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馬齒

鎖定
水馬齒(學名:Callitriche palustris L.)是車前科、水馬齒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纖細,多分枝。葉對生,在莖頂常密集呈蓮座狀,浮於水面,無柄,沉水的莖生葉葉片條形或匙形,浮於水面的葉葉片橢圓形至近圓形。花單性,雌雄同株,通常為雌花單生於葉腋或1朵雄花和1朵雌花成對生於葉腋,而對生的另一側葉腋為雌花;小苞片2,鐮形,白色,膜質,半透明。果倒卵狀橢圓體形,果瓣有翅或無翅。 [3] 
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洲。 [6]  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貴州、雲南、福建、台灣、廣東、香港。 [1]  生於林地、草坪、湖泊、河邊和水庫上的潮濕地帶。 [6] 
莖葉纖細嬌小,玲瓏可愛,是近距離觀賞的佳品。叢植,小環境水體和水族箱中應用。 [8]  對污染物極敏感,亦多用為監測水體污染的指示植物。 [5] 
中文名
水馬齒
拉丁學名
Callitriche palustris L.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車前科
水馬齒屬
水馬齒
分佈區域
世界廣佈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水馬齒形態特徵

沉水一年生草本,高20-40釐米。莖纖細,多分枝。葉對生,在莖頂常密集呈蓮座狀,浮於水面,無柄,沉水的莖生葉葉片條形或匙形,長6-12毫米,寬2-5毫米,先端微凹,具1條中脈,浮於水面的葉葉片橢圓形至近圓形,長3.6-9.9(-10.3)毫米,寬1.2-4.3(-4.5)毫米,基部漸狹,邊緣全緣,先端圓或微鈍,兩面疏生褐色小斑點,通常具3條基出脈。 [3] 
花單性,雌雄同株,通常為雌花單生於葉腋或1朵雄花和1朵雌花成對生於葉腋,而對生的另一側葉腋為雌花,極少有1朵雄花和多達3朵雌花同生於葉腋,而對生的另一側葉腋為雌花單生;小苞片2,鐮形,長0.5-1毫米,白色,膜質,半透明,宿存、脱落或無;雄花:雄蕊1枚,花絲長2-4毫米,花葯心形,長約0.3毫米;雌花:子房倒卵形,先端圓或微凹,花柱2,纖細。果倒卵狀橢圓體形,長0.9-1.4毫米,寬0.8-1.1毫米,果瓣有翅或無翅,如有翅,翅寬0.05-0.16毫米。 [3]  [2] 

水馬齒生長環境

生於林地、草坪、湖泊、河邊和水庫上的潮濕地帶。它似乎與貧養生境中pH7-8的水密切相關。主要發生在夏季水位下降暴露出大片裸露泥土的地方,但在較高的海拔和芬諾斯堪底亞,它可能生長在更永久潮濕的生境中。它的分佈範圍從中歐和北歐的海平面到阿爾卑斯山的2600米,可能是歐洲所有水馬齒屬植物中海拔最高的。在芬諾斯堪底亞以外的歐洲低地地區,常見於大型河流系統的活躍或歷史氾濫平原。它經常與其他水馬齒屬植物一起出現,如Callitriche brutia vars. brutiaCallitriche hamulata、 寬果水馬齒(Callitriche platycarpa)。在低地,它往往主要與其他典型的短暫水池和大型湖泊的水位下降區的物種一起出現,如西伯利亞剪股穎Agrostis stolonifera)、看麥娘Alopecurus aequalis)、膝曲看麥娘(Alopecurus geniculatus)、褐穗莎草Cyperus fuscus)、卵穗荸薺Eleocharis ovata)、濕鼠麴草Gnaphalium uliginosum)、小燈芯草Juncus bufonius)、鱗莖燈芯草Juncus bulbosus)、水茫草Limosella aquatica)、Lythrum hysofolia馬齒千屈菜Lythrum portula)、水卷耳(Montia fontana)、水蓼Persicaria hydropiper)、小蓼Persicaria minor)、大車前Plantago major)、Ranunculus flamula沼生蔊菜Rorippa palustris)、歐亞蔊菜Rorippa sylvestris)、刺酸模Rumex maritimus)、雀舌草Stellaria uliginosa)。在較高海拔地區,有記錄表明它與長刺針藺(Eleocharis acicularis)、松葉毛茛Ranunculus reptans)、毛柄水毛茛Ranunculus trichophyllus)、沼生蔊菜Rorippa islandica)和線葉黑三稜Sparganium angustifolium)伴生。而在芬諾斯堪底亞,有記錄的物種包括東爪草Crassula aquatica)、馬蹄溝繁縷Elatine hydropiper)、三蕊溝繁縷Elatine triandra)和鑽葉薺Subularia aquatica)。 [6] 

水馬齒分佈範圍

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洲。 [6] 
世界分佈:奧地利、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保加利亞、加拿大(育空地區、薩斯喀徹温省、魁北克省、愛德華王子島、安大略省、西北地區、紐芬蘭省、新不倫瑞克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國、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大陸、科西嘉島)、德國、格陵蘭、匈牙利、冰島、印度(錫金、查謨-克什米爾、喜馬偕爾邦)、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愛爾蘭、意大利(大陸)、日本(九州、本州、北海道)、韓國、拉脱維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馬來西亞(沙巴)、摩爾多瓦、尼泊爾、荷蘭、挪威、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俄羅斯南歐、俄羅斯西北歐、俄羅斯北歐、加里寧格勒、俄羅斯東歐、俄羅斯中歐、薩哈林島、濱海邊疆區、堪察加半島)、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斯瓦爾巴羣島和揚馬延島、瑞典、瑞士、土庫曼斯坦、烏克蘭、英國、美國(懷俄明州、威斯康星州、華盛頓州、佛蒙特州、猶他州、德克薩斯州、南達科他州、賓夕法尼亞州、俄勒岡州、北達科他州、紐約州、新墨西哥州、新澤西州、新罕布什爾州、內華達州、內布拉斯加州、蒙大拿州、明尼蘇達州、密歇根州、馬薩諸塞州、緬因州、科羅拉多州、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阿拉斯加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愛達荷州、伊利諾伊州、愛荷華州)、越南。 [6] 
中國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貴州、雲南、福建、台灣、廣東、香港。 [1] 

水馬齒生長習性

在深水區域呈沉水植物狀,水淺時有沉水葉和浮水葉發育,有時生長初期只有沉水葉,隨着植物體的生長出現浮水葉,在潮濕地和淺水區域呈挺水狀。2月底3月初萌芽,花果期4-10月。 [8] 

水馬齒主要變種

  1. 水馬齒(原變種)(Callitriche palustris var. palustris [3] 
  2. 東北水馬齒Callitriche palustris var. elegans (Petrov) Y. L. Chang):與原變種之區別是果實周邊具狹翅。分佈於中國東北;俄羅斯東部和日本北部也有分佈。生於溪流、沼澤或濕地。 [9] 
  3. 廣東水馬齒Callitriche palustris var. oryzetorum (Petrov) Lansdown):莖粗達1毫米。葉近匙形,在水中的葉匙狀橢圓形,浮在水面的葉呈蓮座狀,近無柄,大,倒卵形,基部長漸狹,長約10毫米,寬約4毫米。苞片大而寬,與果等長或略超過,白色,紙質;雄花未見。果時花柱宿存,長超過果之2倍,果極小,長0.75毫米,寬0.6毫米,橢圓狀圓形,先端圓形,具極短的翅。分佈於中國廣東。 [10] 

水馬齒主要價值

莖葉纖細嬌小,玲瓏可愛,是近距離觀賞的佳品,其植株在大環境中莖能長到80釐米以上,叢生狀,其冠徑達50釐米以上,在清澈的水中如一根根綠色的立柱。叢植,小環境水體和水族箱中應用,在清澈的水體中可置容器苗,錯落配置。 [8]  對污染物極敏感,亦多用為監測水體污染的指示植物。 [5] 

水馬齒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無危(LC)。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