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殿前街道

鎖定
殿前街道,隸屬福建省廈門市湖裏區,地處湖裏區北部、廈門島最北端,三面環海,東瀕同安灣與翔安區相望,東南隔枋鍾路接禾山街道,南以火炬路連禾山、江頭、湖裏街道,西南、西隔嘉禾路、殿前一路連湖裏街道,西北以杏林大橋連集美區杏林街道,北以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接集美區集美街道,東北瀕同安灣鄰同安區,總面積26平方千米。2011年末,殿前街道總人口23.63萬人。 [2] 
1987年8月,改屬湖裏區禾山鄉。1989年,禾山鄉改鎮。1998年底,為禾山鎮興隆居委會和高殿、馬壠2個村。2000年5月,禾山鎮置殿前街道。 [2]  截至2021年10月,殿前街道轄9個社區, [1]  街道辦事處駐長浩路223號。 [2] 
2011年,殿前街道財政總收入9.70億元,同比增長27.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60億元、增值税3.20億元、企業所得税1億元、個人所得税0.5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900萬元,同比增長51%。 [2] 
中文名
殿前街道
外文名
Dianqian Sub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350206002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福建省廈門市湖裏區
地理位置
湖裏區北部
面    積
26 km²
下轄地區
9個社區
政府駐地
長浩路223號
電話區號
0592
郵政編碼
36100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3.63 萬(2011年)
車牌代碼
閩D

殿前街道歷史沿革

宋代,屬同安縣綏德鄉嘉禾裏。
明代,屬嘉禾裏二十四都一圖、二圖。
清代,屬嘉禾裏二十四都店前保、寨上保。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屬禾山特種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屬禾山甲種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禾山區高安保、殿上保。
1950年,屬高殿鄉。
1957年4月,禾山區併入郊區。
1958年,屬郊區前線公社高殿大隊。
1969年12月,增設立新大隊。
1980年11月,前線公社更名禾山公社,立新大隊更名馬壠大隊,時為禾山公社高殿、馬壠2個大隊。
1984年10月,禾山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禾山鄉塘邊村及馬壠村後浦社劃歸開元區湖裏街道,時為郊區禾山鄉高殿、馬壠2個村委會。
1987年8月,改屬湖裏區禾山鄉。
1989年,禾山鄉改鎮。
1998年底,為禾山鎮興隆居委會和高殿、馬壠2個村。
2000年5月,禾山鎮置殿前街道。 [2] 

殿前街道行政區劃

殿前街道區劃沿革

2000年5月,殿前街道轄高殿、馬壠、興隆、北站、長樂、神山6個社區。
2010年8月,析新豐路以東12居民小區置興園社區。
2011年末,殿前街道轄高殿、馬壠、興隆、北站、長樂、神山、興園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99個居民小組。 [2] 

殿前街道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殿前街道轄9個社區, [1]  街道辦事處駐長浩路223號。 [2] 
殿前街道區劃詳情
興隆社區
神山社區
興園社區
長樂社區
高殿社區
嘉福社區
北站社區
馬壠社區
翔鷺社區

殿前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殿前街道地處湖裏區北部、廈門島最北端,三面環海,東瀕同安灣與翔安區相望,東南隔枋鍾路接禾山街道,南以火炬路連禾山、江頭、湖裏街道,西南、西隔嘉禾路、殿前一路連湖裏街道,西北以杏林大橋連集美區杏林街道,北以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接集美區集美街道,東北瀕同安灣鄰同安區。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3千米,總面積26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10千米;淡水水域約0.3平方千米。 [2] 

殿前街道人口

2011年末,殿前街道總人口23.63萬人,其中户籍人口2.89萬人,外來常住人口20.74萬人,城鎮化率100%。”六普”總人口中,男性11.22萬人,佔52.8%;女性10.03萬人,佔47.2%;14歲以下2.59萬人,佔12.2%;14~65歲18.40萬人,佔86.6%;65歲以上2702人,佔1.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0.82萬人,佔97.9%;另有蒙古、回、藏、維吾爾等33個少數民族,共4326人(包括13人未識別)。2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5個,其中土家族101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23.4%;畲族861人,佔19.9%;苗族840人,佔19.4%;壯族363人,佔8.4%;回族263人,佔6%;侗族203人,佔4.7%。2011年,殿前街道人口出生率13.1‰,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長率9.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884人。 [2] 

殿前街道經濟

殿前街道綜述

2011年,殿前街道財政總收入9.70億元,同比增長27.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60億元、增值税3.20億元、企業所得税1億元、個人所得税0.5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900萬元,同比增長51%。 [2] 

殿前街道工業

殿前街道的工業以鑄造、機械加工、服裝為主。2011年末,殿前街道工業企業22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9億元。 [2] 

殿前街道商業

2011年,殿前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億元,規模以上商業營業額120億元,同比增長17.5%;城鄉集貿市場7個,年成交6億元。 [2] 

殿前街道金融

2011年末,殿前街道有5家中外銀行開設營業廳。 [2] 

殿前街道社會事業

殿前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殿前街道有幼兒園49所,在園幼兒7223人,專任教師512人;小學8所,在校生9324人,專任教師33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018人,專任教師20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經費120萬元,同比增長27%。主要學校有廈門三中、火炬學校。

殿前街道科技事業

2011年末,殿前街道有科技高新技術火炬園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福建亞熱帶植物研究所。 [2] 

殿前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殿前街道有街道文化活動中心,建築面積1464平方米,設棋牌室、閲覽室、科技圖書室、電子閲覽室、教育培訓室、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和視頻播放點、綜合展示廳、多功能活動廳。7個社區均設多功能活動室、文化信息共享中心、圖書室等。社區文化協管員9名、文化輔導員29名、文化活動中心工作人員5名。文體團隊32支,600餘人。
2011年,殿前街道共街道文化建設和活動費40萬元。舉辦的文化節有汽車文化節。獲2011年區第三屆”文化藝術節組織獎”。 [2] 

殿前街道體育事業

2011年,殿前街道有街道活動中心、7個社區均設有棋牌室、乒乓球室、瑜伽室、枱球室、體育健身室等多功能活動廳。
2011年末,殿前街道有學校體育場5個,看台設座椅3000張。健身路徑11處、網球、門球等各類球場10個。體育指導員40名。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5%。 [2] 

殿前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殿前街道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62個,門診部24個,牀位210張;專業衞生人員376名,其中執業醫師228人、執業助理醫師20人、註冊護士128人。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掛靠湖裏醫院。 [2] 

殿前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末,殿前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93户,人數2278人,支出48.41萬元,月人均212元,同比增長15.5%;醫療救助41人次,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0.99萬元,同比增長15%c2011年末,新增就業447人,失業再就業234人,就業困難再就業234人;城鎮登記失業867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5個。慈善分會1個,接受社會捐款300多萬元,614名困難羣眾受益。 [2] 

殿前街道歷史文化

殿前街道名稱來歷

殿前街道尹辦事處駐殿前得名。舊時為重要商業區,村民常以商店為地標,稱”家住某某店前”,後”店前”演為地名。清代雅化為殿前。 [2] 
殿前街道街景

殿前街道非物質文化遺產

殿前街道的陳氏祭祖儀式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殿前街道文物古蹟

殿前街道有市涉台文物古蹟高崎萬壽宮。 [2] 

殿前街道文物保護單位

殿前街道 殿前街道
殿前街道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崎寨遺址、廈門海堤紀念碑等。 [2] 
參考資料
  • 1.    殿前街道2021年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4]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序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福建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