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弩機

(用機械力射箭的弓)

鎖定
弩是用機械力射箭的弓,是由弓發展而成的一種遠程射殺傷性武器。弩機作為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發明之一,在公元前就成為我國軍事中的重要武器,直至1100年才傳入歐洲。
名    稱
弩機
別    名
機械力射箭的弓
組    成
弓、弩臂、弩機
功    能
遠程射殺傷性武器
發明時間
春秋時期

弩機定義

弩是用機械力射箭的弓,是由弓發展而成的一種遠程射殺傷性武器

弩機組成

弩機 弩機
弩由弓和弩臂、弩機三個部分構成:弓橫裝於弩臂前端,弩機安裝於弩臂後部。弩臂用以承弓、撐弦,並供使用者託持;弩機用以扣弦、發射。使用時,將弦張開以弩機扣住,把箭置於弩臂上的矢道內,瞄準目標,而後扳動弩機,弓弦回彈,箭即射出。弩箭有方頭的(方鏃箭)、角錐頭的、梯形的等,有的帶倒鈎。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戰國時期的弩機可以和近代的來復槍相媲美,是古代工程技術的傑出成就之一.

弩機弩的歷史

弩機先秦

弩機 弩機
據傳,是戰國時期楚國的琴氏“橫弓着臂,施機設樞”發明了弩(春秋時期,地處南方的楚國在擴展疆土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與當時的少數民族部落發生衝突,從中受到啓發,學到弩的製造方法也是自然的。)。弩發明後,不斷得到改進,主要體現在弓力的不斷加強和弩機的改進上。據記載,當時一張弩質量為369kg,最大射程可達800m。這樣的弩單靠人兩臂的力量當然是拉不開的,必須由力士以坐姿用兩條腿兩隻手合力張弩(踏張)或利用機械的力量。
弩上最重要的青銅組件。出現於戰國,盛行於秦漢,是古代遠射兵器中最早的青銅機械裝置。包括外框部分的”郭”,鈎住和放開弓弦的“牙”,作為扳機的”懸刀”及瞄準的“望山”。用這種弩射出的箭更準確,更具穿透力
到了戰國時期,攻守雙方已經開始使用一種更大的弩。例如《墨子·備高臨》中的“連弩之車”,所用之箭長1.9m,尾部有繩,在射出之後可以捲回再用。
弩機 弩機
對於當時以步兵和車兵為主構成的難以橫向移動的大型方陣來説,弩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與威懾力,所以為當時兵家所重。如公元前260年發生的秦趙長平之戰中,秦軍的強弓硬弩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終將趙國主將趙括射成“刺蝟”,取得了這場奪天下之戰的勝利。

弩機漢代

漢代的弩機制造趨於成熟,東漢時則達到了鼎盛時期。其中,由漢代掌宮內營造雜作的官署中尚方監作的弩機(中尚方弩機),不僅製作精美,而且多有銘文,詳細記述弩機的製造時間、製作機構、弩機石數、監作人和工匠姓名等。就筆者所見,目前僅有三個年號的中尚方弩機,即延平元年(106年)、永初二年(108年)、元初二年(115年),時代均為東漢時期,分別隸屬於兩個皇帝(殤帝、安帝),前後不足10年。
1980年寧夏固原縣出土的東漢延平元年(106年)銘銅弩機 1980年寧夏固原縣出土的東漢延平元年(106年)銘銅弩機
考之於歷史,中尚方弩機的製造與鄧太后有着密切的關係。在臨朝聽政之初的殤帝延平元年(106年),鄧太后就親自下詔書,由中尚方監作弩機,在安帝永初二年(108年)和元初二年(115年),又分別製造了兩批由中尚方監作的弩機。這種中尚方弩機設計合理,製作精良,美觀實用。其望山高大,有利於遠射距離的選擇;懸刀雙層加厚,不僅起到加固的作用,而且握持舒適,還增加了藝術美感;郭匣兩端突出,便於在弩臂中固定。漢安帝親政後,監造機構雖改變,但弩機的造型與延平元年和永初二年弩機相比完全一樣。
在歷代青銅弩機中,僅有東漢延平元年、永初二年和元初二年這三個年號為中尚方監作,前後不足10年,而且延平元年、永初二年弩機還是由皇太后親自下詔書製作的,這在弩機制造史上實屬首例。中尚方監作弩機的存世量也非常有限。此外,通過下詔書製作弩機,這在弩機銘文中實屬首見,也是鄧太后執政期間的一大創舉。
時隔30餘年後的永壽二年(156年)和延熹五年(162年),漢桓帝也曾效仿鄧太后下詔書製作弩機,但並非由中尚方監作。因此,由中尚方監作的弩機不僅前無古人,更是後無來者,鄧太后作為一名臨朝聽政的女政治家,對弩機的製作如此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她的治國才能。 [3] 

弩機唐宋

南朝大型銅弩機 南朝大型銅弩機 [2]
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它的版圖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北達西伯利亞,西接帕米爾高原,南到南洋諸島。這自然和唐代軍隊的戰鬥力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唐軍輕型步兵和騎兵為主,講求機動性,弓弩作為主要射遠兵器裝備了唐朝大部分軍隊。據《太白陰經》所載,唐代軍隊一軍人數為12 500人,裝備弓12 500張(附弦37 500條,箭3 750 000支),弩2 500張(附弦7 500條,箭250 000支),裝備比率各佔100%和20%。弓和弩的裝備有重疊,有的士兵既配弓又配弩。唐軍裝備的弓分為長弓、角弓、稍弓和格弓4種,長弓步兵用,角弓裝備騎兵,稍弓和格弓為皇朝禁軍或狩獵所用。弩有臂張弩、角弓弩、木車弩、大木車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遠弩7種。臂張弩和角弓弩屬於輕弩,裝備單兵使用,其餘的都屬重弩,如大木車弩,需用絞車張之,箭的尾羽是鐵製成的,箭出時“聲如雷吼”。另外還有一種車弩也是設在絞車上,一次能同時發射7只箭,可射七百步,所中城壘,無不摧毀。這些重弩由於過於笨重,發射速度又慢,不適於野戰,所以一般只用於攻守城戰鬥。弓在唐時不是管制兵器,而弩絕對禁止民間持有,以防止農民起義軍用其對抗朝廷。
弩機 弩機 [2]
宋朝是弩的主要使用朝代,宋軍兵器以弓弩為主,弓弩兵在宋軍中佔六成以上,由於弓弩是主要兵器,所以宋朝時衡量一個人的武藝,都是以臂力作為第一標準的,即看能挽開多少斗的弓。據記載,當時強弩的力量為369公斤,最大射程可達800米。這樣的弩單靠人雙臂的力量當然拉不開,必須由力士以坐姿用兩腿兩手合力張弩或利用機械的力量方可。 [1] 
宋軍的弩種類很多,突出的有兩種,一為牀子弩,二為神臂弓
神臂弓其實也是一種弩,裝有機關,但可由一人發射,射程也可達370多米,且可貫穿重甲,令金軍膽寒。牀子弩是一種重武器,是依靠幾張弓的合力將一支箭射出,往往要幾人拉弓才可拉開,射程可達1500米,確實當時的遠程武器。檀淵之盟前夕,契丹大將蕭達覽即是中了牀子弩箭陣亡的,使契丹士氣大挫。
弩的出現後,由於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因而使得各地的兵器製造者和發明者不遺餘力的革新改造。弩的發展就極複雜,創造了許多適應不同戰爭的需要和各種兵種需要的弩。

弩機介紹製作

自制弩機的關鍵部件是弩機,從為數眾多的出土銅製弩機可以看出其結構:弩機銅郭內的機件有望山瞄準器)、懸刀(扳機)、鈎心和兩個將各部件組合成為整體的鍵。張弦裝箭時,手拉望山,牙上升,鈎心被帶起,其下齒卡住懸刀刻口,這樣,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將箭置於弩臂上方的箭槽內,使箭栝頂在兩牙之間的弦上,通過望山瞄準目標往後扳動懸刀,牙下縮,箭即隨弦的回彈而射出。
弩的具體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臂、弓、機。“臂”一般為木製;“弓”橫於臂前部;“機”裝在臂偏後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機”,弩機一般為銅製,裝在弩“郭”(匣狀)內,前方是用於掛弦的“牙”(掛鈎),“牙”後連有“望山”(用於瞄準的準星);西漢開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當於現代槍械上的表尺,便於按目標距離調整弩發射的角度,提高射擊的命中率.在銅郭的下方有"懸刀"(即扳機),用於發射箭矢.當弩發射時先張開弦,將其持於弩機的"牙"上,將箭矢裝於"臂"上的箭槽內,通過"望山"進行瞄準後,扳動"懸刀"使"牙"下縮,弦脱鈎,利用張開的弓弦急速回彈形成的動能,高速將箭射出.
中國傳統弓是由多種材料粘合而成的複合弓,其製作過程複雜、所用材料繁多,並且做工、選材都要依據適宜的季節和氣候。
參考資料
  • 1.    青銅兵器之弩機  .衡陽生活網[引用日期2012-10-28]
  • 2.    尹釗 李根 張繼超.冷兵器之王——弩機及其配件:收藏與投資. 2016,(07),2016
  • 3.    徐佔勇.《中尚方弩機考略》:文物春秋,2009年第4期: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