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洗硯池晉墓

鎖定
洗硯池晉墓位於山東臨沂市市區洗硯池街北側、王羲之故居洗硯池東北部。是山東省迄今發掘的漢晉大中型石墓中最完整的墓葬,其主墓室規模之大為全國發現晉代墓葬中所罕見。
洗硯池墓葬共出土近300件(套)隨葬品,器物豐富精美,其中59件被定為國家珍貴文物,其中一級文物7件、二級文物7件、三級文物45件。經過專家考證,基本確定此處為晉朝司馬氏家族的墓地。
洗硯池晉墓的發掘,在山東地區晉代考古中屬首次發現,在中國同期墓葬中極為罕見,部分填補了我國晉代史學研究的空白。對於研究晉代社會、特別是晉代琅邪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被評為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並於2006年被公佈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1] 
2021年10月,該項目入選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省考古學會承辦的“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 [3] 
中文名
洗硯池晉墓
發現時間
2003年5月初
相    距
30餘米
位    置
臨沂市市區洗硯池街北側

洗硯池晉墓發現

洗硯池晉墓發現時間

洗硯池晉墓 洗硯池晉墓
2003年5月初,山東省臨沂市在市區王羲之故居公園擴建工程施工中,發現兩座較大的磚室墓葬。隨即,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化局聯合組成考古隊進行了搶救發掘,取得了重要成果。

洗硯池晉墓發現地點

兩座墓葬東西相距30餘米,除墓門為石制之外,其餘均為磚築。其中1號墓為雙室墓葬,為山東已發掘漢晉大中型磚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東已發掘大中型磚室墓葬中惟一一座未被盜掘的墓葬.

洗硯池晉墓出土物品

洗硯池晉墓出土器皿

出土了豐富精美的隨葬品。墓葬出土隨葬品十分豐富,有銅器、瓷器、陶器、漆器、鐵器、金器及其它質料的隨葬品250餘件(套)。其中瓷器主要為南方風格的青瓷,器形有盤口壺雞首壺、罐、缽、水注、燭台等。陶器有盤、釉陶瓶等器類,其中盤多為漆衣陶。銅器有燻爐、鼎、魁、鬥、熨斗、燈、碗、弩機、帶鈎等。金器主要為裝飾品,有手鐲、釵、簪、鈴、串珠牌飾、指環等。鐵器有刀、燈、鏡諸類。墓葬隨葬漆器數量也很多,但多腐朽嚴重,可辨器形有奩、壺、耳杯、盤、勺等類。在出土隨葬品當中,尤以青瓷胡人騎獸燭台、青銅人物騎獸燭台、鳳鳥形銅燻爐等器物造型優美,保存十分完整;銅弩機上刻有"正始二年五月十日左尚方造..."等30餘字銘文;部分漆器的底部有清晰的朱書文字,記載明確的年號,內容有"太康七年"、"太康八年"和"十年"三個年號以及"王女"、"李平"、"李次"、"官"等文字。
2號墓葬為單磚室墓,主墓室前有寬大的甬道,是山東已發掘磚室墓中規模最大的單室墓葬,雖然經過兩次盜掘,但墓室結構保存依然完整,殘存各類文物20餘件。

洗硯池晉墓墓屬年代

從兩座墓葬的形制結構、隨葬品的器物組合特點和紀年資料初步判斷,墓葬的年代應屬西晉時期。1號墓完整地反映了當時的葬制葬俗。出土隨葬品豐富而精美,為山東晉代墓葬中所僅見。1號墓墓主人是三個孩童,對屍骨進行了DNA鑑定,鑑定結果卻出乎意料:西墓室主人為6歲的女童,東墓室兩個幼兒也都是女童,年齡分別為兩歲和一歲。結論一出,排除了之前推測他們存在“冥婚”關係的可能性,也與琅琊王司馬煥司馬安國無關。但遺憾的是,由於東墓室兩個幼兒骨骼保存現狀不理想,對於其之間有無血緣關係,目前尚不可測定。這個鑑定結果,為我們揭開墓主人性別真相的同時,也使得墓主之間的關係更加撲朔迷離。同一墓葬埋葬3個未成年人,是考古發掘中極為罕見的現象。2號墓雖然被盜,但規模更大,墓室結構完整,與1號墓葬相距不遠,時代相近。2號墓曾經是王羲之故居的曬書枱, 關於2號墓,鑑定結果則為兩個成年骨骼,一男一女,男性年齡約為30歲,女性為30歲至35歲之間,應為夫妻合葬墓發掘報告表明,根據DNA比對,2號墓兩個成年人與1號墓的3個孩童並無直系血緣關係。發掘項目組專家認為,就2號墓來説,可能性最大的是琅琊武王司馬伷的長子司馬覲與其妃夏侯氏。而1號墓的3個女童使用的葬制乃是隆重的“成人之禮”,其身份之高貴有可能屬於琅琊王族成員。 [2]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