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焉耆

(古代焉耆國)

鎖定
焉耆(維吾爾文Qarasheher):地名來自《漢書·西域傳》的焉耆國,又稱為烏夷、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國,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國(舊曰焉耆)。今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附近。
清朝光緒二十五年設焉耆府,1950年成立的焉耆專署就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前身,只是治所由焉耆遷於庫爾勒
中文名
焉耆
維吾爾文
Qarasheher
又    稱
烏夷、阿耆尼、喀喇沙爾
介    紹
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國
出    處
漢書·西域傳
現今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附近

焉耆地理

《漢書·西域傳》:“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擊胡侯卻胡侯、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都尉、擊胡左右君、擊車師君、歸義車師君各一人,擊胡都尉、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
大唐西域記》:阿耆尼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週六七里,西面據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穈、黍、宿麥、香棗、蒲萄、梨、柰諸果。氣序和暢,風俗質直。文字取則印度,微有增損。服飾氈褐,斷髮無巾。貨用金錢、銀錢、小銅錢。王,其國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稱伐,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説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既遵印度,諸習學者,即其文而玩之。戒行律儀,潔清勤勵。然食雜三淨,滯於漸教矣。

焉耆發展歷史

漢書·西域傳》:“匈奴西邊日逐王僮僕都尉,使領西域,常居焉耆、危須、尉黎間,賦税諸國,取富給焉。
漢武帝元朔六年(前122年),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耆山千餘里,得胡首虜八千餘級,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魏書》焉耆國,在車師南,都員渠城,白山南七十里,漢時舊國也。去代一萬二百里。其王姓龍,名鳩屍卑那,即前涼張軌所討龍熙之胤。所都城方二里,國內凡有九城。國小人貧,無綱紀法令。兵有弓刀甲槊。婚姻略同華夏。死亡者皆焚而後葬,其服制滿七日則除之。丈夫並剪髮以為首飾。文字與婆羅門同。俗事天神,並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國鹹依釋教,齋戒行道焉。氣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麥,畜有駝馬。養蠶不以為絲,唯棄綿纊。俗尚蒲萄酒,兼愛音樂。南去海十餘里,有魚鹽蒲葦之饒。東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龜茲九百里,皆沙磧;東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 [1] 
恃地多險,頗剽劫中國使。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怒之,詔成周公萬度歸討之,約齎輕糧,取食路次。度歸入焉耆東界,擊其邊守左回、尉犁二城拔之,進軍向員渠。鳩屍卑那以四五萬人出城守險以拒。度歸募壯勇,短兵直往衝,尸鳩卑那眾大潰,盡虜之,單騎走入山中。度歸進屠其城,四鄙諸戎皆降服。焉耆為國,斗絕一隅,不亂日久,獲其珍奇異玩殊方譎詭不識之物,橐駝馬牛雜畜鉅萬。時世祖幸陰山北宮,度歸破焉耆露板至,世祖省訖,賜司徒崔浩書曰:"萬度歸以五千騎經萬餘里,拔焉耆三城,獲其珍奇異物及諸委積不可勝數。自古帝王雖雲即序西戎,有如指注,不能控引也。朕今手把而有之,如何?"浩上書稱美,遂命度歸鎮撫其人。初鳩屍卑那走山中,猶覬城不拔,得還其國。既見盡為度歸所克,乃奔龜茲,龜茲以其婿,厚待之。 [1] 
李寶後唐和接統後西涼餘眾,其部被稱為“甘、涼以西兵”。這是主要由原西涼所統涼州漢族(鄉黨)武裝組成的一支勁旅,。北魏派遣成周公萬度歸西征,唐和所率“甘、涼以西兵”即為其主力之一。是役,魏軍順利設置鄯善鎮
太平真君九年(448),唐和又率軍參加了萬度歸的第二次西征。焉耆之役,配合萬度歸一舉擊潰焉耆王鳩屍畢那所統四五萬精兵,迫鳩屍畢那亡奔龜茲。史載“魏主詔唐和與(車師)前部王車伊洛帥所部兵會萬度歸討西域,(唐)和説降柳驢等六城,因共擊波居羅城。”“至十二月,萬度歸進而西征龜茲,留唐和鎮焉耆,柳驢戌主乙直伽謀叛,和擊斬之。由是諸胡鹹服,西域復平。”其後,魏軍退師,委唐和留守,駐焉耆鎮,成為北魏王朝駐西域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唐和孤軍長期戍守北魏最遠的西部邊陲焉耆,一直到太武帝逝世。
興安元年(452),北魏文成帝繼立,唐和應召入朝,皇帝給予特殊禮遇,嘉獎他保衞西陲的卓勳。唐和駐節焉耆多年,威信之著幹西域,其豐功懋績,足與漢之班超前後媲美。
雖然後西涼集團主事於452年被北魏調離西域,但自漢代至唐初,涼州李氏在甘新地區經過千年的經營逐成七宗五姓之首,西涼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詩人李白李商隱尊為先祖。
麴嘉王時,懨撻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為焉耆國王,高昌勢力開始壯大。 [2] 
周書》:焉耆國,在白山之南七十里,東去長安五千八百里。其王姓龍,即前涼張軌所討龍熙之胤。所治城方二里。部內凡有九城。國小民貧,無綱紀法令。兵有弓刀甲槊。婚姻略同華夏。死亡者皆焚而後葬,其服制滿七日則除之。丈夫並剪髮以為首飾。文字與婆羅門同。俗事天神,並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國鹹依釋教,齋戒行道焉。氣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麥。畜有駝馬牛羊。養蠶不以為絲,唯充綿纊。俗尚蒲桃酒,兼愛音樂。南去海十餘里,有魚鹽莆葦之饒。保定四年,其王遣使獻名馬 [3] 
隋書》呤焉耆國,都白山之南七十里,漢時舊國也。其王姓龍,字突騎。都城方二里。國內有九城,勝兵千餘人。國無綱維。其俗奉佛書,類婆羅門。婚姻之禮有同華夏。死者焚之,持服七日。男子剪髮。有魚鹽蒲葦之利。東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龜茲九百里,皆沙磧。東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大業中,遣使貢方物。 [4] 
唐書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國,在安西都護府東八百里。焉耆國王姓龍,名突騎支,常役於西突厥。貞觀十八年(644年),安西都護郭孝恪西州行軍總管,討伐焉耆,平之,由是臣屬。
清朝光緒八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後,設喀喇沙爾直隸廳,光緒二十五年升為焉耆府,先後管轄新平(今尉犁)、若羌、輪台三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4月12日成立焉耆專署。1954年6月23日撤銷焉耆專署,分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轄焉耆、和靜、和碩三縣)和庫爾勒專署(轄庫爾勒、輪台、尉犁、若羌、且末五縣)。1960年12月,庫爾勒專署併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由焉耆遷址庫爾勒。可見焉耆專署就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前身,只是治所由焉耆遷址庫爾勒。

焉耆語言

焉耆的佛教
唐貞觀元年(627年)著名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經,在《大唐西域記》對於焉耆國的佛教有詳細的敍述:
“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説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既遵印度。”
“荒城北四十餘裏。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藍。同名照怙釐。而東西隨稱。佛像莊飾殆越人工。僧徒清齋誠為勤勵東。照怙釐佛堂中有玉石。面廣二尺 餘。色帶黃白狀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跡。長尺有八寸。廣餘六寸矣。或有齋日照燭光明。大城西門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餘尺。於此像前建五年一大會處。每歲秋分數十日間。舉國僧徒皆來會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廢俗務奉持齋戒。受經聽法渴日忘疲。諸僧伽藍莊嚴佛像。瑩以珍寶飾之錦綺。載諸贊輿 謂之行像。動以千數雲集會所。常以月十五日晦日。國王大臣謀議國事。訪及高僧然後宣佈。會場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貳伽藍(唐言奇特)庭宇顯敝佛像工飾。僧徒肅穆精勤匪怠。”
焉耆文的佛教文獻有《彌勒會見記》等。
阿耆尼、烏夷
東晉《法顯傳》:“復西北行十五日到烏夷國。僧亦有四千餘人。皆小乘學。”英國漢學家理雅各在所譯《高僧法顯傳》中考證“烏夷國”就是焉耆。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寫道:“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國。舊曰焉耆。”法國漢學家儒蓮最早指出“阿耆尼”是梵文Agni的對音。伯希和指出,以Agni稱呼焉耆見於566年的梵文典籍,那是在焉耆國受印度影響而崇信佛教之後,因此國名梵語化,而並非早已存在;早已存在的是土名“焉耆”。

焉耆焉耆國與龜茲: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

離開高昌,玄奘即將面對的其他西域列國,包括焉耆、龜茲、疏勒、于闐、姑墨等。她們都是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斯基泰或者吐火羅城邦,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文化上則飽受印度和波斯之風吹拂。
不久,如日方升的唐朝將循着漢代故跡經營西域,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等機構。盆地邊緣的西域綠洲,在日後還將像臍帶一般,給東土輸送極其豐富的宗教文化和物質財富。
過境焉耆
由於高昌國王贊助 玄奘一下子擁有不少財物和隨從
玄奘一行首先來到焉耆國。焉耆的國名來自於梵文中的火神“阿耆尼”(Agni)。這體現了古印度文化對西域的強烈影響。焉耆國境北有天山、南有飲馬河,境內還有盛產水產的魚海(博斯騰湖)。而且盛產銀礦,西域列國使用的銀幣都出自這裏。
但焉耆和高昌因邊境貿易問題發生過沖突,所以玄奘在這裏過得並不愉快。此外,西域不同宗派間的佛教徒,也不會以最好的條件招待其他宗派求法者。以至於焉耆王不友善到拒絕給玄奘小隊提供馱馬,迫使一行人稍作停留後便匆匆離開。
焉耆緊鄰高昌 雙方之間存有貿易和教派紛爭
雖然在焉耆過得十分不愉快,玄奘依然留心了本地的風土人情。根據他的觀察,國中雖然使用印度傳來的文字和小乘佛教,但由於法度不嚴、佛法造詣不高。國民普遍粗鄙少文、但驍勇好戰,所以成為西域非常著名的強盜窩。
在前往焉耆王城的路上,一行人在遇到盜賊後被迫破財消災。和他們一起從高昌出發的粟特商人忙着趕路,在夜裏不辭而別,第二僅剩一地屍體和凌亂貨物。
與玄奘同行的粟特商人 沒能躲過土匪襲擊
舌戰龜茲
吐火羅人建立的龜茲 繁榮程度超過周圍城邦
玄奘的下一站,是由白氏王族統治的龜茲王國。早在公元4世紀,當地就孕育出聞名東西的佛教大師鳩摩羅什。來到龜茲王都延城時,玄奘在高昌講經的盛名已經傳遍西域。所以,龜茲王族和數千僧人在王城外等待。
他們升起華麗的大帳蓬,推着載有佛像的推車,還有樂師和舞者們正在表演隆重而地道的龜茲樂曲。一邊捧上成盤的鮮花,歡迎玄奘的到來。玄奘則接過迎接者奉上的鮮花,用它們來敬奉佛祖。日後,龜茲國的王都延城,將成為唐朝經略西域的安西大都護府的駐地。
在當時的東方 龜茲舞蹈實屬上成
當時,龜茲王白蘇發疊才智平庸,是和高昌等國類似,連邦交也受到突厥干預。此外,僧人在龜茲的內政中有巨大的話語權。在每月中旬和結尾,都要和君主一起討論國事得失。來到龜茲一段時間後,玄奘就遇到本地高僧挑戰。
在經過龜茲王城西北的阿奢理兒寺時,玄奘特來拜訪龜茲高僧木叉鞠多。高僧年輕時曾去印度遊學二十餘載,博覽羣經,受到龜茲王和龜茲百姓的頂禮膜拜。所以對這位來自東土的年輕漢僧,木叉鞠多的態度若即若離又有一絲傲慢。他漫不經心地告訴玄奘:龜茲國內已有《雜心》、《俱舍》、《毗婆沙》等小乘經典,研習它們足矣,何必要西涉流沙、翻山越嶺去印度呢?
南北朝畫卷上的龜茲古國使者
玄奘聽出木叉鞠多的弦外之音,深知對方多精通小乘佛教經典。為了表示作為後輩的謙遜 ,也為了避免陷入對手的預設圈套,玄奘謹慎地請教:請問龜茲有《瑜伽師地論》嗎?
現在,木叉鞠多的刁難已經十分明顯,直接宣稱《瑜伽師地論》不過是邪書。這是對玄奘學養的嚴重挑戰。為了防止辯論陷入被動,便不卑不亢地説到:大師上述提到的那些經典中土已有,但我覺得它們的經意都比較粗淺,《瑜伽師地論》是未來佛彌勒口述的經典。大師如此詆譭經文,難道不怕死後墜入地獄嗎?
古代龜茲洞窟壁畫上的佛教信徒
眼看玄奘指責自己有罵佛、打誑語之嫌,也意識到了玄奘的意志和學養相當堅定,所以木叉鞠多又將辯論的話柄奪到自己手中:《毗婆沙》等小乘經典你都沒弄懂,怎麼能説它們不高深呢?
於是,玄奘巧妙地掩藏自己短於小乘經典的弱勢反守為攻。論戰方式,就是玄奘向高僧木叉鞠多精通的小乘經典《俱舍論》發問。隨機抽取其中的經文考驗記憶力和理解力。
龜茲石窟中最有名的 孔雀洞
在不斷的詰問中,玄奘以極快速度窮盡《俱舍論》中詞句,而木叉鞠多如排兵佈陣般應對自如。在場的僧眾們屏息凝神,圍觀着本土高僧和外來和尚的辯經對決。只見玄奘信手拈來地選了一句經文,木叉鞠多眼看即將戰敗,於是頗不在意地迴應《俱舍論》中可沒這一段吶!
此時,一旁侍座的龜茲王叔智月卻毫不避嫌地指出,《俱舍論》中有這一句!在西域,不少有慧根的王族子弟出家為僧,比如南北朝時代的高僧鳩摩羅什的母親就出自龜茲王族,也許是看不下去本國高僧在辯論中既失才學又失風度,便主動站出來指出了木叉鞠多的謬論。
許多龜茲貴族子弟都會出家禮佛
終於,有來有回地緊張辯經以玄奘的勝利告終。期間,不僅龜茲王叔毫不偏袒本國高僧,作為失敗方的木叉鞠多也不計較得失。這場圍繞着真理、跨越血統和民族的辯論,無疑是冷酷歷史中為數不多的寬容一瞬。
如果玄奘不能渡過這一關,不僅會名望掃地,而且信仰小乘佛教的龜茲國將不會支持求法之旅。好在玄奘以真才實學獲得了龜茲人敬重,許多公們給玄奘配備馱馬和幫手,以及粳米、葡萄、麥子、梨等食物。
壁畫上的龜茲貴族形象 至今仍能在寺院或年畫中看到
攀登極限
姑墨國位於塔里木盆地西側 類似於一個迷你版龜茲
此後,玄奘繼續與各類小乘佛教的高僧辯經講法,如同過關斬將般力挫各種強敵。例如在西面的姑墨國,就遇到語言文字和人種、風俗和龜茲國類似的小乘佛教信徒。但從這裏出發再走三百里,就將踏上至關重要的帕米爾高原。
古往今來,帕米爾高原都是環境惡劣的苦寒之地。在低窪地帶,路人尚且還能看到草灘和樹木,但是翻越雪山的過程中,山壁陡峭如擎天柱般直插雲天。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山頂的積雪終年不化,和白花花的雲絮儼然一體。
姑墨國以西 就是環境惡劣的帕米爾高原
在勁風吹拂之下,突然掉落的山石會狠狠砸在眾人面前擋路。即使身披厚重的皮裘,寒風、撲面的細沙,也會刺入人的肌膚和骨骼。成條狀的冰風如同龍蛇般在大地上縱橫千里,稍有不慎就會捲走衣物、行裝。
公元628年春季,玄奘和他的小隊伍經過了噁心、嘔吐、渾身無力和鼻血的考驗,成功地踏上了朝思暮想的中亞熱土。在他身後,曾有無數東來西往的使者、軍人和商隊,為了利益和信仰,努力越過帕米爾高原這一天塹.......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