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汾河源頭

鎖定
汾河源頭,位於寧武縣東寨鎮西北約1公里處,據《山海經》雲:“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所以後人認為這裏就是汾河水的源頭。源頭處是一個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個大字“汾源靈沼”,石壁中雕有一個龍頭,龍口中噴出一股清泉,終年流淌不絕。源頭附近有一座寺廟,名為雷鳴寺,始建於明朝,後被毀。
中文名
汾河源頭
開放時間
9:00-17:00 [1] 
門票價格
30元 [2] 
地    點
忻州市寧武縣東寨鎮思源大街
地    位
三晉母親河
發源地
寧武縣管涔山脈樓山下的水母洞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山西省忻州市

汾河源頭汾河形成

汾河是三晉母親河,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寧武縣東寨鎮管涔山脈樓山下的水母洞,周圍的龍眼泉、支鍋奇石支流,流經東寨、三馬營、宮家莊、二馬營、頭馬營、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關、寧化、壩門口、南屯、子房廟、川湖屯等村莊出寧武後,流經六個地市,34個縣市、在河津市匯入黃河,全長716公里。 華北地區少有的83萬畝原始次森林,瀕危動物褐馬雞的家鄉,也是黑鸛原麝金錢豹等幾十種珍稀動物的天堂。

汾河源頭概況

汾河源頭 汾河源頭
命的是她的潺潺溪水、幽涼峽谷,甚至還有高山草原、古寒冰洞,無不誘惑着你炎熱的身體和燥熱的心。
寧武縣城出發,行車20公里左右,就穿行在寧武百里林海的核心區,看到了令人驚豔的高山天池——馬營海,那是一片醉人的碧藍。流連森林裏,更抑制不住的是驚歎:高處是奇峯嶙峋岌岌穿雲、銅頂寺廟臨空欲飛;遠處有白雲出岫,迷霧繞峯;腳下潺潺滴水環繞痴纏;眼前時有飛瀑溢彩爭奇鬥豔;浩浩森林,一望無際遮避了陽光和酷熱,一下子進入到了另一個季節。
抓緊體驗一下奇妙寒冷的萬年冰洞,洞裏面還要穿厚外套呢。返回途中,還可以遙望懸棺懸空寺——懸棺可是北方比較少見的現象啊,順便再驚心動魄地體驗一把“懸崖棧道”。
汾河源頭四周翠峯疊嶂,那種清純,那種綠色的幽香,頓時讓我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與空靈。橋下便是真正自然未遭人類琢飾的汾源之水,寬僅米半,深只數寸,但極清冽,涼徹肌骨;不禁掬捧在手,一飲而盡。
汾河、清漣河、嵐騎河都源於此汾源閣前有一丈餘見方的池子,水極綠,讓人頓生涼意甚至不敢多看,怕被這綠吸了進去;池底飾以綠色、淡黃色的光彩熠熠的石頭,若漂亮的盆景。再稍前是一個幾畝長方的大水塘,塘內水如碧玉,如綢似錦,任是那冶豔的西湖,在這一點上,怕也自慚形穢了。將自己投身在林海湖畔,彷佛自己已經變成《綠野仙蹤》裏的童話人物。享受的差不多了,出發徒步穿過迷人的情人谷,還能在馬倫草原策馬撒歡半天。

汾河源頭美食

山澗嚐鮮妙招:寧武縣城的鳳凰大街一遛飯店、大排檔、小吃攤,值得一嘗;旅遊區的中心東寨鎮是一座僅一條長街的小鎮,大街兩側多是白瓷磚貼面的二層小樓,絕大部分是飯店和旅館,寧武涼粉、山蘑燉土雞……種種當地土特產盡情品嚐吧。或者進山裏敲開一家老鄉家門蹭飯,也會有意外收穫,山裏的老鄉非常好客純樸。

汾河源頭相關介紹

汾河全長716公里,流經山西19個縣市,流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養育了40%的三晉人民,同時也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三晉文明,是山西人心目中慈愛而博大的母親河。“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説汾河716公里的河川中流淌着的是一部生生不息的三晉五千年文明史,那麼我們今天將要遊覽的汾河源頭就是這燦爛文明的源頭活水了。正因為如此,古人才發出了這樣的讚歎:“薄一溪灌注千里,三晉第一勝境也。”汾源是如此的神聖偉大,早在《詩經》、《淮南子》、《山海經》這些古老典籍中就有了對它的記載,而北魏酈道元的偉大地理學著作《水經注》更是用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汾水之源“雜樹交陰,雲垂煙接……水流潭漲,波襄轉泛”的美麗風光。

汾河源頭汾河出水口

汾河源頭 汾河源頭
這個漢白玉龍口就是千里汾河的出水口,汾河從這裏開始“薄一溪灌注千里”,孕育了三晉文明和無數輩山西人民。不知大家是否聽説過前幾年包括《參考消息》在內的國內眾多媒體報道過的“汾源斷流”事件。雖然説寧武縣為解決用水困難而引汾源水入縣城是斷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誰又能否認,森林資源的大肆砍伐、礦產資源的無度開採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才是更直接的原因呢?森林是座天然固體大水庫,砍伐森林便等同於毀壩放水,而開採煤炭的代價也是高昂的,每採1噸煤就要損失2.5噸地下水,山西每年因採煤流失的地下水是12億立方米,正好相當於萬家寨引黃工程一年的引水總量。要知道,50年代的時候汾河源附近還是水澤遍佈,九眼泉水從樓子山下日夜不息噴湧而出,號稱“九龍會飲”,當時管涔山上砍下來的木材可以通過汾河水直下太原,號稱“萬木下汾河”。80年代的時候,汾源的出水量還可以達到0.4立方米/秒,這裏還是一片名叫水草灘的寶貴濕地。而現在,山西人民的母親河正在一步步向季節河退化,幹流的年徑流量黃河各大支流中的排位已經從第2位退居到了第7位。“鳥來鳥去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我們是該認真反省反省了。母親河繁衍了我們、哺育了我們,五千年如一日任勞任怨滋養我們,而不孝兒孫們卻肆無忌憚的蹂躪它、慾壑難填的盤剝它……。聽聽下面這個故事吧:前些年,一位台灣老學者應邀到山西考察講學,一進山西,老人第一個心願就是看看汾河,看看漢武帝泛過樓船汾河,看看“素汾千載傍吾家,常對衡門憶浣紗”的汾河。然而,站在污水橫流、滿目瘡痍的汾水之濱,老人默然無語、迎風灑淚,隨行的山西人滿面羞愧、無言以對。是呵!母親河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作為子孫的我們真是上對不起祖先、下對不起後人。保護母親河、治理母親河已經勢在必行,讓母親河碧水長流,讓三晉大地青山常在,讓我們每一個山西人義無反顧的投入到這項任重道遠的偉大事業中吧!

汾河源頭汾源靈沼

汾河源頭門票 汾河源頭門票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這大約是三晉大地上最清澈透明的一泓泉水了,靜得就像一面明鏡,清得連條魚都沒有,金代大詩人元好問有詩讚道:“管涔汾源大車輪,平泉八丈琉璃盆。”古人云:“方為池、圓為沼”,這個小小的池塘接納了從水母洞中流出來的汾源泉水,不漲不溢、冬暖夏涼,沼中之水清心肺、驅邪毒、治百病,被老鄉們稱為“汾源靈沼”,是寧武縣古八景之一。靈沼的後壁上嵌着“汾源靈沼”四字碑刻,為郭新民1995年題寫。《寧武府志》中記載:“樓子山,管涔諸峯之一也,其西山間有神祠,祠下汾水源所出,有古碑刻雲‘汾源靈沼’,歲月不可考。”文中所記載的“汾源靈沼”古碑已作為重點文物保存起來,而祭祀水母的神祠則被我們眼前這座1995年修建的“汾源閣”所代替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想知道靈沼的水為什麼這麼清嗎?現在就請各位和我步入汾源閣,一起去看看母親河真正的源頭活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