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涼思

(唐代李商隱詩作)

鎖定
《涼思》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這是一首因時光流逝,對涼秋而懷舊的詩歌。此詩流露了作者盼望友人來信,卻大失所望之心情,最終竟懷疑對方已有新交,唯恐為人所棄。懷疑對方將自己忘了,把詩人對友情的執着寫得更深了一層。詩人在涼秋中回憶友人離去的情景,寄託了無限的思念,也暗喻出自己難展抱負的愁懷。全詩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語言風格爽朗清淡,不雕飾,不造作,用詞簡練,意藴温婉,清新淡雅,情深意長。
作品名稱
涼思
作    者
李商隱
創作年代
晚唐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涼思作品原文

涼思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1] 

涼思註釋譯文

涼思詞句註釋

⑴涼思:淒涼的思緒。唐李賀昌谷詩》:“鴻瓏數鈴響,羈臣發涼思。”
⑵檻(jiàn):欄杆。
⑶蟬休:蟬聲停止,指夜深。
⑷永懷:即長想,長久思念。《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此節:此刻。
⑸倚立:意謂今日重立檻前,時節已由春而秋。移時:歷時、經時,即時間流過,經歷一段時間。《後漢書·吳祐傳》:“祐越壇共小史雍丘、黃真歡語移時,與結友而別。”
⑹北斗:即北斗星,因為它屹立天極,眾星圍繞轉動,古人常用來比喻君主。此指皇帝駐居的京城長安。兼春:即兼年,兩年。
⑺南陵:地名,今屬安徽,唐時屬宣州。此指作者懷客之地。寓使:指傳書的使者。寓,寄,託。
⑻占夢:占卜夢境,卜度夢的吉凶。《詩經·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訊之占夢。”鄭玄箋:“召之不問政事,但問占夢,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數:屢次。
⑼新知:新結交的知己。語本《楚辭·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2]  [3] 

涼思白話譯文

當初你離去時春潮漫平欄杆,如今秋蟬不鳴露水掛滿樹枝。
我永遠懷念當時那美好時節,今日重倚檻前不覺時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處像春天般遙遠,我在南陵嫌送信人來得太遲。
遠隔天涯我屢次占卜着美夢,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記。

涼思創作背景

此詩寫作背景難以考定,詩中所敍情事不甚了了。李商隱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過短短兩任小官,其餘時間都漂泊異鄉,寄人幕下。這首詩大約寫在又一次飄零途中,緬懷長安而不得歸,尋找新的出路又沒有結果,素抱難展,託身無地,只有歸結於悲愁抑鬱的情思。或以為此詩是寫女子懷念情人,並疑心他有了新歡,而把自己拋棄。 [3] 

涼思作品鑑賞

涼思整體賞析

這是寫詩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首聯寫愁思產生的環境。訪客已經離去,池水漲平了欄檻,知了停止噪鳴,清露掛滿樹枝,顯示了一幅水亭秋夜的清涼圖景。但是,詩句的勝處不光在於寫景真切,它還細緻地傳達出詩人心理感受的微妙變化。如“客去”與“波平檻”,本來是互不相關的兩件事而連在一起敍述,是大有道理的。大凡人在熱鬧之中,是不會去注意夜晚池塘漲水這類細節的。只有當客人告退、孤身獨坐時,才會突然發現:不知不覺間面前的水波已漲得這麼高了。同樣,鳴蟬與滴露也是生活裏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靜下來心緒無聊時,才會覺察到現象的變化。所以,此聯寫景實際上反映了詩人由鬧至靜後的特殊心境,為引起愁思作了鋪墊。頷聯開始,詩人的筆觸由“涼”轉入“思”。詩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欄柱之間,他凝神長想,思潮起伏。讀者雖還不知道他想的什麼,但已經感染到那種愁思綿綿的悲涼情味。
詩篇後半進入所思的內容。頸聯兩句意思是:離開長安已有兩個年頭,滯留遠方未歸;而託去南陵傳信的使者,又遲遲不帶回期待的消息。處在這樣進退兩難的境地,無怪乎詩人要產生被棄置天涯、零丁無告的感覺,屢屢借夢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聯繫的對方有了新結識的朋友而不念舊交了。“涼思”一題,語意雙關:既指“思”由“涼”生,也意味着思緒悲涼。按照這樣的理解,“涼”和“思”又是通篇融貫為一體的。
此詩抒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不像作者一般詩作那樣婉曲見意,但傾吐胸懷仍有宛轉含蓄之處,並非一瀉無餘。語言風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飾,也有別於李商隱一貫的精工典麗的作風,正適合於表現那種淒冷蕭瑟的情懷。語言風格爽朗清淡,不雕飾,不造作。細細吟來,一種悲思綿綿的悲涼情味隨之而生。大作家善於隨物賦形,不受一種固定風格的拘限,於此可見一斑。 [3] 

涼思名家點評

清代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朱彝尊曰:首二句“涼”,下六句“思”。何焯曰:“思”字入神(“倚立”句下)。又曰:落句襯出“思”字,意足。紀昀:起四句一氣湧出,氣格殊高。五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間,然其妙可思。結句承“寓使遲”來,言家在天涯,不知留滯之故,幾疑別有新知也。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起聯寫水亭秋夜,讀之亦覺涼氣侵肌。
清代孫洙唐詩三百首》:“涼”字分四層。 [2] 

涼思作者簡介

李商隱像 李商隱像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遭排擠而潦倒終身。其詩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時政弊端多有所反映,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温庭筠合稱“温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4]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5
  • 2.    陳伯海.唐詩匯評(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477
  • 3.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25-1226
  • 4.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