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氏囊

鎖定
法氏囊是鳥類特有的結構,位於泄殖腔後上方,囊壁充滿淋巴組織。人和哺乳動物無法氏囊,其類似的結構可能是骨髓或腸道中的淋巴組織(集合淋巴結,闌尾等),亦有法氏囊作用。其大小隨年齡有顯著變化,性成熟後逐漸消失。
中文名
法氏囊
外文名
Bursa of Fabricius
別    名
腔上囊
意    思
鳥類特有結構,位於泄殖腔後上方

法氏囊結構

法氏囊採用石蠟切片、HE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分別對健康10月齡非洲鴕鳥和45日齡固始雞法氏囊解剖學組織學結構進行觀察和分析。非洲鴕鳥法氏囊覆蓋於泄殖道和糞道後段的背側,呈圓形囊狀穹窿, 不形成真正的囊, 沒有蒂。鴕鳥法氏囊黏膜面密集地分佈着肉眼可見的小米粒狀淋巴濾泡。顯微鏡下, 鴕鳥法氏囊淋巴濾泡依附小梁單個分佈, 凸出於囊腔形成結節, 且淋巴濾泡由外圍的髓質、中央的皮質及二者之間的一層皮—髓邊界細胞組成, 黏膜上皮為復層柱狀上皮, 移行至淋巴濾泡轉為單層細胞; 單個淋巴濾泡麪積: 背側壁<顱側壁<腹側壁(P<0.01, P<0.05); 淋巴濾泡數目: 腹側壁<背側壁<顱側壁(P<0.01); 淋巴濾泡皮質面積: 背側壁<顱側壁(P<0.05)。非洲鴕鳥與雞的法氏囊在結構上有明顯差異, 其背側壁、腹側壁及顱側壁在形態學上也存在差異, 且腹側壁的獨特結構説明了其為消化道到法氏囊的過渡。 [1] 

法氏囊功能

法氏囊是禽類的中樞免疫器官,可產生B淋巴細胞,從而產生特異性抗體來完成特定的免疫應答

法氏囊傳染性

傳染性法氏囊炎發生極為普遍,並具有爆發性、連續性特點。雛雞感染後,可導致免疫抑制和缺陷,從而造成疫苗免疫失敗,使雞對傳染性疾病感染幾率增加。

法氏囊病毒特性

1、在外界環境中極為穩定,能在雞舍中長期存在(保持感染能力可持續122天)2、對紫外線乙酸、氯製劑、強酸強鹼都具有抵抗力。3、耐熱(56℃,30分鐘;30℃,5小時內病毒不被滅活)。4、在0.5%的碳酸溶液中病毒不受影響。

法氏囊流行病學

3-6周齡的雞最易感染,病雞為主要傳染源,其排泄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墊料、用具、人員等間接傳播。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感染後3天出現傷亡,5-7天達到最高峯。發病雞自身免疫感染程度不一,傷亡率不等。有混合感染的,還有可能提高傷亡率。

法氏囊臨牀症狀

表現為伏地閉眼昏睡,羽毛蓬鬆,頸肩部羽毛逆立(豎起)。排白色水樣稀糞。個別雞糞便帶血,這是法氏囊出血經一短管流入泄殖腔所致。由於不飲而頻頻排出白色水樣稀糞,導致脱水,表現為腳爪與皮膚乾枯。常有不明顯的震顫現象,即伏地昏睡中輕微發抖。在明顯發病之前,即進入昏睡狀態之前,偶爾有個別雞掉頭啄自己的肛門,這可能是法氏囊痛癢的緣故。發病早、中期體温升高,達43℃,臨死前體温降低,僅35℃。

法氏囊剖檢變化

法氏囊呈黃色膠凍樣水腫、質硬、粘膜上覆蓋奶油色纖維素性滲出物,有的法氏囊粘膜嚴重發炎、出血、壞死、萎縮。死雞嚴重脱水、腿和胸部肌肉有出血,顏色暗紅。腎腫脹,腎小管輸尿管充滿白色尿酸鹽。脾脹腺胃肌胃交界處粘膜出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