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遷移

鎖定
正遷移也叫“助長性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學習數學有利於學習物理,學習珠算有利於心算,掌握平面幾何有助於掌握立體幾何等,懂得英語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語。 正遷移常常在兩種學習內容相似,過程相同或使用同一原理時發生。如方程式知識的學習有助於不等式知識的學習,小學數學的學習保證了中學代數的學習,數學知識的學習保證了物理中有關計算問題的解決,閲讀技能的掌握有助於寫作技能的形成,學習素描會對以後學習油畫產生積極影響等都是正遷移。
中文名
正遷移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正遷移正遷移的表現

正遷移,通常表現為:
1、一種學習使另一種學習具有了良好的心理準備狀態、活動所需的時間或練習次數減少。
2、或使另一種學習的深度增加、單位時間內的學習量增加。
3、或者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習者順利地解決了面臨的問題等情況。 [1] 

正遷移正遷移促進學生知識的應用

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遷移是指個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新知識學習的影響,它包含助益性和妨礙性兩個完全相反的方面,故有正遷移和負遷移之分。由於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性較強的學科,它的知識系統性強,前面的知識是後面知識的基礎,後面的知識是前面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困此,作為一個數學教師,一方面要善於繼承傳統的好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還要善於研究和創造新的教學方法,把前後的知識結構有效地聯繫起來,緊緊抓住前後知識的內在聯繫,排除遷移中的干擾,促進知識的正遷移。
一.突出不同學習情境中的相同要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正遷移。
如學生在學習了“整數加、減法”後,已掌握了有關整數加減法的運算法則,而後面的“小數加、減法”的學習,實質上是整數加減運算的一次拓寬,而計算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就是這兩種不同學習情境中的共同要素。因此,在小數加、減運算的教學中,要強化並突出這一共同要素,引導學生抓住這一關鍵點,從而促進他們知識正遷移的產生,即把整數加減運算的法則擴展到小數加減運算中去,並加深對為什麼必須把小數點對齊的理解。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應充分注意學生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階段性和連續性,要善於引導學生感知和認識新、舊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相同要素,促進學生數學知識正遷移的產生,就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二.抓住關鍵概念的本質特徵,促進學生對相近概念的理解。
事物的性質是由其本質決定的,數學概念也是如此。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把握關鍵概念的本質特徵,並由此產生知識的正遷移,去理解相近概念。
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如果把“將圖形沿某一條直線對摺起來,其位於直線兩側的兩個部分完全重合”這一軸對稱圖形所共同具有的本質特徵抽象和提煉出來,通過教師的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來突出這一教學重點,就可以促進學生由此產生知識的正遷移,從而對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和圓的對稱性,以及它們分別具有的對稱軸的條數等知識的認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改革教學方法,為學生知識的正遷移創造條件。
許多成功的教例表明,學生數學知識正遷移的產生,大多與教師的科學引導有關。因此,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從有利於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數學知識的正遷移創造條件,應當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
如在教學“最小公倍數的求法”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等於它們全部公有的質因數,以及各自獨有的質因數的連乘積這一結論,對學生來説十分抽象,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如果在教學時先設計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簡單問題:小明向小英借2本科技書和5本連環畫,或者2本科技書和3本文藝書,那麼小英至少應準備每種書各幾本,才能滿足小明的需求?經過思考,學生不難正確回答這一問題。藉助這一問題情境,就為學生學習“最小公倍數的求法”提供了經驗背景,使他們在自己具有的經驗基礎上,感知到求並集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時再回到“最小公倍數的求法”問題上來,學生知識的正遷移也隨之產生,問題的最終解決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知識的正遷移。
斯卡特金説:“孩子沒有學習的願望的話,我們的一切設想和方案都會化為灰燼,變為木乃伊。”因此,教師的教學設想,只有在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配合的情況下才能得以實現。否則,教師教學“一團火”,學生卻不以為然,“按兵不動”,教學註定要失敗。
怎樣才能使學生抱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對數學產生廣泛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思考、去鑽研,直覺地運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實現知識、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正遷移,使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
總之,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這不但有利於思維的和諧發展,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於促使學生將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這正是我們數學教育的目的。 [2] 
參考資料
  • 1.    皮連生主編.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 2.    馮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