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傳染性法氏囊炎

鎖定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又名腔上囊炎、傳染性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雛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別    名
傳染性法氏囊炎
多發羣體
雛雞
傳染性

傳染性法氏囊炎禽病介紹

目前本病作為危害養禽業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該病引起雛雞免疫抑制,使病雞對大腸桿菌腺病毒沙門氏菌、雞球蟲等病原更易感,對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種的反應能力下降,因此該病對養雞業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1] 

傳染性法氏囊炎發病病因

傳染性法氏囊炎:胸肌出血 傳染性法氏囊炎:胸肌出血
本病是由雙股RNA病毒引起。此病毒對大多數消毒劑(除甲醛、碘劑以外)和外界環境均有抵抗力,所以它們可在雞舍裏存活數月之久,在水、飼料與糞便中亦可存活數週。

傳染性法氏囊炎流行特點

傳染性法氏囊炎:腺胃、肌胃交界處出血 傳染性法氏囊炎:腺胃、肌胃交界處出血
本病潛伏期2~3天,易感雞羣感染後初期有采食量猛增現象。病初症狀有時看到部分雞啄自己肛門周圍的羽毛,隨即病雞出現腹瀉,排出米湯樣稀白糞便或水樣稀便。發病1~2天后的病雞精神萎靡,有些雞身體輕微震顫,走路搖晃,步態不穩。隨着病情發展,在第3~4天開始死亡,食慾減退,翅膀下垂,羽毛逆立,嚴重者雞頭垂地,閉眼呈昏睡狀態。中後期觸摸雞有冷感,因過度拉稀脱水嚴重,趾爪乾燥,眼窩凹陷,最後極度衰竭而死,病程6~7天,死亡高峯集中在5~6天,一般情況下感染後第7天進入恢復期,雞羣逐漸恢復健康。

傳染性法氏囊炎解剖病變

傳染性法氏囊炎:法氏囊水腫 傳染性法氏囊炎:法氏囊水腫
1.死雞呈嚴重脱水現象,腿肌及胸肌可見大片刷狀出血斑;
2.法氏囊腫大、化膿,有時出血;
3.腎臟腫大、尿酸沉着;
4.腺胃及肌胃交接處粘膜有出血帶;
5.由於發病很快,經3~4天高死亡後迅速恢復正常。法氏囊腫大化膿、出血,至萎縮,以上之症狀可診斷為本病。

傳染性法氏囊炎預防措施

傳染性法氏囊炎:法氏囊紫葡萄樣出血 傳染性法氏囊炎:法氏囊紫葡萄樣出血
1、肉雞母源抗體效價高低進行免疫。
2、建立良好的衞生管理制度。
3、用福爾馬林或碘劑消毒。
4、發病雞羣初期可使用高免蛋黃做緊急接種,效果很好。
參考資料
  • 1.    B.W 卡爾尼克.禽病學.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西路2號: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11:55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