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神子·和陳仁和韻

鎖定
《江神子·和陳仁和韻》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寫的二首詞,出自《全宋詞》。
作品名稱
江神子·和陳仁和韻
作    者
辛棄疾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江神子·和陳仁和韻作品原文

其一:
玉簫聲遠憶驂鸞。幾悲歡,帶羅寬。且對花前,痛飲莫留殘。歸去小窗明月在,雲一縷,玉千竿
吳霜應點鬢雲斑。綺窗閒,夢連環。説與東風,歸興有無間。芳草姑蘇台下路,和淚看,小屏山 [1] 
其二:
寶釵飛鳳鬢驚鸞。望重歡。水雲寬。腸斷新來,翠被粉香殘。待得來時春盡也:梅着子,筍成竿。
湘筠簾卷淚痕斑。佩聲閒,玉垂環。個裏温柔,容我老其間。卻笑將軍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1] 

江神子·和陳仁和韻作品註釋

⑴玉簫句:漢劉向《列仙傳》:“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杜牧《傷友人悼吹簫妓》詩:“玉簫聲斷沒流年,滿目春愁隴樹煙。”江淹《別賦》:“駕鶴上漢,驂鸞騰天。”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詩:“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⑵痛飲句:庾信《舞媚娘》詩:“少年唯有歡樂,飲酒那得留殘。”
⑶雲一縷二句:王安石《金陵報恩大師西堂方丈》詩之二:“蕭蕭出屋千竿玉,靄靄當窗一炷雲。”李壁注:“謂對竹燒香也。”
⑷吳霜句:李賀《還自會稽歌》:“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
⑸夢連環:韓愈《送張道士》:“昨宵夢倚門,手取連環持。”魏懷忠注引孫汝德曰:“持連環以示還意。”黃庭堅《次韻斌老冬至書懷示子舟篇末見及之作因以贈》詩:“昨宵連環夢,秣馬待明發。”
⑹姑蘇台:在今江蘇吳縣西南姑蘇山上。《越絕書》:“胥門外有九曲路,闔閭造以遊姑胥之台,以望太湖,中窺百姓。”
⑺小屏山:屏風也。歐陽修《玉樓春·子規》詞:“雲垂玉枕屏山。”
⑻翠被句;何遜《嘲劉孝綽》詩:“稍聞玉釧遠,猶憐翠被香。”李商隱《夜冷》詩:“西亭翠被餘香薄,一夜將愁向敗荷。”
⑼湘筠:即湘竹。《博物志》:“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蒼梧,二妃追至,哭帝極哀,淚染於竹,故斑斑如淚痕。”
⑽個裏二句:《飛燕外傳》:“後德嬺計,是夜進合德,帝大悦,以輔屬體,無所不靡,謂為温柔鄉。謂嬺曰:‘吾老是鄉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雲鄉也。’”
⑾卻笑三句:《新唐書·薛仁貴傳》:“薛仁貴,絳州龍門人。……詔副鄭仁泰為鐵勒道行軍總管。……時九姓眾十餘萬,令驍騎數十來挑戰,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於是虜氣懾,皆降。仁貴慮為後患,悉阬之。……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1] 

江神子·和陳仁和韻作者簡介

辛棄疾,生於1140年5月28日,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愛國詞人。他出生時家鄉已被金所佔領,二十一歲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任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轉江陰籤判,他不顧官職低微,進《九議》、《美芹十論》等奏疏,具體分析南北政治軍事形勢,提出加強實力、適時進兵、恢復中原、統一中國的大計,均未被採納。後任司農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湖北轉運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等,任職期間,都採取積極措施召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豪強以利國便民。後被誣落職,先後在信州上饒、鉛山兩地閒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紹興府兼浙江安撫使、知鎮江府。在鎮江任上,他特別重視伐金的準備工作,但為權相韓侂冑所忌,落職。一生抱負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終因憂憤而卒。後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 辛棄疾
參考資料
  • 1.    辛棄疾.稼軒詞編年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