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求存問親戚疏

鎖定
《求存問親戚疏》是曹植創作的文言文。
作品名稱
求存問親戚疏
作品別名
求通親親表
作    者
曹植
創作年代
三國時期
作品出處
《魏志·陳思王植傳》

求存問親戚疏作品原文

臣植言:臣聞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故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夫天德之於萬物,可謂弘廣矣。蓋堯之為教,先親後疏,自近及遠。其《傳》曰:“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及周之文王亦崇厥化,其《詩》曰:“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是以雍雍穆穆,風人詠之。昔周公吊管、蔡之不鹹,廣封懿親,以藩屏王室,《傳》曰:“周之宗盟,異姓為後。”誠骨肉之恩爽而不離,親親之義實在敦固,未有義而後其君,仁而遺其親者也。 [1] 
伏惟陛下諮帝唐欽明之德,體文王翼翼之仁,惠洽椒房,恩昭九族,羣后百僚,番休遞上,執政不廢於公朝,下情得展於私室,親理之路通,慶弔之情展,誠可謂恕己治人,推惠施恩者矣。至於臣者,入道絕緒,禁錮明時,臣竊自傷也。不敢乃望交氣類,修人事,敍人倫。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絕,吉凶之問塞,慶弔之禮言廢,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今臣以一切之制,永無朝覲之望,至於注心皇極,結情紫闥,神明知之矣。然天實為之,謂之何哉!退惟諸王常有慼慼具爾之心,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得展,以敍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義,妃妾之家,膏沐之遺,歲得再通,齊義於貴宗,等惠於百司,如此,則古人之所嘆,風雅之所詠,復存於聖世矣。 [1] 
臣伏自惟省,無錐刀之用。及觀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為異姓,竊自料度,不後於朝士矣。若得辭遠遊,戴武弁,解朱組,佩青紱,駙馬、奉車,趣得一號,安宅京室,執鞭珥筆,出從華蓋,入侍輦轂,承答聖問,拾遺左右,乃臣丹誠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遠慕《鹿鳴》君臣之宴,中詠《棠棣》匪他之戒,下思《伐木》友生之義,終懷《蓼莪》罔極之哀。每四節之會,塊然獨處,左右惟僕隸,所對惟妻子,高談無所與陳,發義無所與展,未嘗不聞樂而拊心,臨觴而嘆息也。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譬人之誠不能動天。崩城、隕霜,臣初信之,以臣心況,徒虛語耳。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終向之者,誠也。臣竊自比於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在陛下。 [1] 
臣聞《文子》曰:“不為福始,不為禍先。”今之否隔,友于同憂,而臣獨倡言者,竊不願於聖世使有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慘毒之懷,故《柏舟》有“天只”之怨,《穀風》有“棄予”之嘆。故伊尹恥其君不為堯舜,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其君者,不敬其君者也。”臣之愚蔽,固非虞、伊,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時雍之美,宣緝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誠,竊所獨守,實懷鶴立企佇之心。敢復陳聞者,冀陛下倘發天聰而垂神聽也。(《魏志·陳思王植傳》。五年覆上疏求存問親戚,因致其意,《文選》。) [1] 

求存問親戚疏作者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2]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也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也取得了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羣。”[2]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家數據庫古文數據中心
  • 2.    夏日新.風流才子——中國古代美男掃描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