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親町三條實愛

鎖定
正親町三條 實愛(おおぎまちさんじょう さねなる、文政3年10月30日(公元1820年12月5日)-明治42年(公元1909年10月20日)),日本江户時代後期(幕末)至明治時代公卿公家華族大臣家·侯爵)、政治家、安政勤王八十八廷臣之一、明治維新元勳。刑部卿、教部卿、麝香間祗候。從一位·勳一等。 [1-3] 
中文名
正親町三條實愛
外文名
おおぎまちさんじょう さねなる
別    名
嵯峨實愛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民族
出生日期
文政3年10月30日(1820年12月5日)
逝世日期
明治42年10月20日(1909年10月20日)
出生地
日本京都
代表作品
《嵯峨實愛日記》

正親町三條實愛人物生平

文政3年12月5日生於京都,字號成翁、子成、真成、叟。公卿正親町三條實義的次子,幼年時父、兄早卒,他繼承正親町三條家家門。文政5年(1822年)敍爵,以後累進侍從、右近衞權少將、右近衞權中將、新清和院別當、奉幣使次官。嘉永元年(1848年)敍任從三位參議,位列公卿。歷任丹波權守、權中納言、踏歌節會外弁、右衞門督。安政5年(1858年)3月,江户幕府老中堀田正睦上洛,請求朝廷敕許《日美友好通商條約》之際,正親町三條實愛與巖倉具視大原重德策劃“廷臣八十八卿列參事件”,反對批准締結條約。翌年在井伊直弼掀起“安政大獄”時受連坐,被處以“謹慎”處分。 [4-6] 
正親町三條實愛(幕末公卿) 正親町三條實愛(幕末公卿)
安政6年(1859年)任權大納言,櫻田門外之變後的萬延元年(1860年)6月任議奏,成為朝廷決策層的成員。文久2年(1862年)任國事御用掛。在此期間,推進和宮降嫁,支持長州藩士長井雅樂的《航海遠略策》和島津久光薩摩藩公武合體運動。因此受到尊王攘夷派分子和尊攘派朝臣的攻擊,文久3年(1863年)1月辭職下野。八月十八日政變後於同年12月復職。此後,受到島津久光、松平慶永的支持和近衞忠房山階宮晃親王的提攜,成為討幕派公卿的核心人物。對抗親幕派的二條齊敬久邇宮朝彥親王為中心的朝廷首腦部。慶應2年(1866年)10月與巖倉具視策劃要求更迭朝廷首腦部的“廷臣二十二卿列參事件”,觸怒孝明天皇,被罷職並受到“遠慮·閉門”處分。翌年3月隨着孝明天皇駕崩伴和大赦天下,解除處分,同年5月復職。 [4-5] 
慶應3年,與巖倉具視、中山忠能中御門經之共謀王政復古政變,並在府邸親自向薩摩長州兩藩代表大久保利通廣澤真臣傳達討幕密敕。王政復古後,任明治新政府議定。明治2年以後歷任內國事務總督、輔弼、刑法官知事、刑部卿、教部卿等職。明治3年12月家名改為嵯峨氏。明治4年7月任麝香間祗候。明治14年(1881年)4月引退,將家督讓與次子嵯峨公勝。明治17年(1884年)7月7日華族令頒佈,嵯峨家當主嵯峨公勝敍伯爵,家格在他之下的中山忠能(外戚)卻被封為侯爵,這引起實愛的大為不滿,認為論功行賞不公。明治21年(1888年)1月17日,公勝以父親實愛維新之功勳而升格為侯爵。明治42年10月20日,實愛死去,卒年90歲。著有《嵯峨實愛日記》,是研究幕末維新史的重要資料。 [4-6] 

正親町三條實愛家族成員

父親:正親町三條實義
兒子:嵯峨公勝

正親町三條實愛影視形象

2021年大河劇《勢衝青天》置鮎龍太郎 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