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氮素代謝

鎖定
氮素及含氮的活體物質的同化、異化和排泄,總稱為氮素代謝。
中文名
氮素代謝
外文名
nitrogen metabolism
生成途徑
由氨到氨基酸生成的主要途徑
載    體
植物或動物

氮素代謝氮素代謝簡稱

氮素代謝 nitrogen metabolism

氮素代謝氮素代謝介紹

植物一般吸收氨鹽硝酸鹽等無機氮化合物,硝酸鹽要一經被還原為氨鹽或至與氨鹽有關的階段之後,便用於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合成。相反,動物只能用氨基酸或蛋白質等有機氮化合物作為氮源,否則就不能利用。動物以體內吸收的氨基酸等為素材,合成本身固有的蛋白質。這種把外界的氮素成分變成生物體的構成物質的過程,稱為氮素同化。 可是對植物來説,正像葉面噴灑尿素所看到的那樣,它們並不是沒有利用有機氮的能力。
細菌等大部分微生物也能利用化合態氮素,但也有的能固定遊離氮素。植物把硝酸鹽還原成為氨鹽過程的最初階段,是靠硝酸還原酶的作用。A.Nason和H.J.Evans等人已經闡明這種含有Mo和FAD。這種酶在真菌類(鏈孢黴等)中也有所發現。
可是在這些真菌類的硝酸還原中卻存在有另外一種機制,硝酸還原的生理意義,除了作為蛋白質的合成途徑外,還起着一種無氧呼吸(硝酸呼吸,即以硝酸代替,形成末端電子受體)的作用。
有些細菌並不把硝酸還原成為氨以氮素形態釋放出來,而是表現脱氮作用,另外,同樣在土壤中,有些細菌也能把氨鹽亞硝酸鹽氧化成為硝酸鹽而進行硝化作用硝化細菌)。由氨到氨基酸的合成途徑是由穀氨酸脱氫酶把氨與α-酮戊二酸進行還原而生成穀氨酸

氮素代謝生成途徑

一般認為這是由氨到氨基酸生成的主要途徑,由谷氨醯胺合成酶穀氨酸合成酶把氨合成為穀氨酸的生成途徑也已經明確。如進而在生成的穀氨酸與丙酮酸間進行氨基轉移,就可生成各種氨基酸。另一方面,氨基酸在生物體內也因受到水解和氧化還原所進行的脱氨基反應而被分解。某些厭氧性細菌就能在兩種氨基酸之間進行相互的氧化還原(Stickland′s reaction)。細菌尤其是腐敗細菌能使氨基酸脱而生成胺。氨基酸因脱氨基分解生成的氨,在植物以谷氨醯胺或天冬酰氨的形態積存於體內,動物則以氨或轉化成為尿酸、尿素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