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汶河

鎖定
小汶河,1979年,小汶河改稱汶寧新河,但習慣上仍稱小汶河 [10] 京杭運河-梁濟運河水系,原為明永樂年間(1411年)開挖的引汶濟運的人工河道,起自大汶河下游戴村壩,至十六世紀,小汶河至南旺一段,成為汶水濟運的唯一河道和分水點,又是分泄汶河洪水、減輕下游防洪負擔的排洪河道。清代漕運停罷後,經過三次改道治理後,源自山東省寧陽縣泗皋村東北,經寧陽、汶上兩縣,下至梁濟運河入口汶上縣十里閘村北,全長65.2公里,總流域面積212平方公里。根據防汛要求,小汶河安全下泄流量為153立方米/秒。 [7]  主要支流有大莊溝、馬踏湖溝等。
小汶河舊為貫通汶上南北及與縣外交通的主要航道。1959年,小汶河上游堵覆,航運廢。 [5]  經治理小汶河故道成為防洪除澇及引汶補源的大動脈。沿河改建、新建了一批函閘建築,對沿河地帶地下水有明顯回升效果顯著。 [4] 
中文名
小汶河
別    名
汶寧新河、寧汶河 [10] 
所屬水系
京杭運河-梁濟運河水系
地理位置
山東省西南部
流經地區
山東省寧陽縣、東平縣、汶上縣
發源地
寧陽縣的泗皋村東北
主要支流
大莊溝、馬踏湖溝
河    長
65.2 km
流域面積
212 km²
河    口
汶上縣十里閘村北

小汶河幹流概況

小汶河的位置及水系情況 小汶河的位置及水系情況
小汶河,主要由小汶河干流、小汶河東支和小汶河北支三部分組成。小汶河原以戴村壩為源,1962年將泉河曹營以上的河道改道入小汶河後,泉河北支上游兩支成為小汶河上游,即小汶河東支和小汶河北支。東支較長,應為現代小汶河的源頭。小汶河東支起源自寧陽縣的泗皋村東北。小汶河干流從軍屯鄉莊户村後三叉口起,經軍屯、楊店、郭倉、郭樓、寅寺、汶上、次丘、劉樓、南旺9個鄉鎮約42個村莊,(戴村壩至孫村一段,長12.5公里,分屬東平、汶上管轄。 [6]  )於南旺鎮十里閘村南注入梁濟運河,長69公里,總流域面積23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寧陽縣108平方公里)。 [8] 
1979年小汶河下游自中王莊經十里閘村北,改道入梁濟運河,此段長8.2公里。此後,該河干流上至魏陽橋,下至梁濟運河入口,全長69公里,總流域面積212平方公里(含泉河北支163.5平方公里),小汶河改稱汶寧新河。1987年引汶補源工程對汶寧新河進行疏浚,測得全長65.2公里。 [10] 
小汶河河道,因上、下游落差較大,開挖時為降低流速,儲存水量,彎曲迂迴,沿走高地,灘淺而寬,全河較大彎80餘處,一般寬度100~500米,排洪能力低下。解放後連年培修加固堤防,增強了抗洪能力 [1-2]  [9] 
小汶河中游河道特徵 小汶河中游河道特徵
小汶河十里閘東、南、北三村交匯處一段 小汶河十里閘東、南、北三村交匯處一段
小汶河入運處 小汶河入運處

小汶河形成變遷

小汶河,自東北至西南,縱貫汶上縣境。歷史上曾為縣內通航和引汶濟運發揮過重大作用。小汶河為大汶河分支。形成年代久遠,各段河道和名稱也幾經變易,難以詳考。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汶水自桃鄉(今南陶村一帶一編者)四分,當其派別之處謂之泗汶口(今戴村壩附近一編者)。其左(南)二水雙流,南至無鹽縣之郈鄉城(在今汶上北部一編者)南……汶水又西合為一水,西南入茂都澱(陂水之異名也)。(按茂都澱即南旺湖一編者),澱水西南謂之鉅野溝,又西南經緻密城(古中都城,在今南旺北湖口一帶一編者)南。”《山東運河備覽》載:“由戴村南流謂之魯溝(一名席橋河)。又西南流至縣城北2裏,受蒲灣泊之水謂之草橋河。又西南流10裏謂之白馬河。又西南流20裏謂之鵝河(鵝河故宋運道也,涸而為渠,汶水由之)。又西南15裏謂之黑馬溝(亦名聖泉河)。又西南注於南旺湖。” [3] 
《水經注》所載自泗汶口西南流縱貫縣境的汶水,為境內古汶水支流。《山東運河備覽》所載汶水,即為明永樂九年(1411)工部尚書宋禮納白英(有傳)之策,用於引汶濟運而至今猶存的小汶河。兩相比較,只有部分河段和名稱有所變易。以此可知,宋禮、白英所開小汶河,是在舊河道基礎上疏浚改造而成。其自戴村壩逶迤西南,中經城西草橋、何灣等村,至南旺分流入運河,全長40餘公里。清末罷漕運,小汶河被棄置。復經民國戰亂破壞,時常決口成災。1959年11月,經省地批准,將其下游自中王莊改道經十里閘北入梁濟運河,同時將上游入口處築壩堵復。1962年復將北泉河上游的東西支流改道入小汶河。改道後(上自魏陽橋,下至梁濟運河入口處)全長68公里。魏陽橋上接寧陽縣河道8.9公里。總流域面積238平方公里。河道彎曲迂迴,灘淺而寬(100~500米)。全線大灣20餘處,有“三灣不離温口”、“三灣不離路莊”、“三灣不離孫口”之説。中泓河槽呈“S”形行進,泄水不暢。承受客水量多年平均1234.9萬立方米。支流有大莊溝、馬踏湖溝。 [3] 
小汶河原起點——載村壩 小汶河原起點——載村壩
原運河南旺段 原運河南旺段

小汶河水文特徵

小汶河的防汛保證任務是:入梁濟運河河口保證水位37.5米,相應參考流量95.28立方米/秒。(設計小汶河入梁濟運河口二十年一遇防洪流量620立方米/秒,水位39.24米) [1]  根據防汛要求,小汶河安全下泄流量為153立方米/秒。 [7]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漕運停罷,小汶河失去作用。民國時期,堤壩失修,汛洪無法控制,極易氾濫成災。小汶河入口處常年蠶食沖刷,河槽形成上游寬、下游窄的漏斗形狀,呈S形前進,較大的彎有20餘處,中泓河槽長130裏。當地有“三彎不離温口,三彎不離路莊,三彎不離孫口”之説。1553~1937年,該河共發生洪澇災害106次,其中明代43次、清代59次、民國4次。1918年6月29日,大汶河戴村壩流量達到7500立方米/秒,其中小汶河857立方米/秒,造成汶河及小汶河兩岸漫溢決口70餘處。1951年,戴村壩流量4400立方米/秒,小汶河分水750立方米/秒,王口村東南決口,造成小汶河以西,老運河以東三角地帶秋禾絕收。1957年,濟寧地區發生特大洪災,戴村壩處流量6070立方米/秒,小汶河流量1040立方米/秒,多處決口,360個村莊被淹,80餘萬畝土地被水浸泡,兩萬餘間房屋倒塌。 [10] 

小汶河主要支流

小汶河徑流

小汶河東支,於寧陽縣的泗皋村東北,往西南流經寧陽的王面鄉和汶上縣的白石鄉、軍屯鄉,在軍屯鄉莊户村後三叉口與小汶河干流交匯,總長17.9公里(其中汶上縣境內長7.832公里); [8] 
小汶河北支,北起汶上縣軍屯鄉李集村西李集閘東交通橋,往南在軍屯鄉莊户村後三叉口入小汶河干流,全長8.304公里。 [8] 
幹流段還有支流4條,分別為大莊溝、馬踏湖溝、姜溝、溝頭溝,長25.7公里。 [14] 

小汶河湖泊

小汶河下游與大運河之間,原有南旺、蜀山、馬踏三個湖。三湖水岸相接,共處縣境西南部,面積約65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7.4%。“湖多魚鱉菱荻蔬蒲,居人賴焉。夏秋之間,菱荷錦張,燦若曉霞,遊者擬睹江南之勝。”(明編《汶上縣誌》)汶上三湖本為一湖,古屬大野澤。五代至金初,因黃河時常氾濫淤墊,迫使澤面北移,環梁山聚成巨浸,稱梁山泊。元初梁山泊殘部分為兩湖,北稱安山湖,南為南旺湖。至元二十年(1283),元統治者納馬之貞之策掘濟州河(濟寧~大安山),將南旺湖縱割為二:河之西沿舊稱,河之東曰蜀山湖。明永樂九年(1411),宋禮用白英策,築戴村壩,改造小汶河,引汶水經蜀山湖至南旺分流濟運,復將蜀山湖分割為二:小汶河之東沿舊稱,以西稱馬踏湖。三湖由之形成。舊時三湖為汶上蓄、排總樞和大運河中段咽喉。明、清二代曾相繼改造,加固堤防,用為運河水櫃。但每遇特大暴雨,仍有氾濫之災,直至建國後,方得根治。清末罷漕運後,因泉河、小汶河荒於治理,湖內蓄水漸少,部分湖底被墾為學田。1959年小汶河上游截流,加之連年乾旱,三湖之水日趨枯竭。至1987年,除蜀山湖內尚有少量蓄水和葦田外,多被墾植。 [12] 

小汶河治理開發

小汶河河道治理

小汶河,為大汶河下游支流,自古有之。明永樂九年(1411)被疏浚改造為引汶濟運幹道。因其流經區域地勢自高而下,入口處無閘控制,加之河道多彎曲,河牀寬窄不一,致汛期水流湍急,衝突嚴重,時常決口。為保漕運,明清兩代曾多次加以治理。其中成效較大者為:明萬曆十七年(1589),總河潘季馴於時常決口的何灣村南小汶河西岸主修何家滾水石壩。壩高3米,長60米,迎水坡長2米,跌水坡長5米。南壩頭建白公廟。伏秋水盛,漫壩入王家河分兩支,一由開河閘下劉老口,一由袁口閘下石頭口提前入運。洪水為患得以緩解。清乾隆三年(1738),改建為涵洞,口寬1尺,高1丈8尺。因鋪砌不佳,數年後沖毀。十七年,復改為滾水石壩。脊高1丈,寬20丈。二十五年,總河張居敬以汶水漲發無處分泄,奏請落低2尺。二十八年,為汛水沖塌,復經拆修,並添砌燕翅。1968年“文革”中被拆除。 [4] 
康熙三年(1664),知縣汪元霞於李家口(在草橋北)以上常決口處,改挑新河一道,復為高堤厚堰,得免潰決。九年馬家口決口後,運河廳任璣主持築一土壩(秋季開始,來春完工),俗稱“春秋壩”,永無潰決。此外,兩代於兩岸還建有諸多其他壩、口。西岸有草橋土壩、王堂口土壩和王延口、徐建口、王士宜口:東岸有馮家口、邢家口、田家口、大壩口、小壩口等。 [4] 
清光緒二十七年罷漕運,小汶河被棄置。堤壩損壞嚴重。民國初,縣長白璞臣曾主持復堤,並於沿河村莊堤段上樹碑立界,明確管理範圍。之後戰亂時起,無人問津,致民國7、10、15、20、24年5次氾濫成災。其中以民國20年(1931)最重。縣境內1117個村莊淪為澤國。民國25年3月25日至4月20日,修築小汶河兩岸堤埝50餘公里。計動土440萬立方米,用工日220萬個。 [4] 
建國後,多次加固堤防。1954年建田樓閘。1957年,發生百年罕見特大洪水,小汶河決口20餘處,淹沒農田80餘萬畝。1958年出動民工2萬人培土加固入水口至蜀山湖上游堤防39.33公里,並對下游進行局部疏挖。計挖土1176萬立方米,用工日790.5萬個。同時興建了李官公路橋(5孔,長35米,寬5米,載重汽~13)一座。1959年,經省[魯水工字]842號文批准,於汶水入口處築壩堵復。壩長86米,高59米,頂寬7米,壩坡臨背水面均1:3,臨水面築戧堤。共做土石方45304立方米(其中石方2200立方米),用工日30826個。1965、1977、1980、1985年4次復修。臨水坡全鑲以石,並增修了水簸箕。1961年建温口公路橋(長20米,寬6米,3孔,單跨6米)。1962年將北泉河曹營以北東、西兩支流改道入小汶河。1968年建草橋公路橋(長50米,寬5米,單跨5米)。1972年建伊海公路橋(長72米,寬6米,8孔,單跨8米)和楊灣涵洞。1978年建石閘東生產橋、石閘西生產橋、三里堡生產橋、下王西生產橋、中王南生產橋。1979年,經地區批准,將小汶河下游自中王莊改道十里閘入梁濟運河。長8.2公里,底寬20米,建管柱樁橋6座,涵洞3座。動土111萬立方米,砌石1350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1641立方米。用工日65.5萬個。國家投資70萬元。
1987年,縣府組織5.5萬人,將廢棄已久的小汶河故道疏浚改造為引汶補源大動脈。工程分兩段。南段南自中王莊(改道入口處),北至曹營公路橋,長60公里;北段自松山東南至泉河東支匯流處,長5.2公里。計挖土76.3萬立方米,用工日34.66萬個。同時改建、新建了松山東閘、琵琶山閘、李集閘和松山、南陶6座生產橋。總投資150萬元(建築物80萬元)。疏挖後,放水一次,沿河地帶地下水有明顯回升。建國後至1987年,小汶河共建橋21座,涵洞10座,閘4座。 [4] 
1958年,對北泉河趙橋至縣城北門(25公里)、南泉河馬莊至後崗(20公里),疏挖復堤。挖土1062萬立方米,用工日712.5萬個。1961年10月,調集5000人疏挖總泉河小店子~梁濟運河入口段。使底寬增至18米,平槽泄量28立方米/秒。挖土15萬立方米,用工日10萬個。1962年為調整水系,將北泉河上游於曹營改道入小汶河,並疏浚小汶河4.5公里,建曹營生產橋1座,於改道入口處建引水涵洞1座。 [4] 
1979年,據“三湖會戰”調整水系規劃,小汶河下游自中王莊經十里閘村北,改道人梁濟運河,此段長8.2公里。小汶河經改道、調整水系後,實現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割排泄、佈局合理。此後,該河上至魏陽橋,下至梁濟運河入口,全長69公里,總流域面積212平方公里(含泉河北支163.5平方公里),小汶河改稱汶寧新河。1987年引汶補源工程對汶寧新河進行疏浚,測得全長65.2公里。至2010年,小汶河未再做系統治理。 [10] 

小汶河航道航運

小汶河原為大汶河支流之一,於明永樂九年(1411)改道為引汶濟運幹道。其自戴村壩分汶水,中經汶境西及西南部至南旺入大運河,舊為貫通汶上南北及與縣外交通的主要航道。1959年,小汶河上游堵覆,航運廢。 [5] 
徐建口斗門遺址 徐建口斗門遺址
小汶河原航道上有徐建口斗門遺址,建於明代,位於汶上縣南旺鎮辛莊村,建在小汶河上,是連接小汶河和馬踏湖的通道。2010年,該斗門結構框架清楚。閘口長6.82米,殘高2.55米。南閘墩迎水雁翅地面可見,長2.3米。閘體用石灰岩條石錯縫砌築,條石長度0.42~1米,寬0.4~0.5米,高0.39~0.5米,條石兩端多有燕尾槽,用於合扣連接。條石從下到上收分1釐米。閘體有兩道閘槽,間距2.87米。閘底鋪石板,石板下有梅花木樁閘基。梅花木樁直徑0.06~0.12米,間距0.2米左右。 [11] 

小汶河引汶濟運

小汶河引汶濟運示意圖 小汶河引汶濟運示意圖
小汶河原為汶河溜道口,屬於汶河分道南流後的下游一段。古汶水(即大汶河)是山東省中部的一條大型天然河道。由泰山、蒙山之間諸水彙集而成,經大汶口等地至東平安民亭南入濟水。汶水流域面積大、集水速度快、堤防殘缺不全、長期失修,下游不斷出現洪水漫溢決口,曾現多股分流水道,史稱溜道。
明永樂九年(1411年),宋禮採納白英建議,沿用舊溝(即汶河溜道)開挖小汶河。此後,小汶河入口處無閘控制,進水量多少不一,每年汛期洪水暴漲,夾帶大量泥沙,使河牀抬高,造成河槽彎彎曲曲,寬窄不一,堤岸決口。萬曆十四年(1586年),在小汶河右岸常決口處的何家口村南筑土壩,並在壩後開挖分水支流王家河。萬曆十七年,潘季馴主持大修運河,將何家口土壩改造成石壩,稱何家壩,壩高三米,長60米。伏秋水大時,小汶河水漫過何家壩泄入王家河。河下分兩支,一由開河閘下劉老口;一由袁口閘下石頭口提前濟運,解決了洪水決口問題。後清朝多次對該壩進行維修加固。
小汶河兩岸有多處調節水量的出口,北至胡城渡口,南至南旺分水口,西岸有草橋土壩、王延口、徐建口、王士宣口泄入馬踏湖;東岸有馮家口、邢家口、田家口(後改名為永定、永泰、永安三斗門),泄入蜀山湖蓄水濟運。 [10] 
南旺分水樞紐工程,位於中國大運河的最高點,是中國大運河的關鍵工程之一,被稱為“水脊”,其上、下閘的聯合運行實現了南北分水的定量控制,民間流傳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也是由此而來。它以卓越的水利規劃,完善的工程設施,實現了運河對黃淮海三大流域的穿越,造就了中國東部平原橫穿南北的骨幹水路,被世人冠以“北方都江堰”的美譽。
南旺分水口最初並不完善,只是一個河口,汶河水從東來直衝運河西岸,再南北分流。分水比例由河道情況及風浪、流量、流速等複雜因素決定。明成化十七年,在宋禮開分水口整70年後,修建南旺南北閘,南閘叫柳林閘,又稱南旺上閘,北閘叫十里閘,又稱南旺下閘。南北分水量相傳是南流3成,北流7成,民間流傳“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也是由此而來。南旺上、下閘的聯合運行實現了南北分水的定量控制。
南旺樞紐工程建成後,大汶河水被戴村壩攔截,沿着小汶河向南蜿蜒而下,在南旺分水口這裏匯入運河,直衝分水駁岸,沿“水脊”地形南北分流,通過開閉南北的柳林閘和十里閘控制南北水量,實現運河暢通,航運不斷。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