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行性甲型腦炎

鎖定
流行性甲型腦炎又稱昏睡性腦炎。1917年4月康斯坦丁·馮·艾克諾默醫生描述了對本病的臨牀和病理的發現,並提出一種獨立的疾病,故又稱VonEconomo腦炎。臨牀表現為睡眠障礙(嗜睡、睡眠顛倒或失眠)、昏睡、帕金森綜合徵、運動障礙、神經精神症狀等。
中醫病名
流行性甲型腦炎
外文名
encephalitis A,eA,lethargic encephalitis
別    名
昏睡性腦炎
就診科室
神經內科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可能為一種感染後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病
常見症狀
發熱、頭昏、嗜睡、昏睡,面部肌肉僵硬、表情淡漠、興奮躁動,全身肌肉僵硬、乏力、倦怠、軟弱無力等

流行性甲型腦炎病因

本病的發病機制不詳。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部分病人腦脊液寡克隆區帶陽性,並對類固醇激素治療有效,提出該病可能為一種感染後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病。

流行性甲型腦炎臨牀表現

流行性甲型腦炎的臨牀表現分為三種臨牀綜合徵,即:嗜睡性眼肌麻痹綜合徵、運動功能亢進綜合徵和肌張力障礙運動失調綜合徵。臨牀症狀首先是嗜睡表現,有些患者在工作和進餐時表現為昏昏欲睡的樣子,有些患者表現為行為異常。這些異常的行為有時會誤診為精神異常。
1.嗜睡性眼肌麻痹綜合徵
可出現發熱、頭昏、嗜睡、昏睡、神志恍惚、昏迷、抽搐、癲癇,肢體或腦神經麻痹,常見有雙側眼肌麻痹引起的眼球運動障礙,其他腦神經受累時還可以出現複視、斜視、眼瞼下垂、瞳孔擴大或縮小等症狀。
2.運動功能亢進綜合徵
可出現面部肌肉僵硬、表情淡漠、興奮躁動、陣攣或舞蹈症、肌張力障礙、手足徐動等症狀。
3.肌張力障礙運動失調綜合徵
可出現全身肌肉僵硬、乏力、倦怠、軟弱無力、震顫、肌張力障礙共濟失調、行走困難等症狀。大多數患者在急性期因為嚴重併發症而死亡,僅極少數患者能夠存活下來,但留有嚴重的帕金森綜合徵吞嚥困難、複視等後遺症。

流行性甲型腦炎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的計數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加。腦脊液細胞數輕度增加,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輕度增加,糖、氯化物定量正常,可有寡克隆區帶陽性。
2.其他輔助檢查
嚴重者可見腦電圖異常。頭顱MRI檢查40%左右病人可有深部灰質的炎性改變。

流行性甲型腦炎診斷

根據臨牀表現(如嗜睡、不自主運動、動眼神經麻痹和帕金森綜合徵等),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及實驗室檢查可做出診斷。本病應與癲癇癔症等疾病相鑑別。

流行性甲型腦炎併發症

本病急性期可併發腦水腫腦疝

流行性甲型腦炎治療

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發病初期,主要對症處理,精心護理和身體功能的維護,需要進入重症監護治療。隨着病情的穩定,除維護身體功能外,還要依靠物理療法、語言障礙糾正療法,以及營養支持療法來改善身體功能。部分病人應用糖皮質激素、血漿置換或其他免疫治療有效。除此之外,心理療法和情感療法也很重要。

流行性甲型腦炎預後

約有30%患者可完全康復;30%轉為慢性、留有後遺症;病死率為30%。

流行性甲型腦炎預防

應隔離患者,切斷呼吸道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