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

鎖定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成立於2006年,擁有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野外試驗基地6個。研究院圍繞自然災害和自然資源、全球氣候變化學科羣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即以自然災害學和自然資源學為主幹學科,在自然地理、自然資源、全球環境變化、地理信息系統、災害風險科學、防災減災工程、地理信息工程等各相關支撐學科,就綜合防災減災與風險防範、自然資源合理與高效利用、全球環境變化規律與適應,以及對地觀測技術等開展綜合研究與創新人才培養。
中文名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
成立時間
2006年
隸    屬
民政部、教育部
教職工
70人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概況

研究院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的22人,具有副高職稱的28人。現有教職工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百千萬工程第一層次人才1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2012年研究院在研項目120餘項,2012年到位科研經費3000餘萬元,在研項目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3項、“863”計劃5項、“973”計劃6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5項。從2006年開始(截至到2012年)共發表科研論文1084篇,其中SCI論文271篇、EI論文104篇、ISTP論文55篇、中文核心論文654篇,出版專著39部,授權發明專利19個、實用新型專利7個,獲批行業標準1項,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2項。截止到2012年,研究院共獲得國家級獎勵1項、省部級獎勵5項。研究院有5個博士點(自然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全球環境變化、自然災害)、8個碩士點(自然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全球環境變化、自然災害、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現有在讀研究生23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2人,碩士研究生156人。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工作一

■ 選擇典型高風險地區,建立減災與災害 風險管理綜合示範區
按照國家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區的區域發展佈局,根據中國自然災害區劃,充分體現綜合災害風險管理的理念,選擇高風險地區,針對水災、旱災、風沙、颱風、地震、滑坡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社區水平上建立減災與應急管理綜合示範區。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
■ 建設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模擬仿真系統應用現代信息系統技術,建立各種災害數據庫;應用系統模擬與仿真技術,建設主要自然災害災情仿真模擬系統,建立主要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模擬仿真系統;建立綜合災害實驗基地;針對發生巨大自然災害的可能性,依據歷史重現的原則,建立巨災應急響應系統,以此編制應對巨災的預案。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工作二

■ 建設自然災害災情監測與減災能力評估系統
應用3S技術和大型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主要自然災害快速監測、災情評估系統;不同區域減災能力評估系統;主要自然災害災情地面抽樣調查與風險評估系統;高風險地區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系統;
■ 完善減災和應急管理的政策與法規體系
針對各級政府在減災和應急管理領域所急需的政策與法規體系,吸收國內外的先進管理經驗,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高層論壇、學術研討會,系統完善減災和應急管理政策與法規體系。
■ 建立國家減災與應急管理教育與培訓基地
應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完善減災與應急管理教育與培訓體系,研製綜合風險評估標準,推進綜合災害風險評估師制度的建立,促進綜合風險管理隊伍的建設,形成國家減災與應急教育與培訓中心。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歷史沿革

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加強公共安全建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艱鉅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任務。為此,聯合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計劃(IDNDR)”,進入21世紀後,又開始實施國際減災戰略(ISDR)。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減災與公共安全建設,2002年即在民政部設立了國家減災中心,2005年進一步組建了中央政府的減災部際協調機構——國家減災委員會,2006年國家成立了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減災與公共安全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政府的重要工作,在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針對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中防災減災與公共安全科技體系的總體部署,以及國務院應急預案中所制定的有關原則和國家減災委員會制定的國家減災規劃,經民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於2006年在北京師範大學設立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研究院在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瞄準國家防災減災與公共安全科技戰略需求,發揮北京師範大學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優勢,已經發展成為國家減災與風險防範、應急管理與救災響應、環境演變與資源生態等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基地與人才培養中心,為國家防災減災領域及災害風險科學領域培養了一批尖端人才。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發展目標

“研究院”作為一個對國內外開放的科研機構,充分吸收國內外的先進技術,以及所建立的數據庫與模型和其他相關研究成果,組織有關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相關領域的專家,在中國減災與應急管理領域開展下列研究工作:
選擇典型高風險地區,建立減災與災害風險管理綜合示範區;
按照國家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區的區域發展佈局,根據中國自然災害區劃,充分體現綜合災害風險管理的理念,選擇高風險地區,針對水災、旱災、風沙、颱風、地震、滑坡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社區水平上建立減災與應急管理綜合示範區;
建設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模擬仿真系統;
應用現代信息系統技術,建立各種災害數據庫;應用系統模擬與仿真技術,建設主要自然災害災情仿真模擬系統,建立主要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模擬仿真系統;建立綜合災害實驗基地;針對發生巨大自然災害的可能性,依據歷史重現的原則,建立巨災應急響應系統,以此編制應對巨災的預案;
建設自然災害災情監測與減災能力評估系統;
應用3S技術和大型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主要自然災害快速監測、災情評估系統;不同區域減災能力評估系統;主要自然災害災情地面抽樣調查與風險評估系統;高風險地區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系統;
完善減災和應急管理的政策與法規體系;
針對各級政府在減災和應急管理領域所急需的政策與法規體系,吸收國內外的先進管理經驗,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高層論壇、學術研討會,系統完善減災和應急管理政策與法規體系;
建立國家減災與應急管理教育與培訓基地;
應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完善減災與應急管理教育與培訓體系,研製綜合風險評估標準,推進綜合災害風險評估師制度的建立,促進綜合風險管理隊伍的建設,形成國家減災與應急教育與培訓中心。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理事會

名譽理事長:李學舉(民政部原部長)
副 理 事 長:姜 力(民政部副部長,研究院院長)
杜佔元(教育部副部長)
理 事:劉燕華(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
秦大河(科學院院士,國家減災委專家委主任,中國氣象局原局長)
董 奇(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王延覺(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
史培軍(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研究院副院長)
康 鵬(民政部國際合作司司長)
龐陳敏(民政部救災司司長,研究院副院長)
秘 書 長:楊曉東(民政部辦公廳秘書)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學術委員會

主 任:陳 顒(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原副局長)
羅 傑·卡斯帕森(Roger Kasperson)(美國克拉克大學資深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藝術科學院院士)
副主任:葛全勝(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高尚玉(北京師範大學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教授)
範一大(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委 員:馬宗晉(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原主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原所長)
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遙感技術應用研究所原所長)
張新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原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教授)
劉昌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水科學研究院原院長)
鄒 銘(民政部黨組成員,民政部優撫安置局局長)
賈敬敦(科技部農村中心主任,教授)
宋長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學部副主任,研究員)
景貴飛(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楊思全(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總工程師,研究員)
董文傑(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李 京(北京師範大學減災院教授,國家863計劃領域專家)
江 源( 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院長,教授)
岡田憲夫(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卡羅·葉戈(德國波斯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教授)
奧特文·瑞(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秘書長:劉連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民政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行政負責人

名譽院長:羅平飛(民政部原副部長,國家減災委原副主任)
院 長:姜 力(民政部副部長,國家減災委秘書長)
副 院 長:龐陳敏(民政部救災司司長,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史培軍(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執行副院長:陳 實(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研究院”黨總支委員會
黨總支書記:劉連友
總支副書記:王 穎
團委書記:陳蓉蓉
“研究院”院務執行委員會
主 任:史培軍(研究院副院長)
副主任:劉連友(研究院黨總支書記)
陳 實(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委 員:董文傑(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馬玉貞(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武建軍(研究院副院長)
孟耀斌(研究院副院長)
王 穎(研究院黨總支副書記)
陳蓉蓉(研究院團委書記)
秘 書:劉 喆(研究院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