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

鎖定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in Poznan,簡稱UAM),又名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 [1]  、波茲南大學。波蘭頂級高校,波蘭國內排名前三高等學府。是歐洲知名的公立高校,也是被中國教育部認證 [2]  的外國院校之一。世界排名高於中南大學、重慶大學 [3]  等我國“雙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UAM創立於1519 年,經過500 年的發展,密茨凱維奇大學 擁有5000多位教師、51500 多位學生以及1500多在讀博士,其中85%以上的教師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博士學位教授超過576名,開設了涵蓋40多個語種的專業,為波蘭外交部、各駐外大使館、各駐外貿易代表處等輸送外語人才,也被稱為波蘭外國語大學。
中文名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
外文名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in Poznan
簡    稱
波茲南大學
創辦時間
1519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院系設置
15個學院
知名校友
弗朗西斯科·哈維爾·索拉納
艾伯特·戈爾
Jan Kulczyk
現任校長
安德烈•萊西基
所屬地區
波蘭波茲南市
主要院系
教育與藝術學院, 語言學院等
別    名
波蘭外國語大學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學校介紹

密茨凱維奇大學標誌性建築總部大樓Collegium-Min 密茨凱維奇大學標誌性建築總部大樓Collegium-Min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是波蘭國內排名前三的國立綜合大學,享受來自波蘭教育部及歐盟的資金扶持,在波蘭院校中擁有全國第三多的具博士學位的教授。同時也是歐洲頂級的外國大學,被列入歐盟Eramus Mundus計劃 [4]  (學生在本科階段就讀該校時,可以通過該計劃享受免費的交換學習和研究生深造,學費由歐盟教育委員會支持,並享受高額生活費及學費補貼)。
學校位於波蘭西部,與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的德國接壤,其中Słubice校區位於波蘭與德國邊境,距離德國僅需五分鐘步行,學習在波蘭,生活在德國。校園內通行英語及各小語種,學生來自世界上78個不同的國家,各個語種的語言環境都很好。
AMU在波蘭國內的地位等同於上海復旦大學在中國的地位,下屬學院——現代語言文學學院,在歐洲的地位近似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在中國的地位。
AMU共有5個校區,分別為:
莫拉斯科校區
莫拉斯科校區 莫拉斯科校區
Słubice校區(德語、波蘭語校區)位於波蘭-德國邊境;
中央校區有校長總部大樓Collegium-Minus、AMU主禮堂、AMU主圖書館和英語、現代語言、波蘭語和古典語言學、法律和行政學、神學系;
中央校區 中央校區
西南校區設有社會科學學院和教育研究學院。
西南校區 西南校區
卡利什校區設有教育與藝術學院
卡利什校區 卡利什校區
2018/2019 UAM開學典禮 2018/2019 UAM開學典禮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學校歷史

古老的UAM大樓 古老的UAM大樓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in Poznan)是一所公立大學,創立於1519年,是波蘭目前最大的學術中心之一。前身是建於波蘭西部的兩所教會學校,其一為Lubranski科學院,建於1519年;另一所為耶穌學院,建於1537年。
1611年10月28日,根據西吉斯蒙三世瓦薩國王授予的皇家狀,耶穌學院成為波茲南第一所大學。1650年約翰二世卡西米爾國王和1678年約翰三世索比斯基國王分別頒佈了憲章,正式確立了耶穌學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1919年5月7日,波蘭國王正式建立大學308年後,新成立的皮亞斯特大學舉行了第一學年的就職典禮。這一天恰逢盧布蘭斯基學院成立400週年,該學院雖然沒有大學的地位,但被公認為是皮亞斯特大學的精神前身。
典禮後第一批開始教育活動的學院是1919年4月4日成立的多學科哲學學院。1919年4月5日,在第一次教員會議上,赫利奧多爾維奇基教授被選為校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幾年裏,該校進一步發展,開設有法律、經濟、醫學、人文、數學和自然科學以及農業和林業等學科。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以閃電戰突襲波蘭,迅速侵佔波蘭大部分領土。佔領後,德國人關閉了包括皮亞斯特大學在內的波蘭所有高等教育機構
但是,在教授和青年學者們強烈的決心和愛國主義思想下,1940年11月起,該校成為西部土地上的地下大學,2000多名學生得以在此接受大學教育。它主要由皮亞斯特大學的學術人員組成,創始人和第一任校長是Ludwik Jaxa Bykowski 教授。在短短三年時間內,逐步從兩個系擴大到六個系。
1944年8月1日華沙起義後,地下大學不得不暫停運營。在停止敵對行動後,皮亞斯特大學立即恢復活動,接納了4000多名學生。幾年後,一些院系逐步與大學分離,形成獨立的高等教育學校,如醫學院、農業學院和體育學院。
1955年,為了紀念偉大的波蘭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學校更名為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中國教育部認證名稱為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1989年12月29日,波蘭議會通過了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後加入歐盟和北約。在新的政治體制下,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逐步發展為波蘭排名前三的大學之一。
學校禮堂 學校禮堂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學校排名

2020 波蘭綜合大學排名: 第3名
2020QS EECA 新興歐洲中亞大學排名: 第60名
2021QS 世界大學排名,位列801-1000區間。 [5] 
2021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語言學: 101-150區間 [5] 
英語專業: 251-300區間 [5] 
藝術人文專業: 371 [5] 
物理與天文學: 551-600區間 [5] 
化學:551-600區間 [5] 
生物科學:551-600區間 [5] 
UAM UAM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專業院系與現代化校園

1、主要院系設置
Faculty Of Pedagogy and Arts ( 教育學和藝術學院)
Faculty Of Biology(生物學院)
現代化校園 現代化校園
Faculty Of Moder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現代語言文學學院)
Faculty Of Education Studies(教育學院)
Faculty Of English(英語學院)
Faculty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Faculty Of Physics (物理學院)
Faculty Of Theology(神學院)
Faculty Of Chemistry(化學學院)
化學學院 化學學院
2、教育學和藝術學院簡介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教育學和藝術學院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教育學和藝術學院
教育學和藝術學院(Faculty Of Pedagogy and Arts)是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最大四大分支校區之一, 學院坐落於波蘭最古老,小波蘭省第二大城市卡利什市,卡利什是波蘭中部重要的工業文化城市,學院下設藝術造型教育系,音樂教育系,藝術治療系,宗教音樂系,文化遺產保護系等十一個系。是小波蘭省和波蘭重要的藝術研究和文化保護的科研機構,學院和意大利、愛爾蘭、挪威等十幾個歐盟著名高校學院達成交流合作,學院的教師和學生每學期都有交流訪問項目。學院在2009年在波蘭著名的建築事務所APA JACEK BULAT的設計下擴建學院,現已成為波蘭最具現代校園環境之一。學院提供本科和碩士等多種藝術類專業,學院有眾多現代化的藝術工作室。視覺藝術類下設版畫圖形,油畫,雕塑,陶藝,平面設計,服裝設計,織物設計,攝影與多媒體,素描等專專業。音樂類下設合唱指揮,舞台表演,樂器,宗教音樂等專業。除了藝術類學院還提供,藝術治療,文化保護,圖書館管理,波蘭語研究,英文研究等專業
學院平面效果圖 學院平面效果圖
3、現代語言文學學院簡介
現代語言文學學院(Faculty Of Moder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是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最大的學院,也是發展最快的學院之一。現有教研人員30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74名。擁有2500多名全日制學生和500多名兼職學生。
下設德語語言系、羅曼語言系(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羅馬語、羅馬尼亞語)、俄羅斯語言系、應用語言系(德英雙語、德語師範、德語翻譯)、語言學系(匈牙利語、韓語、泰語、越南語、英語)、亞洲語言系(阿拉伯語)、東方語言系(日語、漢語、印度語)、斯堪的納維亞語言系(芬蘭語、挪威語、丹麥語、冰島語)。
德語語言系涵蓋德國文學史、奧地利文學和文化研究、比較文學、波蘭-德國文學聯繫、德語地區的文化研究、德語教學理論和實踐(在計算機支持下),德語語言學、詞彙學、詞典學、對比語言學、描述性德語語法以及文學翻譯理論等。
羅曼語言系開展與羅曼語系相關的語言學和文學研究項目,包括應用語言學,與歐洲其他國家進行的類似項目相協調並互補。其中,語言交際和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在現代世界和歐盟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來,該研究所一直參與國際研究計劃,包括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羅馬尼亞語的短語、語音、語法和形態等。
俄羅斯語言系主要開展語言學和文學領域的研究。鑑於俄羅斯當今局勢的複雜性和多變性,俄語地區有關文學和文化的既有觀點已過時。因此,需要使用現代技術手段展開研究,以期修正既定的陳規定型觀念,並本着跨文化對話與交流的精神,以開拓性的方式尋求新的解決方案。該研究所還着重於對俄語,俄語和英語,俄語和烏克蘭語以及應用語言學俄語授課等跨文化方向的研究。
語言學研究所的研究與教學活動與國際合作緊密聯繫,涵蓋的主題非常廣泛,擁有15個固有項目和29個創新項目,主要利用語言的公理模型,比較語音學和語音學,語言學方法,社會交往邏輯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方法,並結合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技術,在具有廣泛實際應用的領域展開研究。例如從翻譯的角度對法律語言進行研究,以使法律文件能夠通過計算機得到正確的翻譯。
應用語言系是建立在語言學、語言教學、翻譯和文化研究領域的基礎之上,將研究與教學結合起來,包括教師培訓、翻譯研究以及交流與調解研究。研究項目包括語言學與教學理論和實踐、語言習得、第一外語和第二外語的學習、雙語教學、專業語言教學、從教與學角度看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跨文化和符號間的交流、微語言教學、外語教師的培訓、語言翻譯等方面。
亞洲語言系包括古典和現代阿拉伯文學,伊斯蘭和庫爾德問題,中國文學和戲劇,中亞的語言和文化,土耳其語言,文學和歷史,蒙古語言學,希伯來文學,舊約翻譯, Karaim、撒瑪利亞人和Aramaic 研究,通古斯語言,少數民族研究以及哈薩克和Karaim 的詞彙學。研究項目包括Karaim習俗研究,中亞國家的語言政策,哈薩克斯坦的文化、語言和社會變化,阿拉伯文化,阿拉伯國家的民族宗教結構等。
東方語言系涵蓋日本的語言、文學和歷史,中國的語言,中亞的語言和文化,印度的文學、哲學、宗教和文化以及語言學、少數民族和語言政策。研究項目涉及諸如亞太地區的國際組織,亞洲在全球的政治重要性的增長以及東亞的政治和安全問題等當代問題。該部目前正與孔子學院合作編寫波蘭漢字典,以及象形文字的認知詞典和中國的書面語言體系研究。
斯堪的納維亞語言系是波蘭為數不多的專門研究斯堪的納維亞語言領域的中心之一,在斯堪的納維亞語普通語言學、文學以及斯堪的納維亞的歷史和文化等領域開展廣泛的研究工作。同時,該部參與國際研究和夥伴關係計劃,並定期組織國際科學會議。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學術研究

學生 學生
波蘭作為世界傳統教育強國,享譽世界的名人數不勝數,肖邦、居里夫人、哥白尼、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羅特布拉特、伊斯雷爾·愛潑斯坦等等,這一切都源於其高品質的教育質量。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作為波蘭國內排名前三的高等學府之一,每年都為波蘭以及歐洲貢獻大量人才,超高的博士教授比例,是學校頂級教學質量的保障。
同時,開設了大量小語種課程的現代語言文學學院,是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最強勢的學院之一,每一個語種都由來自歐洲各個國家的教授團隊授課,在西班牙語、俄語、德語、意大利語、波蘭語、捷克語、法語、日語、韓語、泰語、漢語、捷克語、匈牙利語、葡萄牙語等各語種專業均排名全國第一。擁有全國最領先的教育資源,與中國北京外國語大學學術研究方向較為接近,在波蘭外語學院中排名第一。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作為中歐的戰略伙伴,一直致力於為中歐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持作出貢獻。因此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努力尋覓國際合作研究和教學項目,尤其與歐盟國家的聯繫頗為緊密。 [6] 
同時與中國多所985、211院校開展人才聯合培養計劃,如中國政法大學 [7]  、浙江大學 [8] 上海外國語大學 [9]  、重慶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城市介紹

波茲南(波蘭語:Poznań,官方全名:波茲南首府城市;中譯為波森)是波蘭中西部的一個城市,人口578,900 人(2002 年)。該市位於瓦爾塔河沿岸,與德國接壤,是波蘭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波蘭重要的歷史中心之一。
波茲南聖彼得及聖保羅巴西利卡大教堂(Cathedral Basilica of St. Peter and St. Paul in Poznan)是波蘭最早的一座大教堂。教堂內有波蘭早期統治者的墓穴,如梅什科一世大公、國王波列斯瓦夫一世、國王梅什科二世、卡西米爾一世大公、大波蘭普熱梅斯瓦夫一世大公及國王普熱梅斯瓦夫二世等。
如今,波茲南是波蘭最大的工業、交通、文教和科研中心之一,也是波蘭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 [6]  。隨着中國“一帶一路”計劃與波蘭合作的深入,波蘭的經濟發展速度逐年得到提升,經濟總量居歐盟成員國第8位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