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廷麟

鎖定
楊廷麟(1608年 [4]  —1646年),明末抗清民族英雄。 [6]  字伯祥,一字機部,號玉書,晚年自號兼山,意在效法文天祥(號文山)、謝枋得(號疊山)這兩山氣節,江西清江(今江西樟樹)人, [5] 
楊廷麟於崇禎四年(1631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充講官兼值經筵,與倪元璐、黃道周齊名,人呼“三翰林”。後改兵部主事、贊畫督師盧象升軍事。 [7] 
崇禎十一年(1638年),盧象升戰死,貶秩,尋復官。福王立,授左庶子,未就。唐王時,拜吏部右侍郎,進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領兵攻復吉安,後退守贛州,清兵圍之半年,隆武二年(1646年)十月,城破赴水死。其著有《詩經講義鞭影》6卷、《兼山集》4卷。 [7]  其書法代表作有《草書五律》,該作體現了楊廷麟書法揮灑飛揚,有明朱氣象。 [5] 
全    名
楊廷麟
伯祥,機部
玉書、兼山
諡    號
文正(明昭宗賜)、忠節(清朝諡) [8] 
封    號
新淦伯(明昭宗追贈)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西清江(位於今江西省樟樹市)
出生日期
1608年12月11日(萬曆三十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4] 
逝世日期
1646年11月10日(隆武二年十月初四日)
主要成就
死守贛州
主要作品
《兼山集》
《楊忠節公遺集》
最高官職
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9] 

楊廷麟人物生平

楊廷麟五歲時隨父在外攻讀經書,天啓元年(1621年)被選為恩貢,崇禎三年(1630年)舉南京國字監鄉試,崇禎四年(1631年)考取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編修。
朱由檢自繼位以來,內有農民起義,外有清兵擾亂,朝廷內外,危機四起,一片混亂。崇禎十一年(1638年)冬,清兵入塞,京師戒嚴,楊廷麟上疏彈劾兵部尚書楊嗣昌,疏中尖鋭地指出:“陛下有撻伐之志,大臣無禦侮之才,謀之不盛,以國為戲。嗣昌及薊遼總督吳阿衡內外扶同,朋謀誤國,與高起潛方一藻倡和欺議,武備頓忘,以至於此。”並建議由督師盧象升“集諸路援師,乘機赴敵,強調“此今日急務也”。楊嗣昌意主和議,詭薦楊廷麟懂得兵事,企圖把他派到前線去送死,朱由檢還以為楊嗣昌寬宏大量,舉賢不避仇,便改任楊廷麟為兵部職方主事,在盧象升軍中贊畫機務。盧象升得知大喜,即派楊廷麟前往真定(今河北正定)轉餉濟師。不久,盧象升戰死賈莊(今河北鉅鹿),楊廷麟因奉使在外,倖免於難,當九死一生的楊廷麟上疏報告軍中曲折時,楊嗣昌責其欺君罔上,貶秩調外,旋即好友黃道周被誣下獄,楊廷麟受到誅連。黃道周獲釋後,言者多薦楊廷麟。因楊嗣昌勢盛而未果,楊廷麟便於鄉里聚徒講學。
崇禎十六年(1643年)秋,朝廷復授楊廷麟兵部職方主事,尚未赴任,李自成攻陷北京,朱由檢自縊煤山,楊廷麟慟哭,遂於江西募兵勤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御使祁彪佳薦其堪受重用,召為左庶子,楊廷麟力辭不就,宗室朱統類誣其招募兵士圖謀不軌,楊廷麟被迫解散了兵士。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清軍入關。弘光元年(1645)五月,攻下南京,朱由崧被俘。不久,清軍下南昌,袁州、臨江、吉安俱投誠,又取建昌。惟贛州孤懸上游,岌岌獨存,而兵力單寡。人懷畏懼。就在這時,楊廷麟離家來到贛州,與好友詹瀚劉同升及贛州巡撫李永茂,共舉義旗,建立忠誠社,擇盟招集四方忠誠勇士。同年六月,唐王朱聿鍵即帝位於福州,加楊廷麟為吏部右侍郎,劉同升為國子祭酒。是時,江西成為抗清鬥爭的主要戰場之一,楊廷麟也成為這一戰場的主要指揮者。粵東等地的明軍舊部紛紛前來聽用,一些鄉紳大族也率家備糧入社,不久,楊廷麟等人又傳檄徵召虔州吉州臨江各州的明軍散兵殘部,組織了一支數萬人的抗清隊伍,並迅速與清軍展開了陣地戰,收復失地。在激烈的戰鬥中,楊廷麟親督諸路將士下駐灶口,收萬安、取泰和,衝鋒在前,當年九月便收復了吉安全境,又攻取了臨江,楊廷麟因戰功卓著,朱聿鍵晉升他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賜劍,便宜從事。十月,清軍攻吉安,副將徐必達戰敗,赴水死。楊廷麟率軍退屯峽江。
隆武二年(1646年)正月,楊廷麟赴贛州,與萬元吉會合。招募峒蠻張安等四營,得軍四萬人,張安驍勇善戰,賜名龍武新軍。隨即,御史陳藎也帶領三千滇兵前來,並表示誓死報國。為了加強粵、滇等隊伍的團結,協同作戰,提高戰鬥力,楊廷麟率領眾軍士宣誓,兩軍皆投戈大呼,抗清相救如左右手。同年四月,清兵直逼贛州城下。楊廷麟先派遣廣西狼兵迎戰,又前往于都趙新軍張安馳援。不料戰事節節失利。五月,江西巡撫劉遠生督師來援,中途在梅林與清兵遭遇,力戰不敵,張安的新軍亦敗於梅林。一時間各路援兵裹足不前。此時,楊廷麟義無反顧,與萬元吉一道收集散兵,竭力抗守孤城。未幾,援兵至,圍城暫時緩解。十月,各路援軍相繼又被清兵擊敗,汀州(今福建長汀縣)也已失守,被圍困達半年之久的贛州徹底成了一座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楊廷麟親自督戰,久戰不勝,守城者皆懈,力不從心。十月四日,楊廷麟命衞士砍地藏劍印,從容投入清水塘,以身殉國。永曆二年(1648年),永曆帝追贈楊廷麟少保新淦伯,諡文正。 [1] 

楊廷麟人物評價

【拜楊文正公墓】(魏禧
荒冢斜陽亂草青,布衣此日拜門生。長年魄戀忠誠府,亙古神依箕尾星。
兩岸蓼花江有淚,一江秋水澹無聲。孤魂最是難聽處,盍旦枝頭徹夜鳴。
【拜忠節公墓並寄石瑤辰權守】(陳雲章
力守孤城勢不支,殺身未肯豎降旗。江山半壁勤王日,忠義千秋報國時。
激浪有聲衰贛石,懷沙無語怨湘累。至今碧血長埋處,尚想丹心照水湄。
題詩曾與和梅村,今日居然拜墓門。故國無人綿血食,他鄉有地葬忠魂。
碑陰剝落蒼苔蝕,牆角傾頹白浪吞。寄語使君重補葺,為扶正氣壯乾坤。
《明史》:“自南都失守,列郡風靡。而贛以彈丸,獨憑孤城,誓死拒命。豈其兵力果足恃哉,激於義而眾心固也。” [2] 

楊廷麟個人作品

【雨中棲賢寺】
疊疊青山貼碧天,遊人篤速向棲賢。雲中石徑參差滑,雨後人家次第煙。
四境窒窅迷出處,十洲何必更神仙。漫言此地堪招隱,笑問前途更舉鞭。
【別葉侍御】
渾水橋邊寺北田,行滕東去雨綿綿。桑村古渡沙移路,茅屋人家鳥就煙。
江左衣冠悲楚澤,淮西烽火接秦川。更聞羣盜郊原遍,欲下潯陽萬里船。

楊廷麟後世紀念

楊廷麟墓葬在一百三十六年中重修了四次,平均三十六年就修一次,並建有忠義祠,兼山祠,楊節公祠。《王藩重修楊忠節公墓記》雲:“嗚呼!忠義之理不泯於人心也。”《國朝葉啓祥修楊文正公墓記》也寫道:“嗚呼!忠義之心,千萬世之心也。公之捧土一日而存,則在人心為一日之幸也”。如今,在贛州城內,還存有楊廷麟殉節處清水塘。儘管地處鬧市區,但兩口塘的水都較清澈,與清水塘這個名字相符。該塘現屬於贛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3] 
參考資料
  • 1.    李天白.江西古代名將譜: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05:298-301
  • 2.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5045-5046
  • 3.    贛州新老水塘讓城市更有“彈性”   .中國建設報.2016-07-29[引用日期2016-12-01]
  • 4.    《崇禎四年辛未科進士履歷》:楊廷麟,機部,詩一房,戊申十一月初五日生……
  • 5.    鄭克強主編;文師華,戴曉雲編著.贛文化通典 書畫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 6.    江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著.江西古代名人[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04.第186-187頁
  • 7.    《清江楊忠節公遺集》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15]
  • 8.    《小腆紀傳·卷第二十五》:十月四日,天霧且雪;大兵用嚮導乘夜登城,廷麟督鄉勇巷戰。黎明,炮炸城裂,遂走城西清水塘自沈死。我將有賈熊者,嘆為忠臣;以門四扇軿之,瘞東關外。我朝賜通諡,曰「忠節」。
  • 9.    《南疆繹史·繹史恤諡考卷三》:楊廷麟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清江人。唐王命督師贛州,堅守一年,援絕糧盡。城破,戎服投清水塘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