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壽堂

(北京市頤和園居住區主要建築)

鎖定
樂壽堂(The Hall of Joyful Longevity),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9號頤和園內,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燬,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改建,成為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內的居住之地 [1] 
樂壽堂是一組前後兩進,東西各有一跨院的大型四合院落。清漪園初建時,樂壽堂為兩層建築,是乾隆帝侍奉母親休息的地方。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建時,將樂壽堂改為單層建築,併成為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內的寢宮 [4] 
1961年3月4日,包含樂壽堂在內的頤和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樂壽堂
外文名
The Hall of Joyful Longevity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9號頤和園內
所處時代
清朝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20:00(19:00停止入園);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30—19:00(18:00停止入園)

樂壽堂歷史沿革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樂壽堂始建。
清嘉慶七年(1802年),樂壽堂修茸。
清咸豐十年(1860年),樂壽堂被英法聯軍燒燬。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樂壽堂改建。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樂壽堂重修 [1] 
中華人民共和園成立後,樂壽堂闢為宮廷原狀陳列。

樂壽堂建築佈局

樂壽堂
樂壽堂(13張)
樂壽堂是一組前後兩進,東西各有一跨院的大型四合院落。清漪園初建時,樂壽堂為兩層建築,是乾隆帝侍奉母親休息的地方。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建時,將樂壽堂改為單層建築,併成為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內的寢宮 [4] 
樂壽堂建築平面呈“十”字形,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前出抱廈五間,後出抱廈三間,面積達300多平方米,正殿檐下懸光緒手書“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中間為起居室,西套間為寢宮,東套間為更衣室,各分成裏外套間。起居室內中間陳設着紫檀木雕刻的寶座和御案,在其後有十五折的用象牙和螺鈿鑲嵌的玻璃屏風。寶座兩側還插列有孔雀羽毛掌扇,御案兩端放兩隻直徑1米的青花果盤,在卧室四角各放一個鍍金九桃銅爐,在中間還有兩張八仙魚桌,是用金星紫檀木製造的,桌面為兩層玻璃結構,夾層鑲嵌着用象牙和檀木雕鏤的亭台樓閣、山水人物,其下為方形魚槽,可放養金魚。殿內還有雕龍立櫃、廣繡百鳥朝鳳座屏、五彩玻璃吊燈及用翡翠、珊瑚、象牙、珍珠製成的各種工藝品 [4] 

樂壽堂文物遺存

樂壽堂水木自親殿

水木自親殿
水木自親殿(6張)
水木自親殿是樂壽堂的正門,面闊五間,單層穿堂殿,前後有廊,歇山式屋頂,井字天花,繪旋子彩畫 [4] 

樂壽堂龍燈杆

龍燈杆 龍燈杆
殿外湖邊豎立着一座龍燈杆,雙木柱,上繪金色雲龍,上託半圓形透雕龍紋的鍍金銅梁,兩個龍紋奉着一個紅色銅珠,銅珠下有滑車,夾杆石0.64米見方,高1.3米。清光緒年間,每天晚上太監會用滑車在龍燈杆上吊起一架汽燈,照亮昆明湖面 [4] 

樂壽堂青芝岫

青芝岫 青芝岫
樂壽堂一進院內有一塊巨石放置在石座上,是乾隆皇帝命名的“青芝岫”。園中種植玉蘭、海棠樹和牡丹花,取“玉堂富貴”之意 [4] 

樂壽堂殿前陳設

樂壽堂階兩側對稱擺放一對制鹿、銅鶴和銅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 [4] 

樂壽堂配殿

樂壽堂兩側有東西配殿,均為面闊五間的穿堂殿。殿前有廊,並與院中走廊相通,構成環院走廊。東配殿檐下懸掛“舒華布實”匾額,西配殿的檐下懸掛“仁以山悦”匾額 [4] 

樂壽堂罩殿

樂壽堂後院北側有九間罩殿,面闊九間,前有走廊。在清漪園時陳設眾多文物;頤和園時,是收藏慈禧太后所穿衣物及所用珍寶、首飾的房屋 [4] 

樂壽堂歷史文化

樂壽堂名字由來

樂壽堂原為乾隆時期的清漪園建築,本是乾隆為慶祝母親孝聖憲皇太后60大壽而建。“樂壽堂”的“樂壽”二字出自“知者樂,仁者壽” [4] 

樂壽堂傳説軼事

樂壽堂院內有一塊巨石,名“青芝岫”,俗稱“敗家石”。這塊所謂的“敗家石”產自北京西南房山區,是明朝官員米萬鍾發現的。米萬鍾欲將此石搬到北京府內收藏,可是石頭太大太重了,人抬不起,馬拉不動。米萬鍾便僱用百餘人,開山鋪路,又在路旁每隔三里打一眼小井,五里打一眼大井。在嚴冬以水澆路,大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窩,用四十匹馬拉着巨石在結冰的路面上滑行運輸。米萬鍾為運這塊大青石,花了不知多少錢,當巨石被運到平原區域的良鄉時,不少朝中官員和文人都慕名去欣賞這塊巨石,這一盛況也驚動了魏忠賢私黨。魏忠賢手下私黨名列五虎之一的倪文煥假造罪行,誣害米萬鍾,使他獲罪丟官,這塊巨石從此被擱置在良鄉,中止運送。米萬鍾生怕説出實情會惹出更大禍患,就假託因運石財力耗盡,只好丟棄路邊,而後人們越傳越出奇,就把這塊巨石叫做“敗家石” [5] 
米萬鐘身後,這塊石頭被棄放在原地。百年之後,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歸來,走到良鄉看到了這塊姿態不凡的“敗家石”,並對其讚不絕口,愛不釋手,他如獲珍寶,欲將其移到頤和園中。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已經修好,為了將“敗家石”運進樂壽堂,乾隆皇帝不惜拆牆破門,將其安放在樂壽堂前,又在它左右分別豎起了兩塊形狀別緻的柱狀太湖石,以烘托之。皇太后得知此石來歷後道:“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因此大為不悦。乾隆把此石置在樂壽堂後,經常觀望欣賞,考慮到母親的諱忌,根據此石的形狀和潤色,取意石巖突兀如青芝出岫,起名“青芝岫”,並將三個字刻在石頭上,又揮筆題寫了“神瑛”“玉秀”四個大字 [5] 

樂壽堂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包含樂壽堂在內的頤和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樂壽堂旅遊信息

樂壽堂地理位置

樂壽堂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9號頤和園內。

樂壽堂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20:00(19:00停止入園);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30—19:00(18:00停止入園) [3] 

樂壽堂門票價格

頤和園門票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30元/張;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20元/張 [3] 

樂壽堂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303、346路公交車,在頤和園站下車前往。
  • 地鐵
北京市內乘坐地鐵4號線,在北宮門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距離樂壽堂約7.8千米,駕車約15分鐘。
參考資料