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象武器

鎖定
氣象武器,是利用氣象控制技術人為製造出各種特殊氣象條件,用以干擾、破壞或直接摧毀敵方一系列武器平台的總稱 [3] 
所謂“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温、氣霧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隨着科學和氣象科學的飛速發展,利用人造自然災害的“地球物理環境”武器技術已經得到很大提高,必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4] 
從理論上來説,乾旱、龍捲風、雷電、洪災、冰雹等極端天氣都可以人為製造,其主要製造以控制平流層氣流及氣壓來產生對氣候的影響,如雷暴發生器、龍捲風器、人工造山等方法都將屬於未來戰爭的武器系統及攻擊裝備。
除了氣象武器 [1]  以外,還有人造地震、人造火山爆發、人造海嘯等。
中文名
氣象武器
運    用
現代科技手段
方    式
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
領    域
軍事環境
關    聯
人造地震,人造火山爆發等

氣象武器發展沿革

氣象武器歷史背景

1935年,德國將軍和軍事戰略家魯登道夫出版《總體戰》一書,指出戰爭不是軍事領域的一維對抗,而是延伸至經濟、科技、文化及社會各領域的全維度對抗。氣象武器通過製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敵對國家農業減產、交通癱瘓、能源供應中斷、民眾流離失所,進而引發深重的社會危機。 [8]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用機場就曾使用加熱消霧裝置消霧,保障了飛機的起飛機動;美國第5集團軍也曾在意大利沃爾圖諾河上造霧,掩護部隊完成渡河行動。人工影響天氣的技術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美國科學家I.朗繆爾、V.J.謝弗和B.馮內古特等的過冷霧核化成冰試驗的成功,為人工影響天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 
颶風來襲 颶風來襲

氣象武器研發進程

20世紀50年代,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就提出“氣象控制比原子彈還重要”的觀念。美國軍方一直致力於氣象武器研究,先後進行過數十個秘密氣象研究項目。美國政府專門建立了主攻氣象武器研究的麥金萊氣候實驗室,並逐步應用於戰場實踐。還是在越南戰場,美國空軍就曾實施過名為“熔岩突擊隊”的戰場行動,通過從空中向地表拋撒特殊化學物質,製造出了更為複雜的泥濘環境,助力美軍的戰爭行動。
此後,美軍開始了用於軍事目的的人工影響天氣的試驗研究。從1966年起,美軍在越南戰場秘密進行了7年之久的人工降雨,以破壞交通,給越南人民軍的調動和物資運輸造成困難。整個過程分為試驗和實際作業兩個階段。試驗階段於1966年在老撾進行。實際作業階段於1967~1972年的每年雨季,在老撾、越南和柬埔寨交界的狹長地帶內進行。作業方式主要是利用WC-130E氣象偵察飛機和RF-4C偵察飛機,在作業地區向積雲發射裝有碘化銀或碘化鉛的煙彈。煙彈墜落過程中被點燃,產生人工晶核,以達到催雲致雨的目的。美軍在越南戰場上實施人工降雨作業被認為是利用氣象武器進行氣象戰的先例。 [2] 
除美國外,英國、蘇聯等國家都是氣象武器的追捧者。20世紀70年代,蘇聯不斷對外發射頻率範圍集中在10赫茲頻段的電磁波,經過脈衝調製後聽起來像啄木鳥發出的聲音。有西方研究人員指出,這種頻段的電磁波能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斷層,使高空的氣流改變路徑,最終有可能製造出連續數月甚至數年的乾旱天氣,同樣也能造成毀滅性的洪水災害。在氣象控制方面,英國軍方已經有能力控制一定範圍內的晴雨天氣,且成功率高達93%以上。英國軍方還在阿富汗戰場對塔利班武裝打擊中,使用了最新研製的熱壓氣霧武器,能通過濃霧爆炸雲團造成建築物內敵人的傷亡。 [3] 
20世紀70年代,“氣象武器”一詞開始出現。其突出特點是隱蔽性強。有時人工影響天氣所造成的後果與自然天氣變化混合在一起,而且在某時、某地對天氣所施加的人工影響效果,可能在幾小時、幾天甚至數週後在離目標區以外很遠的地區才能表現出來。人們難以辨認這種後果與人工影響作業之間的聯繫,攻擊者很容易逃避戰爭發起者的責任。 [2] 
極端天氣 極端天氣

氣象武器技術特點

氣象武器作戰機理

氣象武器主要用於給敵方軍事行動造成困難,為己方軍事行動創造有利條件,如利用人造霧掩護己方部隊行動;利用人造雨破壞敵方的交通;使人造雨含有酸性以腐蝕敵方的裝備;向大氣層發射吸熱吸光物質,使預定地區氣温發生急劇變化,或控制閃電在電離層中產生低頻電磁波,以傷害敵區有生力量;將颱風引向預定區域,使敵方遭受颱風侵襲等。既可在戰略上運用,也可在戰役戰鬥中運用。 [2] 

氣象武器作戰類型

據氣象學家預測,一個強雷暴系統的能量相當於一枚250萬噸當量的核彈爆炸,即使是部分使用,也會產生巨大的作戰能量。據外媒報道,美軍正秘密研製一種在特定環境中誘發巨大自然力的新型武器。這種武器所造成的危害可達到甚至超過任何一次大型核爆炸所造成的破壞。
氣象武器從運用領域和可分為氣象武器、地震武器、海洋武器和生化武器等幾種 [7] 
1、改變氣象條件
洪澇災害 洪澇災害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軍一直在進行“人工影響氣象”的研究。在艾森豪威爾擔任總統期間,美軍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氣象控制比原子彈還重要”的觀點。此後,美軍先後進行過數十個秘密氣象研究項目,其中包括製造地震的“阿爾戈斯”計劃、製造閃電的“天火”計劃和製造颶風的“烈風”計劃。西班牙《起義報》曾揭露美軍在阿拉斯加半島上進行“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該項目的負責人伯納德·伊斯特蘭設想,通過影響地球的電離層,不僅可以為美軍潛艇提供先進、便捷的通信系統外,還可以導致地球氣候環境的異常。
隨着大氣科學的發展,人類已掌握了20多種人工影響天氣的技術,其中可以起到戰術武器作用的主要有人造洪暴、人造乾旱、人工造霧和消霧、人造寒冷酷熱、人工控制雷電和人工引導颱風等。1968年,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空軍基地被濃霧籠罩,裝載數百噸軍用物資的運輸機難以起飛。美國國防部採用人工消霧技術,向空中撒播消霧藥劑,使大量細小的霧點迅速凝結,變成雨點降落地面。大霧很快退去,185架飛機得以安全起降。 [7] 
冰雹
冰雹是一種從空中降落下來的冰球或冰塊。冰雹的直徑一般在550毫米左右,小的如蠶豆、雞蛋那麼大,大的則比籃球還大。兵器專家設想中的冰雹武器就是利用人工方法,製造大的冰雹,降落在敵方陣地上。冰雹可以直接殺傷敵方人員,毀壞敵方工事、技術裝備,又可代替炸彈、炮彈,在大面積範圍內起到殺傷敵軍作用。 [5] 
雷電
電閃雷鳴 電閃雷鳴
雷電能擊斃生物,摧毀建築物,引起火災。雷電來自於天空中的雷雲。雷雲中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片普通雷雲中的能量,就相當於一顆100萬噸級的核炸彈爆炸時釋放的能量。一次閃電不到1秒鐘,所產生的電流強度卻高達幾萬安培,在放電的通道上温度高達1萬攝氏度,可每天地球上要發生幾千萬次雷電。雷電對軍事行動和電子裝備,如雷達、電台、導彈、飛機等兵器都有嚴重影響。人為觸發雷電放電,可使雲體一小部分區域在限定的時間內放電,具有特殊的攻擊作用。用人工方法制造和誘發閃電,可損壞敵方電子設備,干擾通信,還可造成森林火災,而人工抑制閃電則可減輕或避免不利影響,武器設計師們想利用雷雲放電現象,對敵方地面部隊、坦克、飛機、艦船進行雷擊,利用雷雲放電時產生的衝擊波毀滅它們,或者利用閃電通過時的瞬間高温起到殺傷破壞作用。初步設想中的雷雲武器是利用火箭、大炮或其他發射裝置將金屬細片或金屬纖維絲散佈到雷雲中,通過這些金屬細片和纖維絲,使雷雲被引向敵方目標,進行人工放電,從而殺傷、擊毀目標。美國曾制定一個“天火”計劃,除了研究人工抑制閃電外,還進行了減少雲間放電、增大雲地之間放電頻率的研究。 [5] 
颱風
在未來戰爭中,控制、操縱枱風的移動路徑將成為一種新作戰方式。將颱風等引向敵方,將是一種具有極大威力的戰略性武器。現代軍事專家們正在設想如何用人工來產生颱風、操縱枱風,加強颱風的威力、速度,改變颱風的行進路線。這樣,就可以操縱枱風,襲擊敵方重要目標,如沿海港口城市、海上艦船、空中飛行的飛機等,從而給敵方造成重大損失。美國國防部和商業部共同制定了“狂風”計劃,研究引導颱風的問題。在1969年8月,美國曾對一個代號為“黛北”的颶風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誘導,對颶風發射碘化銀炮彈,使颶風的速度從185千米/小時降為156千米/小時。1974年10月,美國成功地進行了颶風引向實戰試驗,造成了空前的破壞。 [5] 
2、改變地殼運動
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能量聚集體,在地下沸騰的熔岩中貯存着巨大能量。假如這些能量突破地殼的限制,就會引發地震、山崩等破壞力巨大的災害。地震武器就是一種在特定的環境下,採用地下核爆炸和非核爆炸等手段,人為地誘發或製造地震災害,從而達到一定軍事目的的特種武器。美國和前蘇聯從20世紀中期開始試圖研究地震武器,取得了一定進展,不僅進行了地下核爆炸觸發地震試驗,而且還進行了非核爆炸誘發地震的研究。 [7] 
3、改變海洋條件
海嘯現場 海嘯現場
海洋武器的軍事潛力已令少數海洋大國的軍事家驚歎不已。其中,比較典型的有海嘯武器、海幕武器和巨浪武器等。自然界中,危害性較大的海嘯通常是由地震引發的,當地震發生時,地殼兩個板塊在海底移動並互相摩擦,上移板塊上面的海水會突然隆起,下移板塊上的海水則突然下沉,在短時間內會出現巨大的水位差,從而引發海嘯。據有關資料顯示,里氏6.75級以上的地震很容易引發海嘯。而隨着地震武器技術的成熟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發展,海嘯武器必定會以全新面目走上戰爭舞台。
對於軍艦和海洋設施以及登陸作戰來説,風浪是一種不可小視的重要因素,巨大的風浪常常導致艦毀人亡,軍事設施毀壞。因此,利用風浪和海洋內部聚合能可使大洋表層和深層產生海洋潛潮,從而造成敵海軍艦艇、水下潛艇以及其他軍事設施的傾覆和人員死亡。
美軍認為,巨浪武器還可用於封鎖海岸,達到遏制敵軍艦出海進攻之目的。不過,真正引起巨浪的方法尚未問世,只是引發了一些小浪級的浪濤,這也算得上是巨浪武器運用的前兆。 [7] 
4、改變生態環境
極寒天氣 極寒天氣
生化型氣象武器的研製相對容易,也是潛在危害最大的一種武器。它是一種利用生物或化學藥物等方法,對敵方的土地、農作物、環境等造成生態破壞,從而間接達到戰爭目的的武器系統。如化學雨武器就是從早先的氣象武器演變而來,它主要是通過向敵方地區撒播能阻止地球表面散發熱量的化學物質,使敵國的大地變成乾燥的沙漠,導致生態環境變化;通過人工降雨、降雪,雨雪中帶有化學藥劑,以腐蝕對方的武器裝備,甚至殺傷敵方人員,破壞生態環境等。據悉,一種新型的激光制導燃料空氣彈爆炸後,頃刻間可將目標區內的氧氣全部吸收掉,使躲藏在隱蔽處的人員窒息身亡。 [7] 

氣象武器配合裝備

通常情況下,單純擁有氣象武器並不管用,必須得配合使用氣象探測裝備、氣象信息傳輸設備、氣象預報設備等,才能一起發揮威力。而今一些軍事強國使用軍用氣象衞星、氣象偵察飛機、多普勒天氣雷達等先進氣象探測裝備,實時獲取氣象資料和情報。之後藉助氣象信息傳輸設備,實現氣象探測數據和氣象預報數據高速率高質量傳輸。在此基礎上,即便是氣象武器真的要使用,也需要根據具體的作戰要求,結合氣象探測、傳輸和預報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攻擊。這可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敢輕易涉獵的領域,氣象武器的背後是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的具體體現。 [3] 
20世紀70年代以後,一種能對氣候產生重大影響的“電磁射頻武器”悄然“浮出水面”。這種武器的作用原理是通過向天空中發射強大的極低頻電磁波,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斷層,使高空的氣流改變路徑,並將影響氣候變化的氣流前鋒阻斷,從而造成氣候異常,出現連年乾旱和洪澇災害。 [7] 

氣象武器各國裝備

氣象武器美國西方

據有關資料證實,美軍在研究人工降雨武器和人工颱風武器的同時,一直抓緊時間研製誘發紫外線照射的武器。它是用發射器或隨導彈一起,發射到敵縱深內具有戰略或戰役價值的上空,通過物理或化學變化,使一定範圍的空間空氣層開闢一個預定大小的洞穴,讓超強度的太陽紫外線直射地面,使這一地區的動、植物受到傷害,使對方的軍事行動陷於被動或不利的境地。
此外,西方一些軍事強國已根據化學原理,研究出了人工酸雨武器。這種酸雨武器可用火箭和導彈發射到預定的敵戰區上空,造成局部地區突然下帶有強烈腐蝕性的酸雨,使敵方地面上雷達、坦克、裝甲車、飛機或其它技術設備的器件失靈,或降低技術性能,從而達到削弱其戰鬥力的目的。 [1] 
美國等西方國家持續加大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在軍事上應用的研究與發展力度,並爭先恐後使之推向戰場實用化。據世界氣象組織對各國有關工作情況的統計報告,1994年,32個國家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外場作業、試驗和科學研究,其中美國、以色列、獨聯體和歐洲一些國家尤為活躍。美軍正加速研究一些控制天氣的新手段、新動態,如利用激光在敵飛機上空激發閃電;利用激光射向雲霧,為己方飛機清掃飛行通道等。有專家預測,美航天部隊在30年內將能夠控制戰場的天氣。此外,英國在人工控制天氣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英國沿西海岸佈置了一系列電極,向大氣層輸入電能,使對流層中的鎂原子電離產生一個密度可變的靜電屏蔽層,通過調節它的密度來控制氣團的運動,從而實現對半徑5000米範圍內天氣的人工控制。 [6] 
1977年,美國進行了極低頻發射試驗,導致威斯康星州北部多處大雨滂沱,並引發了時速高達157英里的強風,摧毀了大面積森林,造成經濟損失達五千多萬美元。在1993年夏季進行的改變天氣形勢射頻技術實驗中,又造成了美國中西部地區大面積洪澇災害。美國曾宣稱,是俄羅斯軍方製造了令美國損失440億美元的卡特里娜颶風。 [5] 

氣象武器蘇聯

隨着原蘇聯的解體,一則驚人的消息也不斷地通過新聞媒介被披露出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原蘇聯地震及核物理專家,一直在極秘密的情況下研究一種“地震武器”,這種武器在深海處爆炸後,可能造成強烈的大地震,同時發生海嘯,瞬間可使濱海城市、軍港、島嶼消失,以達到軍事上難以達到的目的。 [1] 
1976年,前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基輔地區上空的電磁波,致使有的地方長期乾旱,有的地方則大雨不斷,直到1980年前蘇聯關閉了這種極低頻的“啄木鳥”信號後,北半球的高空氣流才恢復正常。 [5] 
氣象武器

氣象武器運用動態

氣象武器實戰運用

  • 二戰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些國家開始進行人工造霧、人工消霧的研究和試驗,從而拉開了氣象戰的序幕。二戰期間,納粹統治下的德國就曾在意大利實施“人工降霧”,以防同盟國空襲。而英國人則不得不為此研製了一種叫“斐多”的消霧裝置,使本國空軍在多霧的英國本土也可起飛參戰和安全着陸。1943年9月,美軍在進攻意大利南部的戰役中,為使渡河行動達成隱蔽、突然出動飛機在伏爾特河河面上低空播撒造霧劑,形成了約5000米長、1400米寬、1600米高的“霧牆”,使對岸防守的德軍只能面對彌天大霧盲目射擊,結果使美軍在濃霧的掩護下順利渡河,一舉突破了德軍防線。英軍於二戰末期還設計一種名為“斐多”的加熱消霧裝置,對15個機場進行人工消霧,保證了二千五百多架次飛機安全起降,取得了顯著的軍事效益。1968年,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空軍基地被濃霧籠罩,裝載數百噸軍用物資的運輸機難以起飛,美國國防部採用人工消霧技術,向空中撒播消霧藥劑,使大量細小的霧點迅速凝結,變成雨點降落地面,大霧很快退去,185架飛機得以安全起降。 [5] 
  • 越南戰爭
20世紀60~70年代的越南戰爭,美國秘密實施的“大力水手”行動,美軍先後耗資2160萬美元,出動飛機2.6萬架次,利用東南亞地區西南季風盛行、季節性多雨的氣象條件,在越南上空投放了474萬枚降雨催化彈。為了實施史無前例的人工降雨作戰,美軍多次制定計劃,派遣眾多氣象學家進行大規模實驗。行動中,美軍派出了最為精鋭的第54氣象偵察中隊,併為之配備了特別改裝的WC-130A氣象偵察機和RF-4C“鬼怪”偵察機。據估計,他們將胡志明小道地區的雨季延長了30~45天。這場大規模人工增雨,直接造成越南部分地區洪水氾濫,嚴重破壞了北越軍隊的補給線 [3] 
1971年美軍投放人工降雨催化劑區域

氣象武器國際公約

首先,氣象武器是體現總體戰思想的戰略性武器。
其次,氣象武器具有與核生化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匹敵的破壞能力。氣象武器不再是能量轉換的介質,而是扮演催化劑和倍增器的作用,通過釋放較少的能量,激發自然界氣象變化所藴藏的巨大能量,形成類似“蝴蝶效應”的超強釋放。就毀傷範圍和破壞程度而言,氣象武器較傳統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次,氣象武器使用隱蔽,導致受害國追責困難。氣象攻擊的實施是以自然界正常氣象變化作為掩護,通過隱蔽的人工催化手段對局部範圍內的氣象變化過程施加影響,整個作用過程與自然的天氣、地質變化渾然一體,且結果具有延遲性,往往需要在幾天後才能夠反映出來,這些都造成氣象攻擊過程難以察覺。氣象武器的隱蔽性,為非戰爭狀態下國家之間的對抗提供了新的手段。
基於以上三點優勢,氣象武器在未來戰爭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是可以預期的。然而,美軍卻對氣象武器的軍事應用前景持審慎的態度,並將擁有氣象武器的時間表定到2025年。由此可見,從武器試驗到制式化裝備部隊,氣象武器還需要走過一段漫長的路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氣象武器的不可控性。氣象武器以自然環境為作用對象,它的不可控性同樣也可能造成連鎖性的自然災害,甚至對全球範圍的地質構造和物種結構產生難以修復的影響,從而給人類的生存安全構成嚴峻的威脅。可以預見,為了避免出現新的“末日武器”,國際社會應當以核武器作為前車之鑑,將全面禁止氣象武器從條約落實到行動。 [8] 
早在越南戰爭結束後,聯合國就曾通過《禁止將影響氣候手段用於軍事目的公約》,明確規定禁止使用能造成大範圍、長期或嚴重氣候改變的軍事手段或其他恐怖手段。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對這一規定再次作出了明確認定。然而,以戰爭為目的的氣象武器研發活動似乎並未“偃旗息鼓”。據不完全統計,世界某些軍事強國正在進行或近期進行過的氣象武器研發計劃就有數十項,有的國家已推出了可用於實戰的氣象武器。這不得不令人深思,人類能否“把持住”氣象武器這把可能誘發末日災難的“雙刃劍” [3] 
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氣象武器總體評價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影響天氣必將成為未來戰爭舞台上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入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和氣象武器的研究,已成為當前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5] 
世界上有些國家已擁有製造出颱風、地震、海嘯、火山等各種災難的實力。氣象武器雖然沒有躋身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行列,但它的殺傷力和破壞力與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相比毫不遜色。同時,氣象武器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旦使用失誤極有可能對作戰雙方造成難以估量的嚴重影響。因此,已經有一些國際和平組織發出呼籲,希望氣象武器更多地用於威懾而不是實戰,更多地服務於防災、抗災、救災等領域,以防止“世界末日”的到來 [6]  。(光明網 評
氣象武器-電閃雷鳴 氣象武器-電閃雷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