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都區

鎖定
樂都區,隸屬青海省海東市。是海東市政府所在地,地處青海省東北部湟水中游南北兩側,西與海東市平安區相鄰,東與民和縣毗連,南接化隆縣以青沙山為界,北與互助縣隔河相望,總面積3050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11月,樂都區下轄2個街道,6個鎮,12個鄉。 [11]  [16]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樂都區常住人口240949人。 [9]  區政府駐古城大街50號。
樂都區,1969年5月12日建制,是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2]  、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3]  。2020年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樂都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1] 
2020年,樂都區地區生產總值120.26億元,增長7%;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05億元,增長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4元,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9元,增長10.1%。 [14] 
中文名
樂都區
外文名
Ledu District
別    名
南涼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市
地理位置
青海省東部
面    積
3050 km²
下轄地區
2個街道,6個鎮,12個鄉
政府駐地
古城大街50號
電話區號
0972
郵政編碼
810700
氣候條件
高原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240949 人
著名景點
翟曇寺,魯班亭西來寺央宗寺,關羽碑坊
車牌代碼
青B
地區生產總值
120.26 億元(2021年)
方    言
青海方言中原官話隴中片

樂都區歷史沿革

樂都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深厚。根據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證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們就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
樂都區
樂都區(4張)
秦漢以前,樂都屬羌戎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軍進入湟水流域,樂都地區歸入漢朝版圖。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設破羌縣,屬金城郡。
南北朝時南涼主立國,定都樂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樂都郡為鄯州,移西都縣於樂都。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縣為湟水縣,隸屬鄯州。
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置鄯州都督府,督領鄯、河、蘭、廓四州軍政事務。開元二年(714年),唐置隴右節度使於鄯州,轄治隴右12州,使樂都成為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
宋時稱邈川、湟州、樂州。
元時,樂都屬西寧州。
明代,先後設碾伯衞、西寧衞碾伯右千户所,清雍正三年改為碾伯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縣為樂都縣,隸屬青海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樂都縣。
1979年,劃海東專區。
2013年,撤銷海東地區,樂都縣,設立地級海東市、樂都區。 [4] 

樂都區行政區劃

樂都區區劃沿革

樂都區地圖 樂都區地圖
2001年,撤銷雨潤鄉、壽樂鄉、高店鄉和洪水鄉;分別設立雨潤鎮、壽樂鎮、高店鎮和洪水鎮。
2002年,桃紅營鄉併入蒲台鄉。
2006年,撤銷崗溝鎮,併入碾伯鎮;撤銷親仁鄉,併入瞿曇鎮;撤銷引勝鄉,併入壽樂鎮。 [4] 
大石潭水庫
大石潭水庫(2張)
2022年2月,撤銷碾伯鎮,設立碾伯街道、崗溝街道。 原碾伯鎮怡春社區、新樂西社區、新樂東社區、古城東社區、古城西社區、水磨營社區、朝陽山社區和東門巷村、東關村、北一村、北二村、城中村、河門村、西門村、下寨村、上寨村、東莊村、後營村、黃家村、徐家沙溝村、八家村、王家村、蘇家村、八里橋村、沙壩村、下李家村、河灣村、前莊村、後莊村、鄧家莊村、楊家門村劃歸碾伯街道。
原碾伯鎮文化街社區、濱河路社區、七里店社區和西崗村、上教場村、下教場村、熊沈家村、七里店東村、李家村、七里店村、陶馬家村、水磨灣村、東崗村、賈灣村、土橋村、湯官營村、高家村、九哈家村、晁家村、趙家村、崖灣村劃歸崗溝街道。 [16] 

樂都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1月,樂都區下轄2個街道,6個鎮,12個鄉:碾伯街道崗溝街道雨潤鎮壽樂鎮高廟鎮洪水鎮高店鎮瞿曇鎮共和鄉中嶺鄉李家鄉、下營鄉、蘆花鄉馬營鄉馬廠鄉蒲台鄉、中壩鄉、峯堆鄉城台鄉、達拉鄉,另轄:海東工業園區樂都工業園。 [11]  [16] 

樂都區地理環境

樂都區,位於青海省東部。西連青海省西寧市中心城區,南與化隆縣為鄰,北與互助縣相望。南北長33.6千米,東西寬23千米,總面積3050平方千米。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山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湟水河自西向東流經全境,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

樂都區自然資源

樂都區 樂都區
樂都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達30餘種,非金屬中,石英石地質儲量達10多億噸,白雲石儲量4900萬噸,石膏儲量8000餘萬噸,大理石工業儲量5000餘萬噸。其外,中壩玉滑石蛇紋石、陶粒粘土、石墨、紅柱石等也有相當儲量。金屬礦中,黃金(砂金)、鐵、銅、鉻、鉛、鋅也有較好的開發前景。境內水資源充沛,水能藴藏量達2萬kw,開發潛力很大。
全區有耕地面積368577畝。其中:水澆地108229畝;淺山地156390畝;腦山地103958畝。

樂都區人口民族

2019年,樂都區共有90651户、287526人(常住人口27.93萬人,比上年增加0.2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2397人,農村人口175129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147222人,女性人口140304人,男女性別比為105:100。按民族構成分,漢族人口243281人,佔總人口的85%,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44245人,佔總人口的15%。其中藏族19774人,回族5675人,土族10461人,蒙古族7809人,撒拉族、滿族、壯族、東鄉族、朝鮮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共526人。
人口出生率6.41%,報告人口出生數1686人。出生人口性別比(以女孩為100)114.5:100。人口自然增長率1.05%。城鎮化率47.4%。 [1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樂都區常住人口為240949人。 [9] 

樂都區經濟

樂都區綜述

2020年,樂都區地區生產總值120.26億元,增長7%;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05億元,增長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4元,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9元,增長10.1%。 [14] 
2019年,樂都區地區生產總值106.61億元,增長8%,增速與上年同期8%持平,較全市平均增速7%高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4億元,增長5.2%,增速較上年同期4.5%提高0.7個百分點,與全市平均增速5.2%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36.78億元,增長11.4%,增速較上年同期9.7%提高1.7個百分點,較全市平均增速9%高2.4個百分點。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5.7%,增速較上年同期7.3%下降13個百分點,較全市平均增速4%低9.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54.18億元,增長4.7%,增速較上年同期7.2%下降2.5個百分點,與全市平均增速4.7%持平。 [10] 
人民生活
2019年,樂都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6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1713元,漲幅8.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77元,增長2149元,漲幅7.2%。城鎮從分項結構看:工資性收入22177元,增長1942元,增幅為9.6%:經營性收入為3732元,增長1831元,增幅為96%:財產性收入為756元,下降1077元,降幅為58.8%;四、轉移性收入5413元,下降546元,降幅9.2%。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5元,增長1019元,漲幅9.3%。農村從分項結構看:工資性收入8094元,增長1779元,增幅28.2%:經營性收入為2146元,下降98元,降幅4.4%:財產性收入129元,增長57元,增幅80.3%:轉移性收入1645元,下降719.5元,降幅30.4%。
2019年,樂都區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463元,與2018年同期增長643元,漲幅4.7%。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559元,增長268元,漲幅1.4%。城鎮從分項結構看:食品煙酒消費支出5074元,增長373元,增幅7.9%。衣着消費支出1389元,下降27.5元,降幅1.9%。居住消費支出3921元,增長124元,增幅3.3%。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311元,增長140元,增幅11.9%。交通通信消費支出2574元,下降911元,降幅26.1%。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063元,增長716元,增幅53.2%。醫療保健消費支出2678元,下降282元,降幅9.5%。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支出548元,增長136元,增幅32.9%。
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423元,增長763元,漲幅7.9%。農村從分項結構看:食品煙酒消費支出3391元,增長183元,增幅5.7%。衣着消費支出680元,增長51元,增幅8.1%。居住消費支出為1835元,增長2元,增幅0.1%。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485元,下降13元,降幅2.6%。交通通信消費支出1305元,下降20元,降幅1.5%。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141元,增長204元,增幅21.8%。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415元,增長310元,增幅28.1%。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支出169元,增長46元,增幅36.9%。 [10] 
財政
2019年,樂都區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6億元,同口徑增長13.3%。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5.88億元,同口徑下降11%。 [10]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樂都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其中區本級投資增長16.8%。按投資類型劃分:其中民間投資增長45.1%。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35.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0.9%,第三產業增長23.3%。已入庫項目197項,其中房地產開發項目33項,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60項,500-5000萬元投資104項,本年累計新入庫項目87項。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增長52%。累計房屋施工面積2156183平米,增長67.18%,其中住宅1679742平米,增長75.77%。累計商品房銷售面積565180平米,增長57.48%,其中住宅535316平方米,增長67.64%。截止2019年,樂都區累計房屋待售面積196910平方米,下降24.74%。其中:住宅69045平方米,下降31.37%。 [10] 

樂都區第一產業

樂都農田 樂都農田
2019年,樂都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7150萬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3797.62萬元,增長5.19%。農、林、牧業對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佔比分別為57.36%、3.7%、37.23%。
2019年,樂都區農作物播種面積496481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2955畝,油料作物播種面積63980畝,蔬菜播種面積108647畝,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34023畝。糧食總產量62997噸:油料作物總產量8973噸:蔬萊總產量300052噸。
2019年,樂都區各類畜產品豬肉產量10934噸,牛肉2643噸,羊肉3189噸,各牲畜禽類存欄數56.24萬頭(只)。 [10] 

樂都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19年,樂都區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7%,較上年同期8.18%下降1.18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5.7%,較上年同期9.88%下降15.58個百分點。工業總產值82.35億元,增長14.44%,其中規上工業產值46.55億元,下降8.43%,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玻璃、石墨電極、燃氣供應、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水泥、石灰和石膏製造等行業產值均保持兩位數下降。 [10] 

樂都區第三產業

社會消費品零售
2019年,樂都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9177萬元,增長6.4%。分城鄉看,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0077.1萬元,增長6%;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099.9萬元,增長7.0%。 [10] 
招商引資
2019年,樂都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5.9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1.4%。 [10] 
金融
2019年,樂都區各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28.48億元,下降8%;人民幣貸款餘額80.46億元,增長20.2%,存貸比為62.63%。 [10] 
旅遊業
2019年,樂都區瞿曇寺景區建設和新鎮區建設全面完成。“北山賽馬”“洪水火龍舞”兩項傳統民俗成功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截至2019年,樂都區共有各級各類旅遊景區(點)90餘處,其中國家A級景區10家,星級賓館6家,旅行社14家,鄉村旅遊接待點136家(星級“農家樂”42家),旅遊從業人員達到6800餘人。截至12月,旅遊人數238.34萬人(次),增長27%:旅遊收入7.32億元,增長35%。 [10] 

樂都區交通

樂都 樂都
蘭青鐵路、蘭新高鐵、京藏高速公路、109國道穿境區鄉公路暢通,區府駐地距西寧機場40公里。
2019年,樂都區開通15條公交線路,覆蓋11個鄉鎮,186個行政村、覆蓋20所學校、行政村公交覆蓋率52.5%。縣內班線車輛經營11條不同線路,覆蓋樂都區的19個鄉鎮,其中出租車393輛,公交車102輛,班線車47輛;普貨車3211輛。客運量763.42萬人次,客運週轉量29217.89萬人公里,貨運運量1209.13萬噸,貨運週轉量140380.22萬噸公里。
2019年,樂都區天然氣居民用户數54014户,天然氣公司為居民和非居民共提供燃氣6335.09萬方,其中提供居民燃氣3989.80萬方。 [10] 

樂都區政治

區委書記:楊海林
區長:付強
截至2022年11月 [38-39] 

樂都區社會事業

樂都區教育事業

樂都區駐有: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5] 
2019年,樂都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學前一年、兩年入園率98.1%,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100%,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8.81%,初中入學率100%,高中毛入學率114.85%。
2019年,樂都區共有學校142所(轄102個教學點),其中完全小學3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初中4所,高級中學4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特教學校1所:有幼兒園、早教點122所。有中小學生及學前幼兒33235人,其中小學生16772人,初中生9053人,學前幼兒7410人,總計中寄宿生5504人,少數民族學生7014人,教職工2863名。 [10] 

樂都區文體事業

2019年,樂都區共有廣播電視台轉播台12個,“村村通”衞星電視地面接收站10506個,直播衞星公共服務户户通50415套,調頻廣播轉播台12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65%,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85%:電視網絡公司1個,有線電視31787户。老年福利服務中心4個,區書法家協會2個,區文化館1個,體校1所,管樂隊和民樂隊12個、秦腔和眉户劇團4個。 [10] 

樂都區醫療衞生

2019年,樂都區共有各類醫療機構440個,其中區直衞生部門2個、鄉鎮衞生院21個,村衞生室342個,社區衞生服務站19個(為非營利私立機構)、民營醫院8個、個體診所44個。全區住院病牀實際開放1097張,其中縣級醫院實際開放515張,民營醫院實際開放278張,鄉級衞生院實際開放牀位304張。 [10] 

樂都區社會保障

2019年,樂都區城鎮新增就業198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51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5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9%以內。培訓城鄉勞動力總數為4820人,創業培訓96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105422人(次),佔年度勞務輸出任務104050人(次)的101.3%,勞務收入8.92億元。其中:就地轉移41949人(次),省內跨區轉移41795人(次),省外轉移21678人(次)
2019年,樂都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463人,收繳養老金7282.75萬元,享受人數9657人,發放養老金30557.07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54665人,收繳養老金3806.39萬元,享受人數38667人,發放養老金7101.94萬元。工傷保險參保21928人,其中農民工13530人,收繳工傷保險金額1200.76萬元,工傷人數153人,支付各類補償金額948.11萬元。失業享受人數322人,發放失業金額259.8萬元,參加失業保險11335人,收繳金額115.6萬元。生育保險人數7844人,享受人數227人,支出金額179.36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6094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0957.38萬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237840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4031.50萬元。
2019年,樂都區城市低保的標準是568元,農村低保一檔4200元、二檔3600元、三檔2400元。並按標準為3307户8227名農村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3057萬元,截至12月動態確認城市低保910户1966人,年內發放低保金1113.9萬元。特困供養人員共978名(其中集中供養78名、分散供養800名)。動態確定孤兒41人,困境兒童733人,共發放補助金167.76萬元。
2019年,樂都區農村危舊房改造1249户(包含農户自籌)共計投資額5620.5萬元。脱貧人口1335户,4413人。 [10] 

樂都區歷史文化

藏族婚宴十八説
藏族婚宴十八説,是流傳在青海省東部農業區藏族聚居地的一種民間口頭文學。伴隨藏族婚俗而形成,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具體內容有:祭神、梳辮説、梳子説、哭嫁歌、出路歌、父母的教誡、馬説、墊子、土地頌、房屋、茶、酒、婚禮宴説、繫腰帶、衣服、祝福、囑託、吉祥。還有豐富多彩的歌舞活動和美味佳餚,以及豔麗而華貴的藏族服飾,場面熱烈浪漫、莊重華麗。
藏族婚宴十八説,在歷史學、民俗學、民族學、語言文學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對豐富我國民族民間文化,提高人民羣眾的整體素質,促進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14] 
2008年6月7日,藏族婚宴十八説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5] 
元宵節(九曲黃河燈俗)
元宵節(九曲黃河燈俗),流行於青海省樂都縣地方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元宵節(九曲黃河燈俗)又稱“九曲黃河燈陣”,流傳於青海省樂都縣崗溝鎮的馬家台、七里店、李家、水磨灣四個行政村。每三年舉辦兩次,俗稱“三年兩頭”。點燈會期三天,始於農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結束,每晚七點亮燈,約十一點結束。每逢燈會,十里八鄉的羣眾身着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湧向會場,賜福觀外遊人如織,每天的觀燈人數平均在一萬以上。 [18] 
2008年6月7日,元宵節(九曲黃河燈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5] 
瞿曇寺花兒會
瞿曇寺花兒會,因起源、並流傳於樂都縣瞿曇寺一帶而得名。同時,也是當地的廟會,從農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
瞿曇寺“花兒”會,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底藴,對“花兒”會的生成具有重要研究價值。是研究大型民俗活動與地方文化發展關係的典型個案,在當地發揮着促進民間物資交流、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豐富民眾生活等多方面的功能。 [19]  2006年5月20日,瞿曇寺“花兒”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 

樂都區風景名勝

瞿曇寺
瞿曇寺,位於樂都區城南21公里處的馬圈溝口,是西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組古香古色的明代建築羣。明洪武年間創建,已有600多年曆史,在中國藏傳佛教界擁有很高的地位。因建築佈局仿照明代北京紫禁城的佈局,而被稱為“小故宮”。
瞿曇寺,漢式建築風格十分典型,在類型眾多的藏傳佛教寺院中獨樹一幟。寺中珍藏的朱元璋敕賜的“瞿曇寺”匾、象背雲鼓、五通御碑、宣德青銅鐘,以及御製的金印、象牙印、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等在中國獨一無二,瞿曇寺歷史上承載青藏高原藏、漢、土、蒙等民族和諧共生的典範。 [21]  1982年2月23日,瞿曇寺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2] 
柳灣遺址
柳灣遺址,位於樂都區高廟鎮東面兩公里處的柳灣村,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墓葬羣,地處湟水中游北岸台地,南北450米,東西250米,總面積112500平方米。
柳灣墓地,包括了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是我國黃河流域迄今已知的規模最大且保存完好的一處原始氏族社會公共墓地。 [23]  2006年5月25日,柳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4] 
中國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
柳灣彩陶博物館內的展品 柳灣彩陶博物館內的展品
中國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2002年5月落成,分上下兩層,外形酷似在青海出土的舞蹈彩陶盆。佔地面積5845平方米,建築面積2222平方米,可供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總投資450萬元。 [23] 
西來寺
西來寺,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有山門,大殿、東廊房、會景樓、藥王殿等組成。殿宇佈局合理,雕樑畫棟,氣勢不凡。院內滿是松柏、沙棗、垂柳,綠樹成蔭,環境清幽。但西來寺的看點不在建築和院內的佈局,而在於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栩栩如生的水陸道場畫。 [25] 
羊官寺
羊官寺,青海省文物保護單位,又名“壽樂寺”,藏語全稱為“東霞扎西曲林”,意為“北山吉祥叢林”。位於樂都縣壽樂鎮羊官溝村。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寺內存有唐卡、法器等大量的明代文物。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該寺修建有118柱的經堂,其建築為七轉九、三重檐、九脊頂斗拱合壁、高三層的藏漢式殿堂。經堂前山腳下,有三轉五,三重檐的護法殿一座。還有官房、講經院、吉窪昂等建築64間:柳家昂兩大院七小院共197間。僧舍127院517間,總建築800餘間,面積達69畝。另有寶塔4座,本康10座。寺院內處各設防護閘欄500米,並有哨所6處。 [26] 
藥草台寺
藥草台寺,系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位於樂都縣瞿曇鎮石坡村。《西寧府志》曰:“藥台在城南五十里,瞿曇寺下院也,依山臨流,多產藥草,因為寺名雲”。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落成,具有典型的漢藏建築風格。與瞿曇寺同屬一寺,史稱瞿曇寺下院。1998年,該寺又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7] 
石溝寺
石溝寺,位於樂都縣姜灣村。為漢族道觀,創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殿宇建於山腰之間,坐東朝西,在數丈崖壁之上依山勢建有韋陀殿、山門、歇馬殿、觀音殿、鍾亭、百子宮、藥王宮等。其中觀音殿為主體建築。所有建築依山而建,前面半壁為土木結構,紅磚青瓦,飛椽斗拱,後面半壁為依山鑿就洞窟,殿內兩側留有山石自然狀態,從殿外觀之,殿與山渾然一體。 [28] 

樂都區地方特產

樂都沙果
樂都沙果,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樂都沙果別稱花紅、林檎,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喬木,高4~6米。樂都沙果因產於樂都地區,果實儲後肉質疏沙,故而得名“樂都沙果”。
2014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樂都沙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9] 
樂都藏香豬
樂都藏香豬,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樂都藏香豬是高原放養型豬種,是世界上分佈海拔最高地區的豬種之一,它能適應惡劣的高寒氣候,適宜於以放牧為主,補飼為輔的飼養管理,是青藏高原的瀕危物種,肉質香嫩可口,皮薄,瘦肉多,屬高寒地區優良瘦肉豬種之一,有很高的保護開發利用價值。
2014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樂都藏香豬”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9] 
樂都綠蘿蔔
樂都綠蘿蔔,青海省海東市樂都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樂都縣全年日照總時數2843.3小時,日照率為63%,年平均氣温6.9℃,年氣温較差25.8℃。生長期的積温可達3000℃,河谷、溝岔面積較大,形成了很多獨有的高原特色小氣候,灌溉條件好,風速小,氣候適宜於樂都綠蘿蔔生產。樂都綠蘿蔔肉質根呈長圓筒形,長18釐米,橫徑8釐米,肉色淺綠,約2/3露出地面,外皮綠色,入土部分外皮白色。細尾根長8.2釐米,粗2毫米,白色,肉質根毛重480-560克,淨重380-400克,肉質根基本無裂及分叉現象。
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樂都綠蘿蔔”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0] 
樂都紫皮大蒜
樂都紫皮大蒜,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樂都縣位於青海高原東部的温暖灌區,氣候温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温差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多種農作物、蔬菜、果樹的生長。種植的樂都紫皮大蒜外皮呈紫紅色,蒜瓣緊實、瓣少而肥大,口感好、辣味濃厚,並且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和藥用價值。
2010年0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樂都紫皮大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1] 
樂都犛牛肉
樂都犛牛肉,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樂都區屬典型的大陸型氣候,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氣候涼爽,晝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為7.3℃,年平均降雨量為335.4毫米,無霜期144天,適宜養殖犛牛。樂都犛牛具有粗壯堅實的四肢,蹄質堅實而蹄尖狹窄、税利,蹄底有馬蹄鐵形硬角質,能攀登利用其他牲畜不能利用的高山陡坡的草場。屠宰後犛牛鮮肉顏色深紅,肌間脂肪分佈均勻,脂肪顏色微黃;肉煮沸後的肉湯清澈透明,脂肪團聚於表面,具特有的香味,味香四溢肉質鮮嫩、無異味,具鮮牛肉特有氣味。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樂都犛牛肉”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2] 
樂都大櫻桃
樂都大櫻桃,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世紀90年代,樂都區從山東省引進大果櫻桃,經過試驗獲得成功,此後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樂都大櫻桃色澤鮮豔、紅如瑪瑙、肥厚多汁、酸甜適口、果香濃郁,富含糖、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等多種元素。
2010年04月0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樂都大櫻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3] 
樂都長辣椒
樂都長辣椒,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樂都區辣椒歷史悠久,早在解放前就有種植。樂都長辣椒,皮薄肉厚,辣味適中,味香口感好,個體長大,營養豐富。經檢測,幹物質為9.49%,比山東高4.49%;每100克中辣色素含量為0.05毫克,比山東高0.02毫克;每100克中維生素C含量為109.3毫克,比山東高47.3毫克。
2010年04月0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樂都長辣椒”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3] 
樂都洋芋
樂都洋芋,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11年11月01日,樂都洋芋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34] 

樂都區著名人物

葉萬彬
葉萬彬,男,藏族,1977年5月生,青海樂都人,1996年7月參加工作,2001年11月入中國共產黨,省委黨校研究生。現任青海省果洛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州長。 [35] 
蒲文成
蒲文成,別名白瑪曲扎,男,漢族,青海樂都人,1942年11月生。1960年5月參加工作。歷任民族宗教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社科院副院長,青海省人大第八、九屆常委,青海大學青海師大青海民族大學、青海省委黨校、西北民族大學等高校特邀教授。 [36] 
馬秀珍
馬秀珍,女,漢族,1963年5月出生,青海樂都人,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主管醫師,1982年9月參加工作,1996年1月加入九三學社。現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主委,全國政協委員、政協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副主席。 [37] 

樂都區榮譽稱號

2018年9月,樂都區入選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12] 
2018年10月,樂都區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2] 
2019年10月,樂都區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7] 
2019年11月,樂都區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3] 
2021年1月,樂都區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 [6] 
2021年6月,樂都區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8] 
2021年12月,樂都區入選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 [13] 
2022年4月,樂都區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