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陽紅豔

鎖定
歐陽紅豔,女,1970年生,藝術家,女書傳人。湖南科技學院美術系本科畢業。兼任中國女書研究會委員、武漢大學中國女書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中南民族大學女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永州市女書説唱藝術協會主席、湖南省青聯第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永州市文聯第三、四屆委員會委員。
中文名
歐陽紅豔
別    名
女書館主
追夢痴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0年
畢業院校
湖南科技學院
職    業
藝術家
主要成就
女書傳人
出生地
湖南
代表作品
《神秘女書》
《女書習俗》
《女書傳奇》
《女人•女書》雜誌

歐陽紅豔人物經歷

筆名:女書館主 曾用名:追夢痴人  室號:鳳鳴軒
擅長:繪畫,女書書法,織印染繡(民間工藝),攝影,
20多年來,她多方拜師學藝,是集説、唱、翻譯、創作、書法、繪畫於一體的新一代“女書”傳人。2002年創辦了首家個人“女書”館——“紅豔女書館”、2003年創辦了第一家“女書”個人網站——“紅豔女書網”,2006年設計出版了全球首套“女書”個性化郵票,書寫設計了第一枚女書郵戳——湖南省江永上江墟“女書”郵戳,2008年創作了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女書”仕女書畫長卷(長118米),2013年與他人一起創辦了女書界第一本女書期刊——《女人·女書》。其研究創立的《“女書”書法集》、《女書標識設計圖》獲省版權局頒發的知識產權證書。其“女書”書法作品及“女書”工藝品被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等國外友人及國家領導人和全國的博物館、中國民族圖書館等多家單位收藏,入選“首屆中國百位著名書畫家知識產權文化題材優秀作品展”,在第二屆中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中獲獎;編寫了《女書英漢字典》、《女書傳奇》,與他人合著了《女書習俗》。其事蹟被中央電視台、近十家省電視台、報刊等200多家國內外媒體廣泛報道,被《瀟湘晨報》評為湖南2006年度十大智者,在“中國知識產權文化大使”推選活動中獲得提名。

歐陽紅豔主要作品

《神秘女書》、《女書傳奇》、 《女書習俗》、《女人·女書》
女書郵冊 女書郵冊
歐陽紅豔 歐陽紅豔
為女書插上翅膀
——歐陽紅豔的女書情結
李長廷
江永女書作為我國唯一文字形式的文化遺產,至今在世人心目中仍是充滿了神秘。也許正因為它獨具魅力的傳奇色彩,所以女書研究近些年來成了國內外一些文字學家的熱門課題。而江永本土文化界一些有識之士,在女書的挖掘、整理、搶救、保護乃至傳播諸多方面,可謂居功至偉,至今已形成一支規模不小、而且已經成效卓著的生力軍。江永肥沃的文化土壤,不僅催生了香柚、香姜、香芋、香米,使江永的空氣裏到處瀰漫着濃烈的清香,從而聲名遠播;同時還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遠大理想的文化人。
歐陽紅豔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知道如何來描繪紅豔與女書的緣分。紅豔對於女書的痴迷與契合似乎是前生註定、與生俱來的,就像一座山必須有樹木的襯映,缺了樹木的襯映山就缺了靈氣;一條河必須有溪渠的拱擁,沒有溪渠的拱擁河就顯不出氣勢。紅豔就是山中的一棵樹木,河邊的一條溪流。
紅豔是江永土生土長,自小就鍾情於女書,長大後義無反顧進入女書世界,經過多年摸爬滾打,至今已是卓有建樹。我以為紅豔在女書領域的脱穎而出,完全得益於江永這一地利。
江永是湖南南部一個邊陲小縣。説它小,自然是指人口與地域。但是我歷來認為,人口的多寡與地域的闊大與否,絕非衡量一個縣大或小的唯一因素。譬如從文化層面説,江永完全算得一個大縣,文化大縣。
江永有諸多令外界羨慕的文化優勢。歷史老人對這裏似乎格外青睞,它總是將一些具有獨特個性的文化種子在這裏撒播,並且精心培育,然後讓其開花結果。我曾經去江永一個古村落觀光。這個古村落叫上甘棠。上甘棠人基本姓周,周姓的傳承主要是細柳堂與愛蓮堂,上甘棠周姓自然屬愛蓮堂一脈。這個村落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但是你如今去看,它的村風,它的民俗,甚至它的那些建築,似乎仍是一脈相承,處處留有歷史的印痕,村民們的腦海裏,似乎還是篤信着耕讀為本,詩禮傳家的一貫家風。這是一箇中國南方古村落的樣本,它是那麼真實執着地印證着江永的歷史。
我還去過有瑤族伊甸園之稱的千家峒。千家峒這個地名,神秘得叫人心跳。元朝大德九年以前,這裏被四圍高山環抱,幾乎與世隔絕,惟一與外界的通道,僅一個狹窄洞口。可大德九年這一年,元朝官兵打破了這裏成百上千年的寧靜,瑤民經不起戰火的摧殘,紛紛逃離家園,據説當時瑤佬曾將一隻牛角鋸為十二截,分送給十二姓瑤民,相約500年後,千家峒的子孫重新回來團聚。
這是一部傳奇,一部關於瑤族歷史的傳奇。這部傳奇現在已引起越來越多海內外人士的閲讀興趣。
千家峒為江永的歷史增添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內藴與神秘。
同樣給江永曆史增添內藴與神秘的自然還有女書。女書是一種文字,一種由女人獨創,版權和使用權均屬於女人的文字。這種文字與男人毫不相干。人類的歷史説穿了其實是一部由男人書寫的歷史,這部歷史是基本把女人剔除在外的,而人們對此似乎已習以為常。可有誰會料到,在男人主宰歷史的漫長過程中,在碩大地球的一個旮旯——江永這個彈丸之地,居然有那麼一些不甘寂寞的女人羣落,人不知鬼不覺地,創造了一種完全屬於女人所有的文字,並且一代代沿襲下來,一直沿襲到今天。這些女人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她們想書寫自己的歷史。
嚴格説來,這是一種抗爭,一種不滿與發泄。當時代發展到今天,女書的信息一旦傳開,地球上的男人們和女人們,無不為之瞠目結舌。原來人類漫長的文明史,女人的話語權被我們長期無意識忽略!
當然,女書在今天已是另一番景象,人們在經過了一陣莫名的驚詫與沉思之後,已完全意識到這些女人所書寫的文字及內容其實具有無可估量的文化價值,譬如文字學的,社會學的,民俗學的,人類學的……一些人甚至因此想到掉過頭去,對一些過往歷史作一番重新的審視。
值得一提的是,紅豔自小到大就生活在這樣的一種濃濃的文化氛圍中。受這種文化的薰陶,她的心靈深處一定是早早地就藴蓄了一些文化的種子,一到時機成熟,便會迎風生長。也許正因為這,她後來一經接觸女書,便毅然決然投身其中,由好奇而摯愛,由摯愛而痴迷,情願“嫁”給女書而終身不悔,不離不棄。我非常驚異於紅豔的選擇。世上的事情千絲萬縷,但絕對跳不出“緣分”二字。我時常揣想紅豔第一次與女書接觸時的動人場景,那時她僅僅是個不諳世事的12歲小姑娘,一次去走親戚,偶然碰到一些嬸孃輩人物,在一個頗為清淨的場地圍成一圈,一個個手裏攜着手絹,在那裏忙於各種刺繡,她們在飛針走線的過程中,手絹上漸漸有了蝴蝶在飛,魚兒在跳,花草在迎風招展,令小紅豔奇怪的是,這些人一邊做着女紅,一邊嘴裏咿咿呀呀,唱着似懂非懂的小曲,這些曲子在小小的紅豔聽起來,有些纏綿,有些委婉,還有些感傷,聽得紅豔心裏酸酸的,後來就纏着人要學。學了一段,慢慢領會了其中的內容,知道嬸孃阿姨們唱的是女人的苦情,心中從此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並下定了學唱女書的決心。這是紅豔第一次接觸女書,但這次的接觸只是停留在聽覺上,感覺到的是女書神秘而誘人的音樂魅力。至1986年,紅豔長成了一個花季少女,在一個花季少女心中,自然隱藏着許許多多甜蜜而美麗的青春夢,但是在有一天,當父親無意中帶回一根絲帶,並且告訴她上面五顏六色的圖案便是女書文字時,她覺得自己心中倏忽升騰起一種觸電般地欣喜與快慰,她的美麗的青春與這根不期而至的絲帶碰撞出了灼灼火花。
紅豔當時也許沒有料到,就是這根五顏六色的絲帶,冥冥中決定了她人生的方向。
大約就是從這時候起,紅豔開始將自己與女書捆綁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時候都不再分離。
後來無數事實證明,紅豔的這種選擇是對的,紅豔的這種選擇使她的生命意義得以更大程度的釋放,使她圓了深埋在心中的,讓女書走向世界的夢想,最終成為集“説、唱、女紅、翻譯、創作、書法、繪畫”於一身的女書傳人。
現在來説結果當然是輕鬆的,但過程卻是難以言説的艱難。在這裏,我們不妨將紅豔初學女書時的一些零星鏡頭向大家作一番粗略展示。眾所周知,女書是一種閨秘文字,能唱能寫的人不多,僅限於認老同或結拜姊妹這種小團體內進行交際,不僅男性被排斥在外,連小團體外的女性親屬也被排斥在外,因此一般人要學女書,真是談何容易,可紅豔鐵了心要學,有一種誓不罷休的氣概。紅豔為了學女書,為了蒐集女書資料,足跡幾乎踏遍了大半個江永的山山水水,上江圩,銅山嶺,松柏,夏層鋪……哪裏有女書傳人,她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裏,不漏掉一個角落,不錯失一次機會,有一次去上江圩荊田村,路上遭逢瓢潑大雨,六、七里路,連個躲雨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硬着頭皮冒雨趕路,將一身淋成個落湯雞。後來一次去松柏,好容易搭了一輛拖拉機,卻因天雨路滑,拖拉機撞上一棵大樹,差點車毀人亡,紅豔過後想起來心裏咚咚咚直敲小鼓。但紅豔始終沒有退縮,不怕眼前有山,就怕心中無路,紅豔心中既然有奮鬥目標,什麼苦對她來説都不在話下,也許正因為紅豔這種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固執,後來她終於成為“女書自然傳人”陽煥宜和女書專家周碩沂的關門弟子,並不斷向一些老一輩女書傳人如義細細、楊細細、義年華、唐寶珍、何靜華、何豔新等學習、取經,得到她們細緻入微的傳授與指點,開闊了自己的視野,為日後研究和開發女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女書是女性文字,表達的是女人世界裏的生活,以及她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和態度,其中大部分都是傾訴女人自身的酸甜苦辣,是結拜姊妹之間的私房話,譬如其中的苦情歌,就是這種類型,像“七姊妹”之一的唐寶珍,一生遭受無數次厄運摧殘,她需要傾訴,需要理解,需要同情,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沒有誰願意為她灑下同情之淚,於是她毅然寫下女書作品《自己修書訴可憐》,唱給姊妹們聽。紅豔作為現代知識女性,與老一輩女書傳人的心靈是相通的,她能理解她們的苦衷,也能理解她們對歷史,對人生的種種認知,這種理解是帶着一種特殊感情的理解,這就使紅豔在研究女書方面有了比男人更為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這個先決條件就是感情,女人的感情。我們不能想象一個男人有如此深入的理解。正因為紅豔具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她近二十年來對於女書的研究與挖掘,成果自然是豐碩的。
首先,我認為紅豔意識到了女書的文學性特徵。女書有讀、寫、唱的功能,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在家鄉聽過幾位堂嫂一邊納鞋底、捻麻線,一邊唱《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哭長城》之類,唱詞形象生動,感情色彩濃烈,很適宜於做女紅時説唱,我一度稱其為女紅文學,可惜那時未意識到它的價值,所以沒有記錄下來。當然,這是否與女書有關聯,我不得而知。紅豔在這方面的表現可謂聰穎之極,她蒐集記錄了大量女書歌本,這些歌本在現在看來,其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絕對不可小看,像《三朝歌》,《坐歌堂系列》、《女兒十二月歌》、《永明歌》、《高樓大屋女沒份》、《繡出牡丹配石榴》、《青山鳥仔》、《十八歲女三歲郎》……這些歌本的內容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過去長久歲月婦女飽受社會歧視的真實寫照,同時又具有着非常可貴的文學性特徵,試看《十八歲女三歲郎》:“十八歲女三歲郎,夜晚洗腳抱上牀。睡到半夜要奶吃,我是你老婆不是你娘。若不礙着爹老面,一腳把你踹下牀。”
紅豔的女書歌本蒐集無意中為永州地域文學史增添了極其珍貴的資料。
除此之外,紅豔還注重對於女書字體美學上的開發。她別開生面,在女書的形體筆法上,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書寫體系,諸如“破格式”,“行草式”,“象形式”等等,很具創意,紅豔意圖很明顯,她就是要打破女書傳統的書寫格式,不要求字體大小一致並一律排列整齊,其些方面引入漢字書法的書寫技巧,字體可大可小,筆劃可輕可重。如“行草式”,即仿效漢字的行楷體,不必一筆一劃都要求端端正正;又如“象形體”,可視為女書的變體,完全打破了女書“菱形”的格局,起筆筆式稍顯粗獷。另外還有“醉蝦體”、“辣椒體”、“游魚體”等多種形式,總之,紅豔想在女書書體的美學上作一番嘗試,目的當然是為了宣傳女書,擴大女書影響。與此同時,紅豔還在女書實用價值上花了不少功夫,原來女書的書寫載體除去紙片(便於相互傳唱),再就是作為各種女紅的裝飾,如頭帕、手絹、抱兜、衣著等等,這無疑給當地女性的生活增加了一些亮色,但紅豔覺得這種裝飾用途路子還是稍嫌狹窄,她想在此基礎上把範圍擴大,欲藉助工藝品的形式,使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書文化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沿着這個思路,紅豔決定辦一個女書館之類的實體,集生產、展覽、銷售於一體,做大做強,使女書聲名遠播。這種想法對於當時囊中羞澀的紅豔來説,顯然有點超前,甚至可以説不切實際,但紅豔不信邪,想到的事無論如何要付諸實踐,好在後來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決定以房屋作抵押向銀行貸款,終於了卻心願,看來,為了女書,紅豔不惜孤注一擲。
值得慶幸的是,紅豔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紅豔女書館”終於在克服重重困難後,於2002年隆重開業。然而從構想到開業,有誰能想到紅豔在其中所受艱辛呢?有誰能體驗她創業初期種種難以言説的心酸呢?紅豔決不會忘記2000年那個對她來説算得是灰色的秋天,她滿懷着憧憬與希望,帶着自己的設計圖到桂林找廠家試產“紅豔”牌女書工藝包,足足在大街小巷奔忙了一整天,可謂馬不停蹄,連三餐都只能以饅頭、涼水解決,結果卻是大失所望,一無收穫。不過紅豔沒有氣餒,一鼓作氣,又帶着600元錢南下廣州。可廣州之行同樣讓紅豔遭遇尷尬,剛下火車,便被小偷光顧,錢包、證件、銀行卡全部被扒!身處現代化大都市,放眼人流如潮,紅豔內心裏忽然升發出一種孤立無援的感覺,怎麼辦?正在慌亂中,又遭遇人販子的糾纏,後來終是急中生智,虛張聲勢打“110”,嚇走人販子,轉彎抹角去一家當鋪將手鐲當了20元,以其中2元買了饅頭充飢,餘下18元作後備金——所謂後備金,其實是自我安慰,後來連回程的車票,還是央求大巴司機開恩,答應回家後付錢,才終於身心疲憊地返回江永。
儘管如此,紅豔並不死心,之後又4次到桂林、5次到長沙尋找合作商,最終長沙一家公司被她的誠心打動,願意與她合作。這樣,“紅豔”牌女書工藝品終於在省城長沙登台亮相,她自創的“紅豔女書書法”也一併躋身於長沙城的名家畫廊。
開業後的“紅豔女書館”,很長一段時間人滿為患,館內女書收藏品、女書工藝品、女書書畫作品琳琅滿目,吸引了縣內外眾多慕名而來的愛好者和文化界人士,其中就有清華大學的趙麗明和日本的遠藤織枝教授,還有中央電視台節目攝製組的一班人馬。
然而好景不長,“女書館”雖然開局不錯,但接下來卻遭遇滑鐵轤:借貸到期,資金無法週轉,紅豔只好狠下心將住了8年的房子低價出賣……
對於紅豔來説,這是要命的打擊,心情一度處於冰點,是繼續拼搏還是放棄?經過反覆權衡,紅豔最終選擇了前者,紅豔太愛女書了,她相信有女書作自己的精神支撐,沒有跨不過的火焰山!
終於,2003年11月9日,“紅豔女書館”經重新設計裝修後又開張了!
這次館內新添了“女書掛毯”、“女書竹簡”等產品,還設計開發出“紅豔”牌女書玻璃浮雕、木雕工藝、刺繡工藝包、女書香袋、女書手帕、女書湘繡鏡屏等各類女書工藝品三十多種,其中一些工藝品及創作的女書書法作品被湖南省檔案館購買並收藏。同時收藏她女書作品的還有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等國外友人和中國民族圖書館等多家單位。
香港博士羅婉儀在她出版的《一冊女書筆記——探尋中國湖南省江永縣上江圩鄉女書》一書有關女書人物章節中對“紅豔女書館”作了詳盡介紹及説明。接下來,《中國民族報》、《湖南日報》、《南方週末》、德國《世界報》、英國《泰晤士報》等多家媒體亦給予相應報道,中央電視台、湖南電視台、上海電視台、河北電視台、四川電視台、廣西電視台也先後作了報道和採訪。
2004年2月,以紅豔女書館為活動基地,聯手何靜華等女書傳人共同籌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女書民間團體——中國女書傳人藝術團,為外來旅行團隊進行女書歌堂表演、女書表演唱、女書書法表演、女書歌舞劇表演等,其中女書説唱節目《十繡》、《青山鳥仔》被中央電視台採編,在《外國人看中國》欄目中播出。
也就在這一年,紅豔的女書書法作品及設計的“紅豔”牌女書工藝品被清華大學博物館收藏。同時,她的女書書法作品在第二屆中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中幸運獲獎,並被選送到日本展出。
2006年 4月,紅豔設計創作全球首套“女書”個性化郵票《千古奇字——江永女書》在全國發行。
2008年3月,紅豔手書了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女書仕女書畫長卷,長度達118米。
紅豔痴迷於女書,而女書也造就了紅豔,紅豔的人生因女書而顯得更加精彩。我有幸瀏覽過她在2003年7月7日創辦的第一家女書個人網站——“紅豔女書網”,裏面真個是琳琅滿目,異彩紛呈,為女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橋樑,紅豔也因此成為第一個利用英特網宣傳女書的第一人,此網站2005年被評為永州市“最佳主題獎”網站。我還有幸觀賞過紅豔設計的一些女書工藝品,像《觀濤聽海》、《女書之歌條幅》及陶鑄、柳宗元的詩詞,書寫均有創新意識,是她所謂“破格式”、“行草式”的可貴實踐,大大豐富了女書書體的藝術意藴。而一部分工藝品,像龍口女書純銀盃、女書純銀保温杯、扇面、摺扇、女書中國紅瓷杯、郵票紀念冊……一件件均具古樸典雅的品質,見之頓覺一股文氣撲面而來。
紅豔畢業於湖南科技學院美術教育專業,經濟師,現就職永州市文聯,同時兼任中國民協女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南民族大學女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武漢大學中國女書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湖南省青聯第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是湖南省文藝人才“三百工程”藝術專家之一,同時還是永州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永州市文聯第三屆委員會委員、永州市女書説唱藝術協會主席。
多年來,紅豔依仗其美術教育專業的功底,再加上其經濟師的頭腦,在女書世界可謂是遊刃有餘。她的女書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大型展覽,受到海內外觀眾讚譽,並多次受邀去全國各地參加各種慶典活動,如2006年7月,受廣西桂林兩江炎黃書畫院特邀,前往桂林為“鄧小平誕辰百年”中國書法名家百米長卷揮毫題款;同年11月,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人權研究會的邀請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權展”,現場演示女書書法,期間受到劉雲山、熱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2007年3月,受邀去武漢參加東湖風景區與武漢大學中國女書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女書藝術展暨女書梅花筆會;2009年9月至11月,受邀參加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接下來又參加潘家園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品交易博覽會暨“金石.篆刻”藝術展;2010年6月,在“中國婦女創業創新成果博覽會”上,鑑於她對傳播女書文化的突出貢獻,一度榮獲全國婦聯頒發的“婦女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獎”;2011年4月和2012年4月,先後受邀參加湖南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及浙江義烏市政府舉辦的中國義烏文博會非遺展,均在現場演示女書書法,受到觀眾普遍歡迎。
紅豔是個理想主義者,她有抱負,有追求,對生活有太多的設想,尤其對於她鍾愛的女書,總是充滿了激情,二十多年來,她不斷地拓寬女書的研究領域,嘗試從各個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深度挖掘,除了説、唱、女紅、翻譯、創作、書法、繪畫,她還進行過一些女書的著書立説工作,為宣傳女書作出了卓越貢獻,早在2001年,紅豔就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歷時4年以一人之力編成一本《女書英漢字典》,後在此基礎上改編為《中國神秘女書》,接下來又編著《永州這本書》12冊叢書之《女書傳奇》,及《女書習俗》(與他人合著),這些書都已正式出版。人生路上,只要雙腳走過就會留下腳印,紅豔的努力獲得了成功,得到了社會和學界的普遍承認,但她並不滿足,她覺得女書文化內藴深厚,但宣傳的力度還永遠不夠,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她的目標永遠是明天,是未來,為了女書,她願意接受更大挑戰。
女書文化是一種神秘文化,也是一種美的文化,紅豔作為一個追夢人,決定為女書文化插上翅膀,讓它飛起來,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向世界展示它的神秘與美,展示它舉世無雙的魅力!我謹以此篇文字,向紅豔表示深深的敬意!並祝她取得更大成功!(摘自《女人·女書》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