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集美街道

鎖定
集美街道,隸屬於福建廈門集美區,位於集美區東南部,北與僑英街道接壤,東臨潯江港灣,西傍杏林灣,南由廈門大橋及高集海堤連接廈門島,為集美區人民政府駐地,總面積4.6平方千米。 [2]  截至2019年末,集美街道户籍人口為28278人。 [3] 
1950年,改集美保為集美鄉,1953年11月3日,集美鄉劃入廈門市,更名集美鎮,1957年4月,劃入廈門市郊區,1959年2月,撤集美鎮,成立集美人民公社,2001年3月,改集美鎮為集美街道。 [2]  截至2020年6月,集美街道下轄5個社區 [1] 街道辦事處駐石鼓路82號。 [4] 
2019年,集美街道財政總收入5.73億元,其中街道級收入0.78億元。 [3] 
中文名
集美街道
外文名
Jimei Sub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地理位置
集美區東南部
面    積
4.6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
政府駐地
集美區石鼓路82號
電話區號
0592
郵政編碼
361021
氣候條件
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8278 人(截至2019年末) [3] 
著名景點
集美學村
車牌代碼
閩D

集美街道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今集美街道境域屬同安縣明盛鄉仁德里十一都集美保。
20世紀30年代後期,屬同安縣第三區。
1950年,改集美保為集美鄉。
1953年11月3日,集美鄉劃入廈門市,更名集美鎮。
1957年4月,劃入廈門市郊區。
1959年2月,撤集美鎮,成立集美人民公社。
1961年11月,公社撤銷,複名集美鎮。
2001年3月,改集美鎮為集美街道。 [2] 
集美學村 集美學村

集美街道行政區劃

集美街道區劃沿革

1980年,集美鎮下轄3個居委會、3個生產大隊:第一居委會、第二居委會、第三居委會、第一農業大隊、第二農業大隊、第三農漁業大隊。
1996年,集美鎮下轄11個社區:岑東社區、岑西社區、岑郭社區、尚南社區、潯江社區、盛光社區、福南社區、鐘樓社區、海通社區、義頂社區、文學社區。 [5] 

集美街道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集美街道下轄5個社區:岑東社區岑西社區潯江社區盛光社區銀亭社區 [1]  ,街道辦事處駐石鼓路82號。 [4] 

集美街道地理環境

集美街道位置境域

集美街道位於集美區東南部,北與僑英街道接壤,東臨潯江港灣,西傍杏林灣,南由廈門大橋及高集海堤連接廈門島,為集美區人民政府駐地,總面積4.6平方千米。 [2] 

集美街道地形地貌

集美街道地貌屬典型的大陸架地形,北靠天馬山,由北向南傾斜,三面環海,呈狹長形半島,海岸線總長5500米。 [2] 

集美街道氣候

集美街道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2] 

集美街道人口

截至2007年,集美街道常住人口為43229人,其中男性23514人,女性19715人,另有外來人口10921人。 [2] 
截至2012年,集美街道總人口為53893人,户籍人口26883人。 [6] 
截至2019年末,集美街道户籍人口為28278人。 [3] 

集美街道政治

集美街道領導班子(截至2021年)
職務
姓名
街道辦事處主任
李行(兼任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阮羣斌、紀榮輝
街道黨工委委員
陳振麟、胡加福
街道黨工委書記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李行(兼任街道辦事處主任)
參考資料: [4] 

集美街道經濟

集美街道綜述

2012年,集美街道財政總收入3.35億元,其中街道級收入1.12億元。 [6] 
2019年,集美街道財政總收入5.73億元,其中街道級收入0.78億元。 [3] 

集美街道商業

2007年,集美街道實際利用外資1574.4萬美元,引入內資3.82億元,實現企業產值6.1億元。 [7] 
2012年,集美街道合同利用外資358萬美元,實際到資125萬美元。 [6] 
2019年,集美街道固定資產投資7.69億元,國內招商19.1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8億元。 [3] 

集美街道金融業

截至2007年,集美街道有6家銀行開設分行或設立辦事處。 [8] 

集美街道社會事業

集美街道文化事業

截至2007年,集美街道有文化站1處,社區文化活動中心4處。 [7] 

集美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07年,集美街道有大學2所,中學1所,小學2所,幼兒園4所,託兒所1所。 [7] 

集美街道醫療衞生

截至2007年,集美街道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所,社區辦和個體診所8所。 [7] 

集美街道社會保障

2019年,集美街道落實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濟補助等各類補助566.74萬元,惠及8548人次;對842名80歲以上户籍老人發放高齡津貼114.58萬元。其中,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06人23.25萬元、特困人員補貼2.62萬元、低保户和特困户電費補貼30人2175元、臨時價格補貼46人21281元、遺屬補助6人12.2萬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95人40.36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34人121.48萬元,協助市、區做好春節、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等慰問困難人羣553人33.29萬元,全年慰問特困老人27人1.08萬元、困難失能老人12人14.4萬元、困難半失能老人12人9600元。年內,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城鎮困難人員就業、公益性崗位就業628人,辦理自由職業者認定155人,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48人、被徵地人員參加養老保險490人,新增社保卡354張。 [3] 

集美街道歷史文化

集美街道名稱來歷

集美街道得名於該地為潯江之尾,故名潯尾,後雅稱集美。 [9] 

集美街道文保單位

集美街道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集美學村早期建築、鰲園),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集美寨遺址、陳嘉庚故居、三立樓),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歸來堂、陳敬賢墓塔、文確樓、國姓井、集美學村鐘樓)。 [10-11] 

集美街道風景名勝

集美街道陳嘉庚先生故居

陳嘉庚先生故居 陳嘉庚先生故居
陳嘉庚先生故居位於集美街道潯江社區嘉庚路149號。坐北朝南,落成於民國7年(1918年)6月,民國28年4月被日軍飛機炸燬,1955年依原樣重建,1980年修繕,並於故居西側增建陳嘉庚生平事蹟陳列館(三層混凝土結構)。四周院牆,東西寬61米,南北進深49米。主體建築為三層樓結構,白牆紅瓦,平面佈局呈曲尺形,東西長,南北短,寬26米,進深13米,高19米,總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一、二樓佈局相同,正面闊5間,中廳兩側各2間廂房,西端縱深2間;前部為拱廊,兩端為樓梯。三層樓兩端為角樓,中間為兩坡嘉庚瓦屋頂,前部為陽台欄杆,外部門窗上飾有各種西洋式泥塑山花。民國8-11年和1958-1960年,陳嘉庚生活、工作於此。1980年11月闢為陳嘉庚故居紀念館,現一樓為集美學校校史陳列室,二樓為陳嘉庚生前居室、工作室、會議室、遺物展室及陳敬賢生平陳列室。“陳嘉庚先生故居”七個金色大字,為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所題。1988年,廈門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2] 

集美街道鰲園

鰲園 鰲園
鰲園位於集美街道嘉庚公園東南,與嘉庚公園連為一體。此地原為小島,形似鰲頭,上有媽祖廟,故亦稱鰲頭宮。1951年9月,陳嘉庚抒資60萬元,在此建“集美解放紀念碑”,名曰“鰲園”。1961年8月,陳嘉庚在北京病逝,遵照其生前遺願,葬於鰲園。該園佔地8789平方米,由大門、長廊、紀念碑、嘉庚墓和四周石雕圍牆組成。長廊兩側為雕刻歷史故事的青石浮雕,各長50米。紀念碑矗立於鰲園中部,坐北朝南,碑高28.6米,正面鐫刻毛澤東題寫的“集美解放紀念碑”七個鎦金大字,背面鐫刻陳嘉庚撰寫並手書的284字碑文。碑座設台階11級,四周均有石欄。1988年,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 

集美街道集美學村鐘樓

集美學村鐘樓 集美學村鐘樓
集美學村鐘樓位於集美小學操場西側,原為水塔,後改為鐘樓,原用作集美學村上下課和作息報時,於20世紀後半葉停用。鐘樓坐西朝東,為長方柱體,磚混結構,通高25米,分為六層,由下向上漸收,樓頂搭建“廿周紀念”鐵架,為1933年紀念集美學村建校20週年時所立。 [11] 

集美街道榮譽稱號

2021年4月27日,集美街道辦事處獲得“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13] 
2022年5月,廈門市集美區集美街道機關團支部榮獲2021年“福建省五四紅旗團(總)支部”稱號。 [15-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