉慶年間,主要泄水壩移往蔣壩以南。1851年,三河口的禮壩被洪水沖壞,壩下衝跌深塘,從此以後就聽任淮河洪水從決口經三河下泄入江,三河以下入江道成為淮河新的尾聞。
清同治五年(1866年),山陽丁顯提出“堵三河、闢清門,竣淮渠,開雲梯關尾閭”,恢復淮水故道的倡議。
1911年張謇主持江淮水利,在《治淮規劃提要》中主張“三分入江,七分入海。”1919年重新提出淮河洪水“七分入江,三分入海”,可能是恢復淮河故道所需工程太過艱鉅之故。
1929年成立導淮委員會,確定了“入江為主,入海為輔”的導淮計劃。1933年公佈導淮入海計劃,設計洪水採用15000立方米每秒,其中入江6000~9000立方米每秒。開挖淮河故道的入海工程於1934年開工,1937年完成,由於經費關係疏浚標準僅達455立方米每秒。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對治理淮河洪水高度重視。1950年8月25日至9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在北京召開治淮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華東區與中南區水利部、淮河水利工程總局及河南、皖北、蘇北三省區負責幹部。會議對淮河水情、治淮方針及1951年應辦工程,作了反覆研討,為政務院發佈治淮決定作了充分準備。同年10月14日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政務院會議,制定了修建入海水道工程的規劃,繪製了治理淮河的藍圖。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佈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指出:“下游開闢入海水道,以利宣泄。”
1950年10月,由中央水利部、治淮委員會、華東水利部組織了“淮河入海水道查勘團”。經過一個多月的查勘,提出《淮河入海水道查勘報告》。淮河下游工程局於1950年11月中旬組成8個測量隊,共500多人,根據查勘擬定的路線,進行淮河入海水道線路測量。從高良澗開始,經淮安、蘇家嘴、東坎、六垛至濱海扁擔港出海口止,全長168公里。入海水道線路定為堤距2500米,至年底基本完成測量任務。
1950年11月6日至12日,治淮委員會在蚌埠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1951年4月26日至5月2日,淮委在蚌埠召開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1951年7月10日至12日淮委召開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
三次會議着重研究了中游工程、入海水道是否開闢等問題,並以曾山等委員的名義向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呈報了《關於治淮方案的補充報告》。
1951年7月26日至8月10日,中央水利部在北京召開第二次治淮會議,會議由傅作義部長主持,淮委副主任曾希聖、蘇北行署主任惠浴宇、河南省治淮總指揮部工程部長彭曉林彙報了工程情況。水利部水文局謝家澤作了淮河水文計算的報告,提出經過水文計算,核定淮河洪水總量為760億立方米。入湖最大流量11400立方米每秒,經洪澤湖調蓄後,並由蘇北灌溉總渠下泄700立方米每秒後,三河下泄最大流量不超過7000立方米每秒。因此,認為“入海水道可以不再開闢,改自洪澤湖至黃海修築一條以灌溉為主的結合排洪的乾渠,分泄流量700立方米每秒。”至此,淮河入海水產就由開挖蘇北灌溉總渠代替。
1954年,淮河大水以後,淮河洪水出路問題重新引起重視,同年11月22日,江蘇省委向中央發出了“入海分洪問題”的電報,12月21日,水利部黨組向中央農村工作部報告了“關於入海水道的意見”,認為“增闢入海水道是需要的。”
1955年3月25日,江蘇省委提出“對淮河下游流域的意見”,在防洪措施中提出必須增闢入海水道。
1956年編的《淮河流域規劃初稿》要求“洪澤湖以下加大排洪能力,以”入江為主,入海為輔“。整治入江水道,擴大入江泄量,在灌溉總渠與廢黃河之間開闢入海水道,以保證蘇北地區安全”,並確定“下游防洪標準為千年一遇設計,萬年一遇校核。”
1957年開始實施“淮水北調,分淮入沂”工程,新開淮沭新河,並利用新沂河分泄淮河洪水3000立方米每秒。為淮河洪水開闢了一個新的入海途徑。
1956年6月,國家計委批准淮河入江水道第一期工程初步設計方案,按11000立方米每秒入江流量設計。1967年,水電部同意入江水道按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設計,以擴大淮河洪水入江泄量。
1975年8月,淮河上游發生特大洪水。197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水電部在北京召開豫皖蘇魯四省農辦、水利局、治淮指揮部負責人蔘加的治淮規劃預備會議,總結河南大水經驗教訓,提出治淮規劃初步設想。會議結束後,江蘇省農辦主任陳克天在宿遷召開了入海水道、入江水道工程座談會,一致認為開闢淮河入海水道勢在必行。
1991年淮河大水,顯示漫灘行洪方式行洪效果差,暴露出許多問題,引起了大家的反思,對漫灘行洪提出質疑。為了徹底治理淮河,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作出了《關於進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決定》,決定“九五”期間建設淮河入海水道,治淮重大的戰略性骨幹工程終於啓動。
1992年12月,江蘇省水利學會和淮陰市水利學會邀請水利部、治淮委員會、河海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50多人在淮安召開了《淮河入海水道方案研討會》。會議分析了淮河下游的防洪形勢,在洪澤湖入湖洪水大幅度增加,出湖口門沒有擴大,而且入江水道有與長江和分淮入沂與沂河均有洪水遭遇問題,作為全國七大河流之一的淮河,沒有一條自身的入海通道,對於淮河下游的防洪保安是很困難的。一致認為開闢淮河入海水道,擴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澤湖防洪標準是一項極其緊迫的任務,並肯定了採用渠北河線的合理性。對於河道斷面經過深入討論,共同認為採用河道行洪斷面具有極大的優越性,是經濟的、合理的,建議設計中予以採用。
1994年,淮委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報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修訂)》,洪澤湖防洪標準,設計300年一遇,最大30天入湖洪量543億立方米,最大流量26703立方米每秒,校核1000年一遇,最大30天入湖洪量622億立方米,最大流量31168立方米每秒。近期工程設計標準100年一遇,最大30天入湖洪量451億立方米,最大流量21716立方米每秒,校核300年一遇,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設計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2540立方米每秒;遠景設計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7920立方米每秒。河道全長163.5公里,自二河閘起向下3.5公里處穿二河東堤,沿總渠北側挖河築堤與總渠兩河三堤並行入海。河底寬210至324米,外堤腳距750米。近期工程先挖南北兩泓,築堤結合渠北排澇,藉助灘地行洪。入海水道完成後,洪澤湖泄洪的控制運用,按照“先入江,後入海,洪澤湖蔣壩水位14.5米啓用分淮入沂和周邊滯洪”的順序。入海水道在蔣壩水位13.5米以下服從渠北排澇,根據渠北排澇和上游來水情況,採取蔣壩水位13.5~14.0米啓用分洪。 [1] 
1995年10月,水利部審查通過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修訂)》,轉報國家計委立項後實施。 [1] 
1998年10月,淮河入海水道試挖段正式破土動工;1999年1月,全面開工建設;2003年6月主體工程提前建成併發揮效益;2006年10月工程全面竣工並通過驗收。 [2]  [8]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設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進程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也稱一期工程。1991年江淮大水後,為了徹底治理淮河,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作出了《關於進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決定》,明確“九五”期間建設淮河入海水道,治淮重大的戰略性骨幹工程終於啓動。
1998年10月,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開始試挖;
1999年10月,淮河入海水道全面開工建設;
2000年4月起,淮河入海水道加快實施步伐;
2003年6月,淮河入海水道主體工程提前兩年半完成,全線建成通水,具備行洪條件;
2003年7月4日,淮河入海水道主體工程剛剛完工6天就緊急啓用,為抗禦這場1954年以來的特大洪水發揮了巨大作用。
2006年10月21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全面建成,通過水利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驗收。 [2] 
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緊鄰蘇北灌溉總渠北側,西起洪澤湖東側二河閘,東至扁擔港入黃海。採取挖泓與漫灘相結合的方式,京杭大運河以西段為單泓,以東段分南、北兩泓,開挖北泓築水道北堤,擴大挖深原有排水渠作為南泓,南北平均堤距約580米。 [9]  至2006年竣工的是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主要實施了南、北偏泓兩條行洪河道和兩岸防洪大堤;二河、淮安、濱海、海口4個樞紐及淮阜控制;穿堤建築物29座;跨河橋樑7座和渠北排灌影響處理工程等。近期工程可使洪澤湖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遠期工程設計將使洪澤湖防洪標準更進一步提高到300年一遇。 [2] 
近期工程主要工程量包括:土方挖填9700萬平方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42.4萬立方米,挖壓耕地5.2萬畝,佔用灘地3.8萬畝,拆遷房屋6.8萬間,遷移人口6.2萬人。工程總投資42.6億元。 [10] 
淮河入海水道建設過程中,由於建設需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共有6.3萬居民異地安置,拆遷房屋6.8萬間,徵用耕地6.8萬畝。各地對拆遷居民採取了異地集中安置,78個移民中心村道路、水、電、學校、衞生醫療等各類配套設施同步到位。沿線100多個企事業單位遷移。 [2] 
工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施工,最多的時候4000台套設備同時施工,用工1.3萬人。與蘇北灌溉總渠施工中的“人海戰術”相比,機械化施工效率高,淮河入海水道主體工程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半完成。 [4] 

淮河入海水道樞紐工程

近期工程建設的樞紐工程主要有:
樞紐建築物分佈 樞紐建築物分佈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主要控制樞紐包括:二河、淮安、濱海、海口4個樞紐及淮阜控制。二期工程期間,這些樞紐將予以改擴建,以適應新的防洪標準。
二河閘 二河閘
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樞紐 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樞紐
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樞紐,地處江蘇省淮安市和平鎮,入海水道與二河的交匯處,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一級樞紐工程。包括已建的二河閘、二河新泄洪閘(也有稱二河越閘、二河新閘)以及左右岸堤防、近期工程左導堤等。二河閘位於洪澤湖東岸,建成於1958年;新閘於2001年10月9日由水利部水總[2001]415號文批准興建,批准工期21個月,總投資9435萬元。工程於2001年11月8日開工,2002年9月通過水下工程驗收,2003年4月16日通過竣工初步驗收,5月19日移交管理單位運行,2003年10月21日通過竣工驗收。 [11] 
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水利樞紐 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水利樞紐
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水利樞紐(入海水道大運河立交),為淮河入海水道與京杭大運河立交工程,工程位於淮安市淮安區南郊。工程於2000年11月開工建設,2003年11月完工,是淮河入海水道第二級工程。大運河方向為渡槽,槽寬80米,長125.7米;入海道方向為涵洞,15孔,單孔淨寬8米,高6.8米,總寬122.48米,順水流方向長101.35米,交通橋按汽-20標準設計,掛-100標準校核,交通橋淨寬上游為7米,下游為6.4米。
大運河立交地涵工程實現了入海水道與京杭運河的交叉,滿足入海水道泄洪和京杭運河航運雙重需求。 [12]  2001年元月開工,2003年驗收。 [13] 
淮河入海水道淮阜控制調度閘 淮河入海水道淮阜控制調度閘
淮河入海水道淮阜控制,位於阜寧縣蘆蒲鎮淮河入海水道的中游段,上距二河樞紐72公里,下距海口樞紐78公里,由調度閘、南泓漫水閘、北泓漫水閘、東沙港閘等4座水工建築物組成。調度閘位於蘆蒲鎮老管河處入海水道的中隔堤上,順南北泓隔堤佈置,設計流量為201立方米/秒;南泓漫水閘跨入海水道南偏泓佈置,設計流量為214立方米/秒;北泓漫水閘跨入海水道北泓佈置,設計流量為201立方米/秒;東沙港閘位於阜寧腰閘下游1.5公里處的入海水道南堤(蘇北灌溉總渠北堤)上,設計排澇流量為60立方米/秒。淮阜控制工程的主要功能:一方面是排澇及排污,由南泓漫水閘及東沙港閘將匯入南泓的入海水道以北、廢黃河以南片的淮安地區的澇水、污水分別排入下游的南泓和灌溉總渠,繼而下泄入海;另一方面是解決淮安市和鹽城市之間的灌排等水利矛盾。 [14] 
淮河入海水道濱海樞紐 淮河入海水道濱海樞紐
淮河入海水道濱海樞紐,位於江蘇省濱海縣,是淮河入海水道穿越通榆河的水工建築物,採用上槽下洞結構型式,通榆河在上,低水通航;入海水道在下,高水行洪、排澇。立交地涵共23孔,每孔孔徑6*6.5米,上、下游洞首設門控制。配套設施包括:跨通榆河鋼便橋、啓閉機房、監控中心及管理區配套工程等;204國道橋位於立交地涵下游200米,系203國道橫跨入海水道的一級公路大橋,設計荷載為汽-20、掛-100。全長720米,其中主橋10跨,長360米,為五跨一聯等截面單箱雙室預應力鋼筋砼連續箱梁;引橋18跨,長360米,為預應力空心板。立交地涵於2000年10月28日開工建設,2002年7月9日主體工程通過水下驗收,2003年6月28日通過水利部主持的入海水道近期工程通水階段驗收,10月20日通過竣工初步驗收;204國道橋於2001年3月12日開工建設,2002年7月8日通過交工驗收,並移交交通部門管護。兩項工程於2003年11月21日通過了水利部淮委組織的竣工驗收,2006年10月29日通過水利部組織的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竣工驗收。 [15] 
海口樞紐 海口樞紐
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樞紐,是淮河入海水道的末級控制樞紐,具有泄洪、排澇、擋潮、連接南北交通等多種功能,由海口閘和黃海公路橋兩部分組成。海口樞紐為Ⅱ等工程,海口閘為2級建築物,次要建築物為3級。海口閘工程按百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秒,強迫行洪2890立方米/秒。工程主要包括拆除老海口閘建新閘,開挖上下游1200米引河和1400米長的海槽疏浚,修築兩岸堤防及砌石防護等。新閘分為海口南閘和海口北閘。海口北閘共11孔,北側設1通航孔;海口南閘5孔,泄水孔採用弧形鋼閘門配液壓啓閉機。於2001年12月20日開工,2003年6月底基本建成,隨即投入淮河泄洪,2003年汛期安全行洪33天,實測過閘最大瞬時流量為2083立方米/秒,工程經受了洪水的考驗,2005年1月通過了竣工驗收。 [16] 
二期工程規劃中,這些設施將按新的排洪標準改擴建,有的將拆除重建。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根據國務院新批准的《淮河流域防洪規劃》,淮河入海水道將實施二期工程,行水能力將提高到7000秒立米,其行洪能力並將隨行洪沖刷進一步擴大,使洪澤湖入江入海設計泄洪能力提高到20000~23000立方米每秒,洪澤湖防洪標準達到300年一遇,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壓力將得到根本的改觀。 [3]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設任務主要是:進一步擴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澤湖防洪能力、減輕淮河中游防洪除澇壓力等,縮窄南泓、擴挖北泓,但基本不改變現有南北堤線位置以及運河西段單泓、運河東段雙泓的河道佈置格局。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擴挖河道162.3公里;加高培厚南、北堤317.6公里,防滲處理68.1公里,軟土地基段北堤退建12公里;擴建二河、淮安、濱海、海口4座樞紐建築物,改建淮阜控制工程;改、擴、拆建沿線15座跨河橋樑、28座穿堤建築物工程;建設堤頂防汛道路320.3公里等。 [9]  在河道全斷面下挖至八米深度,行洪設計流量達到7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7920立方米每秒標準,列入“十一五”中央水利基本建設計劃。 [2]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先導段工程在2019年開始,位於淮安區山陽街道境內,起點位於淮安樞紐下游7.0千米處,該段結合二期工程可研和跨河橋樑補償方案,考慮維持現狀排水體系,工程設計保留現有南隔堤,以現狀南泓代替小南泓,浚深拓寬現有北泓為深泓。先導段工程泓道開挖長度2.1千米,設計底寬280米、底高程-1.0~-1.5米、邊坡1:3,土方開挖405萬立方米。棄土區永久徵地407畝,佈置於北堤堤後,堆寬190~230米,平均堆高10~12米,邊坡1:3,在高程12米處設置平台,寬3米。先導段工程估算投資約5.4億元。 [17] 
2022年7月30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開工建設。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在一期工程基礎上,按設計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標準,擴挖全線深槽,加高加固兩岸堤防,擴建工程沿線5座樞紐建築物。 [18]  ,計劃工期約為7年,總投資約438億元。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實施後,可使洪澤湖防洪標準由現狀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同時減輕淮河中游防洪除澇壓力,減少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啓用,改善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排澇條件,併為今後洪澤湖周邊滯洪區調整創造條件,對保障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據測算,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後,一旦發生100年一遇洪水,洪澤湖最高洪水位14.71米,比現狀降低0.77米,洪澤湖周邊滯洪區減少滯洪量6.6億立方米、滯洪面積440平方千米,受影響人口也大為減少。一旦發生1954年量級洪水,洪澤湖最高洪水位14.19米,比現狀降低0.31米,不需要啓用洪澤湖周邊滯洪區滯洪。 [22] 
2022年8月20日,在江蘇省淮安市淮河入海水道,工人開動大型機械設備在擴挖河道 [19] 
2022年11月25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濱海段河道工程進入施工階段。 [20] 
2023年11月30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二河樞紐段工程開工 [23] 
2024年2月1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鹽城段先導項目張家河閘站工程順利通過機組啓動及合同完工驗收,標誌着該工程已全面具備防洪排澇的能力和條件。 [24]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應用

淮河入海水道主體工程完工6天就緊急啓用。2003年6至7月間,淮河全流域遭遇大洪水,洪澤湖水位猛漲,形勢十分危急。7月4日國家防總下達緊急命令,當夜啓用入海水道。是日23時48分,入海水道二河新閘開閘行洪,連續泄洪33天,總量43.8億立方米洪水東流入海,避免了洪澤湖周邊滯洪區30萬人大轉移,直接免災效益達27.68億元,一次行洪就收回工程總投資的三分之二,為戰勝淮河特大洪水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實現了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淮河入海水道首次行洪要確保“不決一處堤,不死一個人”的目標,受到了温家寶總理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2] 
2007年7月10日至8月2日,淮河入海水道再次行洪22天,共下泄洪水36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個洪澤湖的蓄水量。 [4]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效益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擴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澤湖防洪標準,確保淮河下游地區2000萬人口、3000萬畝耕地防洪安全的戰略性骨幹工程。 [2] 
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建成後,洪澤湖及淮河下游地區防洪標準由原來的50年一遇(相當於1954年型)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時可以將渠北地區1700多平方公里排澇標準由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遠期工程設計將使洪澤湖防洪標準更進一步提高到300年一遇。工程具有較大的防洪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好的治澇效益,還可以發揮航運效益和環境效益。 [10] 
淮河入海水道的建成,實現了沿線洪水、污水、澇水各行其道,充分發揮了水利綜合效益。163.5公里長的入海水道,為淮河洪水快速入海找到了符合自然規律的出路,兩岸居民從此高枕無憂。入海水道的建設做到了清污分流,保障了相關地區羣眾的飲水安全,解決了蘇北灌溉總渠沿線上百萬人的吃水安全問題;淮河入海水道建設統籌了區域排澇、灌溉,澤被下游渠北地區150萬畝耕地,使這一地區1170平方公里排澇標準由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這一地區上百萬羣眾徹底告別了淹澇之苦。 [2] 
至2006年入海水道建成,淮河下游防洪、排洪工程經過了三次大規模的治理,淮河洪澤湖以下的洪水排洪佈局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形成了一河入江(入江水道12000立方米每秒),四河入海(分淮入新沂河的淮沭新河3000立方米每秒、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2270立方米每秒、蘇北灌溉總渠及廢黃河共1000立方米每秒,其中廢黃河自楊莊閘以下至少要分攤200~250立方米每秒洪澤湖洪水)的佈局。淮河干流東排入海的行洪能力已基本達到淮河原入海通道淤廢前的水平,洪澤湖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 [3]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榮譽

●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全長163.5公里,總投資41.17億元。該工程是江蘇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也是國務院批准的治淮19項骨幹工程中規模最大的戰略性防洪工程。
●江蘇省建設速度和整體發揮效益最快的大型水利工程。2000年4月朱鎔基總理視察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時,提出“加快工程實施進度、儘快發揮效益”的要求,80多公里河道同時施工,2001年一年就完成投資11.5億元,創江蘇省單項水利工程年度完成投資強度之最;2003年6月28日主體工程提前兩年半全線建成,僅6天就投入淮河特大洪水的抗洪鬥爭,發揮了巨大的防洪減災效益。
●江蘇省最大的水利環保生態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成以後,綠化面積達1838公頃,栽植樹木100多萬株,形成“河成、堤成、林成、綠化成”的總體格局,使江淮大地形成了一道巨龍般的綠色風景帶,改善了渠北地區水利生態條件,實現了水資源的優化調度;實施清污分流,結束了50年污水排入蘇北灌溉總渠、清污混流的歷史,總渠沿線幾十萬百姓從此喝上了甘甜的清水。
●江蘇省最早全面推行“三制”的大型公益型水利工程。工程在建設管理中全面實行了“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所有工程面向全國建築市場公開招標,並主動邀請省監察廳全過程跟蹤監督,實行陽光操作。工程建設8年來,未發生過一起工程質量事故、未發生過一起人身傷亡事故、未發生過一起經濟案件,樹立了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幹部安全的良好形象。
●亞洲最大的河道立交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分別在淮安市楚州區境內與京杭大運河、在濱海縣境內與通榆河立體交叉,其交叉建築物淮安樞紐、濱海樞紐,設計行洪流量均為2270立方米每秒,強迫行洪流量達2890立方米每秒,是亞洲最大的河道立交工程。
●築堤難度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阜寧境內有長達52公里的深淤土段,淤土最深處達35米,最大含水量50%―60%,國內罕見,被專家們喻為“豆腐腦”,在這樣的地基上築6~8米高的防洪大堤和建設穿堤建築物,被譽為沙灘上“修築長城”。專家們採用增設壓載平台和科學控制築堤速率來固結淤土,並在全國水工建築物中首次採用真空堆載聯合預壓法對地基進行處理,取得了攻克深淤土段築堤關鍵技術的成功,將“豆腐腦”榨壓成“豆腐塊”,再將“豆腐塊”榨壓成“豆腐乾”,然後在“豆腐乾”上建工程。
●江蘇省土方施工機械化程度最高的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163.5公里河道1.3億立方米土方工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施工,最多的時候4000台套設備同時施工,只用工1.3萬人。機械化施工避免了過去那種工程施工中的“人海戰術”,保證了整體工程全面快速推進。
●江蘇省有史以來單項水利工程獲獎最多。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先後有18個工地被評為“文明工地”;淮安樞紐、濱海樞紐、二河樞紐、海口樞紐和204國道橋分獲水利部“中國水利工程優質獎”,其中濱海樞紐、204國道橋獲江蘇省工程建設最高獎――“揚子杯”獎;“深淤土段築堤關鍵技術研究”、“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徵地移民安置實踐與研究”課題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 [2] 
  • 2023年1月,入選“人民治水·百年功績”治水工程項目名單。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