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湟事變

鎖定
清代光緒年間甘肅河湟地區撒拉族回族穆斯林的反清鬥爭,發生在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1] 
清朝中後期,撒拉族人民進行過多次反抗宗教壓迫與封建壓迫的武裝鬥爭。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就發生了由撒拉族蘇四十三韓二個領導的反清起義,直接原因是撒拉族內部新教與老教的鬥爭。但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則是清朝封建統治者和撒拉族土司、掌教等的殘酷壓榨所引起的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的普遍激化。隨着封建經濟的發展,土地大量集中在土司、户長(撒拉語稱為“哈爾”)和伊斯蘭教寺院的掌教等少數封建上層的手中。掌教控制寺院的土地和財產,子孫相承、世襲罔替,形成了掌教兼地主的封建門宦制度。不同的門宦、教派之間爭權奪利,給撒拉族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廣大撒拉族貧苦農民受着高租和重利的層層盤剝,生活十分艱難。新教提出的革除門宦和消滅土司等口號,反映了撒拉族廣大農民反抗封建壓迫的願望。 [2] 
對此,清朝封建統治者採取“邦扶舊教”、“盡洗新教”的“赦一剿一”的挑撥分化政策,實質上是支持土司等舊勢力,因此鬥爭又迅速轉化為撒拉族人民包括眾多的舊教信徒在內的反清武裝起義。 [2] 
中文名
河湟起義
發生地
甘肅河湟地區
發生時間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目錄

河湟事變背景

華寺門宦的馬如彪要改革該門宦的一些禮儀,引起其叔即華寺門宦重要頭人馬永琳等的反對。從此華寺門宦分成兩派,馬永琳一派被稱為“老派”,馬如彪一派被稱為“新派”。兩派經常發生摩擦。
光緒二十年(1894)秋,以韓努力阿訇為首的“老派”與以韓穆薩阿訇為首的“新派”因講經爭執,發生械鬥。在教爭發生之初,“新派”向循化廳上訴,官府袒護“老派”,歧視“新派”,不予處理。械鬥發生後,河州鎮總兵湯彥和派馬永瑞和馬永琳兄弟前往循化調解,馬永琳暗中支持循化“老派”頭人韓努力,調解無效。
第二年,兩派鬥爭愈烈,陝甘總督楊昌浚派西寧知府陳嘉績和道員徐錫祺等前往查辦,一改從前護“老派”、抑“新派”的政策,進入循化廳城後,便將“老派”臘月保等11人在城頭“梟首示眾”,激起“老派”羣眾無比憤怒,在韓努力領導下,萬餘羣眾從陰曆三月初八起圍攻循化廳城,揭開了河湟反清起義的序幕。 [1] 

河湟事變經過

清軍在鎮壓起義中“不分新老,一律剿辦”,於是兩派停止教爭,聯合起來共同反抗,起義迅猛展開。繼循化起義後,馬永琳率眾在河州圍攻州城。自三月至九月間,狄道馬維翰、海原李昌發、西寧韓文秀、化隆馬成林、樂都冶主麻、哆吧馬大頭三三、大通劉四伏、北大通(今門源)劉輔等先後奮起響應,起義羣眾達10多萬人。
起義發生後,甘肅全省震動。因地方鎮壓不力,清廷將總督楊昌浚“革職留任”,繼而令其回籍,調喀什噶爾提督董福祥督辦甘肅軍務,董率部從北京前往鎮壓。十月中旬,董部抵達河州,派先行官馬安良誘降起義首領,並每日出隊搜緝,先後將馬永琳、周七十、馬顯文、閔伏英等600餘人殺害。
鎮壓河州起義後,董福祥令其部將何得彪、張銘新率部於十二月間撲向西寧府屬地區。因清廷兵力巨增,且槍炮精良,起義者雖然進行了頑強的鬥爭,但西寧南川、北川、哆吧、北大通、米拉溝、巴暖營等處起義軍據點相繼失守。在鎮壓起義過程中清軍“肆行殺戮,所部弁兵,任意淫擄,慘不可言”。
起義平息後,董福祥命令其部下馬福祿處理“河湟善後”,馬率其部“安寧軍”大肆屠殺起義羣眾近3萬人,韓文秀、馬大頭三三、馬成林、冶主麻等重要首領均遭誅殺。光緒二十二年(1896)陰曆二月,起義軍餘部轉戰於青海柴達木和河西等地。由劉四伏帶領的萬餘起義軍退往河西后,又轉移到新疆羅布泊。在甘州南山活動的起義者堅持到九月最後失敗。

河湟事變影響

這次起義歷時1年半,削弱了清朝在甘肅的統治力量,清廷也承認“此次回亂由地方官審斷不公而引起”。

河湟事變評價

這些起義雖終告失敗,但充分顯示了撒拉族人民反抗封建壓迫的英勇鬥爭精神。 [2] 
參考資料
  • 1.    鐵木爾·達瓦買提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 西北地區卷,民族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第134頁
  • 2.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