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頭角魚燈舞

鎖定
沙頭角魚燈舞源於已經有300多年曆史的吳姓村落鹽田“沙欄嚇村 [1]  。屬於廣東省民俗文化之一。客家語中,“魚”、“吳”諧音 [2]  ,故吳燈舞也就成了“魚燈舞”。
沙頭角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是沙頭角沙欄嚇村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等地,為漁民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必備節目。魚燈舞的道具製作精巧。魚燈都是先用竹篾紮成魚的形狀,糊上紗紙,用元粉、牛皮膠和上顏料畫魚,再塗上桐油,在魚腹之下裝一條20釐米長小棍,演員以此舉魚燈起舞。 [3-4] 
“沙頭角魚燈舞”不僅傳承了客家傳統民間文化,文化元素突出,而且舞姿獨特、觀賞性強,凸顯了深圳的客家民俗風情 [5]  ,是客家漁耕文化的代表之一。 [16]  [18] 
2006年,“沙頭角魚燈舞”通過了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 [6] 
2008年,“沙頭角魚燈舞”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7] 
2016年,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鹽田沙頭角中英街開館 [8] 
中文名
沙頭角魚燈舞
批准時間
2008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編號
Ⅲ-45 [7] 
申報地區
深圳市鹽田區
博物館
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 [8] 

沙頭角魚燈舞歷史淵源

沙頭角吳氏客家人來自梅州大埔,他們在下海划船捕撈過程中,將原鄉的“鯉魚燈舞”進行加工,又因客家語中,“魚”、“吳”諧音,創造出魚燈舞(吳燈舞)這一濱海遊藝民俗,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9] 
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是沙頭角沙欄嚇村世代以漁為生的吳氏族人的祖先,根據自己十分熟悉的魚類的形狀習性,加上豐富的想象而創編的,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主要分佈於深圳市沙頭角、鹽田和香港新界的擔水坑、崗下新村一帶,為當地民間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現沙頭角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裏,還珍藏有七八十年前魚燈舞伴奏用的小鼓和大鈸。 [10] 
沙頭角魚燈舞是沙頭角沙欄嚇村吳氏客家人祖先於清康熙年間創造的民間舞蹈,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傳承歷史,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非遺名錄,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不僅是海洋文化的典型表現形式,也是客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寄託,還是深港兩地源遠流長、血濃於水的文化紐帶。 [17] 

沙頭角魚燈舞藝術特徵

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是帶故事性的道具類動物舞蹈。表演道具漁燈用竹蔑扎制,有紅鯉、青鯉、黑鯉、火點魚、丁公魚、海鯽等20多種魚類造型,均糊上紗紙塗以顏料裝飾,長約80至100釐米的魚身可上下左右活動,魚腹下端插一木棍,供舞者操縱表演,腹內放置蠟燭,點燃時通體透亮,造型豔麗奪目,故名魚燈。
表演一般在晚上進行,場上置有4根白色空心柱,用以代表海底龍柱,內點通明燭火,故不必另添燈光,四周則圍以海藍色布幕,寓意大海深處。表演從20多個躲在布幕後的舞者,高舉各色魚燈親熱歡快地遊動開始,演繹了一個發生在海底世界的羣魚抗惡的故事。舞中的黃鱧角魚,龍頭魚尾,造型奇特,強悍兇猛,是想象中的海底惡霸,不斷地追逐侵襲羣魚,吞食弱者,連最小的鮭鯆魚也不放過。舞蹈的高潮是羣魚在紅鯉的帶領下,對黃鱧角圍而攻之,終於把它打敗。表演中,幕後的舞者須保持低馬步,以便俯身曲背運行穿插。而魚燈的舞姿舞態,也靠舞者的舞步配合,並操縱魚燈起伏遊動、左右擺動、上下翻躍,以表現悠閒、興奮、受驚等不同情緒和神態。如舞者能讓魚燈表演“魚貫穿稜”、“鏟沙”、“竄水”、“飛躍”等興奮動作,且快速敏捷、生動逼真。在舞者的靈巧操縱下,二三十具魚燈綵光四射,在夜暗中上下搖曳,左右閃爍,穿梭流淌,宛如燦爛星河,令人賞心悦目。
沙頭角魚燈舞用鑼、鼓、鈸、嗩吶和螺號伴奏,均使用廣東音樂,有悠閒抒情的《逛花園》、《大開門》和輕快歡暢的《得勝令》等,既烘托了舞蹈節奏和情緒,又具有嶺南濱海特色。 [10] 

沙頭角魚燈舞舞蹈起源

魚燈製作精巧,用竹篾紮成魚狀,糊紙繪彩再塗上桐油,下裝短棍,舉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魚羣。伴奏樂器有鑼、鼓、鈸、嗩吶、螺號等。 [11] 

沙頭角魚燈舞舞蹈特點

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為廣東新安縣(現深圳市)沙頭角沙欄嚇村創演,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的擔水坑、崗下新村等地,是世世代代捕魚為生的漁民出於對美好生活的企望,祈求媽祖女神保佑豐收而根據魚的習性,發揮豐富想象創作出來的一種舞蹈藝術表演形式,成為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經過300多年曆史沿襲,流傳至今。在沙頭角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裏,還保存有民國期間表演魚燈舞伴奏用的一個小鼓和兩對大鈸。
沙頭角魚燈舞是廣場男子羣舞,專門在晚上演出,由二十幾個男演員手舉魚燈表演。場上有四根龍柱和繞場藍色水布,以仿海底世界。演出時不用燈光,觀眾利用龍柱和魚燈裏的蠟燭光芒,看到“海底”各種魚類在舞蹈。舞蹈由表演的時候,演員手舉魚燈以低馬步俯身曲背運行穿插,使魚燈呈現出豐富的舞蹈情節。

沙頭角魚燈舞舞蹈情節

沙頭角魚燈舞是情節性舞蹈,其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各種魚類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生活;
第二部分是惡魚黃鱧角欺侮眾魚,追趕吞食;
第三部分是眾魚團結反抗,打敗惡魚,重新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舞蹈中各種魚是寓意一定社會角色的:黃鱧角象徵海盜,任意欺壓漁民;眾魚象徵廣大漁民,不畏強暴,嚮往幸福生活。 [12] 

沙頭角魚燈舞舞蹈工具

魚燈舞的道具製作精巧。魚燈都是先用竹篾紮成魚的形狀,糊上紗紙,用元粉、牛皮膠和上顏料畫魚,再塗上桐油,在魚腹之下裝一條20釐米長小棍,演員以此舉魚燈起舞。
魚燈舞依靠鑼、鼓、鈸、高音嗩吶、低音嗩吶和螺號來伴奏,其中的鼓最特別,是長身小鼓,牛皮鼓面呈頭盔狀,40釐米高,直徑只有20多釐米。
新造魚燈使用之前,須到“吳氏宗祖祠堂”裏“開光”,每逢正月十五,就要到天后宮前獻演。

沙頭角魚燈舞傳承保護

沙頭角魚燈舞傳承價值

沙頭角魚燈舞是不同於我國其他魚燈舞的一種頗具嶺南特色的廣場舞蹈藝術,起源久遠,對研究嶺南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審美學、民俗學、信仰崇拜等都有較高的價值。 [3] 
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以獨特的樣式和題材,體現了民間懲惡揚善的傳統觀念,揭示了弱肉強食必受懲罰的樸素真理,當地聞名海內外的中英街,就見證了一段外國入侵者自食苦果的歷史,因而更顯其深遠的象徵意義和文化價值,更成為被強行分割為一街兩邊、咫尺天涯的同胞之間精神聯繫的紐帶。 [10] 

沙頭角魚燈舞傳承現狀

隨着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特別是流行文化和商業文化的衝擊,沙頭角魚燈舞正逐漸失去展示的平台,一些舞蹈動作已經失傳,並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急需加大保護和扶持的力度。 [10] 

沙頭角魚燈舞傳承人物

吳觀球,男,1942年生。14歲即開始學跳魚燈舞,有50餘年的舞蹈經驗,熟練掌握魚燈舞的表演技藝和表演程序,對配樂譜調、道具製作等也十分精通。2001年至今,擔任沙欄嚇村魚燈舞總教練,積極傳承魚燈舞,曾帶隊參加廣東省嶺南民間藝術節並獲金獎。 [13] 
吳天其,男,1958年生。熟練掌握魚燈舞表演技藝,動作功架紮實,表演生動傳神,尤其熱心傳承工作,積極蒐集魚燈舞歷史資料,推動設立了魚燈舞專用排練場,並在沙欄嚇村村史陳列室中設立魚燈舞相關樂器和實物資料的展覽。 [14] 

沙頭角魚燈舞保護措施

1999年,吳天其成為沙欄嚇村的村委會主任後,當即發動村民對魚燈舞進行挖掘和整理。他首先組織健在的3名老藝人吳觀球、邱煌生、吳亞九回憶魚燈的造型、動作、伴奏音樂,蒐集“魚燈舞”有關實物和資料,並按傳統魚具製作方法尋找藝人扎作魚燈道具、整理樂譜和舞步。通過整理和排練後,動員村中青年加入魚燈舞隊,把魚燈藝術傳授給他們,重新組成了沙欄嚇魚燈隊。 [5] 
2006年,“沙頭角魚燈舞”通過了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 [5] 
2001年,沙頭角鎮已被省文化廳授予“廣東省民族民間魚燈藝術之鄉”稱號,2003年再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10] 
2008年,沙頭角魚燈舞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 
2011年,鹽田區創辦了“沙頭角魚燈節”,不斷創新魚燈舞的傳承方式。 [6] 
2012年,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與深圳鹽田區非遺保護辦合作,建立了“非遺文化志願服務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吳觀球定期到深職院傳授魚燈舞,培養學生傳承人。沙頭角魚燈舞是隨着客家人的南遷來到深圳落户的,如今,這門古老的文化藝術已經後繼有人,在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舞台上重放異彩。 [5] 
2016年12月,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不僅介紹了沙欄嚇村的歷史和沙頭角魚燈舞保護與傳承,還展示了當地客家人的生活習俗。 [6]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深圳市鹽田區沙溪沙頭角魚燈舞藝術服務中心獲得“沙頭角魚燈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5] 

沙頭角魚燈舞社會影響

深圳客家沙頭角魚燈節祭月大典 深圳客家沙頭角魚燈節祭月大典
沙頭角魚燈舞以其獨特的濃厚地方特色深受羣眾喜愛,曾被邀請到廣州、佛山、惠州、香港等地演出,是沙港兩地文化傳遞的使者。2013年2月,來自中國深圳的花車巡遊隊在澳大利亞悉尼市政廳港口街亮相,走在巡遊隊列最前面的正是沙頭角魚燈舞巡遊方陣。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