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汴水

(隋煬帝時開鑿的通濟渠,唐宋人稱為汴水)

鎖定
汴水,又稱汴河,是隋煬帝時開鑿的通濟渠,唐宋人稱為汴河。南宋高宗為了防止金兵以舟船運兵進逼,下詔毀壞所管轄境內的汴渠水道。南北水運遂告斷絕。宋金劃淮為界後,通濟渠不再通航,後逐漸湮廢 [1-2] 
北宋時期,開封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全國統一的“八方輻輳,四面雲集”的大都市,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有了這條煙波浩瀚的汴河。汴河把黃河和長江聯繫起來,使各地的糧食和物資得以源源不斷的運進開封。汴水是古城開封的一條生命線。僅糧米一項,每年由汴水漕運到開封,就達八百萬石。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東去至泗州入淮,運東南之糧,凡東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給。自東水門外七里,至西水門外,河上有橋十三”。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描繪了當年汴水清悠迷人、火熱繁忙的景象。
中文名
汴水
外文名
BianShui
別    名
汴河、通濟渠
所屬水系
淮河水系
地理位置
河南省東部、安徽省北部
流經地區
開封、永城、宿州、泗縣、揚州
發源地
河南省

汴水歷史沿革

隋煬帝時開鑿的通濟渠,唐宋人稱為汴河 [1] 
汴水
唐朝末期,軍閥楊行密與朱全忠(後梁太祖朱温)爭奪兩淮地區,互有進退,攻守無常。長期的兵連禍結,使汴河航運一再停頓。據《宋史·武行德傳》記載:“唐末楊氏據淮甸,自埇橋(今安徽省宿州市)東南悉為污澤” [2] 
五代十國時期,江南出現獨立政權,汴河漕運逐漸冷落。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年),準備進攻南唐(國名,都城設於今江蘇省南京市),才發動宿州境內的民夫將汴水“依故堤疏導之,東至泗上”。並進一步導河流入淮,舟楫始可入於長江。這次對汴河的疏導,為北宋王朝統一江南各地奠定基礎,也為北宋時期漕運提供很大方便 [2] 
汴水
汴水(4張)
北宋對汴河的修治和管理特別重視。每年春天總要徵集三十餘縣的民畉,疏浚汴河口及淤淺的河道,淳化二年(991年)六月,汴水暴漲,宋太宗車駕出乾元門,親臨工地督促搶塞,宰相、樞密等大臣勸他回宮休息,他説:“東京養甲兵十萬,居人百萬家,天下轉漕,仰給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顧”。可見北宋王朝一時到汴水的興廢,是和他政權的存亡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北宋汴河的故址遺蹟,已成為繁華的市中心,一條條街道,一棟棟樓房,代替了昔日的舟船。從開封經眥縣、寧陵。商丘去永城的公路,高出兩邊田畝數尺,它的基地就是隋代汴河的河堤。(引用文獻:《簡明古漢語知識辭典》 郭芹納,胡安順,劉靜等編著 288頁)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滅亡。高宗趙構逃到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炎二年,高宗為了阻遏金兵繼續南侵,命令東京(指今河南省開封市)留守使杜充故意決開黃河,讓黃河水沿汴河東南來。這次人為的決口並沒能阻止住金人的南進,卻使汴河長期流淌着黃河水,泥沙逐年沉積,河牀越來越高。加上這裏成了金兵的地帶,金國人並沒有利用汴水搞漕運的要求,因此也就不加治理疏浚,以至有的地方的河底高出地面,枯水時乾涸成為路面。南宋一位丞相坐船出使北方和金議和。到了汴河故道不得不棄舟而騎馬。他寫道:“自離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湮塞,幾與岸平,車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指在河底上蓋了房子)。”他又説“宿州一帶汴河底多種麥”。這就可能看出汴河到了南宋後期,已經變成乾枯的地上河 [2] 
元代還有“一蘇、二杭、三汴梁”的諺語。

汴水存在問題

汴水為古代開封雖然帶來了經濟和文化的繁榮,但也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因為汴水主要水源來自黃河,所以河道經常淤塞,洪水氾濫,淹沒兩岸大片莊園土地,都成亦不斷受到威脅,貪婪殘暴的封建統治階級,在發動掠奪性戰爭時,往往採取“以水代兵”,“以鄰為壑”的惡毒措施造成人為水災。

汴水相關作品

839年,白居易送其愛妾柳枝乘船沿着古汴水南下杭州,途經泗州時,揮筆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長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1] 
白居易 白居易

汴水清人無名氏題詠

霜落秋聲起汴河,西風嫋嫋白頻波。
幾番漾綠螺紋皺,千頃浮花鏡面磨。
水葉流霞隨客棹,蘆花飛雪點漁蓑。
晚來照落天邊宇,搖曳汀洲聽雁多。

汴水汴河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
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胡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