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金沙草

(海金沙科海金沙屬植物)

鎖定
海金沙草,多年生攀援草本,長1-4m。根莖細而匍匐,被細柔毛。莖細弱、呈乾草色,有白色微毛。葉為1-2回羽狀複葉,兩面均被細柔毛;能育羽片卵狀三角形。孢子囊多在夏秋季產生。 [1] 
產於中國江蘇、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福建、台灣、廣東、香港、廣西、湖南、貴州、四川、雲南、陝西南部。日本、琉球、錫蘭、爪哇、菲律賓、印度、熱帶澳洲都有分佈。 [1] 
同屬植物.的全草,在廣東、廣西民間亦同供藥用。 [4] 
中文名
海金沙草
別    名
金沙藤
左轉藤
竹園荽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水龍骨目
海金沙科
海金沙屬
亞    綱
薄囊蕨亞綱
分佈區域
廣東、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等地

海金沙草形態特徵

植株高攀達1-4米。葉軸上面有二條狹邊,羽片多數,相距約9-11釐米,對生於葉軸上的短距兩側,平展。 [1] 
距長達3毫米。端有一叢黃色柔毛覆蓋腋芽。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長寬幾相等,約10-12釐米或較狹,柄長1.5-1.8釐米,同羽軸一樣多少被短灰毛,兩側並有狹邊,二回羽狀;一回羽片2-4對,互生,柄長4-8毫米,和小羽軸都有狹翅及短毛,基部一對卵圓形,長4-8釐米。寬3-6釐米,一回羽狀;二回小羽片2-3對,卵狀三角形,具短柄或無柄,互生,掌狀三裂;末回裂片短闊,中央一條長2-3釐米,寬6-8毫米,基部楔形或心臟形。 [1] 
先端鈍,頂端的二回羽片長2.5-3.5釐米,寬8-10毫米,波狀淺裂;向上的一回小羽片近掌狀分裂或不分裂,較短,葉緣有不規則的淺圓鋸齒。主脈明顯,側脈纖細,從主脈斜上,1-2回二叉分歧,直達鋸齒。葉紙質,幹後祿褐色。兩面沿中肋及脈上略有短毛。 [1] 
能育羽片卵狀三角形,長寬幾相等,約12-20釐米,或長稍過於寬,二回羽狀;一回小羽片4-5對,互生,相距約2-3釐米,長圓披針形,長5-10釐米,基部寬4-6釐米、一回羽狀,二回小羽片3-4對。卵狀三角形,羽狀深裂。孢子囊穗長2-4毫米,往往長遠超過小羽片的中央不育部分,排列稀疏,暗褐色,無毛。 [1] 

海金沙草生長環境

野生於山坡、草叢中,攀援他物而生長。喜生長在排水良好的砂土及砂質壤土中。攀援性強,抗逆性強。 [6] 

海金沙草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江蘇、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福建、台灣、廣東、香港、廣西、湖南、貴州、四川、雲南、陝西南部。
海金沙草
海金沙草(5張)
日本、琉球、錫蘭、爪哇、菲律賓、印度、熱帶澳洲都有分佈。 [1] 

海金沙草主要價值

據李時珍本草細目,本種“甘寒無毒。主治:通利小腸,療傷寒熱狂,治濕熱腫毒,小便熱淋膏淋血淋石淋經痛,解熱毒氣”。又四川用之治筋骨疼痛。海金沙全草入藥為利尿藥。莖葉搗爛用水浸泡,還可治棉蚜蟲和紅蜘蛛等 [1] 
藥用相關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主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白濁,白帶,肝炎,腎炎水腫,咽喉腫痛,痄腮,腸炎,痢疾,皮膚濕疹,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1兩(鮮者1~3兩);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根及根莖(海金沙根)、成熟的抱子(海金沙)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收儲藏:8~9月採收。 [2] 
化學成分
海金沙全草含田薊苷(tilianin)、山奈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 l- 7- O - α- L-rhamnopyranoside )、山奈酚(kaemp fero l)、山奈酚 3- O - β -D - 吡喃葡萄糖苷 ( kaempfero l 3- O- β- D - g lucopyranoside)、金合歡素 ( acacetin)、金合歡素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 acacetin 7- O- β- D - g lucopyranoside)、金合歡素 7 - O - 芸香糖苷 ( acacetin 7- O- rutinoside)、香葉木素 7- O -芸香糖苷 ( diosmetin 7- O - rutinoside)、金合歡素 7- O- ( 6''- O- α- L- 吡喃鼠李糖 ) -β- 槐糖苷[ acace tin 7- O - ( 6''- O - α- L - rhamnopyrano-syl) - β- sophoroside ]、山奈酚 3 - O - 芸香糖苷( kaemp fero l 3- O - rutinoside)、蒙花苷 ( linarin)、香葉木苷 ( diosm in )、新西蘭牡荊苷 ( v inenin)、小麥黃素 7- O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 tric in 7- O -β- D - g lucopyranoside)、山奈酚 - 3 - O - α- L- 吡喃鼠李糖 - 7 - O - α- L - 吡喃鼠李糖苷( kaempfero l- 3- O- α- L- rhamnopyranose- 7- O- α - L - rhamnopyranoside )、芹菜素 ( apige-nin)。 [3] 
酚酸及其糖苷類化合物
對香豆酸 ( p- coumaricacid)、咖啡酸 ( caffe icacid)、原兒茶酸 ( protocatechu icacid )、苯甲酸( benzoiacid)
、香草酸 ( vanillicacid)、3, 4-二羥基苯甲酸 4- O - ( 4'- O - 甲基 ) - β- D - 吡喃葡萄糖苷 [ 3, 4- d ihydroxybenzo icacid 4- O - ( 4'- O - methyl) - β- D - g lucopyranoside]。 6 - O- p- 香豆酰 - D - 吡喃葡萄糖苷 ( 6- O - p - cou-maroy l- D- glucopyranose)、6- O - 咖啡酰 - D - 吡喃葡萄糖苷 ( 6 - O - caffeoy l- D - glucopy ranose)、1- O - ( E) - 咖啡酰 - β- D- 龍膽二糖苷 ( 1- O -(E)- caffeoyl- β- D- gentiobiose)。 [3] 
木栓酮 ( friedelin )、22 - 羥基何柏烷 ( 22 -hydroxyhopane)、2α- 羥基烏蘇酸 ( 2α- hydroxyur-solic acid)。 [3] 
( 24R) - stigmastan- 3β, 5α, 6β- trio l 3- O - β- D- g lucopyranoside、羅漢松甾酮 C( mak isteroneC )、胡蘿蔔苷 ( daucostero1)、β-谷甾醇。 [3] 
揮發油類
歐陽玉祝等利用 GC /MS 檢測了海金沙中揮發油的含量, 結果表明, 含量大於 1% 的成分有油酸甲酯正二十四烷、反角鯊烯、α- 油酸單甘油酯和油酸二羥基乙酯, 其中後兩者的含量分別達到了47.82%和 42. 77%。 [3] 
其它類
2-苯胺 - 1, 4- 萘 ( 2- anilino- 1, 4- naphtho-quinone)、正三十一烷醇 ( 1- hentriacontano l)、長壽花糖苷 ( roseoside)、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 [ di( 2 - ethy lhexyl) phtha late ]、丁 二 酸 ( succ in icacid)以及多糖等。 [3] 
藥理作用
利膽作用
反式-對-香豆酸50mg/kg十二指腸注入,對大鼠具有利膽作用,給藥後24小時達到最大效應,可持續4-5小時,膽汁平均增加20%,但不增加膽汁中膽紅素和膽固醇的濃度,與去氧膽酸相比,其利膽作用強度和持續時間基本相同,但起效緩慢。但克服了去氫膽酸引起的肝勞損和利膽減退不良反應,毒性也較低。海金沙中的咖啡酸也有利膽保肝作用。但亦有文獻報道海金沙並無利尿作用。 [4] 
降血糖
由文獻查得的實驗表明,海金沙根和根狀莖水提液和醇提液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有降血糖的作用,降糖效果與陽性對照藥降糖靈作用相當,而對正常小鼠血糖無影響。 [4] 
防治尿結石
王潤霞等研究了海金沙地上部分水提液對革酸鈣結石的影響,發現海金沙提取液可一直二水草酸鈣(COD)晶體向熱力學更穩定態的一水草酸鈣(COM)晶體轉變,這種抑制作用隨海金沙提取液濃度增大而增大,且COD晶體尺寸隨着海金沙提取液濃度的增大而減小,該結果為海金沙能治尿結石提供了理論支持。 [4] 
抗氧化
從海金沙中分離得到的純多糖能夠消除DPPH,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過氧化氫,能與金屬螯合及機制脂質體過氧化,抗氧化活性與樣品添加量正相關。體外抗氧化實驗表明,海金沙草中黃酮有一定的清除羥基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作用,具有較強的清除烷基自由基及抑制油脂過氧化的功能。 [4] 
抑菌作用
丁利君等研究發現,海金沙黃酮對細菌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c01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hsaureus)有抑制作用,而對黴菌無抑制作用。Taylor RS等對尼泊爾21種藥用植物進行抗細菌和真菌活性篩選,發現海金沙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具有抗枯草芽孢桿菌、Mycobaceterphlei菌和石膏樣小孢子菌、白癬菌真菌活性。 [4] 
抗病毒
Taylor RS等對尼泊爾21種藥用植物進行抗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辛德畢斯病毒(Sindbi8)和脊髓灰質炎(P01 io)病毒活性篩選,發現海金沙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辛德畢斯病毒病的活性. [4] 
臨牀應用
⒈惠眼觀證中庸飲子(《幼幼新書》)
治水氣腫滿,黃疸:海金沙、續隨子各0.3g,生薑30g,中庸(樟柳根是也,商陸,一名章陸,又名章柳或名中庸)30g,蜜60g。上5味,細研淹1宿,以次日五更時,用絹帛濾汁,只作1服,温暖吃盡,食前,逼下黃水,乃服勻氣藥補,後用樟柳根煮粥吃。方中海金沙利水,通淋,為君藥。
⒉海金沙散(《奇效良方》)
治,五淋澀痛:海金沙、肉桂、甘草(炙)各6g,赤茯苓豬苓、白朮、芍藥各9g,水1盞,燈芯30莖,同煎至七分克,去渣,空心温服。方中海金沙清熱,利水,通淋,為君藥。
⒊海金沙散(《奇效良方》)
治脾濕太過,通身腫滿,喘不得卧,腹脹如鼓;海金沙7.5g,甘遂15g,黑牽牛(炒,一半生,取末一半)共30g。上為細末,每服6g,食前用倒流水煎湯調服。方中海金沙清熱,利水,通淋,為君藥。 [3] 
常用藥方
  1. 治熱淋急痛:海金沙草陰乾為末,煎生甘草場,調服二錢;或加滑石。 (《夷堅志》)
  2. 治血淋:左轉藤、小扁蓄,水煎服。 (《四川中藥志》)
  3. 治婦女白帶:海金沙莖一兩,豬精肉四兩。 加水同燉,去渣,取肉及湯服。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4. 治小便不利:海金沙全草二至三兩。 和冰糖,酌加水煎服;或代茶常飲。 (《福建民間草藥》)
  5. 治赤痢:海金沙全草二至三兩。 水煎,日服一至三次。 (《福建民間草藥》)
  6. 治腹瀉:海金沙全草,水煎服。 (《閩南民間草藥》)
  7. 治濕熱黃疸:金砂蕨葉、田基黃雞骨草各一兩。水煎服。 (《廣西中草藥》)
  8. 治夢遺:海金沙藤燒灰存性。用淨灰一錢五分至二錢,開水沖服。 (《福建民間草藥》)
  9. 治火燙傷:海金沙鮮葉搗爛。調入乳外敷火傷處。 (《福建民間草藥》)
  10. 治纏腰火丹:鮮海金沙葉切碎搗爛。酌加麻油及米泔水,同擂成糊狀,塗搽患處。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1. 治贅疣:海金沙全草一握,水煎洗;在洗時用其藤擦贅疣處,日洗二至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12. 治黃蜂螫傷:金砂蕨葉一兩。搗爛;取汁擦患處。(《廣西中草藥》) [5] 
用藥禁忌
海金沙中含有一定的毒性,平時少食用海金沙,這些毒素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但如果大量食用,這些毒素會積累在身體中,最後會出現嘔吐、噁心等中毒症狀,如果不及時救治,最後可能會導致身亡。 [6] 
參考資料
  • 1.    中國植物誌  .中國植物誌[引用日期2013-10-10]
  • 2.    植物通  .植物通[引用日期2013-10-10]
  • 3.    王輝吳嬌徐雪榮李小娜梅文莉.海金沙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1,30(02)
  • 4.    海金沙草藥理研究現狀   .萬方數據[引用日期2019-03-26]
  • 5.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6.    黃亮輝; 蘇琪; 趙婷婷; 孫文基編著海金沙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中藥材 2011-01-25第1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