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

鎖定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成立於1996年12月,是中國第一個以水生動物為保護對象的基金會白鱀豚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鯨類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長江女神”。
中文名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
成立日期
1996年12月
性    質
中國第一個以水生動物為保護對象的基金會
保護對象
白鱀豚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成立宗旨

動員社會力量,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以多種形式從社會上募集資金,支持長江豚類的研究和保護工作,促進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環境保護事業發展。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發展歷程

1996年初,當時的國家科委副主任徐冠華同志在視察武漢白鱀豚館時提議,為了給白鱀豚和江豚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提供一個較為穩定的經費補充來源,最好能夠成立一個白鱀豚保護基金會。不久,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聯合向人民銀行武漢市分行提出成立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的申請。
1996年9月,經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武漢市分行以“武銀非銀[1996]60號”文,批覆同意成立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
同年12月,武漢市民政局以“武民政[1996]199號”文批准成立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並登記註冊。
1996年12月25日,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大樓舉行了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成立新聞發佈會。
白鱀豚“淇淇” 白鱀豚“淇淇”
1997年1月25日,在武漢雜技廳舉行的白鱀豚保護專場晚會上正式向社會宣佈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成立。基金會的主管單位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辦公地點設在水生所白鱀豚館內。基金會成立之初,基金會籌備組便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擬定了《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章程(草案)》,並確定了理事會組成人員名單,該名單得到了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中科院水生所的同意。《章程(草案)》對基金會的性質、宗旨、目標、任務,以及組織和管理等作了明確的規定。基金會理事會成員和負責人主要由水生所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單位負責人兼任,劉建康院士被邀請擔任理事長。理事會還邀請了部分知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名譽理事和科學委員會委員。1997年,基金會通過了人民銀行武漢市分行的現場稽核和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的財務審查。
1999年4月,湖北省民政廳根據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湖北省清理整頓社會團體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對我會進行了嚴格審查,並以“鄂民社發[1999]5號”文同意我會予以保留,並完成了重新註冊和登記工作(登記證書號:鄂社證字第598號)。
白鱀豚“淇淇” 白鱀豚“淇淇”
1999年4月,由理事長建議,經主管單位同意和民政廳社團處批准,基金會法人代表由副理事長王丁擔任。
2001年,基金會通過了省民政廳社團處年檢,並按《社會團體章程示範文本》重新擬定了《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章程(草案)》。2002年9月,基金會理事會在白鱀豚館召開會議,選舉了新一屆理事會,並選舉了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會議還通過了《基金會章程》。
2005年基金會通過了湖北省民政廳的“換證審查”,換髮了新的《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鄂基證字第14號),並按照新的《基金會管理條例》擬定了《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章程》(草案)。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成員名單

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名單
名譽理事長:陳宜瑜、韓南鵬
理事長:劉建康
副理事長:侯漢屏、朱作言、劉永定、王 丁
理事:姜立斌、劉惠芬、祝希漢、劉仁俊、張衞、陳平平、唐輝遠、張先鋒、趙慶中、崛由紀子(Yukiko Hori)
秘書長(兼):張先鋒
副秘書長(兼):劉惠芬、趙慶中
基金會第二屆理事會成員名單
名譽理事長:陳宜瑜、王少階、袁善臘、劉建康
理事長:王 丁
副理事長:俞毓林、桂建芳、張先鋒
理事:陳平平、聶 品、吳好平、劉能玉、段子淵、陳毅德、胡徵宇、王利民、陳毅峯、嶽 梅、張先鋒、趙慶中、
陳道權、王克雄、崛由紀子(Yukiko Hori)
監事:張猛
秘書長(兼):張先鋒
副秘書長(兼):嶽 梅、趙慶中、王克雄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保護對象

白鱀豚
長江女神——白鱀豚 長江女神——白鱀豚
白鱀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僅產於長江中下游水系,是中新世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遺生物,現已功能性滅絕。原屬淡水豚科,20 世紀 70 年代末根據中國動物學家周開亞的建議,單獨設立了白鱀豚科,白鱀豚是該科的唯一物種。白鱀豚是研究鯨類進化的珍貴“活化石”,它對仿生學生理學軍事科學等都有很重要的科研價值。根據化石紀錄,白鱀豚於 2500 萬年前由太平洋遷徙至長江。人類對其最早的記載見於中國秦漢時期的辭書《爾雅》。每年的冬末春初是白鱀豚的交配期,母豚妊娠期長達 1 年左右,因此產仔大多在來年的春季。出生後的幼豚靠母豚的乳汁餵養,直至 5-6 歲才達到性成熟;壽命可達 30 年。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隸屬於海豚科,是寬吻海豚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以及其他鯨豚類都是哺乳動物,和人類一樣能夠恆温、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為統一起見,各地學者都稱它們為 印太洋駝(背)海豚,學名為Sousa Chinensis,而“中華白海豚”只是中國香港地區及中國內地居民給它們的本地稱號。也有部分中國專家認為,產於珠江口廈門水域的中華白海豚,背鰭基部並無隆起,也不駝背,應廢棄使用 印太洋駝(背)海豚 或 太平洋駝海豚 等名稱。
揚子鱷
揚子鱷 揚子鱷
揚子鱷或稱作,學名為Alligat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中國已將揚子鱷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20 世紀 70 年代,它被攜出國門,雲遊歐洲,名揚世界。
黑領噪鶥
黑領噪鶥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中國香港地區、海南島,中國國內為華中及長江以南地區常見的留鳥。身體全長約 29 cm,毛色與小黑領噪鶥類似,區別在於體形稍大,並且眼線為棕色,耳羽白色雜發黑紋,且下緣為黑色並延伸到嘴基。棲息在低山的茂密灌叢間,常與其他噪鶥尤其是小黑領噪鶥混羣,在枝杈間跳躍同時振翅展尾,不斷鳴叫。取食昆蟲、種子、果實。營巢杯狀巢於距地面不高的灌叢間,卵藍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