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井伊直弼

鎖定
井伊直弼(日文:いい なおすけ;1815年11月29日—1860年3月24日), 是日本的近江彥根藩主、江户幕府末期的大老。
嘉永三年(1850年)其兄死亡而繼任彥根藩主。圍繞第十三代將軍德川家定的繼嗣問題,他作為譜代大名“溜間”值班室的代表,擁立與將軍血緣相近的紀州藩主德川慶福(後改稱德川家茂,此派稱南紀派)。另一派是主張限制幕府獨裁、實行強藩合議制的家門和外樣大名,他們推舉當時以英明著稱的一橋慶喜(稱一橋派)。兩派發生對立。直弼於安政五年(1858年)4月就任大老後立即決定慶福繼嗣,並且不待天皇同意就簽訂《日美友好通商條約》等安政五國條約。由此引起尊攘運動,他則利用安政大獄鎮壓反對派。但是,對大獄抱有反感的水户、薩摩的浪人們於萬延元年(1860年)3月3日,在直弼入朝理事途經櫻田門外時將其暗殺。
本    名
井伊直弼
出生地
近江彥根藩
出生日期
1815年11月29日
逝世日期
1860年3月24日
主要成就
簽訂《日美友好通商條約》
外文名
いい なおすけ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
職    業
幕府大老

井伊直弼人物生平

井伊直弼初涉政壇

1850年井伊直弼的義父直亮死後,繼承彥根藩主的職位,後兼任幕府大老。此時日本民族危機嚴重,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列強逼迫日本開國,日本統治階級無計可施。
1853年6月22日,將軍德川家慶去世,其第四子家祥(改名家定)繼承將軍職位,時年30歲。但家定自幼患癲癇病,資質平凡,缺乏威嚴,不能總理國政,因此將軍繼嗣問題便成了一件大事。某些公卿選擇繼承人——紀州家的慶福和一橋家的慶喜。慶福和將軍家定還是堂兄弟關係,血統很近,但他生於弘化三年(1846),當時還不滿10歲,輔佐將軍感到年齡尚幼。慶喜則是水户德川齊昭的第七子,天保八年(1837)生,比慶福大十歲,資質聰明,受到齊昭寵愛。

井伊直弼幕府爭端

井伊直弼 井伊直弼
在開國和將軍繼嗣兩個問題上,井伊直弼和德川齊昭發生尖鋭的矛盾。水户藩主德川齊昭在直弼提出意見書的一個月以前(1853年7月10日),以十條五事的理由提出強硬的主戰論(即攘夷論),它和直弼的“不可開無謀之兵端以亡人壽”的非戰論發生尖鋭的矛盾。這個矛盾在次年(1854年)1月16日培理再次來日本時爆發。那時齊昭主張振興士氣,同心協力打退外敵,直弼及堀田正睦則反對,主張和平穩妥論,對齊昭發起的“毀鍾鑄炮”的太政官命令大為不滿。
在另一個繼嗣問題上,安政五年(1858年)1月老中堀田正睦為奏請天皇批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而往京都的前後,將軍繼嗣問題開始激化,成為動搖政局的重大問題。直弼站在“血統尊重論”的立場上堅決主張擁立紀州家的慶福為將軍嗣子,齊昭則站在國家利益上堅決主張擁立一橋家的慶喜。他們兩人的矛盾還表幕閣的派系鬥爭上。安政三年(1856年)老中阿部正弘病死(39歲),齊昭喪失了幕閣內支持者,於是被迫辭職,免除參與幕政。接着堀田正睦和松平忠固的聯合幕閣成立,明確打起反水户藩的旗幟,排除齊昭一派的勢力,而掘田、松平聯合幕閣的總後台則是井伊直弼。從此以後,直弼左右外交問題及將軍繼嗣問題,成了政界的中心人物。
老中堀田正睦到京都奏請天皇批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而朝廷下令不批,於是不得不回到江户。從此以後他的思想發生轉變,開始傾向一橋派。同時一橋派的主將松平慶永參與幕政,這對一橋派有利。此時堀田又宣佈天皇不準條約,增加了一橋派必勝的信心。

井伊直弼就任大老

安政五年(1858)4月23日,直弼在紀州派的支持下就任大老,這對一橋派簡直是個晴天霹雷。直弼就任大老以後,立即作出決定,在《日美友好通商條約》上簽字。直弼認為,與其拒絕簽訂條約使國體受辱,不如不等敕許擅自簽字可全國體,在海防軍備不足的情況下,決心一身甘受重罪而保全大局。於是同年6月19日由下田奉行井上清直在美艦上正式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
21日由堀田正睦、松平忠因、久世廣周、內藤信親、脅阪安宅五老中聯名上疏,説明因形勢所迫而簽訂,如失去機宜,英法艦隊開來,有重蹈“鄰國(指中國)覆轍之虞”,不等敕許是隨機應變的處置。條約一簽訂,直弼就罷免傾向一橋派的堀田正睦和松平忠固,改組幕閣,強化內部。關於將軍繼嗣問題,直弼決定從血統內選擇,並奏請朝廷救許。同年6月25日,正式公佈紀州慶福為將軍的嗣子。

井伊直弼安政大獄

井伊直弼銅像 井伊直弼銅像
以上兩個重大問題的決定,使一橋派感到巨大的悲憤。特別齊昭和水户藩主德川慶篤、尾州藩主德川慶恕一起當面指責違救之罪,直弼懷恨在心,決定施展陰謀剪除德川齊昭等反對派。正當此時(即1858年7月6日),將軍家定突然死去(謠傳被一橋派毒死),幕府便乘機報復,處罰德川齊昭等人,即命令德川齊昭閉門反省,禁止通信;德川慶篤和一橋慶喜停止登城參政;德川慶恕隱退;松平慶永反省。與此同時,老中間部詮勝親自到京都,密謀逮捕水户藩的志士鵜飼吉左衞門及其子鵜飼幸吉。接着,由於鵜飼吉左衞門的除奸計劃敗露,又有大批水户藩志士及朝廷貴族的家臣達40多人被捕。
同時在江户也進行大逮捕,被捕的有堂上人(貴族)的家臣飯泉善內、薩州藩士日下部伊三次、儒家藤森大雅、越前藩士橋本左內。大逮捕不但在京都、江户進行,還波及其它地方。在薩州有僧月照和西鄉吉之助(即西鄉隆盛,未死)的投海自殺,在長州有吉田松蔭。後來又逮捕了水户藩主的助手——安島帶刀、茅根伊予之介和觸澤伊太夫。幕府對逮捕的人分別審訊定罪;安島帶刀切腹,茅根伊予之介、鵜飼吉左衞門及其子幸吉、橋本左內賴三樹三郎、吉田松蔭、飯泉善內斬首,其他或流放或關押,這就是所謂安政大獄
由於直弼大老和間部閣老的高壓手段,朝廷內九條關白復職,並奏請天皇宣佈家茂(即慶福)為將軍。

井伊直弼遇刺身亡

安政大獄發生以後,愈發激起反對派(尊王攘夷派)的憤怒,使以前醖釀中的除奸計劃迅速具體化,最後促成行刺大老井伊直弼的壯舉。志士高橋多一郎、金子孫二郎、關鐵之介等水户藩激進派領袖先後潛人江户,準備先殺死井伊直弼,再燒掉橫濱外國人的商館,然後等待薩摩藩3000人馬進京,東西呼應,一舉推翻幕府。於是參加除奸計劃的志士陸續趕到江户。
萬延元年(1860年)3月1日,金子孫二郎、木村權之衞門、齋藤監物、稻田重藏、佐藤鐵三郎、關鐵之介和有村雄助等,在日本橋西岸的“一料亭”匯合,商議行刺井伊直弼的方案。即乘3月3日的上巳佳節井伊大老在櫻田門外登城時襲擊,以四五人為一組,靠近大老的隊伍,先使先頭隊伍混亂而迫近大老,然後下手,誓必取其首級。行刺時如受重傷即自殺,或到老中家自首,其他人全部潛行京都,在當地參加義舉。晚上,關鐵之介、木村權之衞門、野村伊之介、佐野竹之介等19個同志在品川的酒樓“相模屋”設宴訣別。此時井伊家的近衞家臣已有充分的戒心,矢田藩主松平信和到外櫻田邸宅拜見直弼,評述水户藩的形勢,勸告立即辭去大老職務,否則性命難保。直弼謝絕他的忠告,深深感到迫於國家形勢,不能計較個人安危,便回答説:“人各有天命,刺客果要殺我,縱然如何戒心也有隙可乘。”松平信和最後告誡要增加衞士,但直弼沒有如此做,因為衞士的人數是幕府規定的,不能隨便增加。
萬延元年(1860年)3月3日,從早晨起就下雪。當天井伊直弼為了陳述上巳佳節的祝賀詞登城。上午9點,直弼在60多人武裝部隊的護衞下,從外櫻田的邸宅出發,當隊伍經過外櫻田門外的杆築藩邸門前的時候,突然有一羣人攔轎告狀。其中有一人拿着訴狀,供頭日下部三郎右衞門和供目付澤村軍六正要接近拿狀紙的人,不料日下部三郎右衞門額上中了一刀倒下,澤村也戰死。在此稍前,另外一羣志士襲擊槍付加田九郎太,要想奪槍。衞士們因前衞被襲,要想離開轎子上前防衞。正在此時,一聲槍響,一大羣人從道路兩邊一齊向轎子衝過來,供目付何西忠左衞門奮戰而死,其他衞士有的受傷,有的逃走。
有一名志士乘轎邊無人阻擋,揮刀向轎中刺去,接着就打開轎門將大老直弼拖出來,一刀取下首級,疾呼一聲,向日比谷門而去。此時小河原秀之遠負傷昏倒在地,被志士的呼聲喚醒,發覺主君的首級已被取走,立即追上前去。追至長州藩邸前面,從背後向那志士砍去,將他砍傷,自己卻被那志士返身過來再次砍倒。原來取下直弼首級的是薩州脱藩志士有村次左衞門,他被小河原砍中以後傷勢甚重,自知性命難保,在辰之口的若年寄遠藤風統邸宅前放下直弼的首級,切腹而死。據一般説法,打手槍的是現場總指揮關鐵之介。
這次事件史稱“櫻田門事變”,井伊家的衞士被當場打死的有河西忠左衞門、澤村軍六、加田九郎太、水田太郎兵衞四人,重傷後死的有日下部三郎右衞門、小河原秀之遠、巖崎德之進、越石源次郎四人,其他負傷的有十多人。參加行刺大老的志土有水户藩脱藩士關鐵之介、稻田重藏、山口辰之介、鯉淵要人、廣岡子之次郎、黑澤忠三郎、佐野竹之介、杉山孫一郎、岡部三十部、廣木松之介、增子金八、齋藤監物、蓮田市五郎、森五六郎、森山繁之介、大關和七郎、海後磋礬之介,以及薩州藩的有村次左衞門,共18人。
三月晦日,免去直弼的大老職務。閏三月晦日,井伊家發喪。4月9日從外櫻田的井伊邸宅出棺,10月葬於茬原郡世田谷村的菩提寺豪德院,説號為宗觀院柳曉覺翁。

井伊直弼茶道名人

井伊直弼茶道受《南方錄》的影響甚深,他追求的是修身養心的“純”茶道精神。到了江户末期茶道便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流傳於民間,但井伊直弼終生編寫茶著,對茶具也十分講究。為了修身還多次舉辦茶會。“一期一會”,此語其意為人生不但短暫,而且只有一回。另外,也無先生、先死之規律。因此,它提醒人們要珍惜每分、每秒和每回相遇的緣份。此語最初出自《山上宗二記》一書之中,後又為幕府末期、維新時期的大將井伊直弼所引用。他在《茶湯一會集》之書的前言中這樣寫到:“茶會也可為‘一期一會’之緣也。即便主客多次相會也罷。但也許再無相會之時,為此作為主人應盡心招待客人而不可有半點馬虎,而作為客人也要理會主人之心意,並應將主人的一片心意銘記於心中,因此主客皆應以誠相待。此乃為‘一期一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