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遜

鎖定
樂遜,字遵賢,生於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卒於隋開皇元年(581年)。北周時河東猗氏(今山西臨猗縣)人。北朝著名儒家學者。
本    名
樂遜
遵賢
所處時代
南北朝時期
出生日期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
逝世日期
隋開皇元年(581年)
籍    貫
河東猗氏(今山西臨猗縣)

樂遜人物生平

樂遜天資聰穎,勤於苦學,在童年時期,就顯示出良好的品德弱冠之年,被舉薦至郡中任主簿。北魏正光年間(520年--524年)就學於當時名儒徐遵明門下,學習儒家經典。當時北魏民族矛盾激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戰亂使人們惶惶不安,徐遵明門下的許多學生中途輟學,去尋找安逸逃身之處。唯獨樂遜孜孜不倦,刻苦攻讀,不久在學業上取得成就,井成為有名的儒家學者。
北魏永安年間(529年),樂遜在而立之年開始其仕途生涯,初任安西(今甘肅敦煌)府長流參軍。西魏大統七年(541年),為子都督。大統九年(543年),太尉李弼久聞樂遜的才學,請他為師教授諸子,西魏文帝選賢良,授樂遜為守令,以後相繼被朝中官員舉薦,被人稱“有牧民之才”。大統十六年(550年)以後相繼任建忠將軍,左中郎將,輔國將軍,中散大夫,都督。還在李弼門下任西閤祭灑,功曹諮議參軍。
樂遜學識淵博,是當時的名儒,因此倍受倡導儒學的封建統治者器重。丙魏廢帝二年(553年),樂遜受周文帝宇文泰之聘,為宇文泰子弟講授《孝經》、《論浯》、《毛詩》以及服虔所注的《春秋左氏傳》。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授予太學助教。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軍事大權的宇文護廢掉西魏恭帝,立宇文覺為帝建立北周政權。樂遜以“有理務材”,授職至秋官府上士,大學傅土,又任小師氏下大夫。北周皇子對樂遜“並束脩行弟子之禮”,“樂遜以經術教授,甚有訓導之方”。及至宇文直鎮守蒲州,又任樂遜為主簿,加封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北周保定二年(562年),升遷為伯中大夫,授驃騎大將軍、大都督。保定四年(564年),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天和五年(570年),被授以湖州刺史(今浙江吳興)、封為安邑(今山西運城東)縣子。數年後回到長安(今陝西西安)拜任皇太子諫議,並在露門教授皇子。宣政元年(578年),進位上儀同大將軍。大象初年(579年),進爵崇業郡公,又為露門博士。大象二年(580年)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出任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郡守。同年,改任揚州(今訌蘇揚州)刺史,時年已八旬,告老還鄉。隋開皇元年(581年)卒幹家中,享年82歲。加封蒲、陝二州刺史。 [1] 

樂遜相關事件

魏晉南北朝時倡導儒學,儒家學者不僅著書立説,而且在政治上力圖有所作為,為統治階級政治服務。樂遜也是這樣的人物,周武成元年(559年)他陳奏朝廷14條建議,其中5條“切於政耍”,“其一,崇治方,其二,省造作;其三,明選舉;其四,重戰伐;其五,禁奢侈”。深得周明帝讚賞。建議中“民非赤子,當以赤子遇之”,“不使勞擾”,“事由德教”等等,表現出樂遜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樂遜在任湖州(今浙江吳興)刺史數年間,倡導禮教,設立課試,政績有所建樹。湖州一帶的居民尚存一種遺俗,居民小時與父母同居一處,長大成年後多與父母異居。這種風俗與儒家思想相斥,經過樂遜數年耐心勸導糾正,居民終於改變了這一習俗。樂遜任職數年,提倡儒家思想,革改弊端,屢受朝廷表彰。

樂遜軼事典故

“贈本官,加蒲、陝二州刺史。遜“性柔謹,寡於交遊。立身以忠信為本,不自矜尚”。他在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六月,曾上疏陳述時政十四條,其中有關鍵的五條,可代表其思想政治主張。一是重視吏治。他指出現時任職的官員,為求自身在位,多以刻薄為能,不重視惠民愛物,一致歷任如此。以史為鑑,無須保密。四是重戰伐。認為戰爭如同下棋,一着失利,全盤皆輸。主張“舍小營大”,先保國土。不在邊境貪小利,輕率出兵;因為戰勝要分兵把守,戰敗損失更大。雙方如勢均力敵,唯有德者方能取勝。故自古以來善戰者要等待可勝的條件,“彼行暴戾,我則寬仁,彼為刻薄,我必惠化”。使德澤廣佈,以正義之師,伐不義之敵,才能一戰成功。五是禁奢侈。他認為君主和大臣厲行節儉,率先垂範才能移風易俗。現時富貴之家,連婢僕都錦衣華服,炫煌於道路,使行人駐足,路人側目。論其功績,不如守土的戰士,可是他們卻坐享優厚的待遇。把節省的資財,哪如撫卹為國獻身的軍士!他從北周天和五年任湖州(今吳興)刺史時,幾年中獎勵生徒,傳授儒業,對中原文化的傳播,有較大的影響。

樂遜作品一覽

樂遜是北周著名的儒家學者,“立身以忠信為奉,不自矜尚。”仕官忠於職守,“儒者以為榮”,深得學者稱讚,他精通六藝,對《春秋左氏傳》有較深的研究。魏晉時為《左傳》作注的人很多,主要以賈逵服虔杜預為主。樂遜一生推重賈逵、服虔之説,“發杜氏違,辭理並可觀。”著有《孝經》《論語》《毛詩》《左氏春秋序論》10餘篇,均散佚。
參考資料
  • 1.    樂遜  .浩學歷史網[引用日期201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