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風口分洪閘

鎖定
江風口分洪閘,當地人稱武河閘。位於山東省郯城縣李莊鎮王沙溝村西北,沂河右岸邳蒼分洪道(上游為武河)入口處。是分泄沂河洪水入邳蒼分洪道的控制性工程,屬大(2)型水閘。被譽為“山東治淮第一閘”。該閘由原治淮委員會設計,山東省臨沂專區治淮指揮部武河指揮部施工,1954年11月開工,1955年6月竣工。1999年12月至2001年1月實施除險加固,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實施擴孔改造。 [1-2] 
截至2005年,該分洪閘先後10次分洪。保護了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 
中文名
江風口分洪閘
別    名
武河閘
地理位置
山東省郯城縣李莊王沙溝村西北
所在水系
邳蒼分洪道支流武河口
投用時間
1955年6月
工程級別
大(2)型水閘

江風口分洪閘地理條件

江風口分洪閘在山東省的位置 江風口分洪閘在山東省的位置
江風口分洪閘地理位置及水系 江風口分洪閘地理位置及水系
沂河,郯城縣內最大的過境河道。發源於沂源縣魯山,流經沂水縣、沂南縣及臨沂市城區,於郯城縣李莊鎮劉道口村入郯城縣境,於重坊鎮吳道口村出縣境入江蘇省,匯入駱馬湖向東入海,境內河段全長57.14公里,河牀平均寬1240米,最大流量8000立方米/秒,流域面積546.54平方公里,兩岸均有堤防。
武河,在郯城縣境西部,屬中運河水系。上游為涑水,古稱五丈河。發源於費縣芍藥鄉魚鱗山北麓,在進入蘭山區大嶺鎮後,於郭莊村分南北兩支,北涑河於臨沂城東北入沂河,南涑河經羅莊區入郯城境武河。經歷代改造,現代武河水源主要來自沂河,自郯城縣李莊鎮王沙溝村西北江風口分洪閘南行,至羅莊區黃墩村兩岸皆入郯城境,西南行經桃園、前黃山、蠍子山,至西山分為兩支,一支系主流,為邳蒼分洪道,西南行經東西永安至朱家莊西南耿墩入蒼山縣境,再到泇口匯入中運河;一支為老武河,於李家官莊南入蒼山縣境,經多福莊、吳莊、莊塢西南復入郯城縣境,至勝利鄉劉宅子仍南行,為郯城、蒼山界河,到郯城縣重坊鎮沙溝崖北入沙溝河,至江蘇邳州市溝上集西匯入城河。武河在郯城縣境河段長25公里,河牀平均寬100米,流域面積147.84平方公里,系季節性河流。 [3] 
江風閘前沂河河道 江風閘前沂河河道
江風閘下武河(武河行洪道始端) 江風閘下武河(武河行洪道始端)

江風口分洪閘工程背景

沂河上游,河牀陡峻,源短流急,汛期流量大,來水快,中下游成災嚴重。郯城縣境內沂河,歷史上洪災頻繁發生。清乾隆十二年,洪水漫溢邳蒼地區,淹沒耕地150萬畝。乾隆二十八年修《郯城縣誌》載:“今按沂河……兩岸雖俱有舊堤,而歷有沖決,多在西岸,兼有江風口橫出之水,由沂武二河之間普漫而來,致蒲坦、重高等保內,田廬十歲九災。”“乾隆十三年(1748年)沂州府知府盧憲觀據蘭郯二縣轉稟巡撫都院阿里袞具奏,先後奉旨命大學士高斌、總河完顏偉勘估奏准以工代賑,將蘭郯二邑沂河兩岸分別幫創,大加興築。郯境土工計銀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五兩有奇;又石工馬頭、出口、琵琶溝、秦家村等四處,計銀五千六百二十六兩有奇。分修者知縣王植、教諭謝怡、縣丞張士英、典史餘宗火享。外有原冊未估之西岸坊紹莊二百丈、東岸龍汪崖二百丈、樊家口一百餘丈,王植自行捐築。自本年四月興工迄九月始告竣。”沂河經乾隆年間修堤後,水患稍息,但因堤防不固,河道淤塞,仍是洪災不斷。據統計,1904~1949年間,郯城縣境內沂河決口19次。 [1]  [4]  [3] 
加上明清兩朝為引沂濟運,在郯城李莊鎮西沂河開江風口分沂水入於武河,南入中運河。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為控制沂水入武河之泄量,於江風口建分洪壩。因不能有效控制分洪量,致使沂河西犯武河,數百年間臨郯邳廣大地區屢遭洪澇災害。幾百年來,形成“開了江風口,水漫蘭山走,衝了二郎廟,捎帶四大哨”的郯蒼地區水災慘狀。為確保沂河自李莊以下行洪安全,有效控制分沂入武流量,使邳蒼80萬畝土地減災,1954年7月由治淮委員會設計,水電部批准,興建江風口分洪閘。 [4-5] 

江風口分洪閘工程概況

江風口分洪閘建築格局 江風口分洪閘建築格局
江風口分洪閘,1955年初建時,7孔,孔淨高6.5米,淨寬12米,總長96米,為弧形鋼閘門,門重26.5噸。設計分洪2000立方米∕秒,上游水位57.02米,下游水位55.74米;校核分洪2400立方米∕秒,上游水位57.60米,下游水位56.24米。 [4] 
2001年江風口分洪閘加固後,設計水位提高到59.01米。 [1] 
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江風口分洪閘實施擴孔改造後,水閘共11孔,單孔淨寬12米,總寬180.9米,設計分洪流量4000立方米∕秒,為大(2)型水閘。 [2] 

江風口分洪閘工程建設

江風口分洪閘建設工程自1954年11月開工,次年6月竣工,由山東省沂沭汶泗治淮指揮部、臨沂地區治淮指揮部武河施工指揮部施工。共完成土方124.52萬立方米,石方2.13萬立方米,混凝土9859立方米,鋼筋156噸,工日111.1萬個,投資311.09萬元,1955年9月通過治淮委員會驗收。 [4]  江風口分洪閘建成後,蘇魯兩省隨即修建了下游分洪道,制止了過去沂河分洪後的漫流危害。基本解除了武河沿岸50萬畝土地的洪澇和武、運分洪頂託的威脅。 [5] 
江風口分洪閘,誕生於毛澤東“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年代,堪稱山東治淮第一閘,當地百姓稱之為“洋閘”。曾經以“管理一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給自足”名播遐邇,錢正英等高層領導均蒞臨巡視、考察,併為之著書立文。20世紀60年代被更是被譽為全國水利戰線的一面紅旗。 [1] 
1999年12月~2001年1月,江風口分洪閘除險加固工程實施。更換弧形鋼閘,改用液壓啓閉機,電氣設備更換,改建牛腿及公路橋,中墩預應力錨索加固、下游翼牆減載處理、海漫加固、混凝土碳化處理、公路橋加寬等,設計水位由57.02米提高到59.01米。 [1] 
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江風口分洪閘實施擴孔改造。 [2] 

江風口分洪閘歷史運用

1955年江風口分洪閘落成當年就發揮了作用。1956年、1957年、1960年、1974年5個年份沂河發生較大洪水,先後10次分洪。1957年7月19日沂河15400立方米每秒特大洪峯,江風口分洪閘7孔閘門全部打開,自由分洪3380立方米每秒,經受了超標準分洪量的考驗。當地百姓將原有歌謠改為“修了江風口,水隨人意走,生命保安全,旱澇保豐收。” [1] 
1974年8月,暴雨,沂河流量達10600立方米∕秒,河水暴漲,江風口分洪閘洪1500立方米∕秒。沂河洪水未漫溢決口,但亦險情迭出。郯城縣政府號召全縣人民立足於防,冬備土方,1976年汛前,由各公社自力更生對沂河進行了全面的培堤加固,加高子埝1米左右。 [4] 
截至1985年,共9次分洪,江風口分洪閘均能安全泄洪。 [4]  截至2005年,江風口分洪閘先後10次分洪。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