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欄嚇村

鎖定
中英街內的沙欄嚇村是一個有着300多年曆史的客家古村,深圳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沙頭角魚燈舞”便發源於此 [1]  。由於跟香港新界接壤,後來形成了一條舉世矚目的“中英街 [2] 
該村位於深圳市鹽田區中英街社區內的沙欄嚇和香港新界北接壤,沙欄嚇村原是自然村,有着300多年曆史。清朝康熙年間,吳姓族人從粵東梅州大埔縣 [3]  遷居於此 [4] 
沙欄嚇村傳統歷史文化底藴深厚,文化資源豐厚,擁有沙頭角魚燈舞、天后寶誕、鹽田客家山歌、九簋菜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沙欄嚇天后宮、吳氏宗祠等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1月,沙欄嚇村獲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5] 
中文名
沙欄嚇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深圳鹽田區中英街
電話區號
0755
人口數量
300多人
車牌代碼
粵B
村    長
吳天其 [2] 

沙欄嚇村簡介

沙欄嚇村全貌 沙欄嚇村全貌
沙欄嚇村原是自然村,有着300多年曆史。康熙年間,吳姓族人從粵東地區遷居於此。據村委工作人員介紹,只要不出海,數十艘漁船密密麻麻地停在岸邊,漁民們有的回家休息,有的到集市上做買賣,小村子也是熱熱鬧鬧的。 [6] 

沙欄嚇村歷史沿革

據沙欄嚇村《百子堂吳氏宗譜》記載,該村吳姓先祖吳尚儒於清康熙年間攜族人從廣東博羅遷至沙頭角海濱。遷來時先定居在沙頭角河南岸紅花嶺山大坦洞山咀村。後來,他們發現海邊地域開闊,方便下海捕魚,就從山咀遷到海邊一塊地勢較高的沙壩建村。當地人稱沙丘為沙欄,故取村名沙欄嚇。清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縣復界,實行招墾政策,陸續有客家人遷入濱海地區。
沙欄嚇的“嚇”字是客家話,這支客家族羣最早來自陝西,而這個“嚇”就是陝西方言中的語氣詞,或者就是“下面”的“下”的意思。 [7]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沙頭角鎮;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沙頭角鎮;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沙頭角鎮;1990年,屬羅湖區沙頭角鎮;1998年,屬鹽田區沙頭角鎮;2002年,屬鹽田區沙頭角街道;2015年,屬鹽田區中英街管理局中英街社區。 [6] 

沙欄嚇村地理環境

沙欄嚇村,位於中英街管理局轄區西部,距中英街管理局0.1千米。北靠梧桐山,東南鄰大鵬灣,依山傍海。村莊附近有沙溪河,河水清澈見底,起源於梧桐山西南麓,後匯入大鵬灣,這條河被稱為沙頭角界河。

沙欄嚇村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有吳、邱、鍾、陶4姓。吳姓於清康熙年間從廣東博羅遷至沙頭角山咀村,後從山咀村遷至此地。
邱姓於清咸豐年間從新界沙頭角山咀村遷入。
鍾姓於清乾隆年間經福建泉州、香港屯門輾轉遷至新界沙頭角擔水坑村;清光緒年間遷入此地。
陶姓於民國初期從官路嚇陶屋遷入。邱、鍾、陶3姓長期以來佔該村總人口的10%左右。
2015年末,户籍人口352人,其中男性200人,女性152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95歲(男);實際在村人口202人。非户籍外來人口500多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人,主要分佈在英國、法國、荷蘭等國和東南亞一帶。歸僑30人。

沙欄嚇村民系方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沙欄嚇村經濟

傳統經濟以漁、農業為主,種植薯類、果樹、茶樹,養殖豬、鴨、雞等。改革開放後村裏辦起牛皮加工廠等村辦企業。有部分村民經商,最有名的是中英街波記百貨和中英街實惠百貨兩家,經營有道,經久不衰。其餘村民或赴香港打工,或做輸港蔬菜生意,或出租房屋店鋪。2007年2月,深圳市沙欄嚇村股份合作公司成立,主要經營物業出租和管理。

沙欄嚇村地方設施

沙深路、環城路、中英街經過該村。因處於深港交界的中英街,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較早,1933年中英街就有了電燈,村民實際用電是1950年,後逐步通自來水、通電話、通互聯網,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有鹽田區外國語小學東和分校,2015年在校學生1050人,教職工33人;沙頭角鎮幼兒園,2015年在園幼兒149人,教職工26人。中英街社康中心為村民提供醫療場所。

沙欄嚇村地方書籍

魚燈舞 魚燈舞 [8]
村中現存《百子堂吳氏宗譜》,由吳姓族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纂修。另存有一張清朝的土地立據存根,於清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八(1889年1月19日)立字,現存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

沙欄嚇村歷史建築

吳氏宗祠 吳氏宗祠 [8]
吳氏宗祠坐落於村中部,始建於清朝,原建築為土木結構;由於年久失修,1989年集資重建。新建祠堂為全新磚石結構,坐西北朝東南,為三開間二進佈局,面闊7.8米,進深14.7米,凹鬥式大門,木構樑架,硬山頂,博古脊。前堂木構樑架,天井兩側設兩面坡廊房。後堂寫有“百子堂”;兩側有楹聯“派接延陵博邑遷居流世澤;源傳渤海沙欄落葉展家聲”。春節時要在宗祠祭祖,添了男丁要在宗祠添燈(添丁);娶親時新郎和新娘要到祠堂跪拜認祖。新制作完成的魚燈也要先帶到祠堂祭拜。1988年7月沙欄嚇吳氏宗祠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后宮 天后宮 [8]
該村天后宮是鹽田區保留的最早的古建築,位於沙欄嚇村中部。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由三鄉七村集資建造。1937年受強烈颱風的襲擊,建築局部坍塌。2001年市文物部門撥款給予修繕,基本恢復了原貌。該建築為三開間二進佈局,坐北向南,面闊7.45米,進深13.5米。前殿正中闢一門,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樑架。兩面坡,碌筒瓦面,綠琉璃鑲檐口,博古式正脊,尖山式硬山頂。脊身兩側、山牆博風等處都有精美灰塑圖案。後殿除船形正脊外,其餘與前殿情況相同,其後正中供奉媽祖。前殿與後殿間的兩側以廊廡相連,鑊耳山牆。中間設有一間正方形拜亭,船形正脊,歇山頂。建築四周有圍牆。1988年7月,天后宮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6] 

沙欄嚇村地方習俗

該村保留傳統的客家民俗,民俗文化資源非常豐富,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佔全區的85%以上。
魚燈舞是頗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廣場舞蹈。魚燈在製作時要開光、祭祖和祭祀天后,其舞蹈則演繹了眾魚獻祭黃鯨角的過程,成為鄉民逢年過節、喜慶豐收時的必備節目。魚燈舞源於古代北方,在嶺南地區吸收了海魚的造型。表演時站低馬步,手舉魚燈配合鑼鼓樂聲,模仿魚類擺動的姿勢,做出鏟沙、跳躍、追逐、搏鬥等動作,交叉巡迴,形成魚貫狀舞姿。魚燈舞由家族式傳承發展到地域性傳承,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擔水坑、崗下新村等地。2008年6月,魚燈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吳觀球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吳天其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天后寶誕祭典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舉行。是日,沙頭角和香港鄉民紛紛到此參與。每十年還會舉行一次蘸會。大型的蘸會要搭大棚、戲台點天燈等,連續幾天幾夜。內容包括扮飾巡遊、沿途歌舞等,比春節還熱鬧,很多傳統藝術活動都可以在蘸會上表演。蘸會一般選在秋收或春節後,廟、社日等農閒時舉行。2007年10月沙欄嚇天后寶誕祭典被列人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九籃菜是沙欄嚇村接待貴賓的傳統佳餚,籃在古代是盛裝食物的器皿,“九算”象徵很高的規格。
九簋菜 九簋菜 [8]
上年添男丁的人家,要在元宵節點亮花燈,懸掛於祠堂橫樑上,當晚還要在祠堂設九算菜宴請族人喝添丁酒。菜用九個大碗上席,三碗一斜排,寓意長長久久。也稱九子碟,取其九子登科之意。菜有雞、鴨、豬皮、粉絲腐竹(寓意富貴)、蝦米煮黃芽白菜(寓意有財)、姜葱蒸魚(寓意年年有餘)、鹹菜燜豬肉(寓意有肉,生活富足)、雞鴨加蒜炒芹菜(寓意勤勞和早生貴子)、丸子豆腐(寓意全家團圓),後來又增加冬菇、魚鰾等。過去吃九簋菜講究用八仙桌和長條凳,每席8人。2013年7月,九菜被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為吳亞九。 [6] 

沙欄嚇村地方傳説

當地流傳梧桐山與八仙嶺的傳説。梧桐山和八仙嶺是兩兄弟(梧桐山位於深圳一側,八仙嶺位於新界一側,中英劃界前曾為新安縣的兩個山脈)。有一天,兄弟倆用一杆秤拾了一頭豬去趕墟。由於豬很重,秤桿突然折斷了。秤盤飛走變成了天光墟(在東和墟之前擺地攤的墟市),秤桿上的三個提鈕分別變成了三棵榕樹(分別位於今橋頭街社康門診部外、天后宮門前和吳氏宗祠前)。秤砣最重,彈到了大梅沙,變成了砣背(山名)。秤桿則留下來,成為今天村莊所在的沙欄(長形沙壩)。兄弟二人因此發生了激烈爭執,並動手打起來。梧桐山一掌擊出,八仙嶺頓時矮了半截。八仙嶺不服氣,伸出五爪抓了過去,頓時在梧桐山南側留下了五道深深的指痕,頃刻間變成了五條河流。據説,這五條河流就是梧桐山南側的正坑河、橫坑河、暗徑河、高碑河和布狸河(當地土名)。
村裏還流傳着沙欄嚇村“嚇”字由來的傳説。
吳姓先祖因落户需向當地客家人買地,當地人在土地契約上籤上“賣上下”,即房屋和土地都賣。當地人想在契約上做手腳,他們在“下”字的左邊加上一撇,變成了“賣上不”。後來,吳姓先祖在文書“下”字前加上“口”字,成“嚇”字。這樣,文書就不能改動了。
拔旗遷界的口述歷史。英國殖民者在與清政府談判之前,英方勘界人員在沙頭角插上幾十面界旗。
如果按照界旗劃界,東和墟和沙欄嚇村都將劃歸英界。村裏鄉紳經過商議,由吳子魁召集村裏20多位村民連夜將十多面界旗拔掉,轉插到正坑河西南端一側的乾涸河牀上(即今天的中英街)。經過拔旗遷界,將東和墟和沙欄嚇村留在了華界。 [6] 

沙欄嚇村地方事件

1937年9月1日,百年一遇的強颱風將沙頭角海關摧毀,沙欄嚇等村受淹,漁船被捲入大海,海水淹到了中英街店鋪一樓,死者數十人。 [6] 

沙欄嚇村地方人物

吳桂興(1921一),1939年參加東江縱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曾任惠州税務局副局長、惠陽税務所所長、深圳土產公司經理等職。劉才(1923一1945),又名劉添,1943年8月參加東江縱隊,擔任税收員,1945年8月在東莞縣清溪税站犧牲。吳永宏(1926一1974),1944年5月參加東江縱隊,先後任小梅沙税收站税收員、連隊司務長。1946年6月,隨東縱北撤山東,後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政大學學習。1947年3月調入中共領導的華東特種裝甲部隊,曾任團技術處長。先後參加解放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上海戰役及抗美援朝作戰。1957年獲三級解放勳章。1962年調至湖北省軍區黃石市人民武裝部任副部長,中校軍銜。
吳觀球(1942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跟村中藝人學習魚燈舞技藝,參與整理魚燈舞資料,2002年以後開始培養村裏年輕人學習魚燈舞,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沙頭角魚燈舞代表性傳承人。吳天其(1958一),1999年擔任沙欄嚇村村長,致力於挖掘保護和整理傳統文化遺產,恢復了魚燈舞的排練,現為沙頭角魚燈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館長。他帶隊參加廣東省嶺南民間藝術節和深圳市鵬城金秋藝術節等大型表演活動,屢獲金獎。2013年沙頭角魚燈舞代表深圳赴澳大利亞參加歡樂春節巡遊表演,大獲成功。 [6] 

沙欄嚇村發展

1978年,沙欄嚇村漁業大隊解散,生產隊賣了所有漁船,村民“收網上岸”,不再打魚,村裏也籌備建新村。吳天其説,20世紀70年代末,沙頭角人均年收入僅為100元人民幣,而對面香港居民卻高達7萬港幣。耕種、打魚遠不能滿足經濟上的要求,集體經濟尋求新出路,引進加工廠,這才有了新積蓄。1983年,每户出資1萬元,村裏補貼1萬元,建起了20多棟有獨立衞生間和廚房的居民新舍 [4] 
當時引來人們參觀的氣派房屋如今顯得有些破舊和落後。吳天其説,沙欄嚇沒田地,1983年填海的灘塗也被國家徵收,以前領導來視察都不相信沙欄嚇這麼窮,在中英街裏面經濟竟然這麼落後 [4] 
2007年,沙欄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市場、物業出租,如今居民每年有一定分紅收入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