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以食為天

(漢語成語)

鎖定
民以食為天(拼音:mín yǐ shí wéi tiān)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1]  [5] 
“民以食為天”的原義是人民以糧食為生存的根本,形容民食的重要;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賓語、定語;也作“民以食為本”。 [1] 
中文名
民以食為天
外文名
Fo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people
拼    音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近義詞
國以糧為本
注音字母
ㄇㄧㄣˊ ㄧˇ ㄕˊ ㄨㄟˊ ㄊㄧㄢ
成語出處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定語
同義詞
民以食為本

民以食為天成語出處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6] 
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東漢·班固《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 [7] 
唐代的司馬貞為《史記》做註釋時,註明此話最早是管仲説的。 [6]  管仲曾説:“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 [5]  此説始見於司馬貞《史記索隱 [9]  ,今本《管子》未見原句。 [8]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民以食為天”。 [1] 

民以食為天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災荒連年,再加上秦二世施行暴政,使得民不聊生。天下羣雄羣起反抗秦朝暴政,劉邦也起兵於沛縣。那時有一個人叫酈食其,是陳留高陽人。他非常喜歡讀書,但家境貧寒,窮困潦倒,只得當了一名卑微的小吏。儘管如此,縣中的賢士和豪強依然不敢隨便役使他,當時的人們稱他為“狂生”。酈食其對劉邦十分欣賞,想跟着劉邦幹一番大事業。一次,他去拜見劉邦,劉邦正在洗腳,並不搭理他。酈食其説道:“您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國?”劉邦一聽,大聲罵道:“你個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陸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麼説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酈食其説:“如果您下決心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傲慢無禮的態度來接見長者。”劉邦一聽,連忙停下了洗腳,把他請到了上賓的位置。酈食其提出了對當今時勢的很多看法,分析的有理有據。後來,被劉邦封為“廣野君”。 [2] 
公元前204年,正值楚漢相爭。當時劉邦守在滎陽,這裏依山傍水,進可以攻,退可以守。重要的是在滎陽以北的敖山上,有一座小城,城內有許多儲藏着大量糧食的倉庫。項羽憑着兵力上的優勢,向劉邦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劉邦兵力不夠,一時又調不來救兵,打得很艱難,漸漸感到支持不住了,被困在滎陽、成皋一帶,於是劉邦計劃後撤,把成皋以東的地區讓給項羽。 [2] 
酈食其得知劉邦的這個想法,便對劉邦説:“我聽説能知道天之所以為天的人,可以成就統一大業:而不知道天之所以為天的人,統一大業不可成。作為成就統一大業的王者,他以平民百姓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糧食為天。敖倉這個地方,天下往此地輸送糧食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聽説此處貯藏的糧食非常多。楚國人攻克了滎陽,卻不堅守敖倉,而是帶兵向東而去,只是讓一些罪犯來分守成皋,這是上天要把這些糧食資助給漢軍。當前楚軍很容易擊敗,而我們卻反要退守,把要到手的利益反扔了出去,我私下裏認為這樣做是錯了。更何況兩個強有力的對手不能同時並立,楚漢兩國的戰爭經久相持不下,百姓騷動不安,全國混亂動盪,農夫放下農具停耕,織女走下織機輟織,徘徊觀望,天下百姓究竟心向哪一方還沒有決定下來。所以請您趕快再次進軍,收復滎陽,佔有敖倉的糧食,阻塞成皋的險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扼制住蜚狐關口,把守住白馬津渡,讓諸侯們看看如今的實際形勢,那麼天下的人民也就知道該歸順哪一方了。如今燕國、趙國都已經平定,只有齊國還沒有攻打下來,而田廣佔據着幅員千里的齊國,田間帶領着二十萬大軍,屯兵於歷城,各支田氏宗族都力量強大,他們背靠大海,憑藉黃河、濟水的阻隔,南面接近楚國,齊國人又多詐變無常,您即使是派遣數十萬軍隊,也不可能在一年或幾個月的時間裏把它打下來。我請求奉您的詔命去遊説齊王,讓他歸漢而成為東方的屬國。” [2] 
劉邦覺得酈食其的話非常有道理,於是依計而行,堅守敖倉,終於收回滎陽,取得了勝利。 [2] 

民以食為天成語寓意

酈食其運用“民以食為天”思想,建議劉邦奪取貯糧非常豐富的敖倉,為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民能載舟,亦能覆舟。”歷來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是最緊要的問題,也是安定人心的最重要工作。一個家庭也是,一個國家更是。糧食是生存的根本。人們只有解決了温飽問題,才有能力去從事其它活動和創造。所以不管在何時,人們都要珍愛生存之本糧食。 [2]  [4] 

民以食為天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民以食為天”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賓語、定語;指糧食的重要性。 [1] 
  • 運用示例
南朝·沈約《宋書》:“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故一夫輟稼,飢者必及,倉廩既實,禮節以興。” [3]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一回》:“臣聞‘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今歲年穀歉收,粟米將貴,君可請貸於吳,以救民飢。” [1] 
現代·董必武《挽沈驪英女士》:“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1] 
參考資料
  • 1.    民以食為天  .漢典[引用日期2021-10-04]
  • 2.    墨人主編. 影響孩子一生的600個成語故事 秋 最新修訂圖文天下中華成語故事[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11.01:114-115
  • 3.    遲紅葉編寫;戴友生等繪. 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故事裏的中國 戰爭篇 全新彩繪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8.02:50
  • 4.    李鵬,張茗馨編著. 人生必知的198條中華古訓[M]. 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5.08:213
  • 5.    柯俊主編. 中國居民飲食安全指導[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7.04:2
  • 6.    三家注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24]
  • 7.    漢書.卷四十三.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24]
  • 8.    《管子》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24]
  • 9.    《史記四庫》:【索隱】管子云:“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