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歸朝歡

(詞牌名)

鎖定
歸朝歡,詞牌名,又名“菖蒲綠”“歸朝歌”“歸田歌”,相傳為北宋柳永創制。《此詞調以《歸朝歡·別岸扁舟三兩隻》為正體,雙調一百零四字,前後段各九句、六仄韻。此外,還有雙調一百零四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七仄韻一種變體。代表作品有《歸朝歡·和蘇伯固》等。
詞牌名
歸朝歡
別    稱
菖蒲綠、歸朝歌、歸田歌
正體字數
一百零四字
始興年代
宋代
流行年代
宋代
代表作品
《歸朝歡·和蘇伯固》

歸朝歡詞牌沿革

歸朝,意為返歸朝廷。唐吳融《渚宮立春書懷》詩:“向日心須在,歸朝路欲迷。”調名本意即詠返歸朝廷的歡快喜悦。調見北宋柳永《樂章集》。《樂章集》注“夾鍾商”。辛棄疾詞有“菖蒲自照清溪綠”句,名“菖蒲綠”。此調又名“歸朝歌”“歸田歌”。 [1-2] 

歸朝歡格律説明

正體:雙調一百零四字,前後段各九句、六仄韻。以柳永《歸朝歡·別岸扁舟三兩隻》為代表。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蘇軾、張先、嚴仁、辛棄疾、馬莊父、詹正諸詞俱如此填。若王詞之多押一韻,乃變格也。 按張詞前段第一句“聲轉轤轆聞露井”,“聲”字平聲,“轆”字仄聲。辛詞第三句“有時光彩射星躔”,“有”字仄聲,“光”字平聲。第四句“卻將此石投閒處”,“此”字仄聲。嚴詞第五句“西風吹夢草”,“西風”二字俱平聲。辛詞第六句“先生拄杖來看汝”,“拄”字仄聲。詹詞第七句“空悵望”,“空”字平聲,“悵望”二字俱仄聲。張詞結句“同作飛梭擲”,“同”字、“飛”字俱平聲。馬詞後段第一句“團團寶月憑纖手”,“團團“二字俱平聲,”寶月“二字俱仄聲,”纖“字平聲。嚴詞第二句“求劍刻舟應笑汝”,“求“字平聲,”刻“字仄聲。張詞第三句“有情無物不雙棲”,“有“字仄聲,”無“字平聲。辛詞第四句“有朋只就芸窗讀”,“有“字”、“只”字俱仄聲。馬詞第六句“萊衣煥爛潘輿穩”,“煥”字仄聲。詹詞第七、八句“猶記得,顛崖如此”,“猶”字、“顛”字俱平聲,“記得”二字俱仄聲。張詞結句“簾暮卷花影”,“簾”字平聲,“卷”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王詞。
變體:雙調一百零四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七仄韻。以王之道《歸朝歡·透隙敲窗風摵摵》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後段第八句押韻異。 按嚴仁“五月人間”詞後結“問滄波,乘槎此去。流到天河否。”多押一韻,正與此同。 [2] 

歸朝歡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詞:《歸朝歡·別岸扁舟三兩隻》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中平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中平
別岸扁舟三兩隻。葭葦蕭蕭風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色。路遙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雙槳,盡是利名客。
中中中中平中。中仄中平中中。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中平
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愁雲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息。浪萍風梗誠何益。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變體
格律對照詞:《歸朝歡·透隙敲窗風摵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透隙敲窗風摵摵。坐見廣庭飛縞白。長安道上正騎驢,蔡州城裏誰堅壁。表表風塵物。瑤林瓊宇三豪客。對分毫,連珠唱玉,競把詩箋擲。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草草杯盤還促席。痛飲狂歌話胸臆。前村昨夜訪梅花,東鄰休更夸容色。清歡那易得。明朝烏轡升南極。帶隨車,黃壚咫尺,莫作山河隔。 [2-3] 
(説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歸朝歡典範作品

北宋·柳永《歸朝歡·別岸扁舟三兩隻》
北宋·蘇軾《歸朝歡·和蘇伯固》
南宋·辛棄疾《歸朝歡·題晉臣積翠巖》
南宋·王之道《歸朝歡·透隙敲窗風摵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