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沮渠無諱

鎖定
沮渠無諱(?~444年),亦作沮渠景環,臨松匈奴(今甘肅張掖市)人,涼武宣王沮渠蒙遜之子,涼哀王沮渠牧犍的弟弟,高昌北涼政權建立者。
沮渠無諱初封安彌縣侯,歷任徵西將軍、沙州刺史、酒泉太守等。北魏滅亡北涼後,沮渠無諱佔據酒泉自保,接受北魏冊封為酒泉王。不久北魏以其終為邊患,於是派兵征討,沮渠無諱糧絕,無力抵擋,便與其弟沮渠安周西渡沙漠,佔領西域鄯善高昌之地,建立高昌北涼政權,並向南朝宋稱臣,受封河西王,以圖共同抗衡北魏。444年,沮渠無諱病死,其弟沮渠安周繼任。
本    名
沮渠無諱
別    名
沮渠景環
民族族羣
匈奴族
逝世日期
444年
主要成就
建立高昌北涼
籍    貫
臨松盧水(今甘肅張掖)
身    份
高昌北涼君主
在位時間
公元442年登基(在位2年)
朝    代
北涼

沮渠無諱人物生平

沮渠無諱國亡出奔

沮渠無諱,亦作沮渠景環,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之子,北涼哀王沮渠牧犍之弟,初封安彌縣侯。義和三年(433年),沮渠蒙遜去世,沮渠牧犍繼位 [1]  ,沮渠無諱擔任徵西將軍、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諸軍事、酒泉太守。 [2-3] 
當初,沮渠牧犍娶西涼君主李暠的女兒李敬愛為妻。太延三年(437年),沮渠牧犍再娶北魏的武威公主為妻,將李敬愛與她的母親尹氏遷居酒泉。不久,李敬愛去世,尹氏撫摸她的屍體,卻不曾慟哭,説:“你國破家亡,今天才死太晚了。”當時沮渠無諱鎮守酒泉,對尹氏説:“您的幾個孫兒都在伊吾,您是否打算投奔他們去呢?”尹氏沒有揣測出沮渠無諱的真實用意,就欺騙他説:“我的子孫們到處逃亡,流落天涯,在他鄉異域寄身。我還能活幾天,就死在這兒吧,不再去當遊牧地區的野鬼。”不久,尹氏偷偷地投奔伊吾。沮渠無諱派騎兵追上她,尹氏對追趕她的騎兵説:“沮渠無諱允許我回到北方,為什麼還要派兵追趕。你拿我的人頭回去交差吧,我不會再回去。”追兵不敢逼迫,只好返回。尹氏最終在伊吾去世。 [4] 
太延五年(439年)九月,北魏攻打北涼,攻陷北涼都城姑臧,沮渠牧犍投降北魏,北涼政權滅亡。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派鎮南將軍奚眷襲擊張掖;派鎮北將軍封沓進攻樂都。沮渠無諱的兄弟沮渠宜得(一作沮渠儀德)燒燬倉庫,向西逃往酒泉,投靠沮渠無諱;沮渠安周則向南逃往吐谷渾。封沓裹脅數千户居民而回,奚眷則繼續進攻酒泉,沮渠無諱與沮渠宜得一道,招集殘部投奔晉昌,接着前往敦煌投奔堂弟敦煌太守沮渠唐兒。拓跋燾命令弋陽公元絜(一作元潔)駐守酒泉 [5]  ,武威、張掖兩城也分別派遣將領駐守。 [6-7] 

沮渠無諱乞降北魏

太延六年(440年)正月二十日,沮渠無諱讓沮渠唐兒留下駐守敦煌,自己與沮渠宜得率軍圍攻北魏佔領的酒泉。元絜輕視沮渠無諱,出城與沮渠無諱軍對話,沮渠無諱將其生擒。正月二十三日,元絜部隊相繼固守,沮渠無諱依然包圍酒泉。 [8]  三月,因酒泉城中糧盡,沮渠無諱於是攻取酒泉。 [9-11] 
四月二十三日,沮渠無諱繼續進攻北魏所佔領的張掖,張掖守將禿髮保周屯駐在刪丹。四月二十九日,拓拔燾派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率領各路兵馬,討伐沮無渠無諱等人。 [12] 
五月十八日,沮渠無諱再次包圍張掖,但未能攻克,於是撤退固守臨松。拓跋燾也不再舉兵進攻,只是下詔命讓沮渠無諱投降歸順。 [13-14] 
八月二十九日,當時北魏永昌王拓跋健鎮守涼州,沮渠無諱派其中尉梁偉前往拜訪拓跋健,請求奉送已擁有的酒泉,並釋放俘虜的北魏將領元絜以及統帥和士兵到拓跋健的軍中。 [15-16] 

沮渠無諱糧盡西渡

太平真君二年(441年)正月二十日,拓跋燾派遣兼鴻臚卿持節冊封沮渠無諱為徵西大將軍涼州牧、酒泉王。 [17]  四月(一作五月),沮渠唐兒背叛沮渠無諱,沮渠無諱留下堂弟沮渠天周鎮守酒泉,親自與沮渠宜得率軍討伐沮渠唐兒。沮渠唐兒率領一萬多人出城迎戰,結果軍隊大敗,沮渠無諱捉住沮渠唐兒並將其處死,重新佔據敦煌。北魏朝廷擔心沮渠無諱早晚是邊疆的隱患。四月二十八日(一作七月),拓跋燾派鎮南將軍、南陽公奚眷圍攻酒泉。 [18-19]  [20] 
十月,當時酒泉城內發生饑荒,城內的糧食吃盡,有一萬多人餓死,守將沮渠天周殺掉自己的妻子,將她的肉分給戰士們充飢。十月二十二日,城內食物斷絕,奚眷於是攻克酒泉城 [19]  ,俘虜沮渠天周,押送到平城處死。當時,北魏兵勢很盛,沮渠無諱部眾發生饑荒,懼怕不能保全自己,想率眾向西渡過沙漠以避其鋒芒。十一月,沮渠無諱派沮渠安周率領五千人向西進攻鄯善國。鄯善國王比龍恐懼打算投降,正巧北魏的使臣趕到,勸説比龍抵抗固守。沮渠安周連續進攻鄯善,都未能攻克下來 [21]  ,於是只得撤軍,固守已佔據的東城。 [22-24] 

沮渠無諱立國去世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四月,沮渠無諱率領一萬多部眾放棄敦煌,向西與沮渠安周會合。沮渠無諱還沒有到達,而鄯善王比龍由於害怕,便率領四千部眾向西逃到且末,比龍的嫡長子向沮渠安周投降 [25]  ,沮渠無諱乘機佔據鄯善 [26]  ,但其士卒在過沙漠地區時因乾渴而死亡的人超過一半。 [27-28] 
當初,後西涼君主李寶的舅舅唐契從晉昌逃奔伊吾。同年七月,唐契攻打高昌太守闞爽,闞爽聽説沮渠無諱已到鄯善,於是派使節詐降沮渠無諱,表面上表示願與沮渠無諱共同攻打唐契,但實際是想讓沮渠無諱與唐契相互攻打。八月,沮渠無諱留下侄子沮渠豐周(《魏書》則記載是沮渠安周)駐守鄯善,自己率軍從焉耆的東北部直撲高昌,前往援救。沮渠無諱還沒有到達,柔然已派軍隊救援高昌,殺死唐契,唐契的部眾投靠沮渠無諱,而闞爽則緊閉城門拒絕會見沮渠無諱。九月,沮渠無諱派將領衞興奴(一作衞崿)夜襲高昌,血洗全城,闞爽投奔柔然。沮渠無諱佔據高昌。 [29-30]  同年,沮渠無諱派常侍汜俊帶着奏表出使南朝宋,並進獻地方特產。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劉義隆下詔任命沮渠無諱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徵西大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西夷校尉、涼州刺史、河西王 [31] 高昌北涼政權建立。 [32]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六月,沮渠無諱因病去世,其弟沮渠安周繼立。 [33-35] 

沮渠無諱歷史評價

劉義隆:“無諱克紹遺業,保據方隅,外結鄰國,內輯民庶,繫心闕庭,踐修貢職,宜加朝命,以褒篤勳。” [36] 

沮渠無諱史籍記載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36]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37]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 [38]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 [39] 

沮渠無諱家庭成員

沮渠無諱父親

沮渠蒙遜,北涼武宣王。

沮渠無諱兄弟姐妹

  • 兄弟
沮渠牧犍,北涼哀王。
沮渠菩提。
沮渠奚念。
沮渠安周,沮渠無諱弟。
沮渠宜得(沮渠儀德),沮渠無諱弟。
沮渠秉。
沮渠董來。
  • 姐妹
興平公主,嫁太武帝拓跋燾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蒙遜卒,諡曰武宣王,廟號太祖。牧犍即河西王位,大赦,改元永和。
  • 2.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茂虔弟安彌縣侯無諱先為徵西將軍、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諸軍事、酒泉太守,第六弟武興縣侯儀德為徵東將軍、秦州刺史、都督丹嶺以西諸軍事、張掖太守。
  • 3.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初,牧犍以其弟無諱為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諸軍事、領酒泉太守………
  • 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初,牧犍娶涼武昭王之女,及魏公主至,李氏與其母尹氏遷居酒泉。頃之,李氏卒,尹氏撫之,不哭,曰:“汝國破家亡,今死晚矣。”牧犍之弟無諱鎮酒泉,謂尹氏曰:“後諸孫在伊吾,後欲就之乎?”尹氏未測其意,紿之曰:“吾子孫漂盪,託身異域,餘生無幾,當死此,不復為氈裘之鬼也。”未幾,潛奔伊吾。無諱遣騎追及之,尹氏謂追騎曰:“沮渠酒泉許吾歸北,何為復追!汝取吾首以往,吾不復還矣。”追騎不敢逼,引還。尹氏卒於伊吾。
  • 5.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初,牧犍之敗也,弟樂都太守安周南奔吐谷渾,世祖遣鎮南將軍奚眷討之。牧犍弟酒泉太守無諱奔晉昌,乃使弋陽公元潔守酒泉。
  • 6.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燾既獲茂虔,遣軍擊儀德,棄城奔無諱。於是無諱、儀德擁家户西就從弟敦煌太守唐兒。燾使將守武威、酒泉、張掖而還。
  • 7.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及姑臧破,魏主遣鎮南將軍代人奚眷擊張掖,鎮北將軍封沓擊樂都。宜得燒倉庫,西奔酒泉;安周南奔吐谷渾,封沓掠數千户而還。奚眷進攻酒泉,無諱、宜得收遺民奔晉昌,遂就唐兒於敦煌。魏主使弋陽公元絜守酒泉,及武威、張掖皆置將守之。
  • 8.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寇魏酒泉,元絜輕之,出城與語;壬子,無諱執絜以圍酒泉。
  • 9.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十七年正月,無諱使唐兒守敦煌,自與儀德伐酒泉,三月,克之。
  • 10.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真君初,無諱圍酒泉,潔輕之,出城與語,為無諱所執。潔所部相率固守,無諱仍圍之,糧盡,為無諱所陷。
  • 11.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三月,沮渠無諱拔酒泉。
  • 1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夏,四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庚辰,沮渠無諱寇魏張掖,禿髮保周屯刪丹;丙戌,魏主遣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督諸將討之。
  • 13.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無諱又圖張掖不能克,退保臨松,遂還。世祖下詔喻之。
  • 1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乙巳,沮渠無諱復圍張掖,不克,退保臨松。魏主不復加討,但以詔諭之。
  • 15.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時永昌王健鎮涼州,無諱使其中尉梁偉詣健,求奉酒泉,又送潔及統帥兵士於健軍。
  • 16.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八月,甲申,沮渠無諱使其中尉梁偉詣魏永昌王健請降,歸酒泉郡及所虜將士元絜等。
  • 17.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春,正月,癸卯,魏以沮渠無諱為徵西大將軍、涼州牧、酒泉王。
  • 18.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十八年五月,唐兒反,無諱留從弟天周守酒泉,復與儀德討唐兒。唐兒將萬餘人出戰,大敗,執唐兒殺之,復據敦煌。七月,拓跋燾遣軍圍酒泉。
  • 19.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二年春,世祖遣兼鴻臚持節策拜無諱為徵西大將軍、涼州牧、酒泉王。尋以無諱復規叛逆,復遣鎮南將軍、南陽公奚眷討酒泉,克之。
  • 20.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夏,四月,沮渠唐兒叛沮渠無諱;無諱留從弟天周守酒泉,與弟宜得引兵擊唐兒,唐兒敗死。魏以無諱終為邊患,庚辰,遣鎮南將軍奚眷擊酒泉。
  • 21.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十月,城中飢,萬餘口皆餓死,天周殺妻以食戰士;食盡,城乃陷,執天周至平城,殺之。於時虜兵甚盛,無諱眾飢,懼不自立,欲引眾西行。十一月,遣弟安週五千人伐鄯善,堅守不下。
  • 22.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無諱遂謀渡流沙,遣安周西擊鄯善。鄯善王恐懼欲降,會魏使者勸令拒守。安周遂與連戰,不能克,退保東城。
  • 23.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無諱遂謀渡流沙,遣安周西擊鄯善。鄯善王恐懼欲降,會魏使者勸令拒守。安周遂與連戰,不能克,退保東城。
  • 2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酒泉城中食盡,萬餘口皆餓死,沮渠天周殺妻以食戰士。庚子,魏奚眷拔酒泉,獲天周,送平城,殺之。沮渠無諱乏食,且畏魏兵之盛,乃謀西度流沙,遣其弟安周西擊郪善。郪善王欲降,會魏使者至,勸令拒守;安周不能克,退何東城。
  • 25.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三年春,鄯善王比龍西奔且末,其世子乃從安周,鄯善大亂。
  • 26.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十九年四月,無諱自率萬餘家棄敦煌,西就安周,未至而鄯善王比龍將四千餘家走,因據鄯善。
  • 27.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三年春,鄯善王比龍西奔且末,其世子乃從安周,鄯善大亂。無諱遂渡流沙,士卒渴死者大半,仍據鄯善。
  • 28.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夏,四月,沮渠無諱將萬餘家,棄敦煌西就沮渠安周。未至,鄯善王比龍畏之,將其眾奔且末,其世子降於安周。無諱遂據鄯善,其士卒經流沙,渴死者太半。
  • 29.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先是,高昌太守闞爽為李寶舅唐契所攻,聞無諱至鄯善,遣使詐降,欲令無諱與唐契相擊。無諱留安周住鄯善,從焉耆東北趣高昌。會蠕蠕殺唐契,爽拒無諱,無諱將衞興奴詐誘爽,遂屠其城,爽奔蠕蠕。無諱因留高昌。
  • 30.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初,唐契自晉昌奔伊吾,是年攻高昌,高昌城主闕爽告急。八月,無諱留從子豐周守鄯善,自將家户赴之。未至,而芮芮遣軍救高昌,殺唐契,部曲奔無諱。九月,無諱遣將衞崿夜襲高昌,爽奔芮芮,無諱復據高昌。
  • 31.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遣常侍氾俊奉表使京師,獻方物。太祖詔曰:“往年狡虜縱逸,侵害涼土,西河王茂虔遂至不守,淪陷寇逆,累世著誠,以為矜悼。次弟無諱克紹遺業,保據方隅,外結鄰國,內輯民庶,繫心闕庭,踐修貢職,宜加朝命,以褒篤勳。可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徵西大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西夷校尉、涼州刺史、河西王。”
  • 3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唐契之攻闞爽也,爽遣使詐降於沮渠無諱,欲與之共擊契。八月,無諱將其眾趨高昌;比至,契已死,爽閉門拒之。九月,無諱將衞興奴夜襲高昌,屠其城,爽奔柔然。無諱據高昌,遣其常侍汜俊奉表詣建康。詔以無諱為都督涼、河、沙三州諸軍事、徵西大將軍、涼州刺史、河西王。
  • 33.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無諱卒,弟安周立。
  • 34.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五年夏,無諱病死,安周代立。
  • 35.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沮渠無諱卒,弟安周代立。
  • 36.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10]
  • 37.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11]
  • 38.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11]
  • 39.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