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訥格

鎖定
武訥格(?~1635),博爾濟吉特氏,世居葉赫部,後隸屬隸蒙古正白旗,清朝早期將領、三等公。
本    名
博爾濟吉特·武訥格
民族族羣
蒙古正白旗
逝世日期
1635年
主要成就
三等公世襲罔替

武訥格人物生平

努爾哈赤創業於興京,諸蒙古歸順,武訥格率七十二人來歸,有勇略,兼通蒙古文及漢文,賜號巴克什
萬曆四十一年(1613),從徵烏拉部有功,授三等男爵
天命十一年(1626),大軍圍明寧遠城未下,命分兵攻覺華島,殲滅明參將姚撫民所領四萬人,焚所積糧草及船二千餘乃還。
天聰三年(1629)春,同額駙蘇納率左右翼蒙古及滿洲兵八十,徵察哈爾部,降二千户以歸。降者窺我兵少,欲叛歸明,遂盡殺其男子,惟釋二台吉,俘婦女八千有奇還,分隸左右翼養贍之。皇太極對武訥格、蘇納殺降十分憤怒,下旨切責,奪所給駝馬牛羊。該年冬,從徵明,入龍井關,克遵化,進軍北京北土城關,明督師袁崇煥自寧遠來援,左翼蒙古兵迎擊弗勝,武訥格率右翼繼進,敗之,賜所俘獲之半犒其軍。不久,又攻克固安縣
天聰四年(1630)春,克永平府,明騎卒三千自玉田出,武訥格遣兵擊走,獲馬百餘。自永平略豐潤還,聞明兵四千圍大安口城,急赴援,破其圍。又設伏於樵採處,斬獲無算。
天聰五年(1631),從徵明,圍其總兵祖大壽大淩河,擊退祖大壽的突圍。
天聰六年(1632),同阿濟格招撫大同宣化邊境察哈爾人。
天聰七年(1633),同貝勒阿巴泰等攻明山海關,俘獲人眾牛馬以歸。明兵追及,武訥格殿後,力戰卻之。
天聰八年(1634)五月,敍功晉三等公,世襲罔替,賜勅免死罪二次。皇太極率諸貝勒分道徵明,命武訥格統左右翼蒙古兵供調遣,且策應大軍。與貝勒德格類收察哈爾降者千餘户,繼由獨石口,越長安嶺,至保安州,會大軍於應州。所過或攻或撫,悉稱旨。閏八月,自得勝堡班師,遇逃入陽和堡之蒙古四百七十餘人,收以隨軍。九月,喀爾喀部長族屬有為察哈爾邀殺於路者,奉命領兵百人往緝,追斬二十餘人而還。
天聰九年(1635)二月,卒。 [1] 

武訥格親屬成員

長子:德穆圖
次子:齊墨克圖
第三子:廣泰,襲三等公爵。

武訥格人物評價

皇太極:武訥格所在建功,今又殿後敗敵,人臣為國,義當如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