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泉河

(淮河流域南四湖支流梁濟運河支流)

鎖定
泉河,是北泉河、南泉河、總泉河的總稱,因泉水匯流成河,故名泉河。淮河流域南四湖支流梁濟運河支流。北泉河較長,以為正源。原源於汶上縣東北部丘陵區。1962年,在楊店鎮曹營村將其上游東、西兩支改道入小汶河。因此,源頭改為曹營村。北泉河南至鵝河長31.8公里,南流至南站鎮鵝河村,下為總泉河。南流至南旺西之京杭運河——梁濟運河長11公里,故泉河長42.8公里(一説42.47公里 [9]  )。南北泉河流域面積總計451平方公里,全河流域面積626平方公里 [9] 
為了充分發揮泉河的防洪除澇和蓄水灌溉作用,從1965年至1972年連續引進疏溉,根治和興建橋閘,特別是1965年冬1966年春,全縣以3萬人大幹125天疏挖南北總泉河完成土方548萬方攔河建閘6座,對防洪除澇和攔蓄灌溉發揮了巨大作用,保證了糧、棉穩產、高產,旱澇豐收。 [1] 
中文名
泉河
所屬水系
淮河流域南四湖支流梁濟運河支流
地理位置
山東省南部
流經地區
汶上縣
發源地
汶上縣楊店鎮曹營村
主要支流
南泉河、北泉河
河    長
42.8 km
流域面積
626 km²
河    口
汶上縣南旺鎮大店子西南

泉河幹流概況

泉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泉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泉河,位於小汶河東,縱貫汶上縣境南北,為全縣主要排澇、回灌河道。分南、北泉河和總泉河三部分。南、北泉河中泉河在鵝河村匯口以上東西兩支, 總泉河為兩支匯流後的幹流。北泉河較長,應以其為正源。 [1] 
以北泉河為源,泉河原源於汶上縣東北部丘陵區龍鬥、雞爪、老源頭等泉。南貫汶上縣,注鵝河入蜀山湖濟運。1962年,在楊店鎮曹營村將其上游東、西兩支改道入小汶河。因此,源頭改為曹營村。改道後,流經楊店鎮、汶上縣城、南站鎮與南泉河匯合。河長31.8公里,流域面積220平方公里(包括寧陽8平方公里)。承接寧陽客水多年平均94.1萬立方米。 [1] 
北泉河自南站鎮鵝河村匯南泉河後,為總泉河,原注入蜀山湖濟運。1959年後下游延至南旺鎮大店子西南入梁濟運河,長11公里。自曹營村總長42.8公里(一説42.47公里 [9]  ),流域面積626平方公里 [9]  。本段支流有紅沙河、高家河、石村窪溝、大溝窪溝。 [1] 
北泉河從小汶河分支處汶上縣楊店鎮曹營村 北泉河從小汶河分支處汶上縣楊店鎮曹營村
北泉河汶上縣城段 北泉河汶上縣城段
南泉河、北泉河在鵝河村匯流處 南泉河、北泉河在鵝河村匯流處
總泉河南旺鎮河口段 總泉河南旺鎮河口段

泉河水文特徵

南泉河,長度26公里,河底寬6~35米,堤高2.6米,防洪安全泄量104~270秒立米;北泉河,長度32公里,河底寬10~30米,堤高3~3.5米,防洪安全泄量152~280秒立米;總泉河,長度11.3公里,河底寬40~78米,堤高4~5米,防洪安全泄量324~598秒立米。 [5] 
汶上為井灌較早的縣,雖地下水砂層厚、分佈廣,且有大汶河、泉河、梁濟運河客水補源,但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勻,攔蓄差,可利用量小,加之近年連續乾旱,地下水仍在繼續下降,致多數普通機井吊泵已抽不上水。
據環保、防疫、打井辦公室資料和40個水樣分析鑑定,汶上縣地表水基本未受污染。地下水化學類型以重碳酸鹽、碳酸鹽到硫酸鹽型為主,氯化物水在泉河中下游呈片狀分佈。礦化度一般為0.2~0.6克/升,PH值在6.5~7.5之間,總硬度一般低於25德國度/升,為中性水。適於飲用、灌溉。次邱鄉鹿角灣管區、南旺鎮小店子約計16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含氟量高達9毫克/升(國家規定標準1.0毫克/升),且水質硬度大,長期飲用易患氟斑牙和氟骨症。1982年後政府相繼投資8900元,幫助47個行政村除氟改造水井61眼。 [3] 

泉河自然災害

1953年8月,連降大雨,汶、運、泉河水位三次陡漲,致坡窪水不能及時入河,全縣淹沒土地24.6萬畝,絕產10萬畝。1954年7月大雨,河水猛漲。16日18時,小汶河支流王家河於王口村東決口。全縣淹沒土地22萬畝,絕產8.5萬畝。 [4] 
1956年6~7月,連降大雨,各河道水勢浩大。北泉河上游因寧陽客水下泄,漫溢5公里餘,並於木郎橋決口,淹地21萬畝,重災6萬畝,倒塌房屋2000餘間,砸死4人,淹死1人。 [4] 
1957年7月連降暴雨,小汶河、泉河洪流迅猛下泄,加之老運河及湖水頂託,致小汶河中上游步村、苑村、高莊、草橋等多處決口;泉河多處漫溢。決口20餘處。7月19日,濟寧專署指令在郭莊、周莊、十里閘、後崗等處進行分洪滯洪。全縣計淹沒土地80餘萬畝,水漫村莊300餘個,倒塌房屋2萬餘間。1962年汛期降雨420毫米,南、北泉河因受運河河水頂託,排泄不暢,致城關、義橋、南站、南旺等10餘處公社16萬畝澇窪地積水,成災11萬畝,絕產5萬畝。 [4] 
1963年汛期降雨641.6毫米(日降雨量100毫米以上者3次)。致河水陡漲。加之麥收後陰雨連綿,坡窪之水不能及時入河,全縣積水55萬畝,成災46萬餘畝,絕產24萬畝,181個村莊被困,77個村莊進水,倒塌房屋17568間,砸死砸傷10人,死亡牲畜30頭。1964年降水1394.8毫米。入8月後暴雨數日,繼而陰雨;連綿40餘日。汛期降雨高達956.3毫米。致泉河決口20餘處,平地積水深1米許,淹沒土地75.4萬畝,水圍村莊478個,倒塌房屋11.5萬間,傷亡人口185名,牲畜47頭。 [4] 

泉河主要支流

泉河徑流

北泉河。源於汶上縣東北部丘陵區龍鬥、雞爪、老源頭等泉。原為明永樂年間開發疏導的濟運輔助工程之一。《泉河史·陳侃龍鬥泉記略》載:“東宮尚書郎喬君廷儀,奉命督浚東泉,委出灌閘抵汶陽(汶上)之東北。越四十里許澄濼鐺山,見怪石特出,堅壤蹲起,有泉一泓,涓涓南瀉……又西迤三里至龍鬥泉,泉脈鼎沸,若兩虯相擊……於是順勢於自然,命官集眾,操閘稱畚,浚源沂流,決排壅塞,使由魯溝(小汶河)入會通河(運河)”。原河經趙橋、曹營、大屯橋,至波浪橋分為二支。一支西流經路家橋、崔家橋,於草橋東提前入汶濟運(此支現已不存),一支南流入蒲灣泊,又南至汶城北與西濼泉、舊濼泉匯流,環城後(護城河)由西南隅出壩口橋,西南注鵝河入蜀山湖濟運。1962年,將其上游東、西兩支改道入小汶河。改道後,河長31.8公里,流域面積220平方公里(包括寧陽8平方公里)。承接寧陽客水多年平均94.1萬立方米。為汶上歷史上農業、釀造業主要水源。郭窪溝、八里溝、孫莊户溝、黑泥溝、長橋溝、大寨溝、紅心河溝為其支流。 [1] 
南泉河義橋鎮段 南泉河義橋鎮段
南泉河。據清康熙十三年(1649)續修《汶上縣誌》載:“新開馬莊泉,距城(東南)18裏,出馬莊流15裏,至柳杭頭泊而散。前志雖載,猶為廢泉。清康熙十三年,知縣孟遇時奉行查理,納舉人路光岱議,督浚疏壅挑淤,泉始湧,並旁搜得泉二十有四,浚而西流,入蜀山湖濟運”。此為南泉河形成之始。1964年整修,上游延伸至界牌,下延至鵝河注入總泉河,長24.5公里。流域面積231平方公里(包括寧陽縣55.7平方公里,兗州縣9.3平方公里)。承接寧陽、兗州兩縣客水年均737.5萬立方米。支流有黃窪溝、潘家窪溝、泉家窪溝、朱家窪溝、陳村溝。 [1] 

泉河湖泊

泉河下游,原主要有南旺、蜀山、馬踏三個湖。三湖水岸相接,共處縣境西南部,面積約65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7.4%。“湖多魚鱉菱荻蔬蒲,居人賴焉。夏秋之間,菱荷錦張,燦若曉霞,遊者擬睹江南之勝。”(明編《汶上縣誌》)汶上三湖本為一湖,古屬大野澤。五代至金初,因黃河時常氾濫淤墊,迫使澤面北移,環梁山聚成巨浸,稱梁山泊。元初梁山泊殘部分為兩湖,北稱安山湖,南為南旺湖。至元二十年(1283),元統治者納馬之貞之策掘濟州河(濟寧~大安山),將南旺湖縱割為二:河之西沿舊稱,河之東曰蜀山湖。明永樂九年(1411),宋禮用白英策,築戴村壩,改造小汶河,引汶水經蜀山湖至南旺分流濟運,復將蜀山湖分割為二:小汶河之東沿舊稱,以西稱馬踏湖。三湖由之形成。舊時三湖為汶上蓄、排總樞和大運河中段咽喉。明、清二代曾相繼改造,加固堤防,用為運河水櫃。但每遇特大暴雨,仍有氾濫之災,直至建國後,方得根治。清末罷漕運後,因泉河、小汶河荒於治理,湖內蓄水漸少,部分湖底被墾為學田。1959年小汶河上游截流,加之連年乾旱,三湖之水日趨枯竭。至1987年,除蜀山湖內尚有少量蓄水和葦田外,多被墾植。 [8] 

泉河

汶上諸泉多出於東北境丘陵區和東境馬莊一帶。較著名者有11個。龍鬥泉,位於汶上縣城東北25公里,出雲尾村土中。泉脈鼎沸如兩虯相擊,故名。薛家溝泉,在龍鬥泉東北,流0.5公里匯龍鬥泉。老源頭泉,在龍鬥泉東北,流1公里匯薛家溝泉。雞爪泉,在龍鬥泉東0.5公里,出南陶村土中,東流0.5公里匯濼泉。趙家橋泉,位於濼泉南徐村,西流2公里匯入坡石橋。濼泉,出羅山村坡土中,東距龍鬥泉1.5公里,匯坡石橋。西濼泉,在雞爪泉附近。西龍泉在趙橋附近。白沙泉,在龍鬥泉附近。新濼泉,在濼泉附近。馬莊泉,在縣城東南9公里,出馬莊坡地。清代曾疏浚挑淤,除主泉外,旁搜得泉24個。 [8] 
明代以前,縣境東北諸泉因勢匯於汶水支流和縣城北之蒲灣泊。馬莊諸泉多匯入西南湖窪。明清兩代,先後導入北、南泉河濟運。清代曾設泉官、丁夫看管疏導。20世紀50年代,縣府曾組織對龍鬥泉、雞爪泉、馬莊泉重點挖掘。時馬莊泉每小時尚湧水8公升。20世紀60年代涸竭。現唯龍鬥泉尚有泉湧,其餘均無跡可尋。1979年10月,於龍鬥泉建揚水站一座。湧水量每小時約10~12立方米。 [8] 

泉河治理開發

泉河河道治理

南北泉河系明、清兩代先後彙集縣境東部、東北部諸泉及地表水,至南旺濟運的主要輔助工程。故兩代均曾置吏設夫,多次加以疏浚維修。對汶上排澇回灌曾發揮重要作用。清光緒間罷漕運,堤防失修,時常氾濫成災。1933、1934年汛期氾濫,兩岸漫溢決口,總計淹沒良田1600餘頃。1936年3月,山東省政府批准從縣建設特捐項下動支292萬元,並允撥災民3000人之工賑,着縣長張鴻鈞徵工治理泉河。繼之成立挑挖泉河事務所,徵調民工萬餘,對南北泉河疏浚治理達45公里。計挖土150萬立方米,用工日50餘萬個。 [5] 
1950~1952年,縣政府先後動員民工1.5萬人,對臨黃堤、小汶河及南泉河堤防進行復修。挖土69.97萬立方米,用工日64萬個。1952年,泰安、滕縣兩專署分別組織疏浚南北泉河及總泉河(時總泉河屬滕縣專署濟寧縣所轄)。動土116.67萬立方米。同期建涵洞8座50孔,用工日74.2萬個,投資小米262.5萬公斤。1953年,疏浚南泉河、總泉河和北泉河部分河段,建涵洞8座、50孔。用工40.2萬個,投資小米262.5萬公斤。 [5] 
1950~1953年,縣政府根據“防止水患,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水利方針和堅持以排為主,高低水分排,就近入河的原則,對泉河排水溝進行開挖疏浚。新開及疏挖了唐河、安流渠、馬踏湖排水溝、高家河、八里溝、姜溝、朱家溝、黑泥溝、紅廟溝、長橋溝等21條骨幹排水溝,長238.8公里,流域面積530.4平方公里,建橋涵47座。做土石方192萬立方米。解決了17個大窪的排水問題。1951年,澇災面積57萬畝,成災只有13萬畝。1955年,於縣城西南隅壩口利用泉河水源,建小型發電站1座,年發電量42136度。1958年擴建,發電54100度。後因水源不足撤除。由於1953年對泉河治理未達到設計標準,1956年伏汛,澇窪地復積水成災,致汶、寧兩縣交界處因排水發生糾紛。經過協議,1957年自劉家黃茂西韓橋排水溝第一個拐灣處,至陸村南三孔橋西,挖排水溝一條,清除韓村以下兩座土壩,重修南泉河三孔橋、五孔橋和北泉河曹營橋、溝頭橋,並清除南泉河障礙物,另建生產橋2座。計挖土11.6萬立方米,用工日5.2萬個,投資7.5萬元。 [5] 
1958年,對北泉河趙橋至縣城北門(25公里)、南泉河馬莊至後崗(20公里),疏挖復堤。挖土1062萬立方米,用工日712.5萬個。1961年10月,調集5000人疏挖總泉河小店子~梁濟運河入口段。使底寬增至18米,平槽泄量28立方米/秒。挖土15萬立方米,用工日10萬個。1962年為調整水系,將北泉河上游於曹營改道入小汶河,並疏浚小汶河4.5公里,建曹營生產橋1座,於改道入口處建引水涵洞1座。出民工6000人,用土29.09萬立方米,用石346立方米,鋼筋混凝土103立方米,工日19.98萬個。投資30萬元,補助糧食12萬公斤。1963年春,開挖總泉河蜀山湖段(平槽泄量20立方米/秒),與小店子下游接通。1964年4月,開挖總泉河二道溝以下至梁濟運河段,設計防洪(沂、沐、泗綜合法)按三年一遇的30%。二道溝以上和南泉河按35%治理,曹營改道處魏陽橋以上至寧陽山後村,按三年一遇的50%標準開挖(由寧陽施工)。共挖土58.5萬立方米,用工日33.26萬個。同時興建後崗橋、邱橋、梁橋。完成土方3148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180.32立方米,砌石1222立方米,用工日29730個。國家投資50萬元,糧食21.5萬公斤。 [5] 
1965年起,按三年一遇除澇,20年一遇防洪標準,根治南泉河、北泉河。同年11月25日至1966年1月9日,將總泉河及南泉河張橋以下、北泉河賈橋以下(33.5公里)疏挖完竣。計動土201萬立方米,用工108萬個。1966年3月至5月13日,疏挖南泉河張橋至界牌,北泉河賈橋至畢橋(長47.7公里)。挖土346.8萬立方米,用工173.6萬個。同時抽調3810人,組成打石建橋專業隊,沿河建賈村、高莊、田莊、鹿莊、李崗、北門、北坡、周莊、劉許鋪等16處橋、閘(173孔)。挖土5萬立方米,用石7300立方米,混凝土、鋼筋混凝土396萬立方米。用工日21.5萬個。國家合計投資55萬元,縣自籌17萬元,用糧220萬公斤。同期還修建了南旺、柳林、十里閘、寺前、蜀山5座排灌站,投資80萬元。1968年,興建北泉河壩口節制閘。閘長36米,10孔,單孔淨跨2.5米,高6米,橋面寬8米,最大流量193立方米/秒,最大蓄水深5米,載重量13噸。1970年3~7月,於縣城西門外北泉河上建淨跨36米雙曲拱大橋。橋面寬11.4米,載重量汽—13噸,拱矢高5~4.5米。拱尺度1/8,拱軸系數2.24。1971年,建曹營穿河涵洞2孔,單跨2.5米,長150米。引曹營以上10平方公里地表水入北泉河。做土石7000立方米,用工5萬個。同時興建五孔橋、三孔橋節制閘。1972年,建北泉河大屯節制閘。長26.5米,7孔。每孔淨跨2.5米,高3.7米,面寬6米。最大蓄水深3.8米,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1974年,建牛村(總泉河)節制閘。10孔,淨跨2.8米,動土4萬立方米,用石3850立方米,混凝土、鋼筋混凝土1090立方米,用工75萬個,投資50萬元。 [5] 
1950~1987年,泉河共建橋、涵、閘88座。其中南泉河建橋12座(橋閘2座),涵洞20座。北泉河橋18座(橋閘4座),涵洞28座。總泉河橋4座(橋閘2座)、涵洞6座。泉河經建國後多次治理,已形成比較完整的排水體系。 [5] 

泉河水力發電

壩口水電站,座落於縣城西南隅壩口橋北泉河上,佔地2.5畝,建房11間。1956年9月,由縣人委與國光農業合作社合辦。工程投資5.5萬元,濟寧專署水建指揮部設計,1957年5月建成發電。裝有木製水輪機1台,25千瓦發電機1台,30千伏安變壓器1台,15千伏安變壓器2台,3.3千伏高壓線路2千米。年發電量2.4萬千瓦時。1958年2月,因水源不足,改由60馬力汽油機託帶。1959年11月,增設90馬力柴油機和60千瓦發電機各1部,並增添相應設備,年發電量增至3.6萬千瓦時。1965年6月,縣火力發電廠建成後停用。 [6] 
溝頭水力發電站,1956年1月由上游人民公社(今楊店鄉)在溝西村南北泉河上興建,同年7月竣工運行。裝有木製水輪機1台,拖帶14千瓦發電機1部,變壓器2台、20千伏安。年發電量1萬千瓦時。1962年因水源不足停運。 [6] 
路橋水力發電站,衞星人民公社(今次邱鄉)在路橋村南泉河上興建。縣水利局設計,投資8000元,1960年9月投入運行。裝有木製水輪機1台,拖帶20千瓦發電機1台,20千伏安變壓器1台。年發電量1.5萬千瓦時。1961年3月因泉河改道,改用90馬力柴油機發電,不久停運。 [6] 

泉河城市供水

1949年前,汶上縣城用水以城外泉河水為主,用明礬澄清後飲用。唯少數富商大户備有磚砌水井,深度為3~4米。1950年,縣防疫站於西關橋東側,臨河打大口井一眼,至此不再直接提取河水。 [7] 

泉河引水工程

松山引汶灌渠,原名勝利渠。1977年開掘。縱貫軍屯、楊店、郭倉、郭樓4鄉。乾渠自松山西,南經溝頭,由曹營涵洞入北泉河,繼由泉河節制閘逼水西行,順汶軍公路折而西南入楊店鄉境,至郭倉鄉穿汶濟公路橋西下,越小汶河入安流渠,尾水注入排滲河。長17.5公里。渠首建5孔引水閘,每孔淨跨2米。乾渠建橋、涵、閘45座。共做土石33.75萬立方米。用工日20.73萬個。由於所處地勢較高,工程不配套,水源不足,僅郭倉鄉沙溝窪及郭樓鄉西部小面積自流灌溉。實灌面積1.5萬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