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杏林街道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轄街道)

鎖定
杏林街道,隸屬於福建廈門集美區,位於集美區南部,東與集美街道隔海相望,西臨杏濱街道,北與後溪鎮接壤,總面積24.7平方千米。 [2]  截至2019年末,杏林街道户籍人口為83000人。 [1] 
解放初期,今杏林街道境域屬同安縣二區,1957年4月,劃入廈門市郊區,1958年8月,成立杏林工業區工作委員會,1964年6月,撤銷杏林工業區工作委員會,除杏林公社外的地域改設杏林鎮並劃入廈門市郊區,1979年4月,杏林鎮改設杏東街道、杏西街道,1984年10月,杏東街道、杏西街道合併為杏林街道。 [2]  截至2020年6月,杏林街道下轄11個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杏南路33號。 [4] 
2019年,杏林街道財政總收入31.23億元,其中街道級收入3.37億元。 [1] 
中文名
杏林街道
外文名
Xinglin Sub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地理位置
集美區南部
面    積
24.7 km²
下轄地區
11個社區
政府駐地
集美區杏南路33號
電話區號
0592
郵政編碼
361021
氣候條件
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3000 人(截至2019年末) [1] 
著名景點
廈門園林博覽苑
車牌代碼
閩D

杏林街道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今杏林街道境域屬同安縣明盛鄉安仁裏,分屬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
解放初期,今杏林街道境域屬同安縣二區。
1957年4月,劃入廈門市郊區。
1958年8月,成立杏林工業區工作委員會。
1964年6月,撤銷杏林工業區工作委員會,除杏林公社外的地域改設杏林鎮並劃入廈門市郊區。
1978年,劃入新成立的杏林區
1979年4月,杏林鎮改設杏東街道、杏西街道。
1984年10月,杏東街道、杏西街道合併為杏林街道。
2003年8月,劃歸集美區。 [2] 

杏林街道行政區劃

杏林街道區劃沿革

1984年10月,杏林街道下轄3個社區:杏糖社區、紡織社區、曾營社區。
2004年1月,杏林街道下轄3個社區、4個行政村:紡織社區、寧寶社區、曾營社區、西亭村、高浦村、杏林村、內林村。
2006年,西亭村、高浦村、杏林村、內林村撤村改居。
2007年,杏林街道下轄8個社區:紡織社區、寧寶社區、曾營社區、西亭社區、高浦社區、杏林社區、內林社區、杏北社區。 [2] 

杏林街道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杏林街道下轄11個社區:紡織社區曾營社區寧寶社區西亭社區杏林社區內林社區高浦社區杏北社區、寧海社區、園博社區蓮亭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杏南路33號。 [4] 
杏林街道行政區劃圖(2012) 杏林街道行政區劃圖(2012)

杏林街道地理環境

杏林街道位置境域

杏林街道位於集美區南部,東與集美街道隔海相望,西臨杏濱街道,北與後溪鎮接壤,總面積24.7平方千米。 [2] 

杏林街道地形地貌

杏林街道地勢由北向南傾斜。 [2] 

杏林街道氣候

杏林街道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2] 

杏林街道人口

截至2007年,杏林街道總人口為77307人,常住人口38807人。 [2] 
截至2012年,杏林街道總人口為103986人,户籍人口40606人。 [5] 
截至2019年,杏林街道户籍人口為83000人。 [6] 

杏林街道政治

杏林街道領導班子(截至2021年)
職務
姓名
街道辦事處主任
鄒榮生(兼任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林加志、餘明生
街道黨工委委員
陳朝暉、沈曉華、蔡赤敏、林衞明
街道黨工委書記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鄒榮生(兼任街道辦事處主任)
參考資料: [4] 

杏林街道經濟

杏林街道綜述

2007年,杏林街道財政總收入2.18億元,其中街道級財政收入0.51億元。 [7] 
2012年,杏林街道財政總收入10.35億元,其中街道級財政收入2.56億元。 [5] 
2019年,杏林街道財政總收入31.23億元,其中街道級財政收入3.37億元。 [1] 

杏林街道工業

2007年,杏林街道工業總產值63億元,街道轄區已發展成為以建材、紡織、化纖、製糖、化肥、電力等20多家企業為主的工業區。 [7] 
2012年,杏林街道工業總產值60億元,25家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56.82億元,主要集中在衞浴、紡織印染、機械製造等行業,全年貢獻產值50.42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88.73%。 [5] 
2019年,杏林街道23家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103.3億元。 [6] 

杏林街道商業

2012年,杏林街道合同利用外資3220萬美元,外資實際到資1600萬美元。 [5] 
2019年,杏林街道完成國內招商58.23億元,完成合同外資1.02億元。 [6] 

杏林街道社會事業

杏林街道文化事業

截至2007年,杏林街道有文化站1處,社區文化活動中心9處。 [7] 

杏林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07年,杏林街道有有中學4所,學生8089人,教師921人;小學5所,學生4148人,教師232人;幼兒園11所,幼兒2100人,教師191人;校舍建築總面積22.66萬平方米,小學生入學率和15週歲非文盲率均為100%。 [7] 

杏林街道醫療衞生

截至2007年,杏林街道境內有衞生服務中心1所,各社區均設有衞生服務站。 [7] 

杏林街道社會保障

2019年,杏林街道落實民生政策,發放靈活就業補貼3306人次667.44萬元、發放就業補助金20.95萬元、殘疾人各項補助410萬元,辦理養老保險4518人次,安排公益性崗位就業52個;擴大社會救助體系,面向困難羣眾開展社區救助行動963户次1028人次75萬元;年投入總額185.36萬元完成居家養老服務站專業化建設,投入19.46萬元用於建設杏林農村幸福院。 [6] 

杏林街道歷史文化

杏林街道名稱來歷

杏林街道得名於該地杏樹成林。 [2] 

杏林街道文保單位

杏林街道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西安宮)。 [8] 

杏林街道風景名勝

西安宮
西安宮 西安宮
西安宮位於杏林街道高浦社區鶴浦路,始建年代不詳,清咸豐七年(1857年)重建,1982年重建,2018年修繕。西安宮坐北朝南,為單進廊院式建築,供奉保生大帝。建築中保留大量建築石構件,包括前殿的龍虎壁、石雕牆堵、楹聯石柱、石柱礎、石雕窗及石獅、龍柱等,石雕建築構件多有“咸豐七年”或“咸豐丁巳年”落款;前殿門前正中的石構御道和中央天井的方形祭壇具有特色。 [8] 

杏林街道榮譽稱號

2021年4月27日,杏林街道辦事處獲得“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