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市,江西省轄縣級市,由宜春市代管,地處江西省中部,鄱陽湖平原南緣,跨贛江中游兩岸,介於東經115°06′33″至115°42′23″,北緯27°49′07″至28°09′15″之間,總面積1290.99平方千米
[23]
。樟樹市為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温潤,四季分明,霜期較短,日照充足的特點。截至2018年,樟樹市轄5個街道、10個鎮、4個鄉,另轄3個鄉級單位。
[1]
市政府駐淦陽街道。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樟樹常住人口為485649人。
[21]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建新淦縣,治於淦陽(今樟樹市城區)。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劃出新淦縣以北地區,另撥新淦縣的崇學鄉和高安縣的建安鄉、修德鄉在蕭灘鎮(宋改稱臨江鎮)建清江縣(袁贛二水匯流蕭灘,江水清澈,以水名縣)。1988年10月26日,撤消清江縣,設立樟樹市。樟樹市自古有“八省通衢之要衝,贛中工商之鬧市”之稱,浙贛鐵路穿境而過,京九鐵路和105國道縱穿南北,贛粵高速公路和滬瑞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樟樹港與南昌、九江港並稱為贛江三大港口。樟樹市有墓葬、古建築、石雕、碑刻等文物保護點1000餘處。2016年12月,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
2019年,被列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3]
- 中文名
- 樟樹市
- 外文名
- Zhangshu City
- 別 名
-
清江
藥都 - 行政區劃代碼
- 360982
- 行政區類別
- 縣級市
- 所屬地區
- 江西省宜春市
- 地理位置
- 江西省中部
- 面 積
- 1290.99 km²
- 下轄地區
- 5個街道、10個鎮、4個鄉,另轄3個鄉級單位
- 政府駐地
- 淦陽街道藥都南大道25號
- 電話區號
- 0795
- 郵政編碼
- 331200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吳城遺址
崇真宮
紫陽書院
樊城堆遺址
築衞城遺址等 - 火車站
- 樟樹火車站、樟樹東站
- 車牌代碼
- 贛C
- 地區生產總值
- 536.95 億元(2022年)
- 人 口
- 485649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樟樹歷史沿革
編輯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建新淦縣,治於淦陽(今樟樹市城區)。
西漢分屬新淦、建成、宜春3縣。東漢中平二年(185年),析宜春縣置漢平縣(治所在今樟樹市中洲鄉門樓裏之古吳平圩),市境分屬新淦、建城、漢平。
三國改漢平縣為吳平縣。
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劃出新淦縣以北地區,另撥新淦縣的崇學鄉和高安縣的建安鄉、修德鄉在蕭灘鎮(宋改稱臨江鎮)建清江縣(袁贛二水匯流蕭灘,江水清澈,以水名縣)。
1949年6月19日,在樟樹鎮建立清江縣人民政府(是年7月15日遷臨江鎮,1950年3月27日又遷回樟樹鎮)。
1988年10月26日,撤消清江縣,設立樟樹市。
樟樹行政區劃
編輯序號 | 鄉鎮街道名稱 | 村委會 | 居委會 | 自然村(個) | ||
數量 | 名稱 | 數量 | 名稱 | |||
1 | 淦陽街道辦事處 | 2 | 郭裏、曲水 | 14 | 共東、藥政、藥都、下墎、藥王街、府橋、封溪、樓門前、南橋、杏佛、清江、學院、燕山、金都 | 21 |
2 | 鹿江街道辦事處 | 2 | 西堡、大路口 | 9 | 東門、鹿東、陽光、市背、邊街、站前、堎上、四特、江邊 | 18 |
3 | 福城街道辦事處 | 3 | 龍溪、吳家巷、譽洲 | 8 | 藥市、沿江公園、酒都廣場、福城、中山、壋下亭、新民、鹽城 | 17 |
4 | 張家山街道辦事處 | 25 | 洲上、回龍、蛟湖、杏塘、沙埂、朱山、麻埠、徐家堎、光明、中坊、郭坊、楊林、棖湖、馬堎、槎市、雙林、禮洲、朱坊、喻張、袁贛、金岸、薛溪、蓼洲、荷湖、張家山 | 2 | 門樓裏、龍王廟 | 163 |
5 | 大橋街道辦事處 | 12 | 土塘、彭澤、毗澤、下汽、張家、松湖、溪園、湖坪、龍灣、梘頭、大橋、灣裏 | 3 | 南上(村改居)、東村(村改居)、金橋 | 90 |
6 | 黃土崗鎮人民政府 | 22 | 天井、獲斜、謝家、沃塘、湖頭、柘湖、黃家、上蔣、下蔣、裴家、方家、湖下、橫坑、廖家、窯下、管王、管付、山裏、丁皮、黃銅、皮洲、肖家 | 1 | 黃崗 | 96 |
7 | 昌付鎮人民政府 | 19 | 太平、孟塘、港口、昌傅、安崗、城頭、馬青、藍溪、洛湖、安陽、下房、新江、袁江、港東、塘邊、忠心、鄒崗、富塘、長蘭 | 1 | 城頭街 | 122 |
8 | 義成鎮人民政府 | 13 | 劉家、獅山、烏塘、泉港、黎圩、肖家、清泉、羅港、太和、前坑、廣德、那港、淖港 | 1 | 義成(村改居) | 119 |
9 | 經樓鎮人民政府 | 15 | 後窯、前窯、楊彭、沿園、經樓、水溪、皎湖、灣頭、神嶺、中林、橫崗、大路、小洋、老店、兩江 | 1 | 經樓街 | 98 |
10 | 劉公廟鎮人民政府 | 13 | 滁山、塘祖、蕭塘、北坑、五洲、梘橋、東港、雌溪、橫塘、庚塘、湖坵、楊家、南保 | 2 | 大公(村改居)、天佑 | 128 |
11 | 臨江鎮人民政府 | 18 | 蘆塘、仰山、王家圳、徹埠、紐塘、姚巷、楓林觀、尹家、武塘、姜璜、蘆陽、渚塘、雙洲、前祝、廟前、寒山、臨江、窯灣 | 5 | 民主街、府前街、西大街、臨機、煤建一處 | 143 |
12 | 永泰鎮人民政府 | 9 | 車埠、大觀、大塘、官湖、孔埠、灌山、石崗、洋塘、永泰 | 1 | 園藝 | 117 |
13 | 觀上鎮人民政府 | 13 | 覽上、鄧坊、郭峯、凌頭、北堡、巷裏、定安、上埠、下聶、夫田、陳家、橫裏、曹溪 | 1 | 觀上(村改居) | 90 |
14 | 店下鎮人民政府 | 11 | 烏溪、大汗、蘆嶺、松灣、花園、沅江、官塘、淦上、洞塘、楓林、石陂 | 1 | 店下 | 111 |
15 | 閣山鎮人民政府 | 7 | 黃家巷、渡橋、孫家、上陽、韶塘、薌溪、關坊 | 2 | 東站、閣山 | 96 |
16 | 洋湖鄉人民政府 | 11 | 雙溪、荷園、松山、洋湖、小溪、古亭、福城、晏梁、東閣、武林、敖洲 | 3 | 橫樑(村改居)、濱安、濱順 | 117 |
17 | 中洲鄉人民政府 | 11 | 荷陂、嚴家、新屋、來陂、車塘、石橋、西塘、萬塘、石頭、江平、甘竹 | 1 | 中洲(村改居) | 84 |
18 | 吳城鄉人民政府 | 15 | 山中、東塘、雙港、蓮塘、秧田、塘下、吳城、堆上、路口、湛溪、白路、麾塘、沽塘、舉塘、上京 | 1 | 山前(村改居) | 160 |
19 | 洲上鄉人民政府 | 20 | 嚴埠、袁家、蔣家、中團、牌樓、天符、小洲、店前、銅江、灌溪、湖西、逢中、村樓、雙塘、洲山、溪西、榆樹、田段、灘下、雄楊 | 1 | 大洲(村改居) | 162 |
20 | 省雙金園藝場 | 1 | 山桂村 | - | - | 33 |
合計 | 242 | - | 58 | - |
樟樹地理環境
編輯樟樹位置境域
樟樹市地處江西中部,鄱陽湖平原南緣,跨贛江中游兩岸。地理座標:東經115°06′33″至11542′23″,北緯27°49′07″至28°09′15″。市區位於橫穿江西的滬昆鐵路和縱貫江西的贛江交叉點上,市域東鄰豐城、南接新幹、西毗新餘、北連高安。全境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31公里,總面積1291平方公里。
[31]
樟樹地形地貌
樟樹市處贛中丘陵與鄱陽潮平原的過渡地帶,風鄧陽潮平原的南緣部分。地勢平坦,河川縱橫,絕少高山大嶺。全市地勢略呈橫置的馬鞍形。中部為河谷沖積平原,遼闊低平,貫通南北。東西兩翼隆起,分別向中部傾仄。東部為低山高丘區。店下鄉東南角的玉華山標高1169.1米,為清江、新幹、豐城三縣的分水嶺,是全市地勢最高點,自東南向西北次第降低。至大橋鄉東北角溪源村,標高僅19米,是全市地勢最低點。西部為低丘崗阜區,山前鄉西北角的園嶺察標高190.5米,是清江、高安、新餘三縣界山,也是本市河西地區的制高點。
[4]
樟樹氣候
樟樹市為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温潤,四季分明,霜期較短,日照充足的特點。年均氣温17.7℃,七月份平均氣温29.3℃,一月份平均5.3℃;極端最高氣温40.9℃,極端最低氣温-11.7℃;≥5℃積温6145.6℃,≥10℃積温5585.0℃。年降水量1710.7毫米,多集中在三至六月,約佔全年降水量的50%。年日照為1718.2小時。無霜期273天左右,約在十一月下旬初霜,二月底終霜。“春寒”易引起爛種、爛秧,“五月寒”使水稻分櫱受阻和幼株受害,“秋害”危害二晚抽穗揚花,五、六月的暴雨易釀成洪澇,秋旱、冬季冰凍霜雪,常損害作物。
樟樹水文
樟樹市境內河道屬贛江水系。以贛江為主軸,西有袁河、蒙水、蕭江、澧江;東有龍溪河、薌溪河、清豐河。總長263.65千米,水面78456畝。
贛江(清江),贛江是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源出贛閩邊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縱貫全省。贛江經新幹縣下洲入境,過永泰鎮、洲上鄉、洋湖鄉及樟樹市西,東北折經張家山街道、大橋街道,於牛灣洲出豐城。境內長28.4千米,佔主河長度的3.84%。
袁河,上游稱秀江,渝水,古稱南水、牽水。源出萍鄉市武功山主峯北麓,蜿蜒東流,自縣境西南黃土崗鎮堖上(清江堖)入境,沿縣境南屆(黃土崗鎮、昌傅鎮南屆)曲折東流,至昌傅鎮下餘村時,繞成90度大彎,折北直插縣境中部(臨江鎮、洲上鄉),至張家山街道荷湖館匯入贛江。
蕭江,古名小陽水,今叫經樓河,源頭眾多,主源出自市境西主峯園嶺寨下,山前鄉西北的丘陵地區,至央田(香田)合為蕭江。著名的吳城商代遺址即在蕭江上游。東北過臨江鎮西,經樓鎮、張家山街道,於經樓鎮東北角的“剪刀口”與張家山街道下土湖村北之間會澧江,至豐城市泉港鎮入贛江。境內全長55千米,流域面積387.6平方千米。
蒙河,袁河支流,全長44千米。集雨面積476平方千米。源出上高縣蒙山,於新餘市水北鄉入境,流經義成、中洲、黃土崗、昌傅四個鄉鎮,於昌傅鎮馬青河頭村鄢家匯入袁河。中洲鄉段的樓門前為古吳平縣城址。下游古稱太平江,有棲梧山舊跡,為唐初始平(或曰治平)縣城址。
龍溪河,古之淦水。民國期間,下游曾稱“狗頸河”。源出市東南之石陂,繞紫淦山蜿蜒東北流,經新幹縣境,再於永泰港裏曹家入境。境內全長20.6千米。
薌溪河,古之閣水,以源出閣皂山而得名,亦稱沉香溪。主源出玉華山麓西側的巷石坑,與紫淦山會於趙家橋,經薌溪至南上揚村,合小溪水迂迴北流豐城市小港口入贛江。主河長62千米,境內長42.5千米,流域面積317.7平方千米。主要支流草溪,源出洋湖鄉福城,長24千米,流域面積45.9平方千米。
澧江,古之曲水,源出高安。於經樓鎮東北窯裏渡與蕭江交匯,境內長30.5千米。
清豐河,源出豐城紫金山,斜穿境東北角再入豐城。境內長2.65千米,不通航。
樟樹自然資源
編輯樟樹岩鹽資源
樟樹水資源
2017年,樟樹市水資源總量13.06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4.31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23%。其中,生活用水0.33億立方米,增長6.45%;工業用水0.83億立方米,增長2.47%;農業用水3.15億立方米,下降0.94%。
樟樹人口
編輯截至2017年末,樟樹市户籍人口609771人,比上年減少1651人,下降0.3%。根據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統計,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62659人,比上年末增加1282人,增長0.2%;全年出生人數7779人,出生率13.84‰;死亡人數3456人,死亡率6.15‰;自增人數4323人,自增率7.69‰。
樟樹政治
編輯市委書記 | |
樟樹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 |
樟樹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0年2月,參考資料來源
樟樹經濟
編輯樟樹綜述
2017年,樟樹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5.5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去年增長8.6%,高於全國1.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47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189.63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146.47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由上年的11.6:49.8:38.6調整為10.5:50.5:39。在GDP增速中,第一產業拉動0.48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6%;第二產業拉動 5.07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8.9 %;第三產業拉動3.0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35.5%。人均生產總值66749元,增長12.3%。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14.67億元,增長8.9%,佔GDP比重為57.2%。
2017年,樟樹市財政總收入55.34億元,比上年增長6.1%,財政總收入佔GDP比重為14.7%。税收總收入45.8億元,增長6.4%,佔財政總收入比重為82.8%。
2017年,樟樹市財政支出54.8億元,增長2.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9.3億元,下降11.4%;公共安全支出2.14億元,增長19.7%;科學技術支出2.11億元,增長71.2%;教育支出12.75億元,增長8.1%;文化體育和傳媒支出0.28億元,下降51.8%;醫療衞生支出6.15億元,增長23.3%;節能環保支出1.21億元,增長9.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73億元,增長19.6%;住房保障支出1.63億元,增長22.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92億元,增長17.8%。其中與羣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就業和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達到42.5億元,增長7.1%,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7.6%。
2017年,樟樹市固定資產投資322.91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500萬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10.01億元,增長10.7%。分產業看,在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7.76億元,下降32.8%;第二產業投資209.39億元,增長13.8%,其中工業投資209.39億元,增長13.8%;第三產業投資92.86億元,增長27.9%。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30.37億元,下降19%;非國有投資262.79億元,增長13.9%。
2017年,樟樹市房地產投資16.9億元,比上年增長41.3%,其中住宅投資11.5億元,增長25.6%。商品房銷售面積42.2萬平方米,增長46.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7.6萬平方米,增長55.3%。商品房銷售額18.9億元,增長23.7%,其中住宅銷售額16.5億元,增長50%。商品房竣工面積22.6萬平方米,下降17.2%,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9.1萬平方米,下降11.7%。
根據住户抽樣調查,2017年,樟樹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71元,增加8.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50元,增長8.8%。
2018年,樟樹市實現生產總值408.6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2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98.6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172.8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構為9.1:48.6:42.3。財政總收入60.02億元,同比增長8.5%;税收總收入51.17億元,佔財政總收入85.3%;地方財政收入33.14億元,同比增長1.0%,地方財政支出57.26億元,同比增長4.5%。
2018年,樟樹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36元,增加258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72元,增長1301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231.55億元,增長5.9%。
2020年,樟樹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4.7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9增長4.1%,高於全國1.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5%;第二產業增長4.3%;第三產業增長4.0%。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由上年的10:45.7:44.3優化為10.6:43.9:45.5,第三產業佔比提升1.2個百分點。在GDP增速中,第一產業拉動0.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24.6%;第二產業拉動2.4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6.0%;第三產業拉動1.4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9.4%。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48.87億元,增長4.5%,佔GDP比重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達84.1%。
[22]
樟樹第一產業
2017年,樟樹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61.65億元,增長4.8%。其中,農業產值28.75億元,增長6%;林業產值4.48億元,增長9.2%;牧業產值18.37億元,增長1.7 %;漁業產值8.9億元,增長6.8%。
2017年,樟樹市糧食播種面積84686公頃,增長0.2%;棉花種植面積239公頃,增長0.84%;油料種植面積30177公頃,增長0.1%;中藥材種植面積5835公頃,比上年增加2467公頃,增長73.2%;蔬菜種植面積9942公頃,比上年增加371公頃,增長3.9%。全年糧食總產量59.1萬噸,增長0.14%,全年全市早稻播種面積35923公頃、總產量251210噸,與去年保持持平;棉花產量341噸,比上年增長1.5%;油料產量56085噸,比上年增長1.2%;茶葉產量287噸,比上年增長1.4%;中藥材產量7222噸,比上年增長28.2%;水果產量10642噸,比上年增長4.6%。
2017年,樟樹市肉類總產量93343噸,增長1.8%。其中:豬肉產量61912噸,下降2.2%;牛肉產量11653噸,增長32.7%;羊肉產量293噸,增長6.5%;禽肉產量18998噸,增長0.981%。年末生豬存欄381479頭,增長1.42%;生豬出欄771254頭,增長0.79%。家禽存籠473.48萬羽,增長2.2%;家禽出籠1324.17萬羽,增長0.98%。禽蛋產量8782噸,增長0.2%。全年水產品產量51892噸,增長0.98%。
2017年,樟樹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6.7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37.7391萬千瓦,增長10.85%。其中,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0.729萬千瓦;聯合收割機141台。實際機耕面積103.63千公頃,機械收穫面積83.72千公頃。
2017年,樟樹市被農業部列為全國農業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出台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試行辦法,全力抓好中藥材種苗“源頭工程”,建成中藥材育苗基地300餘畝,建設中洲荷陂、吳城塘下等千畝以上基地1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達743家、家庭農場297家,建立規模以上種養產業基地258個。閣山鎮獲評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鄉鎮。
2018年,樟樹市農業總產值59.5億元,增長3.2%。糧食總產量59.1萬噸。主要農產品有油料56825噸,中藥材21062噸。萬元GDP能耗0.2921噸標準煤/萬元。
樟樹第二產業
2017年,樟樹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53.2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酒業完成產值39.5億元,增長2.6%;藥業完成產值182.3億元,增長25.1%;鹽化工業完成產值98.5億元,增長9.8%;機械五金製造業完成產值152.5億元,增長17.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8.0億元,增長13.1%;工業產品銷售率100%,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實現利税87.9億元,同比增長 5.1 %,其中利潤66.1億元,增長 28.1 %。
2017年,樟樹市藥、酒、鹽化工、機械五金製造四大支柱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1.1億元,增長18.2%,佔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72.3%。四大支柱產業發展良好。酒業完成税收11.07億元,同比增長32.5%;藥業實現税收6.6億元,增長31.6%;鹽化工業實現税收1.3億元,增長61.4%;金屬傢俱製造完成1億元,剔除上年查補税收5671萬元,增長32.6%。
2017年,樟樹市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5.2億元,可比增長6.2%,佔全市GDP比重為6.7%。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1.5億元,增長19.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00.4萬平方米,增長5.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37.6萬平方米,增長2.6%。
2018年,樟樹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4.9億元,同比增長-18.4%。規模以上工業增長8.9%。
2018年,樟樹市主要工業產品有:白酒2.53萬千升,原鹽16.2萬噸,中成藥5739噸,電動葫蘆2416台,單雙梁起重機2253台,香料2100.27噸,水泥21.87萬噸。
樟樹第三產業
2017年,樟樹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20億元,增長20.9%。
2017年,樟樹市引進境外資金871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91%;引進國內市外資金75.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06%。全市全年外貿出口1679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6%。
2018年,樟樹市外貿出口9.34億元,實際利用外商投資9506萬美元。
2017年,樟樹市共接待來樟旅遊觀光者883.5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9.87%;旅遊總收入84.52億元,比上年增長44.23%。
2017年,樟樹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2081.7萬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郵政業務量4446萬元,增長14.5%;固定電信業務量5295.7萬元,下降3.4%;移動電話業務量22340萬元,增長18%。年末固定電話用户5.86萬户。其中,城市用户3.17萬户,鄉村用户2.69萬户。年末移動電話用户38.1萬户,寬帶網用户8.7萬户。
截至2017年末,樟樹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51.93億元,比年初增加41.49億元,增長13.4%,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18.65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43.7億元,比年初增加34.95億元,增長16.7%。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14.29億元,下降1.5%;中長期貸款餘額126.15億元,增長40.0%。
2017年,樟樹市保險公司保費收入7.3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27.3%;人壽險保費收入4.5億元,比上年增長7.1%。支付各類賠款2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財產險賠款1.33億元,增長10.5%;人壽險賠款0.67億元,增長11.7%。
樟樹社會事業
編輯樟樹科學技術
2017年,樟樹市科技項目計劃3項。通過鑑定與驗收2項。全年專利申請量891件,專利授權量690件。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
樟樹教育事業
2017年,樟樹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學在校生分別為10329人,18888人和44658人,高等職業院校在校生5759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1711人,特殊學校在校生287人,擁有幼兒園137所,在園幼兒16061人。普通高校招生共錄取3055人,錄取率83.95%。
樟樹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樟樹市有專業劇團2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電影放映單位7個。全市共有鄉級廣播電視站14個,有線電視用户93661户,其中農村用户48700户。
樟樹醫療衞生
截至2017年末,樟樹市共有各類醫療機構358個。其中,醫院、衞生院23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3個;療養院1個;診所、衞生所、醫務室59個;村衞生室258個。醫療衞生機構擁有牀位2434張,其中醫院、衞生院牀位1392張。醫療機構衞生人員3361 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2516人。在衞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 822人,註冊護士1124人,藥師(士)169人,技師(士)213人。
樟樹體育事業
2017年,樟樹市在地級及以上比賽獲得71枚金牌、50枚銀牌、36枚銅牌。舉辦全市性競賽活動137次,參賽人數19000餘人次。
樟樹社會保障
樟樹市(3張)
2017年,樟樹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790人,城鎮就業率達97.76%,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7559人。全年新增小額擔保貸款20185萬元,扶持個人創業小額貸款7905萬元,新增擔保基金50萬元。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數87083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試點參保人數256240人;被徵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33814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7984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人數564874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56601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5001人。
2017年,樟樹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7567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5815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5647户;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1549人。全年累計發放城市低保金6545萬元、農村低保金5993.62萬元、醫療救助資金2025.62萬元、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668萬元。
2018年,樟樹市城鎮新增就業5437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7783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49.43%,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8.2%。全年減貧2734人。
樟樹交通運輸
編輯樟樹市自古有“八省通衢之要衝,贛中工商之鬧市”之稱,水陸交通運輸便利,浙贛鐵路穿境而過,京九鐵路和105國道縱穿南北,贛粵高速公路和滬瑞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樟樹港與南昌、九江港並稱為贛江三大港口。
樟樹市有公路683條,總里程1362.455千米,其中贛粵高速公路和滬瑞高速公路,計54.9千米;國道27.04千米,省道65.23千米,農村公路1215.285千米,形成了一個以國省道為主幹、縣鄉道為補充的現代公路網絡。新建汽車客運站三個,佔地面積20900平方米,建築面積5387平方米,日發車500個班次。有營運車輛2286輛,其中貨車1995輛、客車193輛、公交車42輛、出租車56輛,經營省際班線3條、省內跨市班線8條、市內班線12條、市內鄉班線27條。
文化古蹟(2張)
樟樹風景名勝
編輯樟樹綜述
樟樹市是長江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旅遊資源豐富。古文化遺址眾多,有墓葬、古建築、石雕、碑刻等文物保護點1000餘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築衞城遺址已有4500多年曆史,是已發現的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時期大型土城之一;吳城商代遺址打破“商文化不過長江”的定論,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贛江東岸的閣皂山國家森林公園,蟠衍100餘千米,面積6860公頃,史稱“清江碧嶂”,以其“行如閣、色如皂”而得名,宋代以來,即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館”的譽稱,山上名勝眾多,有駱駝峯、太極峯、掛壁峯、玉女峯以及劍劈石、雙鯉石、一天門、丹井、洗藥池、紫陽書院、大萬壽崇真宮、宋代鳴水橋等。
樟樹主要景點
臨江古府
臨江古府(2張)
三皇宮
三皇宮始建於宋代,現存三皇宮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因正殿供奉伏羲、神農、黃帝三皇神位,故名“三皇宮”,是樟樹現存最大、最完整的藥業勝蹟。樟樹的藥材交易始於三國時期,當時即有人懸壺街頭擺攤售藥,形成小額交易。宋代,樟樹藥業崛起,逐漸形成藥材集散和炮製中心。清初,樟樹藥業進入鼎盛時期,藥商“萬里環至,肩摩於途”,樟樹藥業進入黃金時代。道光年間,樟樹即有藥材行、莊、號、店近二百家,與河北安國齊名,號為全國南北兩大藥市。為擴大交流場所,清光緒十三年,樟樹藥界同仁集資公建了“三皇宮”。宮內有伏羲、神農、黃帝“三皇”及歷代醫藥界聖醫妙手計十三人塑像。有歌曰“伏羲居首二神農,三代軒轅黃帝宗。扁鵲神醫居第四,五名華佗妙醫功。仲景居六七叔和,惟一先生八代中。第九時珍天士十,十一位是皇甫公。太極仙翁居十二,孫思邈坐十三宮”。
三皇宮坐落於樟樹市區北部邊街,佔地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34平方米,由正殿、種殿、廂房、裏院、戲台、等部分組成,結構呈四合院形,凹形八字門樓,青灰磚中嵌綠豆石浮雕人物、走獸、百草花卉圖案。門樓上端豎鑲石刻雕匾“三皇宮”,橫鑲“如游上世”,門聯為“歷刦真師朝聖闕,終天草木載皇仁”。每逢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和藥交會期間,都會在這裏舉行祭祖活動。
[7]
鳴水橋
鳴水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僅存的三座宋代石橋之一。位於閤皂山景區,石砌單孔拱橋,高2.5米,長7.3米,寬6.8米,兩旁有石欄、望柱,柱上雕蓮花頭座。洞壁兩側刻有楷書大字:“大宋政和元年辛卯歲閤皂山道眾化緣信,人財物建此橋至四年冬至日畢工謹題”。橋旁立一水泥磚座石碑,上有“鳴水橋”三字,相傳為文天祥應本山道德宮方丈孫道士之請所書,拓刻於此。
[8]
樟樹地方特產
編輯道地藥材
樟樹市是“中國藥都”,自古為江南藥材集散地,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之説。全市藥材種植面積達18萬畝,有商州枳殼、陳皮、黃梔子、杜仲、車前草、吳茱萸等近800多個品種。其中商州枳殼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和新中國衞生部編纂的《中藥大辭典》中均有記載,因其採摘和加工不同凡響,炮製的枳殼皮青、肉厚、色白、香味濃、果囊小、呈菊花狀、質量好、療效高,而成為枳殼中之上品,宋時已被列為“貢品”。樟樹中藥材以其質量上乘、製作方法獨特、療效顯著,樟幫藥工精湛工藝切制的中藥飲片“薄如紙、吹得起、斷面齊、造型美”。
[9]
香樟剪紙
樟樹市剪紙歷史源遠流長,有“中國剪紙藝術之鄉”的稱號。香樟剪紙由樟樹市剪紙藝術研究中心製作,作品精巧秀麗、逼真形象、玲瓏剔透,寓意豐富。剪紙作品內容以樟樹市較有代表性的風景、文化和傳統故事為主,內涵豐富,獨具紀念性、收藏性。包含紀念冊、中國結剪紙、夏布剪紙、剪景觀燈等不同產品,代表作品《紅色江西》曾獲“2017江西十大紅色旅遊商品”一等獎。
[10]
樟樹版畫
樟樹是江西四大名鎮之一,明末清初已是江南木版年畫的集散地之一。樟樹版畫歷史悠久,地上地下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版畫遺產,如築衞城遺址時代的陶片紋樣、商代吳城青銅器圖案、北宋閤皂山的畫像石、明清之際的樟樹木板年畫等。1985年樟樹成立了版畫會,是全國第一個縣級市的版畫羣體組織,樟樹農民版畫會和新苗版畫家協會也隨後成立。近現代以來,樟樹先後有120多幅版畫作品入選全國各種美展或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有50多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60多幅被選送到日本、美國、法國、瑞士等10多個國家展出或結集出版。樟樹版畫共有創作隊伍120多人,代表作品有《金風飄過》《武魂》《父親這輩子》等。2003年3月,樟樹市被授予“中國民間特色藝術版畫之鄉”。
[11]
樟樹著名人物
編輯人物 | 生卒年份 | 事蹟 |
---|---|---|
164~244 | 家本琅琊,丹術家 | |
221~253 | 三國東吳名將 | |
1126~1207 | 史學家兼精醫學 | |
1161~1237 | 宋末元初製藥名家 | |
1272~1330 | 與虞集、揭傒斯、楊載齊名,號稱“元詩四大家” | |
1572~? | 拜王守仁弟子王龍溪、王荊石為師 | |
熊化 | 1576~1649 | 受一品服出使朝鮮 |
1598~1646 | 歷官吏部右侍郎、加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 |
1609~1653 | 清順治六年(1649)狀元 | |
1019~1068 | 編排官王堯臣以其內兄親避嫌而自列第二為榜眼 | |
1023~1089 | 宋代著名史學家 | |
1856~1917 | 著名的金針醫師,譽為“神針” | |
1883~1950 | 清江採茶劇創始人 | |
陳劭先 | 1886~1967 | 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職 |
1893~1933 | 歷任孫中山秘書、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總幹事 | |
1899~1978 | 傑出抗日將領 | |
1907~1932 | 任清江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 |
1908~1978 | 遼寧省副省長、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 | |
1908~1976 | 物理學家、物理教育家 | |
1912~2003 |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 |
1914~1983 | 廣東軍區副司令員 | |
1916~1998 |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 |
1918~1980 |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 | |
顧阿發 | 1931~2005 | 全國勞模 |
皮桂娣 | 1956~2005 | 全國勞模 |
樟樹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樟樹市2018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2-05]
- 2. 第三批城鎮化試點地區公佈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1-07]
- 3. 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名單 .國家知識產權局[引用日期2020-01-09]
- 4. 清江縣誌編纂委員會.清江縣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26.
- 5. 我市自然資源 .樟樹市人民政府.2019-07-26[引用日期2020-02-05]
- 6. 臨江古府 .樟樹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5]
- 7. 三皇宮 .樟樹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5]
- 8. “國保”鳴水橋 .樟樹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5]
- 9. 道地藥材 .樟樹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5]
- 10. 香樟剪紙 .樟樹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5]
- 11. 樹版畫 .樟樹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5]
- 12. 歷史名人 .樟樹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5]
- 13. 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出爐:前十蘇州佔四,崑山得五個全國第一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0-01-09]
- 14. 新昌榮登“2018中國幸福百縣榜”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12]
- 15. 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1-25]
- 16.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20-01-08]
- 17.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1-27]
- 18. 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20-01-08]
- 19. 江西雙擁模範城(縣、區)和愛國擁軍模範名單公佈-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中國江西網首頁[引用日期2020-08-12]
- 20.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推介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的通知 .農業部[引用日期2021-01-19]
- 21. 宜春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1](第一號) .宜春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7-23]
- 22. 樟樹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樟樹市政府 .樟樹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7-23]
- 23. 樟樹市情簡介 .樟樹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7-23]
- 24. 宜春市10個縣(市、區)黨政正職調整 .宜春發佈.2021-08-03[引用日期2021-08-04]
- 25. 2021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 .光明日報[引用日期2021-10-04]
- 26.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12-28]
- 27. 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6-02]
- 28. 樟樹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樟樹人大發布[引用日期2022-07-04]
- 29. 喜報!樟樹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9-03]
- 30. 樟樹市2022年度行政區劃和羣眾自治組織情況一覽 .樟樹市人民政府.2022-11-17[引用日期2022-12-08]
- 31. 交通地理 .樟樹市人民政府.2022-05-24[引用日期2022-12-08]
- 32. 宜春10縣市區去年GDP出爐:豐城661億排第一,宜豐增速領跑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3-02-1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